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苍蝇诱捕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苍蝇诱捕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6528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26528ACN102326528A21申请号201110251980922申请日20110830A01M1/0220060171申请人德清科中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3200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长虹街333号4005室72发明人龙水琼杨根祥蒋新星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代理人王鹏举54发明名称一种苍蝇诱捕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捕虫器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苍蝇诱捕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苍蝇诱捕器,包括桶体和底盘,底盘下方连接有一放置引诱剂的托盘,托盘和底盘之间设有可让苍蝇进入的。
2、窗口,桶体的上方设有一透明的盖子,底盘上还设有一防逃装置,防逃装置位于桶体内且在窗口上方,防逃装置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呈倒置漏斗形的壳体相互套接而成,大的壳体位于防逃装置的下部,小的壳体位于防逃装置的上部;相邻之间的壳体中,下部壳体的顶部部分延伸套入上部壳体的底部。本发明实现了提高捕蝇效果和降低使用成本及获得完整苍蝇尸体的目标,而且处理苍蝇尸体不影响环境,同时可供科学工作者对当地苍蝇种群、密度的监测、鉴定和研究。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CN102326530A1/1页21一种苍蝇诱捕器,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下方连接有底盘,所述。
3、的底盘下方连接有一放置引诱剂的托盘,所述托盘和底盘之间设有可让苍蝇进入的窗口,桶体的上方设有一透明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上还设有一防逃装置,所述的防逃装置位于桶体内且在窗口上方,所述的防逃装置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呈倒置漏斗形的壳体相互套接而成,所述的大的壳体位于防逃装置的下部,所述小的壳体位于防逃装置的上部;所述的相邻之间的壳体中,下部壳体的顶部部分延伸套入上部壳体的底部;所述的若干个壳体的顶部开口的中心点处于同一垂直直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苍蝇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卡设在底盘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苍蝇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为透明桶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苍蝇诱捕器。
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分流管。权利要求书CN102326528ACN102326530A1/2页3一种苍蝇诱捕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捕虫器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苍蝇诱捕器。背景技术0002苍蝇是常见的影响人们生活的室内外飞虫,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害虫。目前,除喷洒药物进行化学防治外,人们还用利用诱蝇笼(盒)捕杀,对其种群进行控制。然而,化学药物防治不仅污染环境,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的损害,而且时效只在短期内有效。利用诱蝇笼(盒)捕杀,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最环保、最节能的灭蝇方法之一。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捕蝇笼(盒),然而,这些捕蝇笼(盒)由于缺少防逃装置或防逃装置结构存在缺。
5、陷,使进入捕蝇笼(盒)内的苍蝇又会从进入口处外逃,导致诱捕效果大为降低。同时,一种在笼(盒)内放置粘蝇板的捕蝇笼(盒),虽然能解决了苍蝇的逃走问题,但需反复更换粘蝇板和专人维护,以致使用成本较高和操作不便。特别是对于为了收集苍蝇活体或者样本,进行一些科学实验和研究,上述的诱蝇笼(盒)而且比较难以获得完整的苍蝇尸体,不利于对所捕苍蝇种类鉴定和种群密度的监测。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捕虫器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苍蝇在进入诱捕器后逃出的苍蝇诱捕器。0004其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苍蝇诱捕器,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下方连接有底盘,所述的底盘下方连接有一放置引诱剂的托盘,所述托盘和底盘之间设。
6、有可让苍蝇进入的窗口,桶体的上方设有一透明的盖子,所述的底盘上还设有一防逃装置,所述的防逃装置位于桶体内且在窗口上方,所述的防逃装置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呈倒置漏斗形的壳体相互套接而成,所述的大的壳体位于防逃装置的下部,所述小的壳体位于防逃装置的上部;所述的相邻之间的壳体中,下部壳体的顶部部分延伸套入上部壳体的底部;所述的若干个壳体的顶部开口的中心点处于同一垂直直线上。0005优选为,所述桶体卡设在底盘上。0006优选为,所述桶体为透明桶体。0007优选为,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分流管。0008本发明设置了防逃装置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呈倒置漏斗形的壳体相互套接而成,并且置于托盘内引诱剂的上方。进入诱捕器引。
7、诱剂托盘内的苍蝇,在向光性和向上性行为的作用下,先后爬过防逃装置的的各层呈倒置漏斗形的壳体,进而进入诱捕器的桶体内。这些进入诱捕器的苍蝇,顺原路返回的过程中,由于受防逃装置的多层阻隔和分流管道迷宫效应的影响,使苍蝇难以一次性到达放置引诱剂的托盘处,而是反复在诱捕器桶体内及各层呈倒置漏斗形的壳体间爬行,最终因缺少水、食物使能量耗尽而死亡,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被诱捕苍蝇逃走的机会,实现了提高捕蝇效果和降低使用成本及获得完整苍蝇尸体的目标,而且处理苍蝇尸体不影响环境,同时可供科学工作者对当地苍蝇种群、密度的监测、鉴说明书CN102326528ACN102326530A2/2页4定和研究。附图说明0009。
8、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0010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0011图3为防逃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0012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3一种苍蝇诱捕器,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的下方连接有底盘2,所述的底盘2下方连接有一放置引诱剂的托盘3,所述托盘3和底盘2之间设有可让苍蝇进入的窗口4,桶体1的上方设有一透明的盖子5,所述的底盘2上还设有一防逃装置6,所述的防逃装置6位于桶体1内且在窗口4上方,所述的防逃装置6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呈倒置漏斗形的壳体61相互套接而成,所述的大的壳体位于防逃装置的下部,所述小的壳体位于防逃装置的上部;所述的相邻之间的壳体中,下部壳体的顶。
9、部部分延伸套入上部壳体的底部;所述的若干个壳体的顶部开口的中心点处于同一垂直直线上。0014优选为,所述桶体1卡设在底盘2上。0015优选为,所述桶体1为透明桶体。0016优选为,所述的壳体61上设有分流管62。0017苍蝇在受到托盘3内引诱剂的引诱后,通过设置在托盘3和底盘2之间的窗口4,进入到诱捕器的托盘3内。进入诱捕器引诱剂托盘内的苍蝇,在向光性和向上性行为的作用下,先后爬过防逃装置6的的各层呈倒置漏斗形的壳体61,进而进入诱捕器的桶体内。这些进入诱捕器的苍蝇,顺原路返回的过程中,由于受防逃装置6的多层阻隔和分流管道62迷宫效应的影响,使苍蝇难以一次性到达放置引诱剂的托盘3处,而是反复在诱捕器桶体1内及各层呈倒置漏斗形的壳体61间爬行,最终因缺少水、食物使能量耗尽而死亡,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被诱捕苍蝇逃走的机会,实现了提高捕蝇效果和降低使用成本及获得完整苍蝇尸体的目标,而且处理苍蝇尸体不影响环境,同时可供科学工作者对当地苍蝇种群、密度的监测、鉴定和研究。说明书CN102326528ACN102326530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26528ACN102326530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26528ACN102326530A3/3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2652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