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547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5477 A *CN103045477A* (21)申请号 201210558330.3 (22)申请日 2012.12.21 C12N 1/00(2006.01) C12P 13/14(2006.01) (71)申请人 菱花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72073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菱花路 (72)发明人 杨玉岭 满德恩 张恒志 程美科 郭脉海 李国良 殷慧 (54) 发明名称 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 方法, 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其。
2、特征是一级种 子罐为多个二级种子罐提供菌种的扩大培养模 式。 与现有扩大培养模式相比, 一级种子罐培养所 得菌种数量多, 可以缓解菌种室培养摇瓶种子的 繁琐工作压力, 同时在移种时, 减少了人员手动操 作, 降低了杂菌污染。 在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有着巨 大的应用价值。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1 页 2 1. 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 采用一个一级种子罐为多个二级种子罐 提供菌种, 进行扩大培养。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其。
3、特征是, 包括下述步骤 : a、 将菌种室制备的摇瓶种子接入到种子罐中培养, 得到种子液, 取样做无菌检测, 其结 果不含杂菌时, 用冷却水使其降温, 备用 ; b、 将 a 中制备的种子液分别移入到二级种子罐中, 接种量为 40 50L, 经培养 10 12h, 得到 OD=0.4 0.6 的二级种子液, 取样做无菌检测 ; c、 各个不含杂菌的二级种子液接入到其相对应的50m3三级种子罐中培养1216h, 得 到 OD=0.4 0.6 的三级种子液, 取样做无菌检测 ; d、 步骤 c 中得到不含杂菌的三级种子液分别接入相对应的 500m3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 产。 3. 根据权利要求 3 。
4、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a 摇瓶种子的体积为 5L, 种子 罐的体积为 1m3。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a 在种子罐中培养的时间为 20 28h(优选 22 26h, 更加优选 24h) 。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a 种子液的 OD=0.4 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a将使种子液降温至210 (优选 8) , 备用。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b 二级种子罐体积为 5m3, 数 量为 6 20(优选 8-15 个) 。。
5、 8.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c 三级种子罐的体积为 50m3。 9.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d 发酵罐的体积为 500m3。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5477 A 2 1/4 页 3 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级种子罐为多个二级种子罐提供菌 种的扩大培养模式。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随着发酵工业的发展, 发酵罐体积逐渐增大, 因而发酵所需的菌种量就增 多。 只有足够数量活力旺盛的菌种接入发酵罐中, 才有利于缩短发酵周期、 提高发酵罐利用 率。
6、, 并且也有利于减少染菌的机会。 因此, 种子扩大培养的任务, 不但要得到纯而壮的种子, 还要获得活力旺盛、 接种数量足够的种子。 0003 谷氨酸发酵企业中, 菌种室制备的摇瓶种子远不能满足生产所需要的足够数量的 种子, 因此摇瓶种子需要在小型发酵罐中继续扩大培养。目前菌种的扩大培养方式是采用 二级或三级扩大培养方式, 均是单一的 “一对一” 扩大模式, 即一个玻瓶种子对应一个种子 罐。 此扩大培养模式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 1、 由于菌种室操作条件的限制, 摇瓶的菌种量有 限, 进而接入到种子罐的种子数量就有限 ; 2、 摇瓶菌种接入种子罐时, 需要人员在火焰下手 动操作完成, 此工序因与。
7、外界环境接触易造成杂菌污染 ; 3、 菌种室培养种子工作繁琐, 制作 摇瓶种子, 人员手动操作较多, 染菌机会就多 ; 4、 摇瓶菌种不适于做无菌检查, 增加了菌种 含有杂菌风险。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易于实现的一级种子罐 为多个二级种子罐提供菌种的扩大培养模式。以便为二级种子罐提供足够数量的种子。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方法, 采用一个一级种子罐 为多个二级种子罐提供菌种, 进行扩大培养。 0006 前面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下述步骤 : a、 将菌种室制备的摇瓶种子接入到种子罐中。
8、培养, 得到种子液, 取样做无菌检测, 其结 果不含杂菌时, 用冷却水使其降温, 备用 ; b、 将 a 中制备的种子液分别移入到二级种子罐中, 接种量为 40 50L, 经培养 10 12h, 得到 OD=0.4 0.6 的二级种子液, 取样做无菌检测 ; c、 各个不含杂菌的二级种子液接入到其相对应的50m3三级种子罐中培养1216h, 得 到 OD=0.4 0.6 的三级种子液, 取样做无菌检测 ; d、 步骤 c 中得到不含杂菌的三级种子液分别接入相对应的 500m3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 产。 0007 前面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 a 摇瓶种子的体积为 5L, 种。
9、子 罐的体积为 1m3。 0008 前面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 a 在种子罐中培养的时间为 20 28h(优选 22 26h, 更加优选 24h) 。 说 明 书 CN 103045477 A 3 2/4 页 4 0009 前面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 a 种子液的 OD=0.4 0.6。 0010 前面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a将使种子液降温至210 (优选 8) , 备用。 0011 前面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b二级种子罐体积为5m3, 数量 为 6 20(优选 8-15 个) 。 0012 前面所。
10、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 c 三级种子罐的体积为 50m3。 0013 前面所述的扩大培养方法,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 d 发酵罐的体积为 500m3。 0014 本发明的种子扩大培养新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 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不 改变生产工艺流程, 也不改变发酵配方, 只改变菌种的扩大培养模式, 在生产上实施后, 同 样可保证发酵效果。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减少染菌机会、 提高种子数量、 降低工人劳动量、 降低设备投资。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还体现在 : 1、 解决了菌种室制备种子数量不足, 减少了菌种室人员手动操作所致的染菌机会, 为 。
11、种子罐提供足够数量的菌种 ; 2、 一级种子罐移种至二级种子罐时, 可以采用密封管道转移, 不与外界环境接触, 降低 染菌机会 ; 3、 在接种之前增加无菌检测, 降低了菌种污染杂菌所带来的风险 ; 4、 菌种室仅制备一次摇瓶种子, 可以实现 15 20 批次发酵, 降低了工人劳动量。 0016 本发明公与现有扩大培养模式相比, 一级种子罐培养所得菌种数量多, 可以缓解 菌种室培养摇瓶种子的繁琐工作压力, 同时在移种时, 减少了人员手动操作, 降低了杂菌污 染。在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菌种扩大培养新模式作详细地说明。 0018 。
12、实施例 1 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方法 谷氨酸种子的扩大培养过程中, 采用一级种子罐为多个二级种子罐提供菌种的扩大培 养模式。以 1 个 1m3一级种子罐, 6 个 5m3二级种子罐、 6 个 50m3三级种子罐、 6 个 500 m3发 酵罐为例。该模式包括以下工序 : a、 将菌种室制备的 5L 摇瓶种子接入到 1m3种子罐中培养 20h, 得到 OD=0.4 的种子液。 取样做无菌检测, 其结果不含杂菌时, 用冷却水使其降温至 2左右, 备用。 0019 b、 将 a 中制备的种子液分别移入到 6 个同样的 5m3二级种子罐中, 接种量为 40L, 经培养 10h, 得到 OD=0.4 。
13、的二级种子液。取样做无菌检测。 0020 c、 各个不含杂菌的二级种子液接入到其相对应的 50m3三级种子罐中培养 12h, 得 到 OD=0.4 的三级种子液。取样做无菌检测。 0021 d、 步骤 c 中得到不含杂菌的三级种子液分别接入相对应的 500m3发酵罐中进行发 酵生产。 0022 发酵结果 : 谷氨酸含量 18.7%, 转化率 74.6%。 0023 本发明菌种室仅制备一个 5L 摇瓶种子, 采用本发明扩培模式可以生产 15 20 批 次发酵, 降低了工人劳动量, 减少了菌种室因工人手工操作制备种子所造成的染菌机会。 说 明 书 CN 103045477 A 4 3/4 页 5 。
14、0024 实施例 2 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方法 谷氨酸种子的扩大培养过程中, 采用一级种子罐为多个二级种子罐提供菌种的扩大培 养模式。以 1 个 1m3一级种子罐, 20 个 5m3二级种子罐、 20 个 50m3三级种子罐、 20 个 500 m3 发酵罐为例。该模式包括以下工序 : a、 将菌种室制备的 5L 摇瓶种子接入到 1m3种子罐中培养 28h, 得到 OD=0.6 的种子液。 取样做无菌检测, 其结果不含杂菌时, 用冷却水使其降温至 10左右, 备用。 0025 b、 将 a 中制备的种子液分别移入到 20 个同样的 5m3二级种子罐中, 接种量为 50L, 经培养 12h, 。
15、得到 OD=0.6 的二级种子液。取样做无菌检测。 0026 c、 各个不含杂菌的二级种子液接入到其相对应的 50m3三级种子罐中培养 16h, 得 到 OD=0.6 的二级种子液。取样做无菌检测。 0027 d、 步骤 c 中得到不含杂菌的三级种子液分别接入相对应的 500m3发酵罐中进行发 酵生产。 0028 发酵结果 : 谷氨酸含量 18.1%, 转化率 73.8%。 0029 本发明提高了一级种子数量, 缩短了二级种子制备周期, 提高了二级种子罐的利 用率。 0030 实施例 3 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方法 谷氨酸种子的扩大培养过程中, 采用一级种子罐为多个二级种子罐提供菌种的扩大培 。
16、养模式。以 1 个 1m3一级种子罐, 8 个 5m3二级种子罐、 8 个 50m3三级种子罐、 8 个 500 m3发 酵罐为例。该模式包括以下工序 : a、 将菌种室制备的 5L 摇瓶种子接入到 1m3种子罐中培养 22h, 得到 OD=0.5 的种子液。 取样做无菌检测, 其结果不含杂菌时, 用冷却水使其降温至 7左右, 备用。 0031 b、 将 a 中制备的种子液分别移入到 8 个同样的 5m3二级种子罐中, 接种量为 50L, 经培养 12h, 得到 OD=0.4 0.6 的二级种子液。取样做无菌检测。 0032 c、 各个不含杂菌的二级种子液接入到其相对应的 50m3三级种子罐中。
17、培养 12 16h, 得到 OD=0.6 的二级种子液。取样做无菌检测。 0033 d、 步骤 c 中得到不含杂菌的三级种子液分别接入相对应的 500m3发酵罐中进行发 酵生产。 0034 发酵结果 : 谷氨酸含量 18.2%, 转化率 74.1%。 0035 本工艺一级种子罐移种至二级种子罐时, 采用密封管道转移, 不与外界环境接触, 降低了染菌机会。 0036 实施例 4 谷氨酸产生菌的扩大培养方法 谷氨酸种子的扩大培养过程中, 采用一级种子罐为多个二级种子罐提供菌种的扩大培 养模式。以 1 个 1m3一级种子罐, 15 个 5m3二级种子罐、 15 个 50m3三级种子罐、 15 个 5。
18、00 m3 发酵罐为例。该模式包括以下工序 : a、 将菌种室制备的 5L 摇瓶种子接入到 1m3种子罐中培养 24h, 得到 OD=0.4 的种子液。 取样做无菌检测, 其结果不含杂菌时, 用冷却水使其降温至 10左右, 备用。 0037 b、 将 a 中制备的种子液分别移入到 15 个同样的 5m3二级种子罐中, 接种量为 50L, 经培养 12h, 得到 OD=0.6 的二级种子液。取样做无菌检测。 0038 c、 各个不含杂菌的二级种子液接入到其相对应的 50m3三级种子罐中培养 14h, 得 说 明 书 CN 103045477 A 5 4/4 页 6 到 OD=0.6 的二级种子液。取样做无菌检测。 0039 d、 步骤 c 中得到不含杂菌的三级种子液分别接入相对应的 500m3发酵罐中进行发 酵生产。 0040 发酵结果 : 谷氨酸含量 18.4%, 转化率 74.2%。 0041 本发明的一级种子罐替代摇瓶种子为多个二级种子罐提供菌种的扩大培养模式, 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全面推广是可行的。 说 明 书 CN 10304547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