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拧紧呆扳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捷式拧紧呆扳手.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63364.5 (22)申请日 2014.12.11 B25B 13/08(2006.01) (71)申请人 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723102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大河坎汉 中经济开发区南区 57 号信箱 (72)发明人 谢文恺 张振平 武永中 袁博 武汉荣 (54) 发明名称 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57)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包括头部 和柄部, 头部设有可嵌入六角螺母的开口, 所述第 一夹紧平面由前段的第一圆弧凹槽和后段的第一 夹紧平面段构成, 第一圆弧凹槽紧邻开口 ; 所述 第一限位平面由前。
2、段的第一限位平面段和后段的 第二圆弧凹槽构成, 第二圆弧凹槽紧邻第二限位 平面 ; 所述两个圆弧凹槽均为劣弧 ; 所述第一圆 弧凹槽 R1 0.35S, b1 0.65S ; 所述第一夹紧平 面段h1(0.250.3)S ; 所述第二圆弧凹槽R2 0.25S, b2 0.6S ; 所述第一限位段 h2 (0.3 0.4)S。 发明由于设置了第一圆弧凹槽和第二圆弧 凹槽, 所以顺针扭转可对六角螺母实施拧紧操作, 逆时针扭转六角螺母的两条棱可退入到两个圆弧 凹槽中, 以此实现整个呆扳手的快速复位。 本发明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耐用度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9376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 CN 104493765 A 1/1 页 2 1.一种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包括头部和柄部, 头部设有可嵌入六角螺母的开口, 开口沿 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夹紧平面、 第一限位平面、 第二限位平面和第二夹紧平面, 相邻平 面之间的夹角为 120;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夹紧平面由前段的第一圆弧凹槽和后段的第 一夹紧平面段构成, 第一圆弧凹槽紧邻开口 ; 所述第一限位平面由前段的第一限位平面段 和后段的第二圆弧凹槽构成, 第二圆弧凹槽紧邻第。
4、二限位平面 ; 所述两个圆弧凹槽均为劣 弧 ; 所述第一圆弧凹槽 R1 0.35S, b1 0.65S ; 所述第一夹紧平面段 h1 (0.25 0.3)S ; 所述第二圆弧凹槽 R2 0.25S, b 2 0.6S ; 所述第一限位段 h2 (0.3 0.4)S ; 上述各式中 : S 六角螺母两个相互平行对边的间距, R1为第一圆弧凹槽的半径, R 2 第二圆弧凹槽的半径, b1第一圆弧凹槽顶点 a1到第一夹紧平面和第二夹紧平面的中间 平面 m 的距离, b2第二圆弧凹槽顶点 a 2到开口中心 n 的距离, h1第一夹紧平面段的长 度, h2第一限位段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
5、种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圆弧凹槽对应 的圆心角为 90。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圆弧凹槽对应 的圆心角为 120。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圆弧凹槽的前 端点到所述中间平面 m 的距离大于后端点到所述中间平面 m 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圆弧凹槽与第 二限位平面相切。 6.如权利要求 1-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 夹紧平面与手柄的轴线夹角为 15。 权 利 要 求 书 。
6、CN 104493765 A 2 1/3 页 3 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拧紧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呆扳手, 特别是一种便捷式拧紧六角螺 母的呆扳手。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针对六角螺栓、 六角螺母的拧紧扳手多为普通呆扳手。具有开口头的普通呆 扳手在拧紧六角螺栓、 六角螺母过程中, 需要反复进行 “对准、 卡入、 拧紧、 退出和再对准、 再 卡入、 再拧紧” 的操作动作。 这样所产生的问题是, 普通呆扳手对于六角螺栓、 六角螺母的拧 紧工作效率低。为了减少 “退出、 再对准和再卡入” 的动作, 现有扳手也增设了棘轮。但是 棘轮式扳手的结构通常复杂, 并且棘轮易损坏,。
7、 容易出现耐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具有结构简单、 方便换 向复位、 耐用度高的特点。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包括头部 和柄部, 头部设有可嵌入六角螺母的开口, 开口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夹紧平面、 第一 限位平面、 第二限位平面和第二夹紧平面, 相邻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120 ;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第一夹紧平面由前段的第一圆弧凹槽和后段的第一夹紧平面段构成, 第一圆弧凹槽紧邻 开口 ; 所述第一限位平面由前段的第一限位平面段和后段的第二圆弧凹槽构成, 第二圆弧 凹槽。
8、紧邻第二限位平面 ; 所述两个圆弧凹槽均为劣弧 ; 所述第一圆弧凹槽 R1 0.35S, b 1 0.65S ; 所述第一夹紧平面段 h1 (0.25 0.3)S ; 所述第二圆弧凹槽 R 2 0.25S, b2 0.6S ; 所述第一限位段 h2 (0.3 0.4)S ; 0005 上述各式中 : S 六角螺母两个相互平行对边的间距, R1为第一圆弧凹槽的半 径, R2第二圆弧凹槽的半径, b 1第一圆弧凹槽顶点 a1到第一夹紧平面和第二夹紧平面 的中间平面 m 的距离, b2第二圆弧凹槽顶点 a 2到开口中心 n 的距离, h1第一夹紧平面 段的长度, h2第一限位段的长度。 0006 进。
9、一步, 所述第一圆弧凹槽对应的圆心角为 90。 0007 进一步, 所述第二圆弧凹槽对应的圆心角为 120。 0008 进一步, 所述第一圆弧凹槽的前端点到所述中间平面 m 的距离大于后端点到所述 中间平面 m 的距离。 0009 进一步, 所述第二圆弧凹槽与第二限位平面相切。 0010 进一步, 所述第一夹紧平面与手柄的轴线夹角为 15。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在第一夹紧平面上设置了第一圆弧凹槽, 在第一限 位平面上设置了第二圆弧凹槽, 所以顺针扭转可对六角螺母实施拧紧操作, 逆时针扭转六 角螺母的两条棱可退入到两个圆弧凹槽中, 以此实现整个呆扳手的快速复位, 为下一次拧 紧。
10、做好准备。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耐用度高, 即使在狭窄的操作空间内也可以得到 说 明 书 CN 104493765 A 3 2/3 页 4 很好的适用。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2 为本发明对六角螺母的夹装示意图 ; 0014 图 3 为本发明对六角螺母顺时针拧紧示意图 ; 0015 图 4 为本发明对六角螺母逆时针空回示意图。 0016 图中 : 1. 头部, 2. 柄部, 3. 第一圆弧凹槽, 4. 第一夹紧平面段, 5. 第一限位平面, 6. 第二圆弧凹槽, 7. 第二限位平面, 8. 第二夹紧平面, 9. 开口, 10. 六角螺母, 。
11、a1. 第一圆弧 凹槽顶点, a2. 第二圆弧凹槽顶点, m. 第一夹紧平面和第二夹紧平面的中间平面, n. 开口中 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 如图1所示, 一种便捷式拧紧呆扳手, 包括头部1和柄部2, 头部1设有可嵌入六角 螺母 10 的开口 9( 如图 2 所示 ), 开口 9 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夹紧平面、 第一限位平 面 5、 第二限位平面 7 和第二夹紧平面 8 ; 其中, 第一夹紧平面和第二夹紧平面 8 平行, 第一 夹紧平面和第一限位平面5之间的夹角为12。
12、0, 第一限位平面5和第二限位平面7之间的 夹角为 120, 第二限位平面 7 和第二夹紧平面 8 之间的夹角为 120。 0019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设置了两个可供呆扳手在不退出、 不松动六角螺母 10 的前提 下, 逆时针扭转便可完成呆扳手空回复位的圆弧凹槽。具体结构如下 : 0020 第一夹紧平面由前段的第一圆弧凹槽 3 和后段的第一夹紧平面段 4 构成, 第一圆 弧凹槽 3 紧邻开口 9 ; 第一限位平面 5 由前段的第一限位段和后段的第二圆弧凹槽 6 构成, 第二圆弧凹槽6紧邻第二限位平面7。 两个圆弧凹槽的弧线均为劣弧, 第一圆弧凹槽3对应 的圆心角可为 90, 第二圆弧凹槽 6 对。
13、应的圆心角可为 120。其中 : 0021 第一圆弧凹槽 3 的参数为 : R1 0.35S, b 1 0.65S。 0022 第一夹紧平面段 4 的参数为 : h1 (0.25 0.3)S。 0023 第二圆弧凹槽 6 的参数为 : R2 0.25S, b 2 0.6S。 0024 第一限位段的参数为 : h2 (0.3 0.4)S。 0025 开口 9 的深度 1.2S 0026 在上述各式中 : S六角螺母10两个相互平行对边的间距 ; R1为第一圆弧凹槽3 的半径 ; R2第二圆弧凹槽 6 的半径 ; b 1第一圆弧凹槽 3 的顶点 a1到第一夹紧平面和第 二夹紧平面 8 的中间平面 。
14、m 的距离 ; b2第二圆弧凹槽 6 的顶点 a 2到开口中心 n 的距离 ; h1第一夹紧平面段 4 的长度 ; h 2第一限位段的长度。 0027 为了方便六角螺母 10 嵌入开口 9 中, 可将第一圆弧凹槽 3 的前端点略微抬高。也 就是说, 第一圆弧凹槽 3 的前端点到中间平面 m 的距离大于后端点到中间平面 m 的距离。 0028 为了在呆扳手逆时针扭转时, 方便六角螺母 10 的棱进入第二圆弧凹槽 6, 故将第 二圆弧凹槽 6 与第二限位平面 7 设置为相切。 说 明 书 CN 104493765 A 4 3/3 页 5 0029 为了使呆扳手在嵌入六角螺母 10 进行拧紧时有一个。
15、扭转角度, 故将第一夹紧平 面与手柄的轴线夹角 设置为 15。由于第一夹紧平面与第二夹紧平面 8, 故第二夹紧平 面 8 与手柄的轴线夹角同样为 15。 0030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 如图2所示, 将六角螺母10嵌入呆扳手的开口9内, 由第一 夹紧平面段 4 和第二夹紧平面 8 将六角螺母 10 的两个相对平行的平面夹紧, 并且六角螺母 10 相邻的两个平面被第一限位平面 5 和第二限位平面 7 限制进入开口 9 的深度。当呆扳手 顺时针扭转时, 如图 3 所示, 第一夹紧平面段 4 和第二夹紧平面 8 为六角螺母 10 提供拧紧 所需的扭力。当呆扳手转动到操作空间的极限位置需要复位时, 。
16、无需将开口 9 从六角螺母 10 上退下, 逆时针扭转即可。当呆扳手逆时针扭转时, 如图 4 所示, 六角螺母 10 不动, 而六 角螺母 10 上与第一圆弧凹槽 3 和第一夹紧平面段 4 对应的两条棱, 会依次进入第一圆弧凹 槽 3 和第二圆弧凹槽 6。这样便可实现呆扳手在不退出。不放松六角螺母 10 的前提下完成 快速复位, 为下一次拧紧做好准备。 0031 本发明减少了重复 “退出、 再对准和再卡入” 的动作, 提高了拧紧效率。 说 明 书 CN 104493765 A 5 1/2 页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93765 A 6 2/2 页 7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93765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