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薄芝糖肽注射液的灵芝属薄树芝菌的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和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薄芝糖肽注射 液的灵芝属薄树芝菌的培养基、 用该培养基培养灵芝属薄树芝菌的方法以及利用该培养基 培养的薄树芝菌来制备薄芝糖肽注射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薄芝糖肽注射液系用 GCL 菌株, 经液体发酵培养制得薄树芝干燥菌丝体, 菌丝体 经提取、 纯化、 稀配、 过滤、 灌封而制得的灭菌水溶液。
本品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 等有促进作用 ; 具有抗氧化作用, 清除氧自由基, 还有促进核酸、 蛋白质生物合成作用。 临床 使用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萎缩性肌强直及前庭功能障碍、 高血压 等引起的眩晕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癫痫、 失眠等症, 亦可用于肿瘤、 肝炎的辅助治疗。
多糖、 多肽是薄芝糖肽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 现行国家药品标准中, 薄芝糖肽注 射液的规格为 2ml 中含多糖 5mg, 含多肽 1mg, 产品中多糖多肽的含量不得低于标示量的 90%。
当前工业化规模生产中, 单位发酵液中多糖多肽的得量不高, 每毫升发酵液平均 得多糖 0.5 毫克, 得多肽 0.1 毫克。
在薄芝糖肽注射液质量标准中, 可见异物和热原是两个重要检查项目, 因本品是 经发酵制备的产品, 如生产条件控制不当, 很易造成上述两项达不到标准要求, 从而降低成 品收率。
如何提高单位发酵液中多糖多肽的得量, 以及如何改进稀配、 灌装工艺, 使可见异 物、 热原两项质量指标稳定合格, 对提高薄芝糖肽注射液的技术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 生产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灵芝属薄树芝菌生长、 代谢的发酵培养 基配方。
该培养基的配方为 : 黄豆饼粉 2.0 ~ 3.0 %、 麸皮粉 1.0 ~ 2.0 %、 蔗糖 3.0 ~ 5.0%、 硫酸铵 0.04 ~ 0.06%、 硫酸镁 0.05 ~ 0.1%、 磷酸二氢钠 0.1 ~ 0.2%、 磷酸氢二 钠 0.2 ~ 0.4 %、 豆油 0.4 ~ 0.6 %、 维生素 B2 0.00005 ~ 0.0002 %、 赖氨酸 0.0001 ~ 0.0003%、 甘氨酸 0.0002 ~ 0.0004%, 其余为水。
上述培养基的配方优选 : 黄豆饼粉 2.5 %、 麸皮粉 1.5 %、 蔗糖 4.0 %、 硫酸铵 0.05 %、 硫酸镁 0.075 %、 磷酸二氢钠 0.15 %、 磷酸氢二钠 0.3 %、 豆油 0.5 %、 维生素 B2 0.0001%、 赖氨酸 0.0002%、 甘氨酸 0.0003%, 其余为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上述培养基培养灵芝属薄树芝菌的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培养基培养的薄树芝菌来制备薄芝糖肽注射液的方法。
上述薄芝糖肽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a) 将灵芝属薄树芝菌株置上述培养基中发酵培养, 得菌丝体 ;
b) 将所得菌丝体用醇溶剂进行提取, 静置, 得薄芝糖肽提取液 ;
c) 将上述提取液进行稀配、 灌封、 灭菌, 得薄芝糖肽注射液 ;
其中, 步骤 b) 中所述的醇为乙醇、 丙醇、 1, 2- 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乙醇, 更优选 75%~ 95%的乙醇水溶液, 最优选 85%的乙醇水溶液 ;
考虑到薄芝糖肽注射液为经发酵得到, 为去除产品中蛋白质、 鞣质等杂质, 故提取 液在稀配前, 增加了步骤 b) 中的低温静置过程 ; 具体说, 步骤 b) 中静置的温度为 0 ~ 15℃, 优选 2℃ ; 静置的时间为 6 ~ 16 小时, 优选 10 小时 ;
此外, 在注射液稀配过滤灌装过程中, 控制药液在较低温度范围内, 以防止微生物 污染 ; 具体说, 步骤 c) 中对提取液进行稀配、 过滤、 灌封的过程中, 将提取液温度控制在 0 ~ 20℃, 优选控制在 4 ~ 6℃ ;
另外, 薄芝糖肽注射液属最终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 按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 范 ) 要求, 最终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的稀配、 过滤和灌封应在 10000 级空气洁净条件下进 行。 本发明考虑到产品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 提高了对制造环境的洁净度要 求。即, 步骤 c) 中提取液进行稀配、 过滤、 灌封的过程在 10000 级背景下局部 100 级的空气 洁净度条件下进行。 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培养的灵芝属薄树芝菌菌丝粗壮, 单位发酵液中多糖、 多肽 的产量显著提高, 平均每毫升发酵液可得多糖 0.8 毫克, 可得多肽 0.14 毫克。利用该培养 基培养的薄树芝菌制备的薄芝糖肽注射液, 其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其中, 可见异物、 热 原两检查项目符合要求, 一次成品合格率达 98%以上。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薄芝糖肽注射液工业化规模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 式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应该理解, 以下所述具体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而非用于对本发明进行任何性质的限定, 其中所用材料、 试剂等仅为代表性的, 其并不限于 所列举的情况。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以下说明可以对本发明做出不脱离本发 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的改动和改进, 这些改动和改进也处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 范围内。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下面是对流程图中所提到的材料和步骤的详 细说明。
1. 菌种灵芝属薄树芝 [Ganoderma Capense(Llogd)Teng]
2. 斜面菌种的制备
培养基 : 蔗糖 2%、 磷酸二氢钠 0.3%、 硫酸镁 0.15%、 琼脂 2%、 麸皮 5%, 25℃恒 温培养 5 ~ 6 天, 待白色菌丝布满斜面, 4℃保存。3. 一级种子瓶制备
培养基 : 蔗糖 2%、 磷酸二氢钠 0.3%、 硫酸镁 0.15%、 琼脂 2%、 麸皮 5%和维生素 B20.0001%。接入斜面菌种, 26 ~ 28℃摇床培养 72 ~ 96 小时, 至菌液浅黄棕色, 澄清, 菌 球多刺, 直径 3 毫米左右。
4. 二级种子瓶制备
培养基 : 蔗糖 2%、 磷酸二氢钠 0.3%、 硫酸镁 0.15%、 琼脂 2%、 麸皮 5%和维生素 B2 0.0001%。
接入一级种子瓶液, 种量 8%, 26 ~ 28℃培养 72 ~ 96 小时, 至菌液浅黄棕色, 澄 清, 菌球多刺, 直径 3 ~ 5 毫米。
5. 种子罐培养
培养基配比 : 黄豆饼粉 2.0 ~ 3.0%、 麸皮粉 1.0 ~ 2.0%、 蔗糖 3.0 ~ 5.0%、 硫 酸铵 0.04 ~ 0.06%、 硫酸镁 0.05 ~ 0.1%、 磷酸二氢钠 0.1 ~ 0.2%、 磷酸氢二钠 0.2 ~ 0.4%、 豆油 0.4 ~ 0.6%、 维生素 B2 0.00005 ~ 0.0002%、 赖氨酸 0.0001 ~ 0.0003%、 甘 氨酸 0.0002 ~ 0.0004%, 其余为水。
最佳培养基配比为 : 黄豆饼粉 2.5%、 麸皮粉 1.5%、 蔗糖 4.0%、 硫酸铵 0.05%、 硫 酸镁 0.075%、 磷酸二氢钠 0.15%、 磷酸氢二钠 0.3%、 豆油 0.5%、 维生素 B2 0.0001%、 赖 氨酸 0.0002%、 甘氨酸 0.0003%, 其余为水。
实罐灭菌, 罐压 0.1Mpa 122℃灭菌 30 分钟, 保压 0.1Mpa, 降温至培养温度, 接入二 级种瓶液, 培养条件 : 温度 26 ~ 28℃, 罐压 0.05Mpa, 空气流量 : 0 ~ 16 小时时 10 ~ 15 立 方米 / 时 ; 16 小时~放罐 20 立方米 / 时。
6. 发酵罐培养
培养基配比 : 黄豆饼粉 2.0 ~ 3.0%、 麸皮粉 1.0 ~ 2.0%、 蔗糖 3.0 ~ 5.0%、 硫 酸铵 0.04 ~ 0.06%、 硫酸镁 0.05 ~ 0.1%、 磷酸二氢钠 0.1 ~ 0.2%、 磷酸氢二钠 0.2 ~ 0.4%、 豆油 0.4 ~ 0.6%、 维生素 B2 0.00005 ~ 0.0002%、 赖氨酸 0.0001 ~ 0.0003%、 甘 氨酸 0.0002 ~ 0.0004%, 其余为水。
最佳培养基配比为 : 黄豆饼粉 2.5%、 麸皮粉 1.5%、 蔗糖 4.0%、 硫酸铵 0.05%、 硫 酸镁 0.075%、 磷酸二氢钠 0.15%、 磷酸氢二钠 0.3%、 豆油 0.5%、 维生素 B2 0.0001%、 赖 氨酸 0.0002%、 甘氨酸 0.0003%, 其余为水。
实罐灭菌, 罐压 0.1Mpa, 122℃灭菌 30 分钟, 保压 0.1Mpa, 降温至培养温度, 利用压 差将种子罐种子压入发酵罐。
培养条件 : 温度 26 ~ 28℃, 罐压 0.05Mpa, 空气流量 : 0 ~ 16 小时 5 ~ 20 立方米 / 时, 16 小时~放罐 25 立方米 / 时, 培养时间 66 ~ 78 小时。
放罐条件 : 菌丝内充满液泡, 分枝分节部分断裂, 溶液浅黄棕色, 发酵液开始变稀。
7. 发酵液及菌丝体处理
放罐发酵液以离心机脱水, 所得潮菌丝体于 70 ~ 80℃干燥, 至水份≤ 5%, 得干菌 丝体。
8. 菌丝体提取
菌丝体以 75 ~ 95%乙醇或丙醇提取, 过滤, 得提取液。
最佳提取工艺为 : 干菌丝体加 85%乙醇, 回流提取 2 次, 加活性炭, 搅拌过滤, 滤液减压赶醇, 加注射用水, 于 2℃静置 10 小时, 过滤, 得提取液。
9. 提取液静置
提取液在 0 ~ 15℃静置 6 ~ 16 小时。
最佳提取液静置条件为 : 提取液稀配前 2℃静置 10 小时。
10. 稀配
控制药液温度 0 ~ 20℃进行稀配。
最佳稀配工艺为 : 操作在 10000 级背景下局部 100 级中进行, 控制药液温度 4 ~ 6℃, 以 5%碳酸氢钠液调节提取液, pH 值为 5.8 ~ 6.5, 加注射用水, 使溶液中多糖含量为 2.5 ~ 10 毫克 / 毫升, 多肽含量为 0.5 ~ 2 毫克 / 毫升, 经 0.45 毫微米和 0.22 毫微米滤器 过滤, 在 2000 ~ 3000Lx 照度下灯检, 药液应为浅黄棕色溶液, 澄明, 无可见异物。
11. 灌封
控制药液温度 0 ~ 20℃进行灌封。
最佳灌封工艺为 : 操作在 10000 级背景下局部 100 级中进行, 控制药液温度 4 ~ 6℃。
将灯检合格的药液按规定装量灌注至洁净安瓿中, 封口。
12. 灭菌 在 121℃流通蒸气下灭菌 3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