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263920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44719.0

申请日:

2012.07.16

公开号:

CN102993613A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8L 29/14申请公布日:201303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29/14申请日:20120716|||公开

IPC分类号:

C08L29/14; C08L27/06; C08L67/02; C08L75/04; C08K5/1545; C08K5/357; C09K9/02

主分类号:

C08L29/14

申请人:

上海甘田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甘家安

地址:

201512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老卫清路1089号1幢112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田申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光致变色材料的方法,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按照0.05~5%的重量比例混合于膜材料或涂覆在膜材料表面。本发明将变色与玻璃或装饰装潢用或装饰装潢用用各种夹层、贴膜、玻璃或装饰装潢用胶等材料结合使之具备变色效果,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在无需外加能源的情况下强光下颜色加深、弱光下褪色这一优点,具有很高的节能环保性能,并有效地增强了各种玻璃或装饰装潢用或装饰装潢的审美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制备光致变色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按照0.05~5%的重量比例混合于膜材料或涂覆在膜材料表面。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步骤1,把膜材料、光致变色化合物、分散介质、抗氧化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混合,温度70℃‑90℃,常压;
步骤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的pH值调节至6‑13,在175℃~225℃的温度,挤出树脂组合物;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树脂挤出,制备得到光致变色材料。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质选自水、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亚砜、亚胺、氯苯、醇、酯、醚、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抗氧化剂为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叔丁基对苯二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甲酚抗氧化剂、亚磷酸酯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为Tinuvin770、Tinuvin622、GW‑540、GW‑944Z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料选自PVB、PVC、PET、PU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选自吡喃类或螺噁嗪类化合物。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步骤1,把聚乙烯醇缩丁醛、吡喃类化合物、水、抗氧化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混合,温度70℃‑90℃,常压;
步骤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的pH值调节至6‑12,在175℃~225℃的温度,挤出树脂组合物;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树脂挤出制备得到光致变色材料。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挤出前或挤出过程中,还加入助剂到树脂中。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光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百分含量为0.05~5%的光致变色化合物,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混合于膜材料中或涂覆在膜材料表面。
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按照0.05~5%的重量百分含量混合于膜材料或涂覆在膜材料表面,并用于玻璃或装饰装潢用的夹层、贴膜、胶变色膜材料中。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玻璃、或装饰装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光信息存储和光记录材料,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吡喃类或螺噁嗪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好的光响应性、较快的褪色速度以及良好的光稳定性,而且在分子体系内液晶性与光致变色特性的结合,还会产生一些独特的光学性质,因此成为一类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从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关注,如专利CN101215282A和专利CN100430404C公开的萘并吡喃类以及螺噁嗪类化合物。同时,各种玻璃或装饰装潢用夹层、贴膜、胶目前应用越来越普遍,而节能环保以及审美、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变色材料与上述材料的结合应用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采用光致变色材料和PVB结合制得的薄膜用于制作玻璃的夹层材料,可使玻璃具备透明性好、抗冲击强度大、节能、隔音、防紫外线等优点,同时由于具备自动调节光线的性能(日照强时变作有色玻璃,遮蔽阳光,减少紫外线,调节屋内光线和温度;没有日光照射时又变作无色玻璃),所以在节能、透明性、防紫外线等方面优势更加突出,加之其审美特性,更加人性化。而光致变色材料与PET等玻璃贴膜的结合,使之在保留减少紫外线、增加审美性、安全防爆的优点前提下,节能优势尤其凸显,无需外加能源且产品寿命长,比之目前采用LED灯技术的节能玻璃(本身需耗用能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短)无疑具备实用性与更加节能和低成本的优势,同时审美性更加突出。光致变色材料与PVC膜的结合则无疑赋予其审美性和节能、防紫外特性,大大提升了其产品品质和功能,在当前PVC膜陷入成本竞争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品质竞争优势。光致变色材料与PU胶、聚氨酯涂料等的结合,同样增加审美性和节能、防紫外特性,使产品在不丧失原有特性与优势的前提下更加具备人性化与高端品质,大大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环境的改善。光致变色材料应用于各种玻璃或装饰装潢用夹层、贴膜、胶形成的新型的变色玻璃或装饰装潢用膜材料,可根据光照改变颜色、调节光线,既节约用电等能源又可以应对窗帘、深色贴膜的应用局限性,将是未来玻璃或装饰装潢及其相关行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如专利CN1317536A公开的夹层玻璃用光致变色中间膜,但之前的专利或报道采用的光致变色材料多采用金属离子等作为光敏剂,变色效果差、寿命短、稳定性难以保证的同时成本也较高,故虽有部分报道但至今无法在应用上取得突破,尚无批量产品问世。
但是目前很少有文献报道用于玻璃、或装饰装潢用的光致变色材料、尤其是用于玻璃或装饰装潢用的夹层、贴膜、胶等变色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玻璃或汽车、建筑、装饰装潢的应用。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光致变色材料的方法,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按照0.05~5%的重量比例混合于膜材料或涂覆在膜材料表面。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实施例,步骤包括:
步骤1,提供膜材料、光致变色化合物、抗氧化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分散介质,混合,控制温度70℃‑90℃,常压。
步骤2,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pH值调节至6‑13,优选为6‑12,更优选为6‑10,排出废液,水洗涤分离出的树脂。
步骤3,挤出制备得到光致变色材料。
其中,所述膜材料选自PVB(聚乙烯醇缩丁醛)、PVC(聚氯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U(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是在混合过程中聚合得到;并且可以是市售的改性产品。
所述分散介质可以是水、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亚砜、亚胺、氯苯、醇、酯、醚、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是吡喃类或螺噁嗪类化合物,如苯并吡喃和/或其衍生物、萘并吡喃和/或其衍生物、螺萘并噁嗪和/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膜材料为PVB,步骤包括:
步骤1,把聚乙烯醇缩丁醛、吡喃类化合物、水、抗氧化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混合,温度70℃‑90℃,常压;
步骤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的pH值调节至6‑12,在175℃~225℃的温度,挤出树脂组合物;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树脂挤出制备得到光致变色材料。
其中,所述聚聚乙烯缩丁醛可以是聚乙烯醇、丁醛和酸一起加入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中,在混合过程中反应得到,所述酸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无机酸、有机酸,并优选为一种多种无机酸,如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氢溴酸中的任意一中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膜材料为PU,步骤包括:
步骤1,PU、螺噁嗪类化合物甲苯溶液混合,控制温度70℃‑90℃,常压。
步骤2,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pH值调节至≥9,并优选调节至9~13,在175℃~225℃的温度,挤出树脂组合物;排出废液,水洗涤分离出的树脂。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树脂挤出制备得到光致变色材料。
所述抗氧化剂可以是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甲酚抗氧化剂、亚磷酸酯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可以是Tinuvin770、Tinuvin622、GW‑540、GW‑944Z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上述方法中,光致变色化合物用量优选占物料总重量的0.05~5%。
根据本发明上述方法一种优选实施例,其中,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
根据本发明上述方法一种优选实施例,其中,步骤3挤出前或挤出过程中,还加入助剂到树脂中。
所述助剂可以是聚合物加工领域常用的任意助剂,包括增塑剂、填充剂、增韧剂、增强剂等。
所述增塑剂用量优选为30~50ppm。所述增塑剂可以是聚合物加工领域可用的任意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如邻苯二甲酸酯、柠檬酸酯,具体举例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上述的方法中,挤出可以是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并且,挤出后,可以根据聚合物加工领域的现有技术制备成薄膜、粉状、颗粒、板材等。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光致变色材料。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述光致变色材料在玻璃或装饰装潢用夹层、贴膜、胶等变色膜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将变色与玻璃或汽车、建筑、装饰装潢用各种夹层、贴膜、玻璃或装饰装潢用胶等材料结合使之具备变色效果,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在无需外加能源的情况下强光下颜色加深、弱光下褪色这一优点,具有很高的节能环保性能,并有效地增强了各种玻璃或汽车、建筑、装饰装潢用的审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吸收光谱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1
掺混PVB(聚乙烯醇缩丁醛)、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光致变色粉(如螺噁嗪类化合物、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步骤2
使步骤1中获得的混合物稳定化,控制温度70‑90℃,常压,其措施包括:
(a)将混合物的pH值提高到至6‑11;(b)通过排掉液体离析出树脂,(c)用中性水洗涤该树脂;
步骤3
以PVB树脂干重为基准计,用约30~约50ppm增塑剂增塑该PVB树脂组合物。
任选地将(i)PVB漂白化合物和/或(ii)抗氧化剂和紫外光稳定剂与PVB树脂组合物混合。
在约175℃~约225℃的温度挤出PVB树脂组合物,结果获得一种玻璃或装饰装潢用或装饰装潢用化转变温度(Tg)大于约32℃、YID小于约12、厚度在0.1mm‑10mm的PVB片材。
步骤4
对步骤3制得的PVB片材取长300 mm ×宽度300 mm×厚度0.38/0.76mm各两个试样检验得:雾度<0.4;水分含量(%)0.3‑0.6;拉伸强度(MPa)≥20.0;收缩率(60℃/15min)(%)≤8;透光率(%)可见光>90,紫外光30‑70;外观无色,表面平整不存在划痕、折痕点状物>0.05mm2未检测到。
其中,所述增塑剂可以是聚合物加工领域可用的任意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如邻苯二甲酸酯、柠檬酸酯,具体举例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化剂为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甲酚抗氧化剂、亚磷酸酯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为Tinuvin770、Tinuvin622、GW‑540、GW‑944Z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光致变色粉重量控制在占产品总重量的0.05~5%。
附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配成5.0×10‑5 mol/L浓度的甲苯溶液,检测光照射吸收光谱变化,从附图1可以看出,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本发明制备的苯并吡喃衍生物有较高的吸收度,并且显褪色明显。
实施例2
步骤1
掺混PU树脂、光致变色粉(如螺噁嗪类化合物)甲醛溶液、抗氧化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步骤2
使步骤1中获得的混合物稳定化,其措施包括:
(a)将混合物的pH值提高到至少为9~13;(b)通过排掉液体离析出树脂,(c)用中性水洗涤该树脂;
步骤3
以PU树脂干重为基准计,用约30~约50ppm增塑剂增塑该PU树脂组合物。
任选地将抗氧化剂和紫外光稳定剂与PU树脂组合物混合。
挤出PU树脂组合物,结果获得一种玻璃或装饰装潢用或装饰装潢用的PU片材。
所述抗氧化剂为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甲酚抗氧化剂、亚磷酸酯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为Tinuvin770、Tinuvin622、GW‑540、GW‑944Z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36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2993613 A *CN102993613A* (21)申请号 201210244719.0 (22)申请日 2012.07.16 C08L 29/14(2006.01) C08L 27/06(2006.01) C08L 67/02(2006.01) C08L 75/04(2006.01) C08K 5/1545(2006.01) C08K 5/357(2006.01) C09K 9/02(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甘田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01512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老。

2、卫清 路 1089 号 1 幢 1126 室 (72)发明人 甘家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田申荣 (54) 发明名称 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光致变色材料的方 法, 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按照 0.055% 的重量比例 混合于膜材料或涂覆在膜材料表面。本发明将 变色与玻璃或装饰装潢用或装饰装潢用用各种夹 层、 贴膜、 玻璃或装饰装潢用胶等材料结合使之具 备变色效果, 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在无需外加能源 的情况下强光下颜色加深、 弱光下褪色这一优点, 具有很高的节能环保性能, 并有效地增强了各种 玻璃或装饰装潢。

3、用或装饰装潢的审美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制备光致变色材料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按照 0.055% 的重 量比例混合于膜材料或涂覆在膜材料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包括 : 步骤 1, 把膜材料、 光致变色化合物、 分散介质、 抗氧化剂、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混合, 温度 70 -90, 常压 ; 步骤 2, 将步骤 1 中得到的混合物的 pH 值调节至。

4、 6-13, 在 175 225的温度, 挤出 树脂组合物 ; 步骤 3, 将步骤 2 得到的树脂挤出, 制备得到光致变色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介质选自水、 苯、 甲苯、 二氯甲 烷、 氯仿、 四氢呋喃、 亚砜、 亚胺、 氯苯、 醇、 酯、 醚、 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 所述抗氧化剂为 基羟基茴香醚、 二丁基羟基甲苯、 没食子酸丙酯、 叔丁基对苯二酚、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甲 酚抗氧化剂、 亚磷酸酯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为 Tinuvin770、 Tinuvin622、 GW-540、 GW-944Z 物质中的一种或多。

5、种。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材料选自 PVB、 PVC、 PET、 PU 中 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选自吡喃类或螺 噁嗪类化合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包括 : 步骤 1, 把聚乙烯醇缩丁醛、 吡喃类化合物、 水、 抗氧化剂、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表面活性 剂混合, 温度 70 -90, 常压 ; 步骤 2, 将步骤 1 中得到的混合物的 pH 值调节至 6-12, 在 175 225的温度, 挤出 树脂组合物 ; 步骤 3, 将步骤 2 得到的树脂。

6、挤出制备得到光致变色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得到的混合物中还包括表面活性 剂。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挤出前或挤出过程中, 还加入助剂 到树脂中。 9.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方法制备的光致变色材料, 其特征在于, 包括重量百分含量 为 0.055% 的光致变色化合物, 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混合于膜材料中或涂覆在膜材料表 面。 10. 一种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按 照 0.055% 的重量百分含量混合于膜材料或涂覆在膜材料表面, 并用于玻璃或装饰装潢用 的夹。

7、层、 贴膜、 胶变色膜材料中。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93613 A 2 1/4 页 3 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 在玻璃、 或装饰装潢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光信息存储和光记录材料, 近年来 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吡喃类或螺噁嗪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好的光响应性、 较快的褪色速 度以及良好的光稳定性, 而且在分子体系内液晶性与光致变色特性的结合, 还会产生一些 独特的光学性质, 因此成为一类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光致变色化合物, 从而引起了科。

8、研工 作者们的关注, 如专利 CN101215282A 和专利 CN100430404C 公开的萘并吡喃类以及螺噁嗪 类化合物。同时, 各种玻璃或装饰装潢用夹层、 贴膜、 胶目前应用越来越普遍, 而节能环保 以及审美、 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变色材料与上述材料的结合应用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一 问题。采用光致变色材料和 PVB 结合制得的薄膜用于制作玻璃的夹层材料, 可使玻璃具备 透明性好、 抗冲击强度大、 节能、 隔音、 防紫外线等优点, 同时由于具备自动调节光线的性能 (日照强时变作有色玻璃, 遮蔽阳光, 减少紫外线, 调节屋内光线和温度 ; 没有日光照射时又 变作无色玻璃) , 所以在节能、。

9、 透明性、 防紫外线等方面优势更加突出, 加之其审美特性, 更 加人性化。而光致变色材料与 PET 等玻璃贴膜的结合, 使之在保留减少紫外线、 增加审美 性、 安全防爆的优点前提下, 节能优势尤其凸显, 无需外加能源且产品寿命长, 比之目前采 用 LED 灯技术的节能玻璃 (本身需耗用能量, 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短) 无疑具备实用性与更加 节能和低成本的优势, 同时审美性更加突出。光致变色材料与 PVC 膜的结合则无疑赋予其 审美性和节能、 防紫外特性, 大大提升了其产品品质和功能, 在当前 PVC 膜陷入成本竞争的 情况下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品质竞争优势。光致变色材料与 PU 胶、 聚氨酯涂料等的结。

10、合, 同 样增加审美性和节能、 防紫外特性, 使产品在不丧失原有特性与优势的前提下更加具备人 性化与高端品质, 大大丰富人们的生活, 促进环境的改善。 光致变色材料应用于各种玻璃或 装饰装潢用夹层、 贴膜、 胶形成的新型的变色玻璃或装饰装潢用膜材料, 可根据光照改变颜 色、 调节光线, 既节约用电等能源又可以应对窗帘、 深色贴膜的应用局限性, 将是未来玻璃 或装饰装潢及其相关行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如专利 CN1317536A 公开的夹层玻 璃用光致变色中间膜, 但之前的专利或报道采用的光致变色材料多采用金属离子等作为光 敏剂, 变色效果差、 寿命短、 稳定性难以保证的同时成本也较高, 。

11、故虽有部分报道但至今无 法在应用上取得突破, 尚无批量产品问世。 0003 但是目前很少有文献报道用于玻璃、 或装饰装潢用的光致变色材料、 尤其是用于 玻璃或装饰装潢用的夹层、 贴膜、 胶等变色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和在玻璃或汽车、 建筑、 装饰装潢的应用。 说 明 书 CN 102993613 A 3 2/4 页 4 0005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光致变色材料的方法, 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按照 0.055% 的重量比例混合于膜材料或涂覆在膜材料表面。 0006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实施。

12、例, 步骤包括 : 步骤 1, 提供膜材料、 光致变色化合物、 抗氧化剂、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分散介质, 混合, 控制温度 70 -90, 常压。 0007 步骤 2, 步骤 1 中得到的混合物 pH 值调节至 6-13, 优选为 6-12, 更优选为 6-10, 排 出废液, 水洗涤分离出的树脂。 0008 步骤 3, 挤出制备得到光致变色材料。 0009 其中, 所述膜材料选自 PVB(聚乙烯醇缩丁醛) 、 PVC(聚氯乙烯) 、 PET(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酯) 、 PU(聚氨酯) 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但是应当理解的是, 可以是在混合过程中聚 合得到 ; 并且可以是市售的改性产品。 0。

13、010 所述分散介质可以是水、 苯、 甲苯、 二氯甲烷、 氯仿、 四氢呋喃、 亚砜、 亚胺、 氯苯、 醇、 酯、 醚、 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1 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是吡喃类或螺噁嗪类化合物, 如苯并吡喃和 / 或其衍生 物、 萘并吡喃和 / 或其衍生物、 螺萘并噁嗪和 / 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2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膜材料为 PVB, 步骤包括 : 步骤 1, 把聚乙烯醇缩丁醛、 吡喃类化合物、 水、 抗氧化剂、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表面活性 剂混合, 温度 70 -90, 常压 ; 步骤 2, 将步骤 1 中得到的混合物的 pH 值调节至。

14、 6-12, 在 175 225的温度, 挤出 树脂组合物 ; 步骤 3, 将步骤 2 得到的树脂挤出制备得到光致变色材料。 0013 其中, 所述聚聚乙烯缩丁醛可以是聚乙烯醇、 丁醛和酸一起加入到步骤 1 中的混 合物中, 在混合过程中反应得到, 所述酸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无机酸、 有机酸, 并优选为一种 多种无机酸, 如盐酸、 稀硫酸、 稀硝酸、 氢溴酸中的任意一中或多种。 0014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膜材料为 PU, 步骤包括 : 步骤 1, PU、 螺噁嗪类化合物甲苯溶液混合, 控制温度 70 -90, 常压。 0015 步骤 2, 步骤 1 中得到的混合物 p。

15、H 值调节至 9, 并优选调节至 913, 在 175 225的温度, 挤出树脂组合物 ; 排出废液, 水洗涤分离出的树脂。 0016 步骤 3, 将步骤 2 得到的树脂挤出制备得到光致变色材料。 0017 所述抗氧化剂可以是基羟基茴香醚 (BHA)、 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 没食子酸丙酯 (PG)、 叔丁基对苯二酚 (TBHQ)、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甲酚抗氧化剂、 亚磷酸酯抗氧化剂中 的一种或多种。 0018 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可以是 Tinuvin770、 Tinuvin622、 GW-540、 GW-944Z 等物质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 本发明上述方法中, 光致变色化。

16、合物用量优选占物料总重量的 0.055%。 0020 根据本发明上述方法一种优选实施例, 其中, 步骤 1 得到的混合物中还包括表面 活性剂。 0021 根据本发明上述方法一种优选实施例, 其中, 步骤 3 挤出前或挤出过程中, 还加入 助剂到树脂中。 说 明 书 CN 102993613 A 4 3/4 页 5 0022 所述助剂可以是聚合物加工领域常用的任意助剂, 包括增塑剂、 填充剂、 增韧剂、 增强剂等。 0023 所述增塑剂用量优选为3050ppm。 所述增塑剂可以是聚合物加工领域可用的任意 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邻苯二甲酸酯、 柠檬酸酯, 具体举例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邻 苯。

17、二甲酸二丁酯、 柠檬酸三乙酯、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 本发明上述的方法中, 挤出可以是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 并且, 挤出 后, 可以根据聚合物加工领域的现有技术制备成薄膜、 粉状、 颗粒、 板材等。 0025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光致变色材料。 0026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述光致变色材料在玻璃或装饰装潢用夹层、 贴 膜、 胶等变色膜材料中的应用。 0027 本发明将变色与玻璃或汽车、 建筑、 装饰装潢用各种夹层、 贴膜、 玻璃或装饰装潢 用胶等材料结合使之具备变色效果, 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在无需外加能源的情况下强光下 颜色加。

18、深、 弱光下褪色这一优点, 具有很高的节能环保性能, 并有效地增强了各种玻璃或汽 车、 建筑、 装饰装潢用的审美性。 附图说明 0028 图 1 为吸收光谱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 1 步骤 1 掺混 PVB(聚乙烯醇缩丁醛) 、 表面活性剂、 抗氧化剂、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紫外线吸收 剂、 光致变色粉 (如螺噁嗪类化合物、 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 0030 步骤 2 使步骤 1 中获得的混合物稳定化, 控制温度 70-90, 常压, 其措施包括 : (a)将混合物的pH值提高到至6-11 ; (b)通过排掉液体离析出树脂, (c)用中性水洗涤 该树脂 ; 步骤 3 以 P。

19、VB 树脂干重为基准计, 用约 30 约 50ppm 增塑剂增塑该 PVB 树脂组合物。 0031 任选地将 (i)PVB 漂白化合物和 / 或 (ii) 抗氧化剂和紫外光稳定剂与 PVB 树脂组 合物混合。 0032 在约175约225的温度挤出PVB树脂组合物, 结果获得一种玻璃或装饰装潢 用或装饰装潢用化转变温度(Tg)大于约32、 YID小于约12、 厚度在0.1mm-10mm的PVB片 材。 0033 步骤 4 对步骤3制得的PVB片材取长300 mm 宽度300 mm厚度0.38/0.76mm各两个试样 检验得 : 雾度 0.4 ; 水分含量 (%) 0.3-0.6 ; 拉伸强度 。

20、(MPa) 20.0 ; 收缩率 (60 /15min) (%) 8 ; 透光率 (%) 可见光 90, 紫外光 30-70 ; 外观无色, 表面平整不存在划痕、 折痕点状 物 0.05mm2未检测到。 说 明 书 CN 102993613 A 5 4/4 页 6 0034 其中, 所述增塑剂可以是聚合物加工领域可用的任意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 邻苯二甲酸酯、 柠檬酸酯, 具体举例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柠檬酸三 乙酯、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抗氧化剂为基羟基茴香醚 (BHA)、 二丁基 羟基甲苯 (BHT)、 没食子酸丙酯 (PG)、 叔丁基对苯二酚。

21、 (TBHQ)、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甲 酚抗氧化剂、 亚磷酸酯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为 Tinuvin770、 Tinuvin622、 GW-540、 GW-944Z 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5 光致变色粉重量控制在占产品总重量的 0.055%。 0036 附图 1 为实施例 1 制备的化合物 1, 配成 5.010-5 mol/L 浓度的甲苯溶液, 检测 光照射吸收光谱变化, 从附图 1 可以看出, 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波长范围内, 本发明制备的苯 并吡喃衍生物有较高的吸收度, 并且显褪色明显。 0037 实施例 2 步骤 1 掺混 PU 树脂、 光致变色粉 。

22、(如螺噁嗪类化合物) 甲醛溶液、 抗氧化剂、 受阻胺类光稳定 剂。 0038 步骤 2 使步骤 1 中获得的混合物稳定化, 其措施包括 : (a)将混合物的pH值提高到至少为913 ; (b)通过排掉液体离析出树脂, (c)用中性水 洗涤该树脂 ; 步骤 3 以 PU 树脂干重为基准计, 用约 30 约 50ppm 增塑剂增塑该 PU 树脂组合物。 0039 任选地将抗氧化剂和紫外光稳定剂与 PU 树脂组合物混合。 0040 挤出 PU 树脂组合物, 结果获得一种玻璃或装饰装潢用或装饰装潢用的 PU 片材。 0041 所述抗氧化剂为基羟基茴香醚 (BHA)、 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 没食。

23、子酸丙酯 (PG)、 叔丁基对苯二酚 (TBHQ)、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甲酚抗氧化剂、 亚磷酸酯抗氧化剂中 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为 Tinuvin770、 Tinuvin622、 GW-540、 GW-944Z 等物 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2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 但其只是作为范例, 本发明并不限 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 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 修改,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993613 A 6 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93613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