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合模分离、组装饰边挤压带的鞋底.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21718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44166.7

申请日:

2013.08.14

公开号:

CN104582520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3B 13/14申请日:20130814|||公开

IPC分类号:

A43B13/14; A43B7/08

主分类号:

A43B13/14

申请人:

崔有达

发明人:

崔有达

地址:

韩国庆尚北道

优先权:

10-2012-0090459 2012.08.20 KR; 10-2013-0073487 2013.06.26 KR; 10-2013-0096003 2013.08.13 KR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黄纶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鞋底,该鞋底包括透气性鞋底,该透气性鞋底具备可与透气性鞋底分离和组装的饰边挤压带。本发明的透气性鞋底包括包围鞋底的侧面而选择性地开闭透气口的饰边挤压带,饰边挤压带和鞋底具备彼此对应的连接单元。根据本发明,能够方便地开闭形成于鞋底的侧面的透气口,因此能够在保持一般鞋底的外形的情况下穿着或获得透气性而去除鞋内的湿气,由此能够消除脚气或脚臭,另外,在外形上可选择保持一般鞋底的外形或保持透气性鞋的外形而穿着,提高透气性鞋的使用便利性,能够完美地防止水或灰尘或异物通过透气口而渗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底,其包括:形成于内部的空气通道;形成于侧面而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的第 一透气口;以及形成于上部体而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的第二透气口;
弹性材质的饰边挤压带,其与所述鞋底的侧面结合而密封所述第一透气口或能够 分离,在两端具备第一连接单元;以及
第二连接单元,其形成于所述鞋底,并与所述饰边挤压带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结 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鞋底的所述侧面,在所述第一透气口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有第一带嵌入 槽和第二带嵌入槽,
将上下形成有盖部的所述饰边挤压带连接到所述鞋底的侧面,
所述饰边挤压带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嵌入于所述第一带嵌入槽和所述第二带嵌入 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以包括所述第一透气口的周边部从所述鞋底的所述侧面突起的方式,对所述第一 透气口的四周周边部进行阴刻而形成包括所述第一透气口的突起部,
将所述饰边挤压带连接到形成有包括所述第一透气口的突起部的鞋底的侧面,
具备伸缩性的所述饰边挤压带连接到所述鞋底的侧面,与所述突起部的外边缘形 成一定角而挤压并紧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鞋底的侧面,在避开所述第一透气口的位置形成有保管用连接单元,该保 管用连接单元在需要利用所述第一透气口而进行空气循环的情况下能够搁置所述饰 边挤压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单元沿着所述鞋底的长度方向而形成有多个,以使能够调整所述饰 边挤压带的张力。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及所述第二连接单元是彼此对应的挂环、挂钩、摁扣、扣儿。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鞋底的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由所述鞋底的自身材质形成或者是独立安 装的转动连接工具。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包括下部体;以及
上部体,其隔着立柱而位于所述下部体的上部,并具备所述第二透气口,
所述空气通道是形成于所述下部体与所述上部体之间的空间,沿着所述下部体和 所述上部体的侧面周边部而形成所述第一透气口并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在透气性鞋底的侧面的一端由转动体构成连接单元,在另一端形成挂环。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在透气性鞋底的侧面具备用于连接饰边挤压带的连接单元。

11.  一种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底,其包括形成于内部的空气通道、形成于侧面而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的第一 透气口、以及形成于上部体而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的第二透气口;以及
弹性材质的环形饰边挤压带,其以包围所述鞋底的整个侧面的方式结合或分离, 在结合时挤压所述第一透气口而密封。

12.  一种饰边挤压带,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围鞋底的侧面而挤压的能够分离和连 接的鞋底的饰边,
所述饰边挤压带由弹性材质构成,并连接到所述鞋底的侧面。

13.  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未粘接饰边的鞋底;以及
饰边挤压带,其包围所述鞋底的侧面而起到鞋底饰边的作用,其能够分离和组装, 并具备弹性和伸缩性。

说明书

说明书可合模(分离、组装)饰边挤压带的鞋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底,具体地,涉及如下的包括可分离、连接及更换的饰边挤压带的 鞋底:在独立的鞋底的饰边连接独立的挤压带而可选择性地开闭形成于鞋底的透气 口,并且能够获得装饰效果及加强效果。
背景技术
一般地,如图1所示,鞋10首选由在步行时与地面接触的鞋底(sole)11、与鞋 底11的上部结合而从外部保护使用者的脚的鞋帮(upper)12、位于鞋帮12的内部 而与脚直接接触的鞋垫13或脚垫构成。
但是,最近为了获得各种功能,大部分对位于鞋底(sole)上的其他材质的鞋底 夹层(midsole)进行加强,有时将鞋底夹层(midsole)与鞋底(sole)粘接而制造成 一个鞋底(sole)而变为鞋底,甚至也可以在鞋底(sole)的下面另外粘接防滑窗而 进行制造。
因此,本发明涉及将鞋底夹层(midsole)包括在内的鞋底,可以上下粘贴不同 材质而构成一个鞋底或仅由一个材质构成鞋底,因此将 本发明理解为将包括上下粘接多个材质而成的鞋底夹层(midsole)的鞋底(sole)或 由一个材质构成的鞋底均包括在内的全面意义上的鞋底(sole)而进行说明。
即,既可以将鞋底与鞋底夹层粘接而构成一体型的鞋底,也可以单纯地在鞋底 (sole)上粘接鞋底夹层。此时的透气性鞋底中的鞋底夹层是在侧面未形成透气口, 而仅在上面形成了透气口的鞋底夹层(midsole),或者在包括粘接不同的材质而成的 鞋底夹层的鞋底的情况下,可通过在鞋底的侧面和内部均确保透气口而制作透气性鞋 底。
因此,鞋底11或包括鞋底夹层的鞋底需要在支承使用者的体重的同时吸收步行 时的冲击,因此由耐久性优异的各种材质制作,并且在包括鞋底夹层的情况下,又会 在鞋底上粘接不同的材质的鞋底夹层。
特别是,最近随着喜欢休闲或运动的人增多,消费者越发关注对鞋底11付与了 冲击吸收功能、通风功能等的功能性鞋,由此也非常活跃地进行着对功能性鞋的研发。
另外,在大部分情况下,粘接于鞋底的侧面而具备外形上的外观设计和各种功能 的饰边被粘接在鞋底而制造,一部分鞋底是以在上面外边缘粘接饰边,并与鞋底的侧 面隔开而遮住侧面的方式制造,但是由于粘接了鞋底饰边,由此在鞋底的侧面形成了 通风通道或透气口的透气性鞋底的情况下,存在侧面无法开闭的副作用和缺点。
另外,作为鞋底的一种,在鞋底的侧面形成了通风通道或透气口的透气性鞋底, 即,在韩国注册专利第10-0510087号的例子中,公开了在鞋底11的侧面形成了透气 口,从而能够与外部之间进行在脚底产生的热和水分的交换的功能性鞋。具体地,如 图1所示,在鞋底11的侧面和上面分别形成了透气口17,18,在鞋底11的内部利 用多个支承台而形成空间,从而能够进行与外部之间的热交换及水分交换。
但是,在上述注册专利的鞋底11的情况下,需要单独地制造透气室支承部件而 进行结合,因此具有结构和制造工序复杂的缺点。另外,为了防止水从外部渗透而在 鞋底11的内部设置了金属网形态的防水部件,但通过金属网难以获得充分的防水效 果,反而因金属网而存在透气性下降的问题。另外,存在无法阻止异物和水从外部侵 入的缺点,并且在外形上始终在鞋底的侧面形成孔,因此存在美观上的外观设计而不 够漂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点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并形成既能 保持一般鞋底的外形,又能开闭鞋底的侧面,并且可实现分离或组装或者虽然不能分 离但能够开闭透气口的鞋底饰边即‘饰边挤压带’与在鞋底的外壁即侧面或旁边形成 有透气口的鞋底,从而提供包括能够有效开闭鞋底的侧面的‘饰边挤压带’的鞋底, 从而获得各式各样的功能和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谋求外观设计的多样化,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嗜好而变 更鞋底饰边的形状或颜色,从而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审美爱好。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适用于在侧面形成有透气口或通风通道的透气性鞋底 而保持一般鞋底的外形的同时,通过打开通风通道而将根据对流的空气循环最大化而 使脚的热气变凉,而且通过去除湿气而克服脚的脚气、臭味等,从而实现脚的健康。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防止水或异物侵入到侧面被打穿的透气性鞋底的功 能最大化。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使用者选择性地开闭透气口,从而可根据 情况而以多种方式使用的透气性鞋。
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的鞋底:在鞋底的侧面以可连接并分离的方式 形成可分离和连接的由具有伸缩性和弹性的材质构成的饰边即‘饰边挤压带’,将鞋 底的侧面有效地紧贴并挤压,并根据需要而进行分离,从而不仅能够构成各种外形, 而且在侧面具有透气口的透气性鞋底中,将包括以将形成于侧面的通风通道或透气口 暴露或密封的方式选择性地穿着的透气性鞋底的鞋底与‘饰边挤压带’融合并组装。
在此,本发明提供透气性鞋底,其包括:透气性鞋底,其在侧面形成有透气口, 并在该侧面由与鞋底本身相同的材质通过(橡胶)成形或射出而形成有多个在侧面用 于连接饰边挤压带的第二连接单元即挂环;饰边挤压带,其包围所述鞋底的侧面,并 具备由自身材质分别形成于两端的第一连接单元即挂钩;挂环,其与所述饰边挤压带 的所述挂钩结合,由自身材质形成在所述鞋底的侧面。
另外,本发明提供鞋底,其包括:透气性鞋底,其在侧面形成有既是用于将饰边 挤压带连接到鞋底的第二连接单元又是作为结合单元的转动连接工具,并且在侧面形 成有透气口;饰边挤压带,其包围所述鞋底的侧面,并具备插入鞋底的转动连接工具 的第一连接单元,其中通过将所述鞋底的转动连接工具结合到形成于所述饰边挤压带 的两端的第一连接单元而能够开闭透气性鞋底的透气口。
并且,本发明提供透气性鞋底,透气性鞋底包括:鞋底,该鞋底包括在鞋底的内 部通过设置立柱而形成的空气通道、形成于侧面而将所述空气通道与鞋的外部连通的 第一透气口、形成于上面而将所述空气通道与鞋的内部连通的第二透气口;饰边挤压 带,其包围所述鞋底的侧面而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透气口,并具备由本身的材质分 别形成于两端的挂环;以及挂环,其与所述饰边挤压带的所述挂钩结合,由自身材质 形成于所述鞋底的侧面。
另外,本发明提供透气性鞋底,透气性鞋底包括:鞋底,该鞋底包括在鞋底的内 部通过设置立柱而形成的空气通道、形成于侧面而将所述空气通道与鞋的外部连通的 第一透气口、形成于上面而将所述空气通道与鞋的内部连通的第二透气口;饰边挤压 带,其包围所述鞋底的侧面而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透气口,并具备由自身材质分别 形成于两端的连接单元,其中通过将由自身材质形成于所述鞋底的侧面的转动连接工 具结合到形成于所述饰边挤压带的所述连接单元而能够开闭透气口。
本发明的透气性鞋底包括:下部体;上部体,其隔着立柱而位于所述下部体的上 部,并具备所述第二透气口;空气通道,其形成于所述下部体与所述上部体之间;第 一透气口,其沿着所述下部体和所述上部体的周边部而形成,并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
另外,例如使形成于所述透气性鞋底的侧面的第一透气口部分比周边突出等这 样,通过射出成形而以使第一透气口部分或连接鞋底侧面即饰边挤压带的部分形成为 各式各样的方式构成侧面,从而能够提高所连接的饰边挤压带的紧贴性和挤压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透气性鞋底的所述鞋底的所述侧面形成有供所述饰边挤压带的 至少一部分嵌入的带嵌入槽。
另外,在本发明的透气性鞋底的所述鞋底的所述侧面,在避开第一透气口的位置 形成有用于搁置所述饰边挤压带的保管用环。
另外,本发明的形成于透气性鞋底的所述挂环沿着所述鞋底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多 个,以使能够调节所述饰边挤压带的张力。
另外,本发明的透气性鞋底的所述挂环及所述挂钩优选由鞋底及饰边挤压带的各 自的自身材质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透气性鞋底中连接饰边挤压带的连接单元由彼此对应的挂环及 挂钩、公母挂钩、公母扣儿、摁扣等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透气性鞋底中,将饰边挤压带连接到鞋底的连接单元既可以用 由鞋底的自身材质形成的转动连接工具构成,也可以由螺栓、铆钉、摁钉等这样的单 独的转动连接工具构成。
另外,在通过转动连接工具将鞋底与饰边挤压带结合而附着时,既可使饰边挤压 带固定到鞋底而构成一体型,也可使转动连接工具分离以及结合,由此更换饰边挤压 带。
另外,透气性鞋底的侧面的一端由转动体构成连接单元,另一端形成挂环。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用于将饰边挤压带有效地连接到鞋底的各种结构均可 适用于在侧面形成有透气口的透气性鞋底。
另外,饰边挤压带的具体形状也可根据鞋底的形态而构成为各式各样。
另外,在鞋底整个周围形成第一透气口,并利用与此对应的环形的饰边挤压带的 伸缩性而进行连接来解决课题,此时也同样能够适用于分为前掌或后掌的鞋底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方便地开闭鞋底的透气口,因此在保持一般鞋底的外形的同时, 获得透气性,能够去除鞋内的湿气,由此能够消除脚气或脚臭。
另外,可选择性地保持一般鞋底的外形而穿着或保持透气性鞋的外形而穿着,并 可提高透气性鞋的使用便利性,可完美地防止水或灰尘或异物通过透气口而渗透。
另外,通过更换饰边挤压带,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嗜好而变更鞋底饰边的形状或颜 色,因此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审美爱好,并且能够更换经常被磨损的部分,从而能够延 长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安装有鞋底的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4是对形成于鞋底的挂环的多个类型进行例示的图。
图5是对由鞋底自身材质形成的转动连接工具的多个类型进行例示的图。
图6是对将饰边挤压带固定到鞋底的螺栓等的转动连接工具进行例示的图。
图7是结合了饰边挤压带的鞋底的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7的B-B’线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安装了饰边挤压带的状态的鞋的图。
图10是表示在鞋底的侧面形成有多个挂环的形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在饰边挤压带的两端形成有加强部的形态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形成有透气性鞋底的鞋和安装了饰边挤压带 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将饰边挤压带连接到鞋底的多个类型的图。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而将饰边挤压带结合到鞋底的形态的截 面图。
图15是表示在包围整个第一透气口的周边形成了突起部的情况下,将饰边挤压 带结合到鞋底的形态的图。
图16是表示在第一透气口各自的周边形成了突起部的情况下,将饰边挤压带结 合到鞋底的形态的图。
图17是表示饰边挤压带覆盖透气口的状态和避开第一透气口而保管的状态的 图。
图18是表示使用转动连接工具而将饰边挤压带选择性地定位的形态的图。
图19是对环形饰边挤压带和将环形饰边挤压带结合到鞋底的形态进行例示的 图。
图20是表示在鞋底的前掌和后掌分别形成有透气口的形态的图。
图21及图22分别是对由饰边挤压带来代替鞋底的饰边的多个情况进行例示的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2的分解立体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鞋100选择性地包括鞋底110、 与鞋底110的上部结合的鞋帮120、设于鞋帮120的内部的鞋垫130,并且在鞋底110 安装有饰边挤压带150的这一点上与以往的鞋不同。
在鞋底110的侧面形成有多个第一透气口116,在上面形成有多个第二透气口 117,第一及第二透气口116,117通过形成于鞋底110的内部的空气通道(图3的115) 而彼此连通。
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鞋底110包括所有由一个材质制作的情况、 由两个材质上下附着的情况、附着鞋底夹层(midsole)的情况。在鞋底夹层(mmidsloe) 附着于鞋底110的上部的情况下,优选为,在鞋底夹层(midsole)也要形成第二透 气口117,并且在鞋垫130上也形成有与第二透气口117连通的透气口132。
如作为沿图2的A-A’线的截面图的图3所示,鞋底110包括下部体111、在通 过立柱113支承的状态下与下部体111的上部隔开的上部体112。
下部体111与上部体112之间形成的空间起到空气通道115的功能,在鞋底110 的侧面,空气通道115与外部彼此连通的部分构成第一透气口116。鞋底110的第二 透气口117形成于上部体112。
因此,通过第一透气口116、空气通道115及第二透气口117,外部的凉爽的空 气被供给到鞋内部,鞋内的热与水分被排出到外部。
构成鞋底110的下部体111、上部体112及立柱113优选为通过射出成形等而形 成为一体,但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将下部体111和立柱113成形为一体之后粘接 或结合上部体112,也可以将上部体112和立柱113成形为一体之后粘接或结合下部 体111。另外,也可以将下部体111、上部体112及立柱113分别独立地成形之后进 行结合。
在使用这样的结构的鞋底110的情况下,形成于下部体111与上部体112之间的 空气通道115直接与外部连通,因此能够将空气循环效果最大化。另外,也可以使用 饰边挤压带150而密封形成于侧面的第一透气口116,因此能够防止水或异物的渗透。
在附图中,空气通道115及与此连通的第一、第二透气口116,117仅形成于鞋 底110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在鞋底110的中间部分未形成。
但这仅为例示,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为了鞋的轻量化和节减材料,也可以在鞋底110的整个内部形成立柱113, 从而在鞋底110的整个面形成空气通道115。在该情况下,与内部的空气通道115连 通的第一透气口116或第二透气口117既可形成于鞋底110的侧面或整个上部体112, 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仅形成在鞋底110的侧面或上部体112的一部分。
在鞋底110的两侧面形成有与分别形成于饰边挤压带150的两端的挂钩152结合 的挂环118。
挂环118优选由鞋底110自身材质形成。此时,如图4的(a)所示,在鞋底110 的侧面形成切开部110a,使得挂环118不向鞋底110的外侧突出,并且如图4的(b) 所示,也可使挂环118向鞋底110的外侧突出。
关于饰边挤压带150,其对鞋底110的侧面强力地施压而防止水渗透到第一透气 口116,并在步行或运动时不可以从鞋底110脱落,因此优选由橡胶、聚氨酯、硅等 这样的伸缩性和弹性优异的材质构成。
但是,在饰边挤压带150用来装饰或加强鞋底110的饰边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其他的材质。例如,也可使用与鞋底110相同的材质。
在饰边挤压带150的两端形成有与鞋底111的挂环118结合的挂钩152。挂钩152 既可以在饰边挤压带150的两端附近形成孔而构成,也可以在饰边挤压带150的两端 利用其他的材质或部件而构成。
但是,将饰边挤压带150结合到鞋底110的连接单元不限于挂环118和挂钩152。 例如,也可以在饰边挤压带150和鞋底110上形成彼此对应的公母挂钩(hook)、摁 扣(snap fastener)、公母扣儿(buckle)等。也可以使用除此之外的连接单元。
另外,在如图4所示地形成挂环118的情况下,不能将饰边挤压带150向所希望 的方向转动。但是,如图5的(a)所示,如果在将饰边挤压带150连接到鞋底110 的状态下向所希望的方向旋转,则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为此,例如如图5的(b)所示,在鞋底110的侧面突出形成由自身材质形成的 转动连接工具191,将饰边挤压带150的挂钩152结合到转动连接工具191即可。此 时,在转动连接工具191的上端优选形成具备相对大的直径的头191a。
由鞋底110的自身材质形成的转动连接工具191既可向鞋底110的外侧突出,也 可以如图5的(c)所示,在转动连接工具191的周边形成切开部110a而使头191a 不向外侧突出。
这样,在由鞋底110的自身材质形成转动连接工具191的情况下,具有不仅能够 转动饰边挤压带150,而且还能进行分离及更换的优点。
在此,透气性鞋底的侧面的一端由转动体构成连接单元,另一端形成挂环。
另外,也可以使用转动连接工具而进行固定,以使饰边挤压带150从鞋底110不 分离。
例如,如图6的(a)及图6的(b)所示,可使用螺栓、摁钉、铆钉形态的转动 连接工具192而将饰边挤压带150固定到鞋底110的侧面。
当使螺栓、摁钉、铆钉等这样的转动连接工具192的端部通过饰边挤压带150 的挂钩152之后,嵌入连接到形成于鞋底110的侧面的螺母孔或结合孔时,饰边挤压 带150被固定于鞋底110的侧面。
在该情况下,转动连接工具192的头192a优选从鞋底110的侧面隔开一定距离。 因为,只有这样饰边挤压带150才能够在鞋底110与头192a之间圆滑地转动。
另外,在使用转动连接工具191,192的情况下,转动连接工具191,192贯通饰 边挤压带150的挂钩152,因此如图6的(c)所示,优选为在饰边挤压带150的挂 钩152安装孔眼(eyelet)158而防止饰边挤压带150的损伤。
图7是表示在鞋底110的侧面安装了饰边挤压带150的形态的立体图,图8是沿 图7的B-B’线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安装了饰边挤压带150的鞋100的图。
如图所示,当将形成于饰边挤压带150的一端的挂钩152挂在鞋底110的一侧挂 环118,并拉上相反侧的挂钩152时饰边挤压带150被拉长,并在被拉长一定程度的 状态下,当将相反侧的挂钩152挂到鞋底110的相反侧挂环118时,饰边挤压带150 对鞋底110的侧面强力地施压的同时被进行固定。
可考虑饰边挤压带150的长度和弹性而决定挂环118在鞋底110所形成的位置。 但是,为了防备因长时间使用而导致饰边挤压带150的弹性下降或需要调节张力的情 况,如图10所示,可沿着鞋底110的长度方向而设置多个挂环118。因为根据结合 饰边挤压带150的挂环118的位置,挂到饰边挤压带150的张力会不同。
另外,如图11所示,为了提高饰边挤压带150的耐久性,也可以在饰边挤压带 150的两端形成加强部154。
关于加强部154,例如即可在饰边挤压带150的两端追加连接布等的其他的材料 而构成,也可在饰边挤压带150的两端附着布等的其他的材料而由双重材质构成。
在形成加强部154的情况下,优选将挂钩152形成于加强部154。
另外,也可以追加设置能够容易拉的装置,以使有效地将饰边挤压带150连接。
为了使饰边挤压带150完美地防止水或异物通过第一透气口116而渗透,需要使 饰边挤压带150强力地紧贴到鞋底110的侧面而将第一透气口116完美地密封,为此, 优选将鞋底110的侧面或第一透气口116的周边部射出成形为各式各样,从而提高和 与此对应的饰边挤压带150之间的紧贴力。
所述的实施例是最基本的形态,是用饰边挤压带150单纯地对鞋底110的侧面施 压的形态,而在使用种饰边挤压带150有可能向鞋底110的上下脱离。
为了防止饰边挤压带150的脱离,并且更加有效地挤压,优选将鞋底的侧面成形 为各种形状。
下面,参照附图,对饰边挤压带150将鞋底110的侧面更有效地密封的各种方法 进行说明。
首选,如图12的(a)所示,沿着鞋底110的周围,在第一透气口116的上部和 下部分别形成第一及第二带嵌入槽119a,119b,以使形成有第一透气口116的部分突 出。
在这样形成时,如图12的(b)的连接状态图所示,以饰边挤压带150的宽度方 向为基准,上端嵌入第一带嵌入槽119a,下端嵌入第二带嵌入槽119b。因此,饰边 挤压带150根据自身的伸缩力和弹性而包围第一透气口116的上下外边缘而强力地挤 压,从而实现更加完美的密封。
另外,关于第一及第二带嵌入槽119a,119b的形状、宽度、长度等不作特别限 定。
例如,在图12中,第一及第二带嵌入槽119a,119b具备四角的截面形状,但也 可以如图13的(a)所示地,具备圆形的截面形状。
另外,图12中第一及第二带嵌入槽119a,119b分别沿着上部板112的下侧外边 缘和下部板111的上侧外边缘而形成,但如图13的(b)所示,也可以分别形成在从 上部板112的下侧外边缘和下部板111的上侧外边缘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在如图 13的(b)这样形成时,第一透气口116的上端和下端也以一定宽度突起,因此饰边 挤压带150能够更加有效地密封第一透气口116。
另外,如图13的(c)所示,也可以在饰边挤压带1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盖 部156,将第一及第二带嵌入槽119a,119b形成为能够嵌入所述盖部156的程度地 窄且深的形状。
另外,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鞋底110的侧面不形成第一及第二带嵌入槽119a, 119b,而在上部板112的上侧外边缘和下部板111的下侧外边缘形成突起部114而使 饰边挤压带150嵌入两突起部114之间。
另外,如图15所示,也可在鞋底110的侧面形成包围整个第一透气口116的突 起部119d。
即,当阴刻整个第一透气口116的周边而形成了阴刻部119c时,在第一透气口 116的周边会形成相对阴刻部119c而相对地突起的突起部119d。
这样,在鞋底110的侧面形成包括第一透气口116的正方形的突起部119d,并 连接伸缩性和弹性优异的饰边挤压带150时,饰边挤压带150与突起部119d的外边 缘形成一定角而挤压突起部119d,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密封整个第一透气口116。
此时,挂环118既可形成于阴刻部119c的表面,也可以相对阴刻部119c而突起 的方式形成。
另外,如15所示,也可以在第一透气口116的各自周边形成阴刻部119c,从而 在各个第一透气口116的周边形成包括第一透气口116的突起部119d。
所述的第一及第二带嵌入槽119a,119b、突起部114,119d、阴刻部119c等优 选在射出或成形鞋底110时同时形成,但也可以通过后处理工序而成形。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饰边挤压带150的使用例进行说明。
在因下雨等原因而需要遮住形成于鞋底110的侧面的第一透气口116的情况下, 如图17的(a)所示地,需要用饰边挤压带150遮住第一透气口116。
为此,将形成于饰边挤压带150的两端的挂钩152结合到分别形成于鞋底110的 两侧的挂环118,使饰边挤压带150包围鞋底110的饰边而强力地压迫来连接即可。
在需要透气的情况下,将饰边挤压带150从鞋底110分离即可。但是,使用者不 便携带所分离的饰边挤压带150,因此图17的(b)所示地,优选在鞋底110单独形 成保管用挂环118’。
即,当假设仅在鞋底110的前面部分形成第一透气口116时,如图17的(b)所 示,在使分离的饰边挤压带150避开第一透气口116而包围鞋底110的后面部分的状 态下利用保管用挂环118’而进行固定即可。
如果,在饰边挤压带150根据所述的转动连接工具191,192而结合到鞋底110 的侧面的情况下,能够以转动连接工具191,192为中心转动饰边挤压带150。因此, 如图18的(a)所示,在使用饰边挤压带150而密封了第一透气口116之后,在需要 透气的情况下,转动饰边挤压带150而连接到鞋底110的另一侧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能够 变形或修改为各种形态。
例如,在所述的实施例中,以饰边挤压带150部分地安装在鞋底110的前侧或后 侧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如图19所示,也可以构成为以环形制作饰边挤压带150 而包围鞋底110的整个饰边而挤压的结构。
另外,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对鞋底110在整个鞋中具备类似的厚度的情况进行了 说明,但是如图20所示,在鞋底110分离为前掌170和后掌180的情况下,也可以 在前掌170或后掌180的侧面形成第一透气口116,并利用饰边挤压带150而选择性 地开闭第一透气口116。
此时,第一透气口116通过形成于前掌170或后掌180的内部的空气通道而与上 面的第二透气口117连通,应该在形成有第一透气口116的前掌170或后掌180形成 有用于挂住挂钩152的挂环118。
另外,也可以连接连接以饰边挤压带150的宽度方向的上下能够向左右均匀地伸 缩的方式射出成形饰边挤压带150,或者例如以对挂钩152部分加一层比带更宽的布 而形成带的宽度程度的挂钩152等各种形态构成挂钩及第一连接单元和与此对应的 第二连接单元。
另外,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对饰边挤压带150用于将透气口116选择性地开闭的 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为了装饰或加强饰边,在没有透气口的一般的鞋底也可以使用 本发明的饰边挤压带150。
在这样的情况下,既可在一般的鞋底饰边直接挤压结合饰边挤压带150,也可在 鞋底形成与饰边挤压带150的宽度和长度对应的切开部而将饰边挤压带150嵌入切开 部而连接。
例如,如图21所示,在鞋底110的前面部分形成规定宽度的切开部110b,在切 开部110b安装具备对应的宽度和长度的饰边挤压带150。
另外,如图22所示,也可以在鞋底110的后面部分形成规定宽度的切开部110a, 并在切开部110a安装具备对应的宽度和长度的饰边挤压带150。
当通过这样的方式而结合了饰边挤压带150时,能够容易地更换鞋底110的前面 部分和后面部分,因此具有可根据使用者的爱好而选择鞋饰边的形状或颜色的优点。 另外,利用饰边挤压带150而能够更换经常磨损的部分,因此具有延长鞋的使用寿命 的效果。
另外,在本说明书所附的附图中,鞋的鞋帮120图示为如一般的运动鞋或皮鞋那 样包围整个脚的形状,但其不限于此,在凉鞋、拖鞋等这样,在鞋帮120仅包围脚的 一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鞋底110还可适用于上下由不同的材质粘接而制成的鞋 底或与鞋底夹层结合的鞋底。
此外,本发明还可变形或修改为更加多样化的形态,当然,如果变形或修改的实 施例也包括在后述的权利要求书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则也包括在本发明的 权利范围中。
(符号说明)
10,100;鞋11,110:鞋底
110a,110b:切开部111:下部体
112:上部体113:立柱
114:突起部115:空气通道
116,117;第一、第二透气口118:挂环
118’:保管用挂环119a,119b:第一、第二带嵌入槽
119c:阴刻部119d:突起部
12,120:鞋帮13,130:鞋垫
132:鞋垫透气口150;饰边挤压带
152:挂钩154:加强部
156:盖部158:孔眼
170:前掌180:后掌
191,192:转动连接工具191a,192a:头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鞋底,其在未粘接鞋底饰边的鞋底侧面的外部周围结合了具备能够合模 (分离、组装)的特征的同时具备具有伸缩性的弹性材质的物性的鞋底饰边带即饰边 挤压带而成,此时饰边挤压带以被拉长的状态即拉伸状态连接到鞋底外部周围,以使 通过作为拉力的张力和应力或弹力和复原力而挤压并被连接,
在鞋底侧面的外部周围结合了以拉伸状态连接的能够合模(分离、组装)且更换 的具备伸缩性的弹性材质的饰边挤压带。
2.一种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底部未形成有透气口的下部体;
上部体,其隔着多个单一的立柱而位于所述下部体的上部,并在底部形成有多个 透气口,并且该上部体的外形周围的形态和大小与下部体相同;
透气性鞋底,其在上部体与下部体之间以各式各样的形态设置多个单一的立柱而 进行结合,以使上部体和下部体的外形周围的形状相同,此时位于上部体与下部体之 间的多个单一的立柱避开形成于上部体的透气口而形成,并位于不脱离上部体和下部 体的侧面的外部周围的内部空间,从而形成从侧面的外部周围向内部空间延伸的透气 口而与上部体的透气口连通;以及
饰边挤压带,其由具有伸缩性的弹性材质构成,并能够合模(分离、组装),以拉 伸状态结合到包括形成于所述透气性鞋底的侧面的透气口的侧面外部周围,以使通过作 为拉力的张力和应力或弹性力和复原力而挤压形成于侧面的外部周围的透气口而密封,
以拉伸状态结合能够合模(分离、组装)且由具有伸缩性的弹性材质构成的饰边挤 压带,以挤压鞋底的侧面的外部周围而密封,该鞋底的侧面的外部周围包括由多个单一 的立柱而形成了从侧面的外部周围向内部空间延伸的透气口的透气性鞋底的透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饰边挤压带,其特征在于,
饰边挤压带为能够合模(分离、组装)和更换的具有伸缩性的弹性材质的鞋底饰 边带,该饰边挤压带通过作为拉力的张力和应力或弹性力和复原力而以拉伸状态挤压 而连接到所述鞋底侧面或透气性鞋底侧面的外部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
鞋底包括包围所述鞋底侧面或透气性鞋底的整个侧面的外部周围而结合的环形 的饰边挤压带,
此时,环形的饰边挤压带利用伸缩性和弹性力的自身材质的特性而以拉伸状态结合到 整个鞋底周围,从而鞋底周围因作为拉力的张力和应力或弹性力和复原力而被挤压并结合,
将能够合模(分离、组装)的伸缩性和弹性材质的环形的饰边挤压带以拉伸状态 结合到鞋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结合到所述鞋底侧面或透气性鞋底的侧面的所述饰边挤压带更有效地挤 压,将与饰边挤压带对应的所述鞋底的侧面的外部周围成形为各式各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该透气性鞋底包括:
在底部未形成有透气口的下部体即独立的鞋底(outsole);
上部体即独立的鞋底夹层(midsole),其隔着多个单一的独立的立柱,以与所述 下部体隔开且外形相同的方式位于立柱的上部,该上部体的外形周围的形状和大小与 下部体相同且在底部形成有透气口;以及
透气性鞋底,其将所述独立的下部体即鞋底(outsole)和上部体即鞋底夹层 (midsole)隔着多个单一的立柱而进行结合,并形成有减少重量的同时从鞋底侧面 的外部周围延伸到内部空间的透气口,
此时,位于上部体与下部体的之间的多个单一的立柱避开形成于上部体的透气口 而形成,并位于不脱离上部体和下部体的侧面的外部周围的内部空间,从而形成于侧 面的外部周围的透气口延伸至内部空间而与上部体的透气口连通,
隔着多个单一的立柱而上下结合上部体即鞋底夹层(midsole)和下部体即鞋底 (outsole),以使在形成从侧面的外部周围延伸到鞋底内部的透气口的同时减少鞋底 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饰边挤压带,其具有伸缩性和弹性力,在两端具备第一连接单元,能够合模(分 离、组装)并以拉伸状态连接;
透气性鞋底,其具备第二连接单元,该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饰边挤压带的所述第 一连接单元结合,并避开所述透气性鞋底侧面周围的透气口而形成;
具备第一连接单元的饰边挤压带,其以包括形成于所述透气性鞋底的透气口的鞋 底周围因作为拉力的张力和应力或弹性力和复原力而挤压并密封的方式,以拉伸状态 连接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而进行结合,并且通过伸缩性而开闭透气口,能够 合模(分离、组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透气性鞋底的所述侧面,在所述第一透气口的上部和下部,在长度方向上 分别形成有第一带嵌入槽和第二带嵌入槽,
将在上下形成有盖部的所述饰边挤压带以拉伸状态连接到所述鞋底的包括第一 透气口的侧面,此时,
饰边挤压带的盖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嵌入第一带嵌入槽和第二带嵌入槽而连接,
该透气性鞋底包括能够合模(分离、组装)的饰边挤压带,
所述饰边挤压带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带嵌入槽和所述第二带嵌入槽 而以拉伸状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一透气口的四周周边部进行阴刻而形成包括第一透气口的突起部,以使 包括所述第一透气口的周边部从所述透气性鞋底的所述侧面突起,
并在包括透气性鞋底的第一透气口的侧面的周围形成突起部,以使具备伸缩性和 弹性力的所述饰边挤压带与所述鞋底的侧面结合,并与所述突起部的外边缘形成一定 角度而挤压并紧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透气性鞋底的侧面的外部周围具备用于连接饰边挤压带的第二连接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鞋底的整个周围避开第一透气口而形成至少3个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单 元,以使调节所述饰边挤压带的张力。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鞋底的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由所述鞋底的自身材质形成或者是独立地 安装的转动连接工具。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气性鞋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透气性鞋底的侧面,在避开所述第一透气口的位置处形成有保管用连接单 元,该保管用连接单元在需要利用所述第一透气口而进行空气循环的情况下能够搁置 所述饰边挤压带。

可合模分离、组装饰边挤压带的鞋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可合模分离、组装饰边挤压带的鞋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可合模分离、组装饰边挤压带的鞋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合模分离、组装饰边挤压带的鞋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合模分离、组装饰边挤压带的鞋底.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鞋底,该鞋底包括透气性鞋底,该透气性鞋底具备可与透气性鞋底分离和组装的饰边挤压带。本发明的透气性鞋底包括包围鞋底的侧面而选择性地开闭透气口的饰边挤压带,饰边挤压带和鞋底具备彼此对应的连接单元。根据本发明,能够方便地开闭形成于鞋底的侧面的透气口,因此能够在保持一般鞋底的外形的情况下穿着或获得透气性而去除鞋内的湿气,由此能够消除脚气或脚臭,另外,在外形上可选择保持一般鞋底的外形或保持透气性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鞋类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