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085608.3
2015.02.16
CN104859699A
2015.08.26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B 7/06申请日:20150216|||公开
B62B7/06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沙伦·A·吉列特
中国香港新界
61/966,272 2014.02.20 US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江耀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可以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从一个将第二座体以及站立板完全收在第一座体下方的单人推车,将所述第二座体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拉出后,所述第二座体即可通过第二卡合组提供可安装第二个完整尺寸的儿童座椅的空间。所述站立板也可以从所述第一座体下方拉出到所述第一座体的后方,以让第三个孩童的一只脚或双脚踩踏在所述站立板上。这样的儿童推车提供了多种适应性的设定。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第一座体,包括第一框架以及第一轮组;第二座体,可滑动地组合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二座体可相对所述第一座体伸出至伸出位置,或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收合至收合位置,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轮组;第一座椅,可卸除地卡合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以承载一个儿童;以及第二座椅,当所述第二座体相对所述第一座体伸出至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第二座椅可卸除地卡合于所述第二座体上以承载另一个儿童;其中所述第一轮组以及所述第二轮组协力合作,使所述儿童推车通过所述第一轮组以及所述第二轮组而被推动移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推车进一步包括站立板组,所述站立板组可沿着相反于所述第二座体方向滑动地组合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站立板组可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收合至收纳位置,或相对所述第一座体伸出至后使用位置,当所述站立板组相对所述第一座体伸出至所述后使用位置时,所述站立板组用来承载再一个儿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站立板组包括两个站立板,分别组合于所述第一座体上,且可分别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滑动。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以及所述站立板组可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水平滑动。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推车进一步包括把手,枢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并且可相对所述第一框架设置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推车进一步包括站立板组,当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把手对承载于所述站立板组上的再一个儿童起到包围的作用。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卡合组,用来卡合所述第一座椅,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卡合组,用来卡合所述第二座椅。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第二座体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收合至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组相对所述第一座体转动至收纳位置。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座椅以及所述第二座椅是儿童座椅、婴儿提篮或摇篮。
说明书儿童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滑动展开以增加承载能力的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对于家中有超过一个小孩或婴幼儿的家庭来说,带着所有孩子出门若没有适合的儿童推车是相当困难的。现在市面上的双人款的儿童推车普遍受到有两个小孩的家庭的欢迎,而这些双人款的儿童推车又可以分成下面几种类型。其中一种类型的儿童推车将第二个座椅挂载在全尺寸的主要座椅的后下方,使得坐在第二个座椅的儿童必须很不舒服地挤在第二个座椅的小空间里。另一种类型的儿童推车采用了两个全尺寸且彼此面对的儿童座椅,这样使得儿童推车的车架相对大得多,而且就是扎扎实实的双人款儿童推车。再一种类型的儿童推车则是让两个座椅彼此相邻并排,这种特宽的儿童推车常常没有办法顺利通过像门这一类的通道。 上面这几种类型的儿童推车都缺少了适合不同场合的使用弹性。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可以调整的、多用途的儿童推车来解决这种日常生活中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滑动扩充出儿童的安置方案的儿童推车。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一种儿童推车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第一座椅以及第二座椅。所述第一座体包括第一框架以及第一轮组。所述第二座体可滑动地组合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二座体可相对所述第一座体伸出至伸出位置,或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收合至收合位置,所述第二座体 包括第二轮组。所述第一座椅可卸除地卡合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以承载一个儿童。当所述第二座体相对所述第一座体伸出至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第二座椅可卸除地卡合于所述第二座体上以承载另一个儿童。其中所述第一轮组以及所述第二轮组协力合作,使所述儿童推车通过所述第一轮组以及所述第二轮组而被推动移动。 根据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儿童推车进一步包括站立板组,所述站立板组可沿着相反于所述第二座体方向滑动地组合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站立板组可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收合至收纳位置,或相对所述第一座体伸出至后使用位置,当所述站立板组相对所述第一座体伸出至所述后使用位置时,所述站立板组用来承载再一个儿童。 根据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站立板组包括两个站立板,分别组合于所述第一座体上,且可分别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滑动。 根据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座体以及所述站立板组可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水平滑动。 根据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儿童推车进一步包括把手,枢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并且可相对所述第一框架设置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儿童推车进一步包括站立板组,当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把手对承载于所述站立板组上的再一个儿童起到包围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卡合组,用来卡合所述第一座椅,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卡合组,用来卡合所述第二座椅。 根据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实施方式,其中当所述第二座体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收合至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组相对所述第一座体转动至收纳位置。 根据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座椅以及所述第二座椅是儿童座椅、婴儿提篮或摇篮。 本发明所公开的儿童推车可以随着家庭人口的成长而增加承载的能力, 其多种设定的能力使得在承载一个小孩时,能够缩小到相当轻巧的体积。当把所述第二座体以及站立板都拉出来后,更可起到承载多达三个儿童的全功能的作用。这样的儿童推车同时兼具了使用的弹性以及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儿童推车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在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儿童推车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儿童推车的第二座体收进第一座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儿童推车的第二座体从第一座体伸出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儿童推车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儿童推车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儿童推车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5的儿童推车在又一种使用状态下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5的儿童推车的把手设置于旋转后的位置的侧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第一座椅 2 第二座椅 10 第一座体 11 第一轨道 12 第一轮组 13 第二轨道 14 第一卡合组 15 第一置物篮 16 第二置物篮 17 垂直撑杆 18 连结撑杆 20 第二座体 22 第二轮组 24 第二卡合组 30 第一框架 32 枢接点 40 把手 50 站立板组 52 站立板 100 儿童推车 141 第一卡合件 241 第二卡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一个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初始为单人推车,并且能通过拉开车体来创造空间,而可以挂载第二个儿童座椅。 请参考图1以及图2。图1是本发明的儿童推车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在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儿童推车的侧面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图示上的简洁表示,儿童推车在立体示意图中可见到的部份细节在图2(以及之后所有的侧面示意图)则省去没有绘示出来。本发明的儿童推 车100包含了彼此可滑动组合而成的第一座体10以及第二座体20,第一座体10包含第一框架30。第一框架30提供对第一座椅1的支持,而第一座椅1可以可卸除地组合于第一框架30上。更具体地说,第一框架30提供了一组第一卡合组14以卡合第一座椅1。在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组14包含了两个第一卡合件141,分别设置于第一框架30的两侧,并且从两侧支持第一座椅1。第一座体10另外包括第一轮组12且第二座体20包括了第二轮组22。通过第一轮组12以及第二轮组22的协力合作,第一轮组12以及第二轮组22在地面上支持儿童推车100,使得儿童推车100可以被推动而四处移动。此外,儿童推车100另外包括了把手40,通过枢接点32枢接于第一框架30上。 请参考图3以及图4。图3是本发明的儿童推车的第二座体收进第一座体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儿童推车的第二座体从第一座体伸出的局部示意图。如先前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儿童推车100提供了一种拉开车体以创造更多的容纳空间的解决方案。在图3中,第二座体20相对第一座体10收合至一个收合位置的状态,使得儿童推车100可以单纯地作为单人的儿童推车使用。接着如图4所示,第二座体20也可以相对第一座体10伸出至一个伸出位置。 请参考图4、图5以及图6,其中图5是本发明的儿童推车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6则是图5的儿童推车的侧面示意图。第二座体20提供了一组第二卡合组24,第二卡合组24包含了两个第二卡合件241,分别设置于第二座体20的两侧,并且相对第一座体10而言可以相对第一座体10转动至不同的位置。说得更具体一点,这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座体20具有U型的框架,而第二卡合组24的两个第二卡合件241分别枢接于U型框架的两边。当第二座体20如图3所示收合至所述收合位置时,第二卡合组24则相对第一座体10转动至一个收纳位置。当第二座体20相对第一座体10伸出至所述伸出位置时,第二卡合组24则可以转动至一个前使用位置,如图4所示。此时第二座椅2就可以安装于第二座体20上,更具体来说,第二座体2如图5以及图6所示,卡合于第二卡合组24的两个第二卡合件241,使得儿童推车100可以转变为双人的儿童推车使用。 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儿童推车100的第一卡合组14以及第二卡合组24可以采用通用的附接结构,并且根据需求挂载儿童座椅、婴 儿提篮或摇篮。换句话说,第一座椅1承载一个儿童,可以是儿童座椅、婴儿提篮或摇篮的其中一种,而第二座椅2承载另一个儿童,也可以是儿童座椅、婴儿提篮或摇篮的其中一种。由此可知,本发明的儿童推车100充分提供了多种装载设定。 请参考图7以及图8。图7是图5的儿童推车的后侧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5的儿童推车在又一种使用状态下的后侧立体示意图。儿童推车100另外又包括了可滑出的站立板组50,可以让单脚或双脚站立在上面。如图7所示,站立板组50包含了两个站立板52,每一个站立板5组合于第一座体10上,且可分别相对第一座体10滑动。更具体来说,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站立板组50沿着相反于第二座体20方向滑动地组合于第一座体10上,且不论是第二座体20或者站立板组50,均可相对第一座体10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站立板组50可以相对第一座体10收合至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个收纳位置,而在图1以及图2中,站立板组收合隐藏于第一座体10底下,因此在附图中是看不到站立板组50的。当要使用站立板组50时,如图6至图9所示,站立板组50的其中一个或是两个站立板52可以从第一座体10下伸出来到一个后使用位置后,就可以承载再一个儿童。这再一个儿童(第三个儿童)可以一只脚或是两只脚站在站立板组50上,或是推动儿童推车100的照顾者也可以一只脚踏在其中一个站立板52上稍作休息。 请参考图5、图7以及图8。在这些附图所绘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体10通过第一轨道11以及第二轨道13分别与第二座体20以及站立板组50互相配合。其中第二座体20可以在第一轨道11内滑动而到达所述的伸出位置或收合至所述的收合位置,如同前面所描述的。而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轨道13是一种L型的框架,固定在第一轨道11的底部。在第一轨道11以及第二轨道13之间加上了织物或布料后,第一轨道11以及第二轨道13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可以进一步用来作为第一置物篮15。另外,第一轨道11上方的空间,介于第一轨道11以及第一框架30之间,同样也可以进一步用来作为第二置物篮16。 特别说明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绘示了儿童推车100的一侧,在儿童推车100的另外一侧也具有对应的第一轨道11以及第二轨道13,并且由连结撑杆18连接两侧的第二轨道13,再由垂直撑杆17在连结撑杆18上支撑第一轨道 11的底部。 站立板组50(或两个站立板52)则是滑动地组合于第二轨道13,而在图1以及图2的收纳位置中,容纳于第一座体10下方。这样可以让站立板52的长度再加长一些,为第三个儿童提供了更大的踩踏面积。更具体来说,两个站立板52彼此并排排列,且每一个站立板52沿着站立板52长度方向滑动地组合于对应的第二轨道13上。在未绘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站立板组50也可以仅包括一个站立板52,这一个站立板52的两侧分别沿着站立板52长度方向滑动地组合于左右对应的第二轨道13上。在未绘示出的再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体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轨道,连接连结撑杆18并位于两个站立板52之间,而每一个站立板52则滑动地组合于第三轨道以及对应的第二轨道13上。 请参考图9,图9是图5的儿童推车的把手设置于旋转后的位置的侧面示意图。当把手40设置于如图6的一个第一位置,或是拉直的位置时,若此时第三个儿童站立在站立板组50上,那么照顾者会不太容易轻松地拉到把手40,且这时把手40刚好会落在第三个儿童的胸前或是面前。因此,可以将把手40由图5的所述第一位置转动到如图9的一个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把手40相对第一框架30具有一个夹角,且可以对承载于站立板组50(在后使用位置)上的再一个儿童起到包围的作用。另外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把手40在水平方向会比在所述后使用位置的站立板组50更延伸向照顾者,这样可以让照顾者更便利地抓住把手40,且把手40在站在站立板组50上的再一个儿童两侧都提供了杆件,增加了移动中的稳定安全性。 本发明所公开的儿童推车可以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从一个将所述第二座体以及所述站立板完全收在所述第一座体下方的单人推车,将所述第二座体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拉出后,所述第二座体即可通过第二卡合组提供可安装第二个完整尺寸的儿童座椅的空间。所述站立板也可以从所述第一座体下方拉出到所述第一座体的后方,以让第三个孩童的一只脚或双脚踩踏在所述站立板上。这样的儿童推车提供了多种适应性的设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儿童推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推车.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可以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从一个将第二座体以及站立板完全收在第一座体下方的单人推车,将所述第二座体相对所述第一座体拉出后,所述第二座体即可通过第二卡合组提供可安装第二个完整尺寸的儿童座椅的空间。所述站立板也可以从所述第一座体下方拉出到所述第一座体的后方,以让第三个孩童的一只脚或双脚踩踏在所述站立板上。这样的儿童推车提供了多种适应性的设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