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2611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39327.1

申请日:

2008.08.27

公开号:

CN101658223A

公开日:

2010.03.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公布日:201003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080827|||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宋百满

发明人:

宋百满

地址:

276813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后崖下村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它是以一芽一叶初展的单芽茶叶,通过杀青、揉捻、做形、摊凉、干燥等过程生产制作,该茶叶制品具有茶形外观整齐、热水浸泡茶叶后成松针状、并倒立下沉至底的美感效果,并且茶叶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叶底嫩绿完整等独特的品质特点,迎合消费者高尚、绿色、快捷、时尚的生活需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一、采摘:采一芽一叶初展的单 芽,经拣剔并薄摊3-4个小时。二、杀青:电炒锅中温度160℃左右,投叶量 250-300g,炒至叶色稍暗,梗拆而不断时,即可进行操捻。三、揉捻:用双手握 住叶团来回推揉,中间解散叶团几次,操至茶条稍为卷紧时即可。四、做形:电 炒锅温度由90℃降到60℃,先高后低,投叶量为同一锅杀青叶。操捻叶下锅后, 以甩条为主,抖炒和甩条结合。待茶条基本甩直后,以单向搓条为主,结合甩 条进行。茶条稍有刺手感即达七成干时,以双向拉条为主,双向拉条和理条相 结合,直至茶叶达八成干时出锅摊凉。五、摊凉:茶叶出锅后薄摊在蔑盘上,时 间约2个小时,待茶条中水分重新分布后,再行干燥。六、干燥:仍在电炒锅中 进行,温度掌握在60℃-80℃之间。摊凉叶下锅后,采用双向拉条手法轻轻拉条, 中间轻轻翻动几次,直至手捻茶叶成粉末、梗一折即断时出锅,稍经摊凉,剔 出不合格茶条和片末,即成松针形茶叶制品。

说明书


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国,茶叶加工生产历史悠久,茶叶品类居世界第一,按加工后的茶叶制品成型可分为条扁形茶、颗粒状茶、卷曲形茶、饼形茶等,以上种类的茶叶浸泡在杯中,尤其是透明材质的茶杯中时,茶形外观不整齐、杂乱,并且长时间漂浮在水面上,饮茶时很不方便,不能给人们提供一种视觉上的美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品茶成为生活时尚,单纯的用茶壶冲泡饮茶方式已不适应人们快节奏生活的要求;而用茶杯冲泡后,茶形外观不整齐、杂乱,视觉美感度差,也不适应广大消费者高尚、绿色、时尚的生活需求,茶叶传统的加工方法缺乏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加工后的茶叶制品具有茶形外观整齐、热水浸泡茶叶后成松针状、并倒立下沉至底的美感效果,并且茶叶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叶底嫩绿完整等独特的品质特点,迎合消费者高尚、绿色、快捷、时尚的生活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加工工艺步骤为:

    一、采摘:采一芽一叶初展的单芽,采摘时要求不采鱼叶、鳞片、病虫芽、紫芽叶、冻伤片、破损芽叶、雨露水芽叶。鲜叶采回后,经拣剔并薄摊3-4个小时。

    二、杀青:在电炒锅中进行,杀青前将电炒锅锅面用80目砂纸打磨,并打上少量制茶专用油,使锅面光洁平滑。制茶专用油油烟散尽后投叶,下锅温度160℃左右,投叶量250-300g,前段以抖炒为主,待叶温上升后,稍闷一下,然后抖闷结合,炒至叶色稍暗,梗拆而不断时,即可进行操捻。

    三、揉捻:杀青适度后及时出叶揉捻。用双手握住叶团来回推揉,掌握轻一重一轻的原则,中间解散叶团几次,操至茶条稍为卷紧时即可。

    四、做形:这是松针形茶加工过程的关键工序。在电炒锅中进行,温度由90℃降到60℃,先高后低,投叶量为同一锅杀青叶。操捻叶下锅后,以甩条为主,抖炒和甩条结合。待茶条基本甩直后,以单向搓条为主,结合甩条进行。茶条稍有刺手感即达七成干时,以双向拉条为主,双向拉条和理条相结合,直至茶叶达八成干时出锅摊凉。

    五、摊凉:茶叶出锅后薄摊在蔑盘上,时间约2个小时,待茶条中水分重新分布后,再行干燥。

    六、干燥:仍在电炒锅中进行,温度掌握在60℃-80℃之间。摊凉叶下锅后,采用双向拉条手法轻轻拉条,中间轻轻翻动几次,直至手捻茶叶成粉末、梗一折即断时出锅,稍经摊凉,剔出不合格茶条和片末,即成松针形茶叶制品。

    采用上述发明的加工工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点:

    1、茶形外形紧直、隐翠,成松针状,外观整齐;

    2、冲泡后茶叶下沉至底,并呈倒立状,有美感效果;

    3、茶叶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叶底嫩绿完整等独特的品质特点;

    3、迎合了消费者高尚、绿色、快捷、时尚的生活需求。

    纵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加工后地茶叶制品具有茶形外观整齐、热水浸泡茶叶后成松针状、并倒立下沉至底的美感效果,并且茶叶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叶底嫩绿完整等独特的品质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步骤为:

    一、采摘:采一芽一叶初展的单芽,经拣剔并薄摊3-4个小时。

    二、杀青:电炒锅中温度160℃左右,投叶量250-300g,炒至叶色稍暗,梗拆而不断时,即可进行操捻。

    三、揉捻:用双手握住叶团来回推揉,中间解散叶团几次,操至茶条稍为卷紧时即可。

    四、做形:电炒锅温度由90℃降到60℃,先高后低,投叶量为同一锅杀青叶。操捻叶下锅后,以甩条为主,抖炒和甩条结合。待茶条基本甩直后,以单向搓条为主,结合甩条进行。茶条稍有刺手感即达七成干时,以双向拉条为主,双向拉条和理条相结合,直至茶叶达八成干时出锅摊凉。

    五、摊凉:茶叶出锅后薄摊在蔑盘上,时间约2个小时,待茶条中水分重新分布后,再行干燥。

    六、干燥:仍在电炒锅中进行,温度掌握在60℃-80℃之间。摊凉叶下锅后,采用双向拉条手法轻轻拉条,中间轻轻翻动几次,直至手捻茶叶成粉末、梗一折即断时出锅,稍经摊凉,剔出不合格茶条和片末,即成松针形茶叶制品。

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针形茶的生产方法,它是以一芽一叶初展的单芽茶叶,通过杀青、揉捻、做形、摊凉、干燥等过程生产制作,该茶叶制品具有茶形外观整齐、热水浸泡茶叶后成松针状、并倒立下沉至底的美感效果,并且茶叶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叶底嫩绿完整等独特的品质特点,迎合消费者高尚、绿色、快捷、时尚的生活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