零件的供给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0480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7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8771.3

申请日:

1992.07.27

公开号:

CN1069004A

公开日:

1993.02.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5G25/00

主分类号:

B65G25/00

申请人:

青山好高;

发明人:

青山好高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1991.07.27 JP 276094/9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陈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零件的供给装置,由零件供料管14输送的零件3靠设置在供料部件8上的磁块9保持,并通过供料部件8的进退运动,将其向供料杆1的进退轴心线2上移送。然后,供料部件8向上方移动,零件3被设置在供料杆1的容纳孔6内的磁铁7保持。此后,在消除供料部件8的磁铁9的保持力之后,供料部件8返回原始位置,再使供料杆1下降,将零件3压入相配合的零件35的凹槽36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零件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供料部件,该供料部件向作进退运动的供料杆的进退轴心线上移送零件,在供料杆上形成零件的容纳孔,以可消除保持力的状态,在供料部件上安装将零件保持在设定位置上的机构,在供料杆上设置在容纳孔内保持零件的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于供料部件的动作是由进退运动、圆弧运动、平行移动中的任一运动或这些动作的组合而形成,将零件向供料杆的进退轴心线上移送,并返回原始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料部件由永久磁块或电磁铁得到对零件的保持力。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零件的供给装置,特别是利用作进退运动的零件供料杆,将零件输送到所希望位置的装置。

    在我所检索的范围内,没有发现与本发明相应并被发表的现有技术,在我开发的装置中,有图10所示的形式。也就是,供料杆1沿进退轴线2(以下简称轴线2)伸缩,将零件3输送到所希望位置的装置,在此,零件是由轴部4和凸缘5构成的铁制凸螺栓(焊接用的突起在图中省略)。在供料杆1上开有装入轴部4的容纳孔6,在其内侧固定着保持机构-磁铁7(永久磁铁)。作为将零件3保持在设定位置上的机构,在供料部件8中设置有磁铁9(永久磁铁),并在供料部件8上设置台阶部分10和载置面11。供料部件8从双点划线所示位置向右侧移动,停止于轴部4与轴线2重合的位置,然后向上方移动,使轴部4进入容纳孔6内,受到磁铁7地吸引保持力。此后,供料部件8向左方后退,供料杆1保持着零件3伸向所希望的位置,最终结束零件的供给。

    图10所示为供料部件8向箭头12所指方向后退过程中的状态。此时,由于磁铁9的吸力作用于零件3,零件3如图所示倾斜,特别是轴部4受到容纳孔6的开口部分附近13强力挤压,由此,开口部分附近13被异常地挤压扩大或磨损,从而出现显著的变形(例如,圆形的容纳孔变成椭圆形),有时会引起供料杆1的零件保持中心的偏移,形成准确供给零件的障碍。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征为:设置有供料部件,该供料部件向作进退运动的供料杆的进退轴心线移送零件,在供料杆上形成零件的容纳孔,以可消除保持力的状态,在供料部件上安装将零件保持在设定位置的机构,在供料杆上设置在容纳孔内保持零件的机构。因此,无论供料部件向哪个方向后退,由于可以消除供料部件对零件的保持力,不会使零件挤压容纳孔的内面。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为:使供料部件在移动形态上有自由度,使其避开与周围部件的干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容为:利用永久磁铁或电磁铁得到供料部件对零件的保持力,由磁铁的吸力将零件保持在供料部件的设定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在供料部件上的零件保持机构具有可消除保持力的结构,所以在供料部件从供料杆离开时,能够消除对零件的保持力。因此,零件不会强烈地挤压容纳孔,能够完全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另外,供料部件的动作形态是由伸缩、旋转、各种平行的移动或这些动作的各种组合而形成的,所以可自由地选择避开周围机器及障碍物的工作模式。而且,由于靠磁力来保持零件,所以可以简单地消除保持力。

    对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表示装置整体情况的局部剖视侧面图。

    图2是表示工作状态的纵剖视侧面图。

    图3是供料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供料杆变型例子的纵剖面图。

    图5是利用电磁铁的情况下的供料杆纵剖侧面图。

    图6是利用电磁铁的情况下的供料部件局部纵剖侧面图。

    图7是供料杆为凸焊机可动电极情况下的侧面图。

    图8是表示供料部件工作模式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供料部件工作模式的俯视图。

    图10是现有技术的纵剖侧面图。

    下面,根据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的说明中,其机能与图10所示部件相同者,用与图10相同的符号标出,并省略详细说明。在此,零件3还是与前述相同的凸螺栓(  )。图1中实线所示的供料部件8处于后退的极限位置,载置面11的正上方固定有零件的供料管14,其上面连接的供料软管15通向零件输送器(未图示)。

    在图1中,磁铁9设置在供料部件8上,为消除磁铁9对零件的保持力,该图中示出可使磁铁9在供料部件8中移动的结构。即,供料部件8由空心轴16和可自由滑动地插入该轴16中的内轴17组成,如图所示,它们又整体地装入外筒18中。外筒18的左端与气缸19连接,活塞杆20固定在空心轴16的左端上。内轴17上固定有限制销21,该限制销21经空心轴16上沿行程方向开的长孔22向外侧突出,空心轴16内插入的螺旋弹簧23的弹力作用于内轴17,因此限制销21与长孔22的右端接触。内轴17上埋设有磁铁9,在这种状态下,该磁铁9位于载置面11的稍靠左的位置上(请参照图3)。在外筒18的外侧固定有气缸24,在其活塞杆25上固定着配合片26,该配合片26穿过外筒18上沿轴心方向开设的长孔27并向外筒18内突出。限制销21与配合片26相对位置的设定要使供料部件8伸出规定长度行程时,限制销21停止于与配合片26即将接触的位置。另外,在外筒18的内侧固定着支承片29,该支承片29从下方支承供料部件8。

    基板30焊接在气缸19和外筒18上,旋转电动机31的输出轴32与基板30连接。旋转电动机31的下面设置有气缸33,其活塞杆34上安装有旋转电动机31。旋转电动机31为圆筒形的壳体内插入带有叶片的转子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普通的靠气压或油压工作的装置。供料部件8与外筒18一起以旋转电动机31的旋转轴心线0为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做圆弧运动。

    为了使磁铁9和7以较强的磁力作用于零件3,空心轴16、内轴17及供料杆1等最好采用非磁性体的不锈钢制成。另外,在供料杆1的轴心线上配置有相配合的零件35,使零件3最终到达其凹部36内。供料杆1具有靠气缸37伸缩的结构,该气缸37通过支架38固定在静止部件39上。

    下面,就上述实施例的工作情况进行说明。供料部件8从图1中实线所示的位置向右侧伸出,该伸出的行程停止于轴部4与进退轴线2相重合的位置。然后,靠气缸33使供料部件8向上平行移动,由此,零件3一边受到磁铁9的吸力,一边进入容纳孔6内,也受到磁铁7的吸力。此后,气缸24将配合片26拉向左侧,并将这一位置变化由限制销21和内轴17传递给磁铁9,如图2所示,磁铁9离开零件的凸缘5,从而消除了对零件的保持力。随后,旋转电动机31工作,使供料部件8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由于载置面11上已不存在吸力,转动力不会传递给凸缘5(即使传递给凸缘5,也是极小的)。供料部件8以圆弧运动的形式离去后,供料杆1保持着零件3下降,使其到达相配合的零件35的凹部36之内(图示为压入)。此后的还原动作是以上述动作完全相反的顺序进行。以上所述的工作模式与图9所示相同。即使采用图8所示的工作模式,也可以通过选定各气缸和旋转电动机的工作程序来很容易地实现。

    图4所示为供料杆1的零件保持机构的变型例,是使用固定在容纳孔6内的板簧40的例子。

    在图5和图6中,利用电磁铁使供料杆1和供料部件8产生保持力,在励磁线圈41、42内分别贯穿着铁制的供料杆1和供料部件8。

    图7所示为凸焊机的情况,在供料杆1的顶端固定着可动电极43,钢板零件45载置于固定电极44上。另外,符号46为设置于凸缘上的焊接用突起。

零件的供给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零件的供给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零件的供给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零件的供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件的供给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零件的供给装置,由零件供料管14输送的零件3靠设置在供料部件8上的磁块9保持,并通过供料部件8的进退运动,将其向供料杆1的进退轴心线2上移送。然后,供料部件8向上方移动,零件3被设置在供料杆1的容纳孔6内的磁铁7保持。此后,在消除供料部件8的磁铁9的保持力之后,供料部件8返回原始位置,再使供料杆1下降,将零件3压入相配合的零件35的凹槽36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