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18007.7 (22)申请日 2014.12.03 B60L 5/18(2006.01) B60L 5/32(2006.01) (71)申请人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 地址 641300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车城大道 三段 456 号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72)发明人 马兴明 肖伟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51220 代理人 梁田 (54) 发明名称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 的单臂受电结构, 气缸中设置。
2、有降弓弹簧, 气缸连 接有连杆, 连杆连接有连接板, 连接板上设置有固 定轴, 固定轴穿过连接板后连接有下臂杆, 连接板 连接有升弓弹簧, 下臂杆连接有铰链座, 铰链座连 接有上框架, 上框架远离铰链座的一端连接有支 架, 支架设置有接触头, 接触头之间设置有传感 器, 传感器的触头与接触头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 面中, 传感器连接有数据线, 数据线一端与传感器 连接, 另一端与气缸连接。 该单臂受电结构的结构 简单, 在传输时能够保证电力输送的稳定性, 使得 电力机车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
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770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 CN 104477036 A 1/1 页 2 1.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气缸 (22) , 所述气缸 (22) 中设置有降弓弹簧 (3) , 气缸 (22) 连接有连杆 (5) , 连杆 (5) 远离气缸 (22) 的一端连接 有连接板 (6) , 连接板 (6) 上设置有固定轴 (24) , 固定轴 (24) 穿过连接板 (6) 的中心后连接 有下臂杆 (20) , 连接板 (6) 远离连杆 (5) 的一端连接有升弓弹簧 (9) , 下臂杆 (20)。
4、 远离固定 轴 (24) 的一端连接有铰链座 (19) , 铰链座 (19) 连接有上框架 (18) , 上框架 (18) 和下臂杆 (20) 均能绕着铰链座 (19) 转动, 上框架 (18) 远离铰链座 (19) 的一端连接有支架 (16) , 支 架 (16) 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接触头 (15) , 接触头 (15) 设置在同一高度, 接触头 (15) 之间设 置有传感器 (14) , 传感器 (14) 的触头与接触头 (15) 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中, 传感器 (14) 连接有数据线 (17) , 数据线 (17) 一端与传感器 (14) 连接, 另一端与气缸 (22) 连接。 2.根据。
5、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升弓弹簧 (9) 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板 (10) , 定位板 (10) 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绝缘子 (7) , 支撑绝缘子 (7) 的顶端分别与定位板 (10) 的两端固定, 下臂杆 (20) 设置有固定轴 (24) 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绝缘子 (7) 靠近, 并且固定轴 (24) 固定在定位板 (10) 上, 升弓弹簧 (9) 远离固定轴 (24) 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绝缘子 (7) 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支撑绝缘子 (7) 中远离下臂。
6、杆 (20) 的支撑绝缘子 (7) 顶端固定有连接轴, 升弓弹簧 (9) 远离固定轴 (24) 的一端与连接轴固定, 连接轴固定有定位架 (8) , 定位架 (8) 连接有推杆 (11) , 且推杆 (11) 上设置有转销, 转销同时穿过推杆 (11) 和定位架 (8) , 且推杆 (11) 能够绕 着转销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推杆 (11) 远离定位架 (8) 的一端连接有平衡杆 (12) , 平衡杆 (12) 远离推杆 (11) 的一端 连接有滑板 (13) , 滑板 (13) 与支架 (16) 固定, 且滑板 (。
7、13) 的顶端设置在接触头 (15) 的顶 端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气缸 (22) 远离连杆 (5) 的一端连接有通气管, 通气管上设置有缓冲阀 (1) 和压力表 (2) , 缓冲阀 (1) 设置在压力表 (2) 和气缸 (22) 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气缸 (22) 中设置有活塞 (21) , 活塞 (21) 连接有活塞杆, 活塞杆一端伸出气缸 (22) 与连 杆 (5) 连接, 降弓弹簧 (3) 一端与活塞 (21) 连接, 另一端与气缸 。
8、(22) 中远离通气管的内壁 壁面固定, 活塞杆设置在降弓弹簧 (3) 之间, 数据线 (17) 远离传感器 (14) 的一端穿过气缸 (22) 与活塞 (21) 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连杆 (5) 上套合有连杆绝缘子 (4) , 连杆 (5) 远离气缸 (22) 的端头固定有滑环 (23) , 连接 板 (6) 套在滑环 (23) 壁面上, 且连接板 (6) 能够沿着滑环 (23) 的壁面滑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77036 A 2 1/3 页 3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技术领域 00。
9、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 构。 背景技术 0002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 19 世纪 70 年代, 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 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 18 世纪以来, 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 从此科 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 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 之一, 是由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将自然界的 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 再经输电、 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当今是 互联网的时代, 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 因为我。
10、们发明了电脑、 家电等更多使 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电力产生的方 式主要有 : 火力发电 (煤等可燃烧物) 、 太阳能发电、 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 核能发电、 氢能发 电、 水利发电等, 21 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燃料电池是将氢、 天然气、 煤气、 甲醇、 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生物质能的高效和清洁利用技 术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单臂受电结构是电力牵引机车从接触网取得电能的 电气设备, 安装在机车或动车车顶上。 传统的单臂受电结构由于其结构复杂, 而且对于电能 传输时无法保证电流的稳定性, 导致电力机车。
11、的运行受到影响, 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单臂受电结构由于其结构复杂, 而且对于电能传 输时无法保证电流的稳定性, 导致电力机车的运行受到影响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能够提高 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该单臂受电结构的结构简单, 在传输时能够保证电力输 送的稳定性, 使得电力机车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输电的效率高, 解决了现有单臂受电结构 由于其结构复杂, 而且对于电能传输时无法保证电流的稳定性, 导致电力机车的运行受到 影响的问题。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 构, 包括气缸, 所述气缸中设。
12、置有降弓弹簧, 气缸连接有连杆, 连杆远离气缸的一端连接有 连接板, 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轴, 固定轴穿过连接板的中心后连接有下臂杆, 连接板远离连 杆的一端连接有升弓弹簧, 下臂杆远离固定轴的一端连接有铰链座, 铰链座连接有上框架, 上框架和下臂杆均能绕着铰链座转动, 上框架远离铰链座的一端连接有支架, 支架的顶端 设置有两个接触头, 接触头设置在同一高度, 接触头之间设置有传感器, 传感器的触头与接 触头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中, 传感器连接有数据线, 数据线一端与传感器连接, 另一端与 气缸连接。 0005 所述升弓弹簧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板, 定位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绝缘子, 支撑绝缘子。
13、的顶端分别与定位板的两端固定, 下臂杆设置有固定轴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 说 明 书 CN 104477036 A 3 2/3 页 4 绝缘子靠近, 并且固定轴固定在定位板上, 升弓弹簧远离固定轴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绝缘 子固定。 0006 所述支撑绝缘子中远离下臂杆的支撑绝缘子顶端固定有连接轴, 升弓弹簧远离固 定轴的一端与连接轴固定, 连接轴固定有定位架, 定位架连接有推杆, 且推杆上设置有转 销, 转销同时穿过推杆和定位架, 且推杆能够绕着转销转动。 0007 所述推杆远离定位架的一端连接有平衡杆, 平衡杆远离推杆的一端连接有滑板, 滑板与支架固定, 且滑板的顶端设置在接触头的顶端下方。 0。
14、008 所述气缸远离连杆的一端连接有通气管, 通气管上设置有缓冲阀和压力表, 缓冲 阀设置在压力表和气缸之间。 0009 所述气缸中设置有活塞, 活塞连接有活塞杆, 活塞杆一端伸出气缸与连杆连接, 降 弓弹簧一端与活塞连接, 另一端与气缸中远离通气管的内壁壁面固定, 活塞杆设置在降弓 弹簧之间, 数据线远离传感器的一端穿过气缸与活塞连接。 0010 所述连杆上套合有连杆绝缘子, 连杆远离气缸的端头固定有滑环, 连接板套在滑 环壁面上, 且连接板能够沿着滑环的壁面滑动。 0011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该单臂受电结构的结构简单, 在传输时能够保证 电力输送的稳定性, 使得电力机车能。
15、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输电的效率高, 解决了现有单臂受 电结构由于其结构复杂, 而且对于电能传输时无法保证电流的稳定性, 导致电力机车的运 行受到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 1缓冲阀 ; 2压力表 ; 3降弓弹簧 ; 4连 杆绝缘子 ; 5连杆 ; 6连接板 ; 7支撑绝缘子 ; 8定位架 ; 9升弓弹簧 ; 10定位板 ; 11推杆 ; 12平衡杆 ; 13滑板 ; 14传感器 ; 15接触头 ; 16支架 ; 17数据线 ; 18 上框架 ; 19铰链座 ; 20下臂杆 ; 21活塞 ; 22气缸 ; 23滑环。
16、 ; 24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 仅限于此。 0015 实施例 1 : 如图1所示,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包括气缸22, 所述气缸22中设 置有降弓弹簧 3, 气缸 22 连接有连杆 5, 连杆 5 远离气缸 22 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 6, 连接板 6 上设置有固定轴 24, 固定轴 24 穿过连接板 6 的中心后连接有下臂杆 20, 连接板 6 远离连 杆5的一端连接有升弓弹簧9, 下臂杆20远离固定轴24的一端连接有铰链座19, 铰链座19 连接有上框架 18, 上框架 18 和下臂杆。
17、 20 均能绕着铰链座 19 转动, 上框架 18 远离铰链座 19的一端连接有支架16, 支架16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接触头15, 接触头15设置在同一高度, 接触头 15 之间设置有传感器 14, 传感器 14 的触头与接触头 15 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中, 传感器 14 连接有数据线 17, 数据线 17 一端与传感器 14 连接, 另一端与气缸 22 连接。在传 统的受电结构工作时, 其在电力传送时接触头与接触网的接触点不能够准确地反馈, 由于 说 明 书 CN 104477036 A 4 3/3 页 5 电力输送具有延时性, 使得操作人员无法对传送的状态进行时刻掌握, 容易造成滞后性, 。
18、甚 至造成安全隐患, 而本发明的升弓过程是 : 压缩空气经缓冲阀 1 均匀进入传动气缸 22, 气缸 活塞压缩气缸内的降弓弹簧 3, 此时升弓弹簧 9 使下臂杆转动, 抬起上框架和滑板, 受电弓 匀速上升, 在接近接触线时接触头 15 有一缓慢停滞, 使得传感器 14 能够有反应时间, 然后 迅速接触接触线, 传感器14将信号及时传递到气缸2, 使得气缸22保持在固定的位置, 电力 的传输实现稳定。 降弓过程是 : 传动气缸内压缩空气经受电弓缓冲阀迅速排向大气, 在降弓 弹簧作用下, 克服升弓弹簧的作用力, 使受电弓迅速下降, 脱离接触网。该单臂受电结构的 结构简单, 在传输时能够保证电力输送。
19、的稳定性, 使得电力机车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输电 的效率高, 解决了现有单臂受电结构由于其结构复杂, 而且对于电能传输时无法保证电流 的稳定性, 导致电力机车的运行受到影响的问题。 0016 所述升弓弹簧9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板10, 定位板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绝 缘子 7, 支撑绝缘子 7 的顶端分别与定位板 10 的两端固定, 下臂杆 20 设置有固定轴 24 的 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绝缘子 7 靠近, 并且固定轴 24 固定在定位板 10 上, 升弓弹簧 9 远离固 定轴 24 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绝缘子 7 固定 ; 所述支撑绝缘子 7 中远离下臂杆 20 的支撑绝 缘子 7 顶端固。
20、定有连接轴, 升弓弹簧 9 远离固定轴 24 的一端与连接轴固定, 连接轴固定有 定位架 8, 定位架 8 连接有推杆 11, 且推杆 11 上设置有转销, 转销同时穿过推杆 11 和定位 架 8, 且推杆 11 能够绕着转销转动 ; 所述推杆 11 远离定位架 8 的一端连接有平衡杆 12, 平 衡杆 12 远离推杆 11 的一端连接有滑板 13, 滑板 13 与支架 16 固定, 且滑板 13 的顶端设置 在接触头 15 的顶端下方。支撑绝缘子 7 和定位板 10 为升弓弹簧 9 提供支撑, 使得其能够 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拉动连接板转动, 使得下臂杆 20 能够进行转动, 从而实现整体结构的。
21、伸 缩, 实现接触。推杆 11 推动平衡杆 12 转动, 使得滑板 13 能够有接触轨道接触, 沿着线路方 向进行滑动, 轨迹能够达到预定的轨迹行动。 0017 所述气缸 22 远离连杆 5 的一端连接有通气管, 通气管上设置有缓冲阀 1 和压力表 2, 缓冲阀 1 设置在压力表 2 和气缸 22 之间 ; 所述气缸 22 中设置有活塞 21, 活塞 21 连接有 活塞杆, 活塞杆一端伸出气缸 22 与连杆 5 连接, 降弓弹簧 3 一端与活塞 21 连接, 另一端与 气缸 22 中远离通气管的内壁壁面固定, 活塞杆设置在降弓弹簧 3 之间, 数据线 17 远离传感 器 14 的一端穿过气缸 。
22、22 与活塞 21 连接 ; 所述连杆 5 上套合有连杆绝缘子 4, 连杆 5 远离 气缸 22 的端头固定有滑环 23, 连接板 6 套在滑环 23 壁面上, 且连接板 6 能够沿着滑环 23 的壁面滑动。气缸 22 中的气流情况通过通气管来进行气流的输入和输出, 并且通过缓冲阀 1 来控制气流大小, 避免突然动作导致机车受损, 压力表 2 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监控气流的变 化情况, 在合理的数值内进行运行, 连接板6通过沿着滑环23的移动, 从而实现整个结构的 角度变化, 接触头 15 能够与上方的电线接触, 实现通电。 0018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是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 方法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 均落入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477036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77036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