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吸油装置.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22080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1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12165.4

申请日:

2014.11.04

公开号:

CN104452710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15/10申请日:20141104|||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5/10

主分类号:

E02B15/10

申请人:

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菊霞; 张金龙

地址:

21510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致能大道106号7号楼110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球形骨架、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架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在所述球面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所述吸油材料设置在球形骨架内。本发明的球形骨架能够在轻松地随着波浪翻滚,在使用时只需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放置若干个所述吸油装置即可,而不用布控围油栏,不仅减少了成本,而且轻易地实现了有效收集油污的效果;另外,所述吸油装置刚放置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时,体重较轻,随着吸油量的增大,所述吸油装置逐渐下沉,最后所有的吸油棉和/或吸附碳都可以吸附到油污,效果非常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球形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球形骨架(1)、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2),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架上(1)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3),在所述球面(3)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4),所述锥形孔(4)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所述吸油材料(2)设置在球形骨架(1)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4)的大孔孔径为5~10cm,小孔孔径为1~5c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骨架(1)由多个圆环(11)组成,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11)交叉形成球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4)按一定规则或者无规则地排列在球面(3)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材料为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聚氯乙烯泡沫和环氧泡沫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骨架(1)的材料为不锈钢或硬质塑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材料(2)设置在球形骨架内壁和/或填充到球形骨架内。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材料(2)为吸油棉和/或吸附碳。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棉为片状、条状或枕状,并紧密排列在球形骨架(1)内。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污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世界的水上油运输量日益突飞猛进。水上运输业的漏油事件也频频发生。给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巨大的威胁。治理海上、江上的溢油,漏油污染是目前全世界人们共同面对、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目前治理水上溢油事故的主要手段是先将溢油用充气式和浮子式橡胶围油栏或PVC围油栏先围住,然后再用其他能吸油的材料或设备对其进行处理。这种传统做法既非常费力、效率低,而且操作成本很大,且传统围油栏只能吸,不能收油,布控围油栏非常麻烦,围油栏的重量很重,在海上、江面上布放围油栏又具有很大危险性,且传统的吸油围栏、吸油绳、吸油索能承受的吸油重量很低,用吊车吊起时均会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克服现有的吸油装置吸油效果不好、吸油装置较重等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球形骨架、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架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在所述球面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所述吸油材料设置在球形骨架内。
具体地,所述锥形孔的大孔孔径为5~10cm,小孔孔径为1~5cm。
具体地,所述球形骨架由多个圆环组成,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交叉 形成球形。
具体地,所述锥形孔按一定规则或者无规则地排列在球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浮力材料为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聚氯乙烯泡沫和环氧泡沫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球形骨架的材料为不锈钢或硬质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材料设置在球形骨架内壁和/或填充到球形骨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材料为吸油棉和/或吸附碳。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棉为片状、条状或枕状,并紧密排列在球形骨架内。
本发明的球形吸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球形骨架能够在轻松地随着波浪翻滚,在使用时只需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放置若干个所述吸油装置即可,而不用布控围油栏,不仅减少了成本,而且轻易地实现了有效收集油污的效果;另外,所述吸油装置刚放置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时,体重较轻,随着吸油量的增大,所述吸油装置逐渐下沉,最后所有的吸油棉和/或吸附碳都可以吸附到油污,效果非常好。
2、本发明的球形骨架上设置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外大内小,使得油污可以顺利进入到球形骨架内,进而将油污吸附。
3、本发明的吸油材料设置在球形骨架内,能随着球形骨架的运动而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吸附油污。
4、当将吸满油污的吸油装置打捞时,水可以由所述锥形孔中滤出,因此,吸油装置在打捞起时的重量明显减小,容易打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吸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球形骨架上的圆柱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将吸油材料设置在吸油装置球形骨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球形骨架,11-圆环,2-吸油材料,3-球面,4-锥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球形骨架1、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2,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架1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3,在所述球面3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4,所述锥形孔4的大孔孔径为5cm,小孔孔径为1cm,所述锥形孔4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所述吸油材料2设置在球形骨架1内。
其中,所述球形骨架1由多个圆环11组成,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11交叉形成球形,所述锥形孔4按一定规则排列在球面3上。
所述浮力材料为聚氨酯树脂,所述球形骨架1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吸油材料2设置在球形骨架1内壁,所述吸油材料2为吸油棉,所述吸油棉为片状并紧密排列在球形骨架1内。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球形骨架1、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2,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架1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3,在所述球面3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4,所述锥形孔4的大孔孔径为6cm,小孔孔径为2cm,所述锥形孔4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所述吸油材料2设置在球形骨架1内。
其中,所述球形骨架1由多个圆环11组成,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11 交叉形成球形,所述锥形孔4无规则地排列在球面3上。
所述浮力材料为聚氯乙烯泡沫,所述球形骨架1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所述吸油材料2设置在球形骨架1内壁和填充到球形骨架1内。所述吸油材料2为吸油棉和吸附碳,所述吸油棉贴附在球形骨架1内壁,所述吸附碳填充到球形骨架1内。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球形骨架1、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2,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架1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3,在所述球面3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4,所述锥形孔4的大孔孔径为8cm,小孔孔径为4cm,所述锥形孔4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所述吸油材料2设置在球形骨架1内。
其中,所述球形骨架1由多个圆环11组成,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11交叉形成球形,所述锥形孔4按一定规则或者无规则地排列在球面3上。
所述浮力材料为聚氨酯树脂和聚氯乙烯泡沫两种的组合。所述球形骨架1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吸油材料2填充到球形骨架1内。所述吸油材料2为吸油棉。所述吸油棉为枕状,并紧密排列在球形骨架1内。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球形骨架1、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2,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架1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3,在所述球面3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4,所述锥形孔4的大孔孔径为10cm,小孔孔径为5cm。所述锥形孔4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所述吸油材料2设置在球形骨架1内。
其中,所述球形骨架1由多个圆环11组成,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11交叉形成球形。所述锥形孔4无规则地排列在球面3上。
所述浮力材料为环氧泡沫塑料。所述球形骨架1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所述吸油材料2设置在球形骨架1内壁,所述吸油材料2为条状吸油棉,并紧密排列在球形骨架1内壁。
本发明的球形吸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球形骨架能够在轻松地随着波浪翻滚,在使用时只需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放置若干个所述吸油装置即可,而不用布控围油栏,不仅减少了成本,而且轻易地实现了有效收集油污的效果;另外,所述吸油装置刚放置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时,体重较轻,随着吸油量的增大,所述吸油装置逐渐下沉,最后所有的吸油棉和/或吸附碳都可以吸附到油污,效果非常好。
2、本发明的球形骨架上设置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外大内小,使得油污可以顺利进入到球形骨架内,进而将油污吸附。
3、本发明的吸油材料设置在球形骨架内,能随着球形骨架的运动而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吸附油污。
4、当将吸满油污的吸油装置打捞时,水可以由所述锥形孔中滤出,因此,吸油装置在打捞起时的重量明显减小,容易打捞。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球形吸油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球形吸油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球形吸油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球形吸油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球形吸油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12165.4 (22)申请日 2014.11.04 E02B 15/10(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致能大道 106 号 7 号楼 110 室 (72)发明人 王菊霞 张金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 (54) 发明名称 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所述吸油 装置为中空结构, 包括球形骨架、 浮力材料和吸油 材料, 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 骨架上形成吸。

2、油装置的球面, 在所述球面上形成 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 所述锥形孔将吸油桶内 部与外部导通, 所述吸油材料设置在球形骨架内。 本发明的球形骨架能够在轻松地随着波浪翻滚, 在使用时只需在海面、 湖面或水面上放置若干个 所述吸油装置即可, 而不用布控围油栏, 不仅减少 了成本, 而且轻易地实现了有效收集油污的效果 ; 另外, 所述吸油装置刚放置在海面、 湖面或水面上 时, 体重较轻, 随着吸油量的增大, 所述吸油装置 逐渐下沉, 最后所有的吸油棉和 / 或吸附碳都可 以吸附到油污, 效果非常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527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52710 A 1/1 页 2 1.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构, 包括球形骨架 (1)、 浮 力材料和吸油材料 (2), 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架上 (1) 形成吸油装 置的球面 (3), 在所述球面 (3) 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 (4), 所述锥形孔 (4) 将吸油 桶内部与外部导通, 所述吸油材料 (2) 设置在球形骨架 (1) 内。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孔 (4) 。

4、的大孔孔径为 5 10cm, 小孔孔径为 1 5cm。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形骨架 (1) 由多个圆环 (11) 组成, 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 (11) 交叉形成球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孔(4)按一定规则或者 无规则地排列在球面 (3) 上。 5.根据权利要求 1-4 任意一项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力材料为聚 氨酯泡沫、 聚氨酯树脂、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 聚氯乙烯泡沫和环氧泡沫塑料中的一种或 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形骨架(1)的材。

5、料为不锈 钢或硬质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油材料(2)设置在球形骨 架内壁和 / 或填充到球形骨架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油材料(2)为吸油棉 和 / 或吸附碳。 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球形吸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油棉为片状、 条状或枕 状, 并紧密排列在球形骨架 (1) 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52710 A 2 1/4 页 3 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污处理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全世界的水上。

6、油运输量日益突飞猛进。水上运输业的漏油 事件也频频发生。给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巨大的威胁。治理海上、 江上的溢油, 漏油 污染是目前全世界人们共同面对、 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0003 目前治理水上溢油事故的主要手段是先将溢油用充气式和浮子式橡胶围油栏或 PVC围油栏先围住, 然后再用其他能吸油的材料或设备对其进行处理。 这种传统做法既非常 费力、 效率低, 而且操作成本很大, 且传统围油栏只能吸, 不能收油, 布控围油栏非常麻烦, 围油栏的重量很重, 在海上、 江面上布放围油栏又具有很大危险性, 且传统的吸油围栏、 吸 油绳、 吸油索能承受的吸油重量很低, 用吊车吊起时均会断裂。 发明内。

7、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克服现有的吸油装置吸油效果不好、 吸油装 置较重等的缺陷。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 结构, 包括球形骨架、 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 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架 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 在所述球面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 所述锥形孔将吸油桶 内部与外部导通, 所述吸油材料设置在球形骨架内。 0006 具体地, 所述锥形孔的大孔孔径为 5 10cm, 小孔孔径为 1 5cm。 0007 具体地, 所述球形骨架由多个圆环组成, 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交叉 形成球形。 0008 具。

8、体地, 所述锥形孔按一定规则或者无规则地排列在球面上。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浮力材料为聚氨酯泡沫、 聚氨酯树脂、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 聚 氯乙烯泡沫和环氧泡沫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球形骨架的材料为不锈钢或硬质塑料。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吸油材料设置在球形骨架内壁和 / 或填充到球形骨架内。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吸油材料为吸油棉和 / 或吸附碳。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吸油棉为片状、 条状或枕状, 并紧密排列在球形骨架内。 0014 本发明的球形吸油装置,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0015 1、 本发明的球形骨架能够在轻松地随着波浪翻滚, 。

9、在使用时只需在海面、 湖面或 水面上放置若干个所述吸油装置即可, 而不用布控围油栏, 不仅减少了成本, 而且轻易地实 现了有效收集油污的效果 ; 另外, 所述吸油装置刚放置在海面、 湖面或水面上时, 体重较轻, 随着吸油量的增大, 所述吸油装置逐渐下沉, 最后所有的吸油棉和 / 或吸附碳都可以吸附 到油污, 效果非常好。 0016 2、 本发明的球形骨架上设置有锥形孔, 所述锥形孔外大内小, 使得油污可以顺利 说 明 书 CN 104452710 A 3 2/4 页 4 进入到球形骨架内, 进而将油污吸附。 0017 3、 本发明的吸油材料设置在球形骨架内, 能随着球形骨架的运动而在海面、 湖。

10、面 或水面上吸附油污。 0018 4、 当将吸满油污的吸油装置打捞时, 水可以由所述锥形孔中滤出, 因此, 吸油装置 在打捞起时的重量明显减小, 容易打捞。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0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吸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2 为本发明球形骨架上的圆柱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将吸油材料设。

11、置在吸油装置球形骨架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 1- 球形骨架, 11- 圆环, 2- 吸油材料, 3- 球面, 4- 锥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实施例一 : 0025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 构, 包括球形骨架 1、 浮力材料和吸油。

12、材料 2, 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 架 1 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 3, 在所述球面 3 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 4, 所述锥形孔 4 的大孔孔径为 5cm, 小孔孔径为 1cm, 所述锥形孔 4 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 所述吸油材 料 2 设置在球形骨架 1 内。 0026 其中, 所述球形骨架 1 由多个圆环 11 组成, 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 11 交叉形成球 形, 所述锥形孔 4 按一定规则排列在球面 3 上。 0027 所述浮力材料为聚氨酯树脂, 所述球形骨架1的材料为不锈钢, 所述吸油材料2设 置在球形骨架1内壁, 所述吸油材料2为吸油棉, 所述吸油棉为片状并紧。

13、密排列在球形骨架 1 内。 0028 实施例二 : 0029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 构, 包括球形骨架 1、 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 2, 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 架 1 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 3, 在所述球面 3 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 4, 所述锥形孔 4 的大孔孔径为 6cm, 小孔孔径为 2cm, 所述锥形孔 4 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 所述吸油材 料 2 设置在球形骨架 1 内。 0030 其中, 所述球形骨架1由多个圆环11组成, 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11 交叉形成球 说 明 书 CN 104452710 A。

14、 4 3/4 页 5 形, 所述锥形孔 4 无规则地排列在球面 3 上。 0031 所述浮力材料为聚氯乙烯泡沫, 所述球形骨架 1 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所述吸油材 料 2 设置在球形骨架 1 内壁和填充到球形骨架 1 内。所述吸油材料 2 为吸油棉和吸附碳, 所述吸油棉贴附在球形骨架 1 内壁, 所述吸附碳填充到球形骨架 1 内。 0032 实施例三 : 0033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 构, 包括球形骨架 1、 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 2, 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 架 1 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 3, 在所述球面 3 上形成多个外。

15、大内小的锥形孔 4, 所述锥形孔 4 的大孔孔径为 8cm, 小孔孔径为 4cm, 所述锥形孔 4 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 所述吸油材 料 2 设置在球形骨架 1 内。 0034 其中, 所述球形骨架 1 由多个圆环 11 组成, 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 11 交叉形成球 形, 所述锥形孔 4 按一定规则或者无规则地排列在球面 3 上。 0035 所述浮力材料为聚氨酯树脂和聚氯乙烯泡沫两种的组合。所述球形骨架 1 的材料 为不锈钢。所述吸油材料 2 填充到球形骨架 1 内。所述吸油材料 2 为吸油棉。所述吸油棉 为枕状, 并紧密排列在球形骨架 1 内。 0036 实施例四 : 0037 请参见。

16、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所述吸油装置为中空结 构, 包括球形骨架 1、 浮力材料和吸油材料 2, 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覆盖在球形骨 架 1 上形成吸油装置的球面 3, 在所述球面 3 上形成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孔 4, 所述锥形孔 4 的大孔孔径为 10cm, 小孔孔径为 5cm。所述锥形孔 4 将吸油桶内部与外部导通, 所述吸油 材料 2 设置在球形骨架 1 内。 0038 其中, 所述球形骨架 1 由多个圆环 11 组成, 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圆环 11 交叉形成球 形。所述锥形孔 4 无规则地排列在球面 3 上。 0039 所述浮力材料为环氧泡沫塑料。所述球形骨。

17、架 1 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所述吸油材 料2设置在球形骨架1内壁, 所述吸油材料2为条状吸油棉, 并紧密排列在球形骨架1内壁。 0040 本发明的球形吸油装置,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0041 1、 本发明的球形骨架能够在轻松地随着波浪翻滚, 在使用时只需在海面、 湖面或 水面上放置若干个所述吸油装置即可, 而不用布控围油栏, 不仅减少了成本, 而且轻易地实 现了有效收集油污的效果 ; 另外, 所述吸油装置刚放置在海面、 湖面或水面上时, 体重较轻, 随着吸油量的增大, 所述吸油装置逐渐下沉, 最后所有的吸油棉和 / 或吸附碳都可以吸附 到油污, 效果非常好。 0042 2、 本发明的球形骨架上。

18、设置有锥形孔, 所述锥形孔外大内小, 使得油污可以顺利 进入到球形骨架内, 进而将油污吸附。 0043 3、 本发明的吸油材料设置在球形骨架内, 能随着球形骨架的运动而在海面、 湖面 或水面上吸附油污。 0044 4、 当将吸满油污的吸油装置打捞时, 水可以由所述锥形孔中滤出, 因此, 吸油装置 在打捞起时的重量明显减小, 容易打捞。 0045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 说 明 书 CN 104452710 A 5 4/4 页 6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452710 A 6 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52710 A 7 2/2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52710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