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2272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92396.1

申请日:

2014.06.26

公开号:

CN104117389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01J 29/85申请公布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J 29/85申请日:20140626|||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9/85; C01B37/08; C01B39/54; C07C11/02; C07C1/20

主分类号:

B01J29/85

申请人: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传好; 苏昊楠; 桑国春; 赵以辉; 许静

地址:

232038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泉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代理人:

汪贵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进行混合、再搅拌、熟化、洗涤、压滤与干燥工序,所述再搅拌工序中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5-1%的催化剂晶种后搅拌12-20小时;所述催化剂晶种是由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经球磨、过筛制得,所述催化剂晶种的粒径为0.3-0.8μm。由于在搅拌工序中添加了催化剂晶种,可以加快或促进与之晶型相同的结晶体的生长,从而提高了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产量。经相同原料组份与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本发明制备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提高50%左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进行混合、再搅拌、熟化、洗涤、压滤与干燥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搅拌工序中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5-1%的催化剂晶种后搅拌12-20小时;所述催化剂晶种是由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经球磨、过筛制得,所述催化剂晶种的粒径为0.3-0.8μ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搅拌工序还包括粉碎,是指混合物料和催化剂晶种在搅拌釜与胶体磨之间进行循环搅拌、粉碎12-20小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4.5-5.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的时间为65-80小时、温度为不超过4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粒径为1-3μm。

说明书

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醇制烯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烯烃是最重要的现代化工基本原料,主要有乙烯、丙烯。其中乙烯的生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的高低重要标志。目前甲醇制烯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MTO技术,即由甲醇首先生产出合成气,然后将合成气转化为乙烯和烯烃混合物的工艺;二是MTP技术,即由甲醇首先生产出二甲醚,然后将二甲醚转化成丙烯的工艺。这两种方法都需要采用催化剂,催化剂是甲醇制丙烯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催化剂原粉又是生产催化剂的核心原料,对于整个甲醇制烯烃项目的烯烃收率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目前催化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ZSM含硼沸石催化剂系列催化剂,另一类是SAPO含硅铝磷型复载分子筛催化剂。
其中SAPO含硅铝磷型复载分子筛催化剂的原粉主要采用拟薄水铝石、磷酸、硅溶胶、三乙胺、去离子水等物质,通过加料、搅拌、熟化反应、分离、干燥最终生产出催化剂原粉,其生产过程要求严格,产品收率低,且价格昂贵,所以提高催化剂原粉产量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大幅度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进行混合、再搅拌、熟化、洗涤、压滤与干燥工序,所述再搅拌工序中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5-1%的催化剂晶种后搅拌12-20小时;所述催化剂晶种是由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经球磨、过筛制得,所述催化剂晶种的粒径为0.3-0.8μm。
进一步,所述再搅拌工序还包括粉碎,是指混合物料和催化剂晶种在搅拌釜与胶体磨之间进行循环搅拌、粉碎12-20小时。
进一步,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4.5-5.5。 
进一步,所述球磨的时间为65-80小时、温度为不超过45℃。
进一步,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粒径为1-3μm。
晶种的存在对晶体的成核成长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加快或促进与之晶型相同的结晶体的生长。一般说来,理想的晶种应当是在同一系统中得到的结构和成分较为完整的相同晶体,而且晶种应当具有更窄更小的粒度分布,晶种的粒度比较均匀,获得的晶体的粒度也就比较均匀。
本发明的原料包括拟薄水铝石、磷酸、硅溶胶、三乙胺、去离子水,其生产过程是现有的,具体为:
1、先将固体物料拟薄水铝石与去离子进行称重后进行搅拌溶解,然后一同与经计量后液体物料磷酸、硅溶胶、三乙胺一起进行搅拌混合;
2、混合物料进入搅拌釜中,并同时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5-1%的催化剂晶种,然后循环经搅拌釜搅拌与胶体磨粉碎均质12-20小时;
3、均质后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并去除滤渣,其滤清液由泵打入高温熟化釜中进行熟化反应。熟化釜中压力为20atm(G)、温度为200℃,加热介质为导热油;
4、熟化釜内冷却后的液体经洗涤,压滤成滤饼再经干燥后得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
所以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搅拌工序中添加了粒径为0.3-0.8μm的催化剂晶种,可以加快或促进与之晶型相同的结晶体的生长,从而提高了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产量。经相同原料组份与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本发明制备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提高50%左右。
2、本发明将混合物料经粉碎均质,从而提高了物料的胶溶指数,减少滤渣的产生而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
3、催化剂晶种的制备过程系统温度不超过45℃,从而促进晶种的均匀分布,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将粒径为1-2μm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1:4.5放入球磨机中于温度为45℃进行球磨65小时,然后过筛制得粒径为0.3-0.5μm的催化剂晶种。
2、将10kg拟薄水铝石与80kg去离子进行搅拌溶解,然后再与21kg磷酸、6kg硅溶胶、25kg三乙胺一起进行搅拌混合;
3、混合物料进入搅拌釜中,并同时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5%的催化剂晶种,然后循环经搅拌釜搅拌与胶体磨粉碎均质12小时;
4、均质后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并去除滤渣,其滤清液由泵打入高温熟化釜中进行熟化反应。熟化釜中压力为20atm(G)、温度为200℃,加热介质为导热油;
5、熟化釜内冷却后的液体经洗涤,压滤成滤饼再经干燥后得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约12kg。
 
实施例二:
1、将粒径为2-3μm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1: 5.5放入球磨机中于温度为40℃进行球磨80小时,然后过筛制得粒径为0.5-0.8μm的催化剂晶种。
2、先将10kg拟薄水铝石与50kg去离子进行搅拌溶解,然后再与20kg磷酸、5kg硅溶胶、23kg三乙胺一起进行搅拌混合;
3、混合物料进入搅拌釜中,并同时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1%的催化剂晶种,然后循环经搅拌釜搅拌与胶体磨粉碎均质20小时;
4、均质后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并去除滤渣,其滤清液由泵打入高温熟化釜中进行熟化反应。熟化釜中压力为20atm(G)、温度为200℃,加热介质为导热油;
5、熟化釜内冷却后的液体经洗涤,压滤成滤饼再经干燥后得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约14kg。
 
实施例三: 
1、将粒径为2μm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1:5放入球磨机中于温度为35℃球磨70小时,然后过筛制得粒径为0.5μm的催化剂晶种。
2、先将300kg拟薄水铝石与 1600kg去离子进行搅拌溶解,然后与600kg磷酸、200kg硅溶胶、700kg三乙胺一起进行搅拌混合;
3、混合物料进入搅拌釜中,并同时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8%的催化剂晶种,然后循环经搅拌釜搅拌与胶体磨粉碎均质16小时;
4、均质后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并去除滤渣,其滤清液由泵打入高温熟化釜中进行熟化反应。熟化釜中压力为20atm(G)、温度为200℃,加热介质为导热油;
5、熟化釜内冷却后的液体经洗涤,压滤成滤饼再经干燥后得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约300kg。
 
对比例: 
同实施例三的制备方法与原料,区别在于不加催化剂晶种来制备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具体如下:
1、先将300kg拟薄水铝石与 1600kg去离子进行搅拌溶解,然后与600kg磷酸、200kg硅溶胶、700kg三乙胺一起进行搅拌混合;
2、均质后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并去除滤渣,其滤清液由泵打入高温熟化釜中进行熟化反应。熟化釜中压力为20atm(G)、温度为200℃,加热介质为导热油;
3、熟化釜内冷却后的液体经洗涤,压滤成滤饼再经干燥后得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约200kg。
通过对比实例三(加入了催化剂晶种)和对比例(未加入催化剂晶种)制备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实例三的催化剂原粉产量比对比例的产量增加了50%。
以上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思想而进行修改或变动的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738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7389A21申请号201410292396122申请日20140626B01J29/85200601C01B37/08200601C01B39/54200601C07C11/02200601C07C1/2020060171申请人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32038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泉山72发明人苏传好苏昊楠桑国春赵以辉许静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34115代理人汪贵艳54发明名称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进行混合。

2、、再搅拌、熟化、洗涤、压滤与干燥工序,所述再搅拌工序中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51的催化剂晶种后搅拌1220小时;所述催化剂晶种是由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经球磨、过筛制得,所述催化剂晶种的粒径为0308M。由于在搅拌工序中添加了催化剂晶种,可以加快或促进与之晶型相同的结晶体的生长,从而提高了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产量。经相同原料组份与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本发明制备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提高50左右。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7389ACN104117389A1/1页21。

3、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进行混合、再搅拌、熟化、洗涤、压滤与干燥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搅拌工序中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51的催化剂晶种后搅拌1220小时;所述催化剂晶种是由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经球磨、过筛制得,所述催化剂晶种的粒径为0308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搅拌工序还包括粉碎,是指混合物料和催化剂晶种在搅拌釜与胶体磨之间进行循环搅拌、粉碎1220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45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的时间为6580小时、。

4、温度为不超过4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粒径为13M。权利要求书CN104117389A1/3页3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甲醇制烯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0002背景技术0003烯烃是最重要的现代化工基本原料,主要有乙烯、丙烯。其中乙烯的生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的高低重要标志。目前甲醇制烯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MTO技术,即由甲醇首先生产出合成气,然后将合成气转化为乙烯和烯烃混合物的工艺;二是MTP技术,即由甲醇首先生产出二甲醚,然后将二甲醚转化成丙烯的工艺。

5、。这两种方法都需要采用催化剂,催化剂是甲醇制丙烯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催化剂原粉又是生产催化剂的核心原料,对于整个甲醇制烯烃项目的烯烃收率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目前催化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ZSM含硼沸石催化剂系列催化剂,另一类是SAPO含硅铝磷型复载分子筛催化剂。0004其中SAPO含硅铝磷型复载分子筛催化剂的原粉主要采用拟薄水铝石、磷酸、硅溶胶、三乙胺、去离子水等物质,通过加料、搅拌、熟化反应、分离、干燥最终生产出催化剂原粉,其生产过程要求严格,产品收率低,且价格昂贵,所以提高催化剂原粉产量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发明内容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

6、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大幅度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产量。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进行混合、再搅拌、熟化、洗涤、压滤与干燥工序,所述再搅拌工序中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51的催化剂晶种后搅拌1220小时;所述催化剂晶种是由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经球磨、过筛制得,所述催化剂晶种的粒径为0308M。0007进一步,所述再搅拌工序还包括粉碎,是指混合物料和催化剂晶种在搅拌釜与胶体磨之间进行循环搅拌、粉碎1220小时。0008进一步,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4555。0009进一步,所述球磨的时间为6580小时、。

7、温度为不超过45。0010进一步,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粒径为13M。0011晶种的存在对晶体的成核成长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加快或促进与之晶型相同的结晶体的生长。一般说来,理想的晶种应当是在同一系统中得到的结构和成分较为完整的相同晶体,而且晶种应当具有更窄更小的粒度分布,晶种的粒度比较均匀,获得的晶体的粒度也就比较均匀。0012本发明的原料包括拟薄水铝石、磷酸、硅溶胶、三乙胺、去离子水,其生产过程是现说明书CN104117389A2/3页4有的,具体为1、先将固体物料拟薄水铝石与去离子进行称重后进行搅拌溶解,然后一同与经计量后液体物料磷酸、硅溶胶、三乙胺一起进行搅拌混合;2、混合物料。

8、进入搅拌釜中,并同时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51的催化剂晶种,然后循环经搅拌釜搅拌与胶体磨粉碎均质1220小时;3、均质后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并去除滤渣,其滤清液由泵打入高温熟化釜中进行熟化反应。熟化釜中压力为20ATMG、温度为200,加热介质为导热油;4、熟化釜内冷却后的液体经洗涤,压滤成滤饼再经干燥后得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0013所以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在搅拌工序中添加了粒径为0308M的催化剂晶种,可以加快或促进与之晶型相同的结晶体的生长,从而提高了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产量。经相同原料组份与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本发明制备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提高50左右。00142、。

9、本发明将混合物料经粉碎均质,从而提高了物料的胶溶指数,减少滤渣的产生而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00153、催化剂晶种的制备过程系统温度不超过45,从而促进晶种的均匀分布,提高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的产量。具体实施方式0016实施例一1、将粒径为12M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145放入球磨机中于温度为45进行球磨65小时,然后过筛制得粒径为0305M的催化剂晶种。00172、将10KG拟薄水铝石与80KG去离子进行搅拌溶解,然后再与21KG磷酸、6KG硅溶胶、25KG三乙胺一起进行搅拌混合;3、混合物料进入搅拌釜中,并同时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5的催化剂晶种,然后循环经搅。

10、拌釜搅拌与胶体磨粉碎均质12小时;4、均质后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并去除滤渣,其滤清液由泵打入高温熟化釜中进行熟化反应。熟化釜中压力为20ATMG、温度为200,加热介质为导热油;5、熟化釜内冷却后的液体经洗涤,压滤成滤饼再经干燥后得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约12KG。0018实施例二1、将粒径为23M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155放入球磨机中于温度为40进行球磨80小时,然后过筛制得粒径为0508M的催化剂晶种。00192、先将10KG拟薄水铝石与50KG去离子进行搅拌溶解,然后再与20KG磷酸、5KG硅溶胶、23KG三乙胺一起进行搅拌混合;3、混合物料进入搅拌釜中,并同时加入占混。

11、合物料总质量的1的催化剂晶种,然后循环经搅拌釜搅拌与胶体磨粉碎均质20小时;4、均质后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并去除滤渣,其滤清液由泵打入高温熟化釜中进行熟化反应。熟化釜中压力为20ATMG、温度为200,加热介质为导热油;5、熟化釜内冷却后的液体经洗涤,压滤成滤饼再经干燥后得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约说明书CN104117389A3/3页514KG。0020实施例三1、将粒径为2M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15放入球磨机中于温度为35球磨70小时,然后过筛制得粒径为05M的催化剂晶种。00212、先将300KG拟薄水铝石与1600KG去离子进行搅拌溶解,然后与600KG磷酸、200KG。

12、硅溶胶、700KG三乙胺一起进行搅拌混合;3、混合物料进入搅拌釜中,并同时加入占混合物料总质量的08的催化剂晶种,然后循环经搅拌釜搅拌与胶体磨粉碎均质16小时;4、均质后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并去除滤渣,其滤清液由泵打入高温熟化釜中进行熟化反应。熟化釜中压力为20ATMG、温度为200,加热介质为导热油;5、熟化釜内冷却后的液体经洗涤,压滤成滤饼再经干燥后得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约300KG。0022对比例同实施例三的制备方法与原料,区别在于不加催化剂晶种来制备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具体如下1、先将300KG拟薄水铝石与1600KG去离子进行搅拌溶解,然后与600KG磷酸、200KG硅溶胶、700KG三乙胺一起进行搅拌混合;2、均质后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并去除滤渣,其滤清液由泵打入高温熟化釜中进行熟化反应。熟化釜中压力为20ATMG、温度为200,加热介质为导热油;3、熟化釜内冷却后的液体经洗涤,压滤成滤饼再经干燥后得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约200KG。0023通过对比实例三(加入了催化剂晶种)和对比例(未加入催化剂晶种)制备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原粉产量,实例三的催化剂原粉产量比对比例的产量增加了50。0024以上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思想而进行修改或变动的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1738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