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2660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50234.8

申请日:

2011.08.23

公开号:

CN102334608A

公开日:

2012.02.0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K1/16申请公开日:20120201|||公开

IPC分类号:

A23K1/16; C12N1/20; C12N1/16

主分类号:

A23K1/16

申请人:

屈文文

发明人:

屈文文

地址:

221300 江苏省邳州市同盛国际广场北8楼1-2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由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活菌组成。其制作方法是,选取多种有益微生物,品种数量不限,以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配制培养基原液,其中硫元素的含量占营养元素总量的2%-6%,在该原液中将选取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接种培养繁殖后,生成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新培养基液,在该培养基液中再接种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活菌;也可以对生成的新培养基液做灭菌处理,将活菌杀死,使原液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被杀死的活菌死体,再接种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活菌。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不同菌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酵母 菌、 乳酸菌、 醋酸菌活体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其特征在于 : 酵母菌、 乳酸菌、 醋酸菌活 菌数量比例为 1 ∶ 1 ∶ 1.
3: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选取有益微生物, 以微生物所需 要的营养元素配制培养基原液, 其中硫元素含量占营养元素总量的 2% -6%, 在培养基液 原液中将选取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接种, 培养繁殖后, 生成含有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 新培养基液, 在新培养基液中再接种乳酸菌、 醋酸菌和酵母菌, 培养繁殖。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培养基液 是由微生物营养元素和经过脱氯的水混合而成, 在营养元素中硫元素的含量占营养元素总 量的 4.5% -
5: 5%。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培养基原液 中将选取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接种, 培养繁殖后, 通过灭菌处理, 将其中的活菌杀死。

说明书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 现有微生物饲料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在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 但是, 由于未掌握 克服不同微生物相互抑制作用的方法, 使得现有微生物饲料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只能使用 单一微生物菌种或者将多种微生物制成干粉后加以混合, 其中的微生物处于失活或休眠状 态, 又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造成菌种死亡, 作为饲料添加剂, 在促进禽、 畜、 水产品生长、 抗病、 粪便除臭方面效果差, 而且用途单一, 微生物发挥作用条件苛刻。 现有将微生物制成干粉再 混合的方法, 不仅造成微生物的死亡, 而且工艺复杂, 多种微生物的作用难以发挥。
     日本琉球大学比嘉昭夫教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其 制品原名为 “EM- 有效微生物” , 公开资料介绍称内含光合细菌、 放线菌以及发酵型丝状真菌 等共五种十属八十多种微生物, 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应用。 但是, 其技术处于完全保 密状态, 对于其产品内含菌种、 菌株数量、 培养方法和是否含有有害微生物无从查考。实际 应用中, 在促进生长、 抗病、 粪便除臭方面虽有一定作用, 但不明显, 在改善肉质方面基本没 有作用。并且, 作为饲料添加剂, 其微生物数量若确为八十余种, 则不符合我国饲料法规的 现行规定 : 关于用于饲料的微生物种类只有十二种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意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效果全面、 明显, 制作工艺 简单、 适用范围广的群体有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由数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 谢产物与酵母菌、 乳酸菌、 醋酸菌活菌组成。
     所述酵母菌、 乳酸菌、 醋酸菌数量比例为 1 ∶ 1 ∶ 1。
     其制作方法是, 选取数种有益微生物, 以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控制硫元素的 含量占营养元素总量的 2% -6%, 配制培养基原液, 在此原液中将选取的有益微生物菌种 混合培养繁殖一定时间后, 使原液中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以此原液为新的 培养基液, 再接种乳酸菌、 醋酸菌和酵母菌, 培养繁殖后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也可以在接 种乳酸菌、 醋酸菌和酵母菌以前, 对原液做灭菌处理, 将活菌杀死, 使原液中含有大量有益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被杀死的活菌死体。
     本发明用来作为喂养禽、 畜、 水产品饲料的添加剂, 不仅可以降低病死率, 增加体 重, 减少粪便恶臭, 改善禽、 畜生长环境, 并显著改善禽、 畜肉品质, 使之细嫩、 粗蛋白和氨基 酸含量提高, 口味鲜美。 具体实施方式
     由微生物通用营养元素, 其中硫的含量为 4.5% -5.5%, 与经过脱氯处理的深井水搅拌混合, 经过提取分离去除杂质后制成微生物培养基液, 选取十种至一百种光合细菌、 放线菌以及发酵型丝状真菌, 并将其投入培养基液中, 常温静止培养十天至二十五天, 在培 养基液中微生物繁殖的同时, 产生大量胞外酶、 小分子蛋白、 维生素和氨基酸等。随后做灭 菌处理, 生成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微生物死体的新的培养基液, 在此新的培养 基液中再次接种酵母菌、 乳酸菌和醋酸菌活菌, 其比例为 1 ∶ 1 ∶ 1, 经过搅拌混合后, 静止 培养十天以上, 做产品分装。
     根据需要, 也可以在上述流程中不做灭菌处理, 使选取的菌种存活与繁殖, 在培养 中直接接种酵母菌、 乳酸菌和醋酸菌活菌。 酵母菌、 乳酸菌和醋酸菌活菌数量比例可以不是 1 ∶ 1 ∶ 1。
     本发明中多种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微生物死体含有帮助消化的胞外酶和有 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小分子蛋白, 并且含有改善肉质功能的抗氧化物质、 维生素、 氨基 酸, 菌种死体蛋白还可以提高饲料营养价值。 本发明中的活体微生物酵母菌、 乳酸菌和醋酸 菌具有帮助消化、 提高免疫力、 杀死和抑制肠道致病菌并减少粪便恶臭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 将上述具有不同功效的成分加以组合, 做成有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不仅提高了畜、 禽、 水 产品的免疫力, 促进生长和粪便除臭效果明显, 而且显著改善禽畜产品品质, 使肉质鲜嫩, 营养均衡。 本发发明通过控制营养元素含量的方法配制群体有益微生物的培养基原液, 实现 群体有益微生物的共生繁殖, 克服了不同微生物菌种间相互抑制的作用, 并通过在培养之 后接种乳酸菌、 醋酸菌和酵母菌活体的二次培养, 实现有益微生物能够在营养充分和全面 的环境中保持持久活力, 活菌数量突破每毫升 60 亿个, 超出国家标准两个数量级, 并产生 抗病的积极效果, 简化了工艺, 节约了时间和生产成本。
     4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4608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34608ACN102334608A21申请号201110250234822申请日20110823A23K1/16200601C12N1/20200601C12N1/1620060171申请人屈文文地址221300江苏省邳州市同盛国际广场北8楼1201室72发明人屈文文54发明名称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由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活菌组成。其制作方法是,选取多种有益微生物,品种数量不限,以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配制培养基原液,其中硫元素的含。

2、量占营养元素总量的26,在该原液中将选取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接种培养繁殖后,生成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新培养基液,在该培养基液中再接种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活菌;也可以对生成的新培养基液做灭菌处理,将活菌杀死,使原液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被杀死的活菌死体,再接种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活菌。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2334615A1/1页21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由不同菌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活体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活。

3、菌数量比例为1113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有益微生物,以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配制培养基原液,其中硫元素含量占营养元素总量的26,在培养基液原液中将选取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接种,培养繁殖后,生成含有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新培养基液,在新培养基液中再接种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培养繁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液是由微生物营养元素和经过脱氯的水混合而成,在营养元素中硫元素的含量占营养元素总量的455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培养基原液中将选取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接种,培养繁殖后,通过灭菌处理,。

4、将其中的活菌杀死。权利要求书CN102334608ACN102334615A1/2页3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微生物饲料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但是,由于未掌握克服不同微生物相互抑制作用的方法,使得现有微生物饲料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只能使用单一微生物菌种或者将多种微生物制成干粉后加以混合,其中的微生物处于失活或休眠状态,又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造成菌种死亡,作为饲料添加剂,在促进禽、畜、水产品生长、抗病、粪便除臭方面效果差,而且用途单一,微生物发挥作用条件苛刻。现有将微生物制成干粉再混合的方法,不。

5、仅造成微生物的死亡,而且工艺复杂,多种微生物的作用难以发挥。0003日本琉球大学比嘉昭夫教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其制品原名为“EM有效微生物”,公开资料介绍称内含光合细菌、放线菌以及发酵型丝状真菌等共五种十属八十多种微生物,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应用。但是,其技术处于完全保密状态,对于其产品内含菌种、菌株数量、培养方法和是否含有有害微生物无从查考。实际应用中,在促进生长、抗病、粪便除臭方面虽有一定作用,但不明显,在改善肉质方面基本没有作用。并且,作为饲料添加剂,其微生物数量若确为八十余种,则不符合我国饲料法规的现行规定关于用于饲料的微生物种类只有十二种的要求。发明内容。

6、0004本发明的目的意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果全面、明显,制作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的群体有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由数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活菌组成。0006所述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数量比例为111。0007其制作方法是,选取数种有益微生物,以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控制硫元素的含量占营养元素总量的26,配制培养基原液,在此原液中将选取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混合培养繁殖一定时间后,使原液中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此原液为新的培养基液,再接种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培养繁殖后作为饲料添加剂使。

7、用。也可以在接种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以前,对原液做灭菌处理,将活菌杀死,使原液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被杀死的活菌死体。0008本发明用来作为喂养禽、畜、水产品饲料的添加剂,不仅可以降低病死率,增加体重,减少粪便恶臭,改善禽、畜生长环境,并显著改善禽、畜肉品质,使之细嫩、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提高,口味鲜美。具体实施方式0009由微生物通用营养元素,其中硫的含量为4555,与经过脱氯处理的深井说明书CN102334608ACN102334615A2/2页4水搅拌混合,经过提取分离去除杂质后制成微生物培养基液,选取十种至一百种光合细菌、放线菌以及发酵型丝状真菌,并将其投入培养基液中,常温静。

8、止培养十天至二十五天,在培养基液中微生物繁殖的同时,产生大量胞外酶、小分子蛋白、维生素和氨基酸等。随后做灭菌处理,生成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微生物死体的新的培养基液,在此新的培养基液中再次接种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活菌,其比例为111,经过搅拌混合后,静止培养十天以上,做产品分装。0010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上述流程中不做灭菌处理,使选取的菌种存活与繁殖,在培养中直接接种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活菌。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活菌数量比例可以不是111。0011本发明中多种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微生物死体含有帮助消化的胞外酶和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小分子蛋白,并且含有改善肉质功能的抗氧化物质、维。

9、生素、氨基酸,菌种死体蛋白还可以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本发明中的活体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具有帮助消化、提高免疫力、杀死和抑制肠道致病菌并减少粪便恶臭的作用。本发明通过将上述具有不同功效的成分加以组合,做成有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不仅提高了畜、禽、水产品的免疫力,促进生长和粪便除臭效果明显,而且显著改善禽畜产品品质,使肉质鲜嫩,营养均衡。0012本发发明通过控制营养元素含量的方法配制群体有益微生物的培养基原液,实现群体有益微生物的共生繁殖,克服了不同微生物菌种间相互抑制的作用,并通过在培养之后接种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活体的二次培养,实现有益微生物能够在营养充分和全面的环境中保持持久活力,活菌数量突破每毫升60亿个,超出国家标准两个数量级,并产生抗病的积极效果,简化了工艺,节约了时间和生产成本。说明书CN10233460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