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52509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5786.3

申请日:

2009.06.05

公开号:

CN101569674A

公开日:

2009.11.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36; A61K9/14; A61P29/00; A61P19/02;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36

申请人:

苏蹬全

发明人:

苏蹬全

地址:

274000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夹斜路1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贵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特别公开了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该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羌活3-10、当归4.5-9、赤芍6-15、木瓜6-9、全蝎2.5-4.5、红花3-9、川芎3-9、桂枝5-10、乌梅6-12、黄芪9-15、牛膝4.5-9、两头尖1.5-3、草乌1.5-4.5、马钱子0.3-0.6、甘草1.5-9。本发明无副作用,中药溶化快,吸收好,药效佳,减轻了病人吃中药难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羌活3-10、当归4.5-9、赤芍6-15、木瓜6-9、全蝎2.5-4.5、红花3-9、川芎3-9、桂枝5-10、乌梅6-12、黄芪9-15、牛膝4.5-9、两头尖1.5-3、草乌1.5-4.5、马钱子0.3-0.6、甘草1.5-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羌活8、当归8、赤芍10、木瓜9、全蝎3.5、红花6、川芎8、桂枝8、乌梅8、黄芪10、牛膝9、两头尖3、草乌3、马钱子0.5、甘草6。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粉剂。

说明书

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
(二)背景技术
风湿在医学上是指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风湿性疾病则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关节病变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目前用于风湿病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西药和中药贴膏,西药口服主要用来缓解疼痛,副作用大;中药贴膏外敷,没有副作用,但是疗效缓慢,效果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无副作用、疗效快的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羌活3-10、当归4.5-9、赤芍6-15、木瓜6-9、全蝎2.5-4.5、红花3-9、川芎3-9、桂枝5-10、乌梅6-12、黄芪9-15、牛膝4.5-9、两头尖1.5-3、草乌1.5-4.5、马钱子0.3-0.6、甘草1.5-9。
本发明所述的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其优选的方案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羌活8、当归8、赤芍10、木瓜9、全蝎3.5、红花6、川芎8、桂枝8、乌梅8、黄芪10、牛膝9、两头尖3、草乌3、马钱子0.5、甘草6。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粉剂。
本发明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采用水火共制的炮制方法,将药物煮至膏状,这样有助于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再将药物风干后研成粉末;本发明采用将药粉装入胶囊的方式取代一般药物的成片工序,便于药物的存放和定量服用。
下面对各原料进行详细解说:
羌活,性温,味辛、苦。解表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四肢酸痛、恶寒、武汉发热,风湿关节疼痛。
桂枝,性温,味辛、甘。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当归,性温,味甘、辛。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伤。
赤芍,味苦,性微寒。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通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打损伤、疮疡肿痛。
川芎,性温,味辛。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本品为治头痛之要药。近年来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黄芪,性微温,味甘。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胃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愧久不敛、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或半身不遂,以及气虚津亏的消渴等。
牛膝,性平,味苦,酸。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经闭癥瘕,小便不利,吐血,衄血,尿血,头痛眩晕。生品多用于通淋,酒炙后其活血,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较强。
木瓜,性温,味酸。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草乌,性热,味辛,苦,有大毒。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乌梅,性平,味酸,涩。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马钱子,性寒,味苦,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全蝎,性平,味辛。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涡,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两头尖,性烈,味辛,有毒。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甘草,性平,味甘。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可缓解药物的毒性、烈性。
在配方中配羌活、当归、赤芍、木瓜、全蝎、红花、川芎,主要用于解表散热、攻毒散结、补血活血、散瘀止痛;加配桂枝、乌梅、黄芪、牛膝,用于补气升阳、强筋骨、补肝肾、助阳化气、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再配两头尖、草乌、马钱子用于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祛风除湿、麻醉止痛;加用甘草,用于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的毒性、烈性。
本发明的功能在于解表散寒、散瘀止痛、祛风除湿,主治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腰酸腿痛。
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3年至今,对198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142例,女性56例,年龄35至75岁。
(2)治疗方法:
用本发明的药物采用水火共制法煮至膏状,利用红外线风干,将原料制作成粉末装入胶囊,每粒胶囊0.5g,每天3次,每次1粒,30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及恢复快慢治疗1-12个月不等。
(3)疗效评定标准:
本发明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故风湿症状改善情况及各项检测指标作为疗效判断标准,分为以下四种: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
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
(4)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148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
(5)总结:
临床时间:8-9年,疗效:15天有效,疗程:一般患者60-90天,症状基本消失,重症患者:4-6月病症消失,12个月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率99%,治愈率75%。
本发明无副作用,中药溶化快,吸收好,药效佳,减轻了病人吃中药难的问题。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羌活3g、当归4.5g、赤芍6g、木瓜6g、全蝎2.5g、红花3g、川芎3g、桂枝5g、乌梅6g、黄芪9g、牛膝4.5g、两头尖1.5g、草乌1.5g、马钱子0.3g、甘草1.5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采用水火共制法,将药物煮至膏状,利用红外线风干,将原料制作成粉末装入胶囊。
用法用量:每粒胶囊含有效成分0.5g,每天3次,每次1粒,30天为1个疗程。
实施例2:
取羌活10g、当归9g、赤芍15g、木瓜9g、全蝎4.5g、红花9g、川芎9g、桂枝10g、乌梅12g、黄芪15g、牛膝9g、两头尖3g、草乌4.5g、马钱子0.6g、甘草9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采用水火共制法,将药物煮至膏状,利用红外线风干,将原料制作成粉末装入胶囊。
用法用量:每粒胶囊含有效成分0.5g,每天3次,每次1粒,30天为1个疗程。
实施例3:
取羌活8g、当归8g、赤芍10g、木瓜9g、全蝎3.5g、红花6g、川芎8g、桂枝8g、乌梅8g、黄芪10g、牛膝9g、两头尖3g、草乌3g、马钱子0.5g、甘草6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采用水火共制法,将药物煮至膏状,利用红外线风干,将原料制作成粉末装入胶囊。
用法用量:每粒胶囊含有效成分0.5g,每天3次,每次1粒,30天为1个疗程。

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特别公开了一种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该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羌活3-10、当归4.5-9、赤芍6-15、木瓜6-9、全蝎2.5-4.5、红花3-9、川芎3-9、桂枝5-10、乌梅6-12、黄芪9-15、牛膝4.5-9、两头尖1.5-3、草乌1.5-4.5、马钱子0.3-0.6、甘草1.5-9。本发明无副作用,中药溶化快,吸收好,药效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