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玻璃防霉垫纸 本发明是关于提高平板玻璃在贮运过程中抗霉性用的包装垫纸。
平板玻璃在贮运过程中极易发霉,发霉机理可简叙为玻璃结构网络间隙中的一价钠离子能自发地从玻璃内部迁移到表面,在表面吸附少量水后,会形成白色的斑点或彩虹,即玻璃发霉。为了提高玻璃的抗霉性,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有气体处理法,盐类处理法、酸类处理法、胺类与酰胺类处理法、有机防霉剂处理法、电化学处理法、洒防霉粉法和夹纸法等。目前用的较多的夹纸法是将夹在贮运过程中玻璃板间的垫纸用防霉剂处理。日本专利(特许31-3684)等介绍用胺类等物作为防霉剂、浸渍、喷涂、涂布或浸润在包装垫纸上。我国发明专利89105376.X介绍用己二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粉末混合物洒在玻璃板表面上。而另一专利92105098.4介绍防霉药剂由酸性物质α-羟基异丁酸、乙酸、乙二酸、磷酸加入水中溶解后再加入硫酸铵、乙醇、香料组成。
上述国内外公开的平板玻璃防霉垫纸所用的防霉剂的防霉机理,主要是通过隔离水与玻璃表面的接触或借助酸性中和玻璃表面一价钠离子的碱性来提高玻璃的抗霉性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方法简单、价格便宜、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的具有高效防霉效果的防霉垫纸。高效玻璃防霉垫纸的防霉机理是将二价金属离子附着在平板玻璃间夹的防霉垫纸上,当附着在防霉垫纸上的二价金属离子扩散到玻璃表面上时,能“压制”玻璃内部的一价钠离子自发地向玻璃表面迁移,这就从根本上控制了贮运过程中平板玻璃地发霉。本发明所采用的有机酸也是为了中和玻璃表面一价钠离子的碱性,但具有无毒、无刺激性气味,且其中柠檬酸和苹果酸可食用。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玻璃防霉垫纸所采用的防霉剂配方简单,只须一种有机酸和一种含二价金属离子的无机溶盐按一定浓度混合均匀后,直接加入到纸浆中或喷涂到已成型好的纸张上。采用的有机酸及其浓度如下:
柠檬酸:浓度:0.07~0.15mol/L
苹果酸:浓度:0.07~0.15mol/L
酒石酸:浓度:0.07~0.15mol/L
采用的含二价金属离子的无机溶盐及其浓度如下:
硫酸铜:CuSO4 浓度:0.08~0.18mol/L
氯化镉:CdCl2·2.5H2O 浓度:0.08~0.18mol/L
硝酸镉:Cd(NO3)2 浓度:0.08~0.18mol/L
氯化镍:NiCl2·6H2O 浓度:0.08~0.18mol/L
实施例1:
0.07mol/L柠檬酸和0.18mol/L硫酸铜混合均匀后,直接加入纸浆中或喷涂到已成型好的纸张上。
实施例2:
0.15mol/L柠檬酸和0.08mol/L硫酸铜混合均匀后,直接加入纸浆中或喷涂到已成型的纸张上。
实施例3:
0.1mol/L柠檬酸和0.11mol/l硫酸铜混合均匀后,直接加入纸浆中或喷涂到已成型的纸张上。
实施例4:
0.1mol/L苹果酸和0.11mol/L硫酸铜混合均匀后,直接加入纸浆中或喷涂到已成型的纸张上。
实施例5:
0.1mol/L酒石酸和0.11mol/L硫酸铜混合均匀后,直接加入纸浆中或喷涂到已成型的纸张上。
实施例6:
0.1mol/L柠檬酸和0.11mol/L氯化镉混合均匀后,直接加入纸浆中或喷涂到已成型的纸张上。
实施例7:
0.1mol/L柠檬酸和0.11mol/L硝酸镉混合均匀后,直接加入纸浆中或喷涂到已成型的纸张上。
实施例8:
0.1mol/L柠檬酸和0.11mol/L氯化镍混合均匀后,直接加入纸浆中或喷涂到已成型的纸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