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的超微乳化方法及用此方法生产的产品.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53006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33429.8

申请日:

2000.11.06

公开号:

CN1352891A

公开日:

2002.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0; B01F5/02

主分类号:

A23L1/20; B01F5/02

申请人:

米鹤都;

发明人:

米鹤都

地址:

100006北京市东皇城根南街86号3-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将食用豆浆采取纳米和亚纳米范围的超微乳化科技,通过高压紊流装置,对传统豆浆进行高速和超细微的乳化,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1.除豆浆的豆腥气,增加豆浆甜味;2.使几乎所有对人类的致病菌,包括致癌物质的黄曲霉素遭到破坏;3.不破坏大豆的营养成分,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4.解决豆浆的沉淀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豆浆的纳米或亚纳米超微乳化方法,用以对传统食用豆浆 进行高速和超细微的乳化,其中,首先,对大豆进行碎化处理,然后 采用纳米或亚纳米对撞技术,在100KG-1000KG的高压范围内,通过 高速紊流的撞击产生超声波能,利用脉冲、剪切和空置膨胀的工艺, 实现浆体内部的结构改变,去除豆浆的豆腥气,增加豆浆甜味,破坏 豆浆中的细菌及致癌物质,同时不破坏大豆的营养成分,使其更容易 被人体吸收,并解决豆浆的沉淀问题。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或亚纳米超微乳化方法,其特征在 于,超微乳化处理后的豆浆粒度在10 -4 到10 -8 米。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或亚纳米超微乳化方法,其特征在 于,超微乳化处理后的豆浆粒度在10 -5 到10 -8 米。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或亚纳米超微乳化方法,其特征在 于,超微乳化处理后的豆浆粒度在10 -6 米左右。
5: 一种豆浆,其特征在于,该豆浆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 法制成的。
6: 一种豆浆,其特征在于,该豆浆的粒度在10 -4 到10 -8 米。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豆浆,其特征在于,该豆浆的粒度在10 -5 到10 -8 米。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豆浆,其特征在于,该豆浆的粒度为10 -6 米左右。

说明书


豆浆的超微乳化方法及用此方法生产的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食用豆浆采取亚纳米的超微乳化方法,还涉及生产的同类产品。

    豆浆是以大豆为原料的一种常用饮料,在我国具有长远的饮用历史。特别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之后,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成为现代人们健康方面的一大隐患,豆制食品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所含丰富的天然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异黄酮、卵磷脂等,对人体有预防老化、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有积极作用。特别是近年国外的研究表明,大豆蛋白质对预防乳癌、前列腺癌等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它的营养成分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近来,国务院成立专门的大豆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确定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大豆食品,争取在不远的将来为全国每个学龄儿童每天提供一杯豆浆。但是,无论旧式的豆腐作坊,还是今天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包括国外进口的最先进的豆浆加工设备,其生产工艺依然不能克服豆浆食品自身的一些缺陷。譬如,豆腥气地味道就使许多人不能接受豆浆饮料;豆奖产品中难以排除干净的黄曲霉素等又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豆浆自身的沉淀造成饮用中的口感不适,如此等等,造成豆类食品特别是豆浆的大面积推广的阻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先进的超微乳化技术,对豆浆进行深度加工,克服了豆浆在上述这些方面的缺陷。

    ——去除一般豆类食品所具有的豆腥气,并具有淡淡的甜味。这样,使得一些对于豆腥气不习惯的人们完全可以接受这种新产品豆浆;同时一般人们往往通过添加糖份来掩盖豆浆中的豆腥气,而这种产品所具有的淡淡的甜味,将使多数人不必再添加糖份,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使几乎所有对人类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均遭到毁灭。这样,其本身即是一个无菌生产过程,只要解决好设备的后续密封问题,即可直接进行包装。

    —使致癌物质的黄曲霉素遭到破坏。由于一般谷类在运输储存等环节中,还无法根除少量的霉变现象,食品加工中也就难以避免地完全去除被广泛认定为致癌物的黄曲霉素。而超微乳化技术使得黄曲霉素受到破坏,有利于人体健康。

    ——不破坏大豆的营养成分,而且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成功解决豆浆的沉淀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豆浆的纳米或亚纳米超微乳化方法,用以对传统食用豆浆进行高速和超细微的乳化,首先对大豆进行碎化处理,然后通过纳米或亚纳米对撞机或均质机进行超微乳化处理,使其结构发生变化,去除豆浆的豆腥气,增加豆浆甜味,使豆浆中的细菌及致癌物质被破坏,同时又不破坏大豆的营养成分,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因此,本发明将对社会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产生了与传统豆浆截然不同的新品种,能够使得更多的人接受豆类饮料,市场会有较大的扩展。

    ——由于该技术在某种意义上取代了豆浆加工的杀菌工序,使得经济成本相对降低。

    ——由于该技术改变了原有豆浆的味道,人们不必再加糖或少加糖饮用,也起到相对降低成本的作用。

    ——提高了豆浆产品的食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1、以大豆为原料,经过精选粉碎碾磨成浆;

    2、对豆浆进行初步粒度筛选;

    3、采用纳米或亚纳米对撞技术,在100KG-1000KG的高压范围内,通过高速紊流的撞击产生超声波能,利用脉冲、剪切和空置膨胀的工艺,实现浆体内部的结构改变;

    4、将豆浆粒度细化到10-4-10-8米的范围内,优选细化到10-5-10-8米,更优为10-6米左右。

豆浆的超微乳化方法及用此方法生产的产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豆浆的超微乳化方法及用此方法生产的产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豆浆的超微乳化方法及用此方法生产的产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豆浆的超微乳化方法及用此方法生产的产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浆的超微乳化方法及用此方法生产的产品.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将食用豆浆采取纳米和亚纳米范围的超微乳化科技,通过高压紊流装置,对传统豆浆进行高速和超细微的乳化,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1.除豆浆的豆腥气,增加豆浆甜味;2.使几乎所有对人类的致病菌,包括致癌物质的黄曲霉素遭到破坏;3.不破坏大豆的营养成分,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4.解决豆浆的沉淀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