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2419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44282.4

申请日:

2009.09.07

公开号:

CN102007874A

公开日:

2011.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公布日:20110413|||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杨述奇

发明人:

王国平; 付建平; 蔡正才; 杨术平; 贾磊; 刘勇; 祝国芳

地址:

湖南省沅江市城南实验学校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马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催产、鱼苗孵化,其中人工催产有催产时间、鱼巢的设置、催产药物及剂量、药物二次注射的优化技术,鱼苗孵化包括孵化槽设计及优化的孵化技术等。本方法具有高的产卵率、催产率、孵化率,它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有计划地批量生产鱼苗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鱼苗需求,使生产与开发相统一;还可避免因大量杀死雄性亲本造成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为 : (1) 亲鱼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鳍条完整、无病无伤、外形性成熟的个 体,且雌鱼体重 75g-100g、雄鱼体重 125g-150g 的天然野生 II 龄黄颡鱼成鱼作为亲本, 并按雌鱼与雄鱼的数量比为 1 ∶ 1.1 的比例放入池塘中进行专池培育 ; (2) 亲鱼培育 :水温 12c°以上时,用鲜野杂鱼或水蚯蚓进行人工投喂,日投喂量为 鱼体重的 4% -6%,亲鱼放养密度为每 667 平方米水面投放 200kg,池塘水深 1.4 米 -1.6 米; (3) 人工催产 : a. 催产时间 :待池塘水温在 23c°以上时,进行人工催产 ; b. 鱼 巢 的 设 置 :在 产 卵 池 的 底 部 筑 建 洞 穴, 洞 穴 直 径 为 40cm-60cm, 深 度 为 55cm-65cm,洞穴数量为雌性亲鱼数量的 40% -50%,每个洞穴放置一个产卵巢 ; c. 催产药物及剂量 :催产药物选用促黄体素激素类似物 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 HCG 和地欧酮 DOM,注射剂量为亲鱼每公斤体重用 LRH-A2 8-10μg、 HCG 400IU、 DOM 4-5mg ; d. 注 射 方 法 及 时 间 : 采 用 背 部 肌 肉 注 射 或 腹 腔 注 射 均 可, 进 针 深 度 为 0.9cm-1.1cm ; 采用二次注射方法 :第一次只注射雌鱼且只注射 LHRH-A2 ;第二次注射于第一次只 注射的十二小时后进行,对雌鱼按剂量注射 HCG、 DOM,对雄鱼注射 HCG、 DOM 且注 射量为雌鱼注射量的一半 ;每尾亲鱼注射药液为 1ml ; 将完成所述催产药物注射的雌鱼与雄鱼放入产卵池 ;效应时间为 25 小时 -30 小时, 催产水温 23℃ -26℃ ; c. 取卵 :通过产卵巢标记编号确定亲鱼产卵情况,两次换巢取卵,以免时间过长而 亲鱼食卵 ; (4) 鱼苗孵化 :将产卵巢取出后在清水中洗尽,放入孵化槽孵化,至孵出鱼苗 ;其 中: a. 孵 化 槽 设 计 :为 长 方 形 槽, 槽 内 壁 平 整 ;在 槽 长 的 两 长 边 内 壁 安 装 直 径 1.5cm-
2: 5cm 的胶质喷水管,喷水管端部封闭且在该喷水管上每隔 5cm-10cm 设置孔径为 0.15cm-0.25cm 的喷水孔,并使所述喷水孔向槽的中心位置以同水平面成 40° -50°角喷 水,进行流水孵化 ;喷水的高程距槽中水面不低于 2.5m ;孵化槽出水口用 80 目尼龙纱窗 做栏栅,防止鱼苗逃逸 ; b. 孵化管理 :孵化用水经 60 目 -80 目尼龙纱网布过滤,水质清新无污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外形性成熟的亲本为,雌鱼 腹部饱满,富弹性,从背部向上托起,从外观看有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红肿并略外 突 ;雄鱼腹部平直,生殖孔部位明显突起,呈乳头状,略呈红色。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孵化槽为长 5-8m、宽 1m 的 水泥池,池内壁用瓷砖贴面而使之光滑。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产卵巢由 50 目聚乙稀 网编制在铁丝圆圈上而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孵化过程中,及时检查鱼 2 卵,发现坏卵、未授精卵、死卵一律人工清除。

说明书


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水鱼养殖方法,进一步是指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背景技术 黄颡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鲶形目 (siluriformes)、鱼尝科 (Bagridae)、黄颡鱼属 (Pseudobagrus),俗称黄鸭叫、黄腊丁、黄姑鱼。 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生态环境适应性 强,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体中,是我国江河、湖泊中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黄颡鱼因 其氨基酸含量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 养佳肴 ;加之该鱼适应池塘集约化高产养殖,大湖粗养,网箱养殖,且养殖性状优良, 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水产之星。 目前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 再上扬。 特别是野生黄颡鱼更是奇缺。 因此,对黄颡鱼进行生态繁养及综合开发意义深 远。
     黄颡鱼等鲶形目鱼类的鱼苗繁育,基本上是人工催产、杀雄取精 ;每年仅用于 人工繁殖就要宰杀上千万尾健壮的雄性亲本,因而导致天然水域中雌雄比例严重失调, 致使自然资源严重衰竭。 据初步统计,目前黄颡鱼天然捕捞量不及 60 年代的 10%,人工 养殖量不到水产品养殖总量的千分之一,使黄颡鱼产业化开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再则,杀雄取精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每年人工繁育黄颡鱼需宰杀上千万尾雄性 亲鱼,这些鱼中因含有大剂量的催产药物,人们食用后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对身体有 多种危害。 因此只有使黄颡鱼自然产卵才能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现有人工繁殖黄 颡鱼方法存在产量底、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黄颡鱼人工 繁殖方法,该方法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有计划地批量生产鱼苗以满足不同用户 的鱼苗需求,使生产与开发相统一 ;还可避免因大量杀死雄性亲本造成对自然生态的严 重破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为 :
     (1) 亲鱼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鳍条完整、无病无伤、外形性成熟 的个体,且雌鱼体重 75g-100g、雄鱼体重 125g-150g 的天然野生 II 龄黄颡鱼成鱼作为亲 本,并按雌鱼与雄鱼的数量比为 1 ∶ 1.1( 即雌鱼条数∶雄鱼条数= 1 ∶ 1.1) 的比例放入 池塘中进行专池培育 ;
     外形性成熟的亲本为,雌鱼腹部饱满,富弹性,从背部向上托起,从外观看有 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红肿并略外突 ;雄鱼腹部平直,生殖孔部位明显突起,呈乳头 状,略呈红色 ;
     催产繁殖设备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四大家鱼 ( 鲭鱼、草鱼、鲢鱼、鳙鱼 ) 繁殖设施 进行改造 ;黄颡鱼在湖南地区成熟年龄一般为 2 龄,每年成熟 1 次,产卵期一般在 5 月初至 8 月底。
     (2) 亲鱼培育 :水温 12c ° 以上时,用鲜野杂鱼或水蚯蚓进行人工投喂,日投 喂量为鱼体重的 4% -6%,亲鱼放养密度为每 667 平方米水面投放 200kg,池塘水深 1.4 米 -1.6 米 ;也可视池塘水质和溶氧状况调节。
     (3) 人工催产 :
     a. 催产时间 :待池塘水温在 23c°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 ;
     b. 鱼巢的设置 :在产卵池的底部筑建洞穴,洞穴直径为 40cm-60cm,深度为 55cm-65cm,洞穴数量为雌性亲鱼数量的 40% -50%,每个洞穴放置一个产卵巢 ;
     所述产卵巢可由 50 目聚乙稀网编制在铁丝圆圈上而组成 ;
     c. 催产药物及剂量 :催产药物选用促黄体素激素类似物 (LHRH-A2),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 (HCG) 和地欧酮 (DOM),注射剂量为亲鱼每公斤体重用 LRH-A28-10μg、 HCG 400IU、 DOM 4-5mg,即 (LRH-A28-10μg+HCG 400IU+DOM 4-5mg)/kg。
     d. 注 射 方 法 及 时 间 :采 用 背 部 肌 肉 注 射 或 腹 腔 注 射 均 可, 进 针 深 度 为 0.9cm-1.1cm ;
     采用二次注射方法 :第一次只注射雌鱼且只注射 LHRH-A2 ;第二次注射于第一 次只注射的十二小时后进行,对雌鱼按剂量注射 HCG、 DOM,对雄鱼注射 HCG、 DOM 且注射量为雌鱼注射量的一半 ;每尾亲鱼注射药液为 1ml ;
     将完成所述催产药物注射的雌鱼与雄鱼放入产卵池 ;效应时间为 25 小时 -30 小 时,催产水温 23℃ -26℃最佳 ;
     c. 取卵 :通过产卵巢标记编号确定亲鱼产卵情况,两次换巢取卵,以免时间过 长而亲鱼食卵 ;
     (4) 鱼苗孵化 :将产卵巢取出后在清水中洗尽,放入孵化槽孵化,至孵出鱼 苗 ;其中 :
     a. 孵化槽设计 :为长方形槽,槽内壁平整 ;在槽 长的两长边内壁安装直径 1.5cm-2.5cm 的胶质喷水管,喷水管端部封闭且在该喷水管上每隔 5cm-10cm 设置孔径为 0.15cm-0.25cm 的喷水孔,并使所述喷水孔向槽的中心位置以同水平面成 40° -50°角喷 水,进行流水孵化 ;喷水的高程距槽中水面不低于 2.5m ;孵化槽出水口用 80 目尼龙纱窗 做栏栅,防止鱼苗逃逸 ;
     孵化槽一般为长 5-8m、宽 1m 的水泥池,池内壁用瓷砖贴面而使之光滑 ;
     b. 孵化管理 :孵化用水经 60 目 -80 目尼龙纱网布过滤,水质清新无污染 ;
     应及时检查鱼卵,发现坏卵、未授精卵、死卵一律人工清除 ;禁止用药物消毒 以免影响孵化率或给鱼苗造成药物残留。
     通过几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应用本发明方法,每公斤成熟好的亲鱼可产卵 10 万 左右,授精率 98%以上,孵化率 80%以上,详情见下表 1。
     表 1 :2005-2009 年繁殖情况表
     目前对鲶形目 ( 包括黄颡鱼、长吻鮠、大口鲶 ) 的人工繁殖均采用杀雄取精的 原始方法 ;就某省而言,年损耗健壮的雄鱼 5000 万尾以上,且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财 力、并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对鱼类自然资源的增殖影响巨大 ;通过采用本发明优 化的人工催产及自然产卵、流水孵化等技术,可提高苗种数量 20 倍以上,成活率和抗病 率均提高 60%以上。
     本发明的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是本专利申请人集成从事水产工作几十年的丰 富实践经验,在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的大量与反复的试验 才确立的,是鱼类遗传育种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已在试验场地成功繁殖鱼苗近 1.5 亿 尾,产卵率、催产率、孵化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为一种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具有高的产卵率、催产率、 孵化率,它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有计划地批量生产鱼苗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鱼苗 需求,使生产与开发相统一 ;还可避免因大量杀死雄性亲本造成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 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为 :
     (1) 亲鱼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鳍条完整、无病无伤、外形性成熟 的个体,且雌鱼体重 75g-100g、雄鱼体重 125g-150g 的天然野生 II 龄黄颡鱼成鱼作为亲 本,并按雌鱼与雄鱼的数量比为 1 ∶ 1.1 的比例放入池塘中进行专池培育 ;
     外形性成熟的亲本为,雌鱼腹部饱满,富弹性,从背部向上托起,从外观看有 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红肿并略外突 ;雄鱼腹部平直,生殖孔部位明显突起,呈乳头 状,略呈红色 ;
     (2) 亲鱼培育 :水温 12c°以上时,用鲜野杂鱼或水蚯蚓进行人工投喂,日投喂 量为鱼体重的 4% -6%,亲鱼放养密度为每 667 平方米水面投放 200kg,池塘水深约 1.5 米 ;也可视池塘水质和溶氧状况调节。
     (3) 人工催产 :
     a. 催产时间 :待池塘水温在 23c°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 ;
     b. 鱼巢的设置 :在产卵池的底部筑建洞穴,洞穴直径约为 50cm,深度约为 60cm,洞穴数量为雌性亲鱼数量的 40% -50%,每个洞穴放置一个产卵巢 ;
     所述产卵巢可由 50 目聚乙稀网编制在铁丝圆圈上而组成 ;c. 催产药物及剂量 :催产药物选用促黄体素激素类似物 (LHRH-A2),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 (HCG) 和地欧酮 (DOM),注射剂量为亲鱼每公斤体重用 LRH-A29μg、 HCG 400IU、 DOM 4.5mg ;
     d. 注射方法及时间 :采用背部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均可,进针深度为 1cm ;
     采用二次注射方法 :第一次只注射雌鱼且只注射 LHRH-A2 ;第二次注射于第一 次只注射的十二小时后进行,对雌鱼按剂量注射 HCG、 DOM,对雄鱼注射 HCG、 DOM 且注射量为雌鱼注射量的一半 ;每尾亲鱼注射药液为 1ml ;
     将完成所述催产药物注射的雌鱼与雄鱼放入产卵池 ;效应时间为 25 小时 -30 小 时,催产水温 23℃ -26℃最佳 ;
     c. 取卵 :通过产卵巢标记编号确定亲鱼产卵情况,两次换巢取卵,以免时间过 长而亲鱼食卵 ;
     (4) 鱼苗孵化 :将产卵巢取出后在清水中洗尽,放入孵化槽孵化,至孵出鱼 苗 ;其中 :
     a. 孵化槽设计 :为长方形槽,槽内壁平整 ;在槽长的两长边内壁安装直径 2cm 的胶质喷水管,喷水管端部封闭且在该喷水管上每隔 5cm-10cm 设置孔径为 0.2cm 的喷水 孔,并使所述喷水孔向槽的中心位置以同水平面成 45°角喷水,进行流水孵化 ;喷水的 高程距槽中水面不低于 2.5m ;孵化槽出水口用 80 目尼龙纱窗做栏栅,防止鱼苗逃逸 ; 孵化槽一般为长 5-8m、宽 1m 的水泥池,池内壁用瓷砖贴面而使之光滑 ;
     b. 孵化管理 :孵化用水经 60 目 -80 目尼龙纱网布过滤,水质清新无污染 ;
     应及时检查鱼卵,发现坏卵、未授精卵、死卵一律人工清除 ;禁止用药物消毒 以免影响孵化率或给鱼苗造成药物残留。
     实 施 例 2 黄 颡 鱼 人 工 繁 殖 方 法 中, 催 产 药 物 选 用 促 黄 体 素 激 素 类 似 物 (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和地欧酮 (DOM),注射剂量为亲鱼每公斤体重 用 LRH-A2 8μg、 HCG 400IU、 DOM 4mg ;其余方法同实施例 1。
     实 施 例 3 黄 颡 鱼 人 工 繁 殖 方 法 中, 催 产 药 物 选 用 促 黄 体 素 激 素 类 似 物 (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和地欧酮 (DOM),注射剂量为亲鱼每公斤体重 用 LRH-A2 10μg、 HCG 400IU、 DOM 5mg ;其余方法同实施例 1。
     7

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7874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07874ACN102007874A21申请号200910044282422申请日20090907A01K61/0020060171申请人杨述奇地址湖南省沅江市城南实验学校72发明人王国平付建平蔡正才杨术平贾磊刘勇祝国芳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代理人马强54发明名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57摘要一种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催产、鱼苗孵化,其中人工催产有催产时间、鱼巢的设置、催产药物及剂量、药物二次注射的优化技术,鱼苗孵化包括孵化槽设计及优化的孵化技术等。本方法具有。

2、高的产卵率、催产率、孵化率,它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有计划地批量生产鱼苗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鱼苗需求,使生产与开发相统一;还可避免因大量杀死雄性亲本造成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CN102007874A1/2页21一种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为1亲鱼选择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鳍条完整、无病无伤、外形性成熟的个体,且雌鱼体重75G100G、雄鱼体重125G150G的天然野生II龄黄颡鱼成鱼作为亲本,并按雌鱼与雄鱼的数量比为111的比例放入池塘中进行专池培育;2亲鱼培育水温12C以上时,用鲜野杂鱼或水蚯。

3、蚓进行人工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6,亲鱼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00KG,池塘水深14米16米;3人工催产A催产时间待池塘水温在23C以上时,进行人工催产;B鱼巢的设置在产卵池的底部筑建洞穴,洞穴直径为40CM60CM,深度为55CM65CM,洞穴数量为雌性亲鱼数量的4050,每个洞穴放置一个产卵巢;C催产药物及剂量催产药物选用促黄体素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地欧酮DOM,注射剂量为亲鱼每公斤体重用LRHA2810G、HCG400IU、DOM45MG;D注射方法及时间采用背部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均可,进针深度为09CM11CM;采用二次注射方法第一次只注射雌。

4、鱼且只注射LHRHA2;第二次注射于第一次只注射的十二小时后进行,对雌鱼按剂量注射HCG、DOM,对雄鱼注射HCG、DOM且注射量为雌鱼注射量的一半;每尾亲鱼注射药液为1ML;将完成所述催产药物注射的雌鱼与雄鱼放入产卵池;效应时间为25小时30小时,催产水温2326;C取卵通过产卵巢标记编号确定亲鱼产卵情况,两次换巢取卵,以免时间过长而亲鱼食卵;4鱼苗孵化将产卵巢取出后在清水中洗尽,放入孵化槽孵化,至孵出鱼苗;其中A孵化槽设计为长方形槽,槽内壁平整;在槽长的两长边内壁安装直径15CM25CM的胶质喷水管,喷水管端部封闭且在该喷水管上每隔5CM10CM设置孔径为015CM025CM的喷水孔,并使。

5、所述喷水孔向槽的中心位置以同水平面成4050角喷水,进行流水孵化;喷水的高程距槽中水面不低于25M;孵化槽出水口用80目尼龙纱窗做栏栅,防止鱼苗逃逸;B孵化管理孵化用水经60目80目尼龙纱网布过滤,水质清新无污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外形性成熟的亲本为,雌鱼腹部饱满,富弹性,从背部向上托起,从外观看有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红肿并略外突;雄鱼腹部平直,生殖孔部位明显突起,呈乳头状,略呈红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孵化槽为长58M、宽1M的水泥池,池内壁用瓷砖贴面而使之光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产卵巢由50。

6、目聚乙稀网编制在铁丝圆圈上而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孵化过程中,及时检查鱼权利要求书CN102007874A2/2页3卵,发现坏卵、未授精卵、死卵一律人工清除。权利要求书CN102007874A1/4页4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淡水鱼养殖方法,进一步是指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背景技术0002黄颡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鱼尝科BAGRIDAE、黄颡鱼属PSEUDOBAGRUS,俗称黄鸭叫、黄腊丁、黄姑鱼。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生态环境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体中,是我国江河、湖泊中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黄颡鱼因其氨基。

7、酸含量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佳肴;加之该鱼适应池塘集约化高产养殖,大湖粗养,网箱养殖,且养殖性状优良,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水产之星。目前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再上扬。特别是野生黄颡鱼更是奇缺。因此,对黄颡鱼进行生态繁养及综合开发意义深远。0003黄颡鱼等鲶形目鱼类的鱼苗繁育,基本上是人工催产、杀雄取精;每年仅用于人工繁殖就要宰杀上千万尾健壮的雄性亲本,因而导致天然水域中雌雄比例严重失调,致使自然资源严重衰竭。据初步统计,目前黄颡鱼天然捕捞量不及60年代的10,人工养殖量不到水产品养殖总量的千分之一,使黄颡鱼产业化开发的可能性几乎为。

8、零。0004再则,杀雄取精严重影响食品安全。每年人工繁育黄颡鱼需宰杀上千万尾雄性亲鱼,这些鱼中因含有大剂量的催产药物,人们食用后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对身体有多种危害。因此只有使黄颡鱼自然产卵才能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现有人工繁殖黄颡鱼方法存在产量底、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推广应用。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该方法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有计划地批量生产鱼苗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鱼苗需求,使生产与开发相统一;还可避免因大量杀死雄性亲本造成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为00071亲鱼选择选择体。

9、质健壮、体表光滑,鳍条完整、无病无伤、外形性成熟的个体,且雌鱼体重75G100G、雄鱼体重125G150G的天然野生II龄黄颡鱼成鱼作为亲本,并按雌鱼与雄鱼的数量比为111即雌鱼条数雄鱼条数111的比例放入池塘中进行专池培育;0008外形性成熟的亲本为,雌鱼腹部饱满,富弹性,从背部向上托起,从外观看有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红肿并略外突;雄鱼腹部平直,生殖孔部位明显突起,呈乳头状,略呈红色;0009催产繁殖设备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四大家鱼鲭鱼、草鱼、鲢鱼、鳙鱼繁殖设施进行改造;黄颡鱼在湖南地区成熟年龄一般为2龄,每年成熟1次,产卵期一般在5月初说明书CN102007874A2/4页5至8月底。001。

10、02亲鱼培育水温12C以上时,用鲜野杂鱼或水蚯蚓进行人工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6,亲鱼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00KG,池塘水深14米16米;也可视池塘水质和溶氧状况调节。00113人工催产0012A催产时间待池塘水温在23C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0013B鱼巢的设置在产卵池的底部筑建洞穴,洞穴直径为40CM60CM,深度为55CM65CM,洞穴数量为雌性亲鱼数量的4050,每个洞穴放置一个产卵巢;0014所述产卵巢可由50目聚乙稀网编制在铁丝圆圈上而组成;0015C催产药物及剂量催产药物选用促黄体素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地欧酮DOM,注射剂量为亲鱼。

11、每公斤体重用LRHA2810G、HCG400IU、DOM45MG,即LRHA2810GHCG400IUDOM45MG/KG。0016D注射方法及时间采用背部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均可,进针深度为09CM11CM;0017采用二次注射方法第一次只注射雌鱼且只注射LHRHA2;第二次注射于第一次只注射的十二小时后进行,对雌鱼按剂量注射HCG、DOM,对雄鱼注射HCG、DOM且注射量为雌鱼注射量的一半;每尾亲鱼注射药液为1ML;0018将完成所述催产药物注射的雌鱼与雄鱼放入产卵池;效应时间为25小时30小时,催产水温2326最佳;0019C取卵通过产卵巢标记编号确定亲鱼产卵情况,两次换巢取卵,以免时间过。

12、长而亲鱼食卵;00204鱼苗孵化将产卵巢取出后在清水中洗尽,放入孵化槽孵化,至孵出鱼苗;其中0021A孵化槽设计为长方形槽,槽内壁平整;在槽长的两长边内壁安装直径15CM25CM的胶质喷水管,喷水管端部封闭且在该喷水管上每隔5CM10CM设置孔径为015CM025CM的喷水孔,并使所述喷水孔向槽的中心位置以同水平面成4050角喷水,进行流水孵化;喷水的高程距槽中水面不低于25M;孵化槽出水口用80目尼龙纱窗做栏栅,防止鱼苗逃逸;0022孵化槽一般为长58M、宽1M的水泥池,池内壁用瓷砖贴面而使之光滑;0023B孵化管理孵化用水经60目80目尼龙纱网布过滤,水质清新无污染;0024应及时检查鱼卵。

13、,发现坏卵、未授精卵、死卵一律人工清除;禁止用药物消毒以免影响孵化率或给鱼苗造成药物残留。0025通过几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应用本发明方法,每公斤成熟好的亲鱼可产卵10万左右,授精率98以上,孵化率80以上,详情见下表1。0026表120052009年繁殖情况表0027说明书CN102007874A3/4页60028目前对鲶形目包括黄颡鱼、长吻鮠、大口鲶的人工繁殖均采用杀雄取精的原始方法;就某省而言,年损耗健壮的雄鱼5000万尾以上,且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并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对鱼类自然资源的增殖影响巨大;通过采用本发明优化的人工催产及自然产卵、流水孵化等技术,可提高苗种数量20倍以上。

14、,成活率和抗病率均提高60以上。0029本发明的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是本专利申请人集成从事水产工作几十年的丰富实践经验,在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的大量与反复的试验才确立的,是鱼类遗传育种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已在试验场地成功繁殖鱼苗近15亿尾,产卵率、催产率、孵化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0030由以上可知,本发明为一种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具有高的产卵率、催产率、孵化率,它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有计划地批量生产鱼苗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鱼苗需求,使生产与开发相统一;还可避免因大量杀死雄性亲本造成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具体实施方式0031实施例1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为00321亲鱼。

15、选择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鳍条完整、无病无伤、外形性成熟的个体,且雌鱼体重75G100G、雄鱼体重125G150G的天然野生II龄黄颡鱼成鱼作为亲本,并按雌鱼与雄鱼的数量比为111的比例放入池塘中进行专池培育;0033外形性成熟的亲本为,雌鱼腹部饱满,富弹性,从背部向上托起,从外观看有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红肿并略外突;雄鱼腹部平直,生殖孔部位明显突起,呈乳头状,略呈红色;00342亲鱼培育水温12C以上时,用鲜野杂鱼或水蚯蚓进行人工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6,亲鱼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00KG,池塘水深约15米;也可视池塘水质和溶氧状况调节。00353人工催产0036A催产时。

16、间待池塘水温在23C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0037B鱼巢的设置在产卵池的底部筑建洞穴,洞穴直径约为50CM,深度约为60CM,洞穴数量为雌性亲鱼数量的4050,每个洞穴放置一个产卵巢;0038所述产卵巢可由50目聚乙稀网编制在铁丝圆圈上而组成;说明书CN102007874A4/4页70039C催产药物及剂量催产药物选用促黄体素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地欧酮DOM,注射剂量为亲鱼每公斤体重用LRHA29G、HCG400IU、DOM45MG;0040D注射方法及时间采用背部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均可,进针深度为1CM;0041采用二次注射方法第一次只注射雌鱼且只注射LHRH。

17、A2;第二次注射于第一次只注射的十二小时后进行,对雌鱼按剂量注射HCG、DOM,对雄鱼注射HCG、DOM且注射量为雌鱼注射量的一半;每尾亲鱼注射药液为1ML;0042将完成所述催产药物注射的雌鱼与雄鱼放入产卵池;效应时间为25小时30小时,催产水温2326最佳;0043C取卵通过产卵巢标记编号确定亲鱼产卵情况,两次换巢取卵,以免时间过长而亲鱼食卵;00444鱼苗孵化将产卵巢取出后在清水中洗尽,放入孵化槽孵化,至孵出鱼苗;其中0045A孵化槽设计为长方形槽,槽内壁平整;在槽长的两长边内壁安装直径2CM的胶质喷水管,喷水管端部封闭且在该喷水管上每隔5CM10CM设置孔径为02CM的喷水孔,并使所述。

18、喷水孔向槽的中心位置以同水平面成45角喷水,进行流水孵化;喷水的高程距槽中水面不低于25M;孵化槽出水口用80目尼龙纱窗做栏栅,防止鱼苗逃逸;0046孵化槽一般为长58M、宽1M的水泥池,池内壁用瓷砖贴面而使之光滑;0047B孵化管理孵化用水经60目80目尼龙纱网布过滤,水质清新无污染;0048应及时检查鱼卵,发现坏卵、未授精卵、死卵一律人工清除;禁止用药物消毒以免影响孵化率或给鱼苗造成药物残留。0049实施例2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中,催产药物选用促黄体素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地欧酮DOM,注射剂量为亲鱼每公斤体重用LRHA28G、HCG400IU、DOM4MG;其余方法同实施例1。0050实施例3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中,催产药物选用促黄体素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地欧酮DOM,注射剂量为亲鱼每公斤体重用LRHA210G、HCG400IU、DOM5MG;其余方法同实施例1。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