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21716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2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5758.7

申请日:

2015.01.13

公开号:

CN104547813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904申请公布日:201504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4申请日:2015011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4; A61P11/06

主分类号:

A61K36/904

申请人:

青岛市中心医院

发明人:

孙荣丽; 陈霞; 王鹏飞

地址:

266042山东省青岛市四流南路12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代理人:

尚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治疗哮喘病的药物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副作用大、疗程长和易复发的问题;该治疗哮喘病的中药为贴剂,由80-120重量份的白芨、100-200重量份的天冬、80-120重量份的百部、100-140重量份的苦杏仁、30-100重量份的远志和50-80重量份的红花,经过粉碎、煎熬、提取、浓缩,涂抹于无妨纱布上,而制成贴剂;本发明的中药贴剂直接贴敷使用,用药方便且安全,无副作用,通过刺激穴位,打通脉络直达病灶,具有祛风散邪、宣肺行气、化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从根源上治疗哮喘病,对哮喘病的治疗效果显著,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贴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备而成:
白芨80-120份、天冬100-200份、百部80-120份、苦杏仁100-140份、远志30-100份、红花50-8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备而成:
白芨90份、天冬100份、百部90份、苦杏仁120份、远志50份、红花6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哮喘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白芨、天冬、百部、苦杏仁、远志和红花,去杂,干燥,混合,粉碎,得混合药粉;
2)在步骤1)所得混合药粉中,添加重量为混合药粉重量3-5倍的蒸馏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h,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备用;
3)在步骤2)所得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为75-95%的乙醇,回流提取1-3次,过滤,浓缩,得浸膏,所述乙醇用量为所述混合药粉重量的3-5倍;
4)将步骤3)所得浸膏与步骤2)所得滤液,混合,搅拌,浓缩,使其相对密度为1.20-1.30,得稠膏;
5)在步骤4)所得稠膏中,添加聚丙烯酸钠、聚维酮和甘油,于50-70℃下混合均匀,并将其涂抹于无妨纱布上,盖衬,切片,得成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哮喘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成品的中药层厚度为1-2mm,贴剂的长度为5-10cm,贴剂的宽度为3-5c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哮喘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聚丙烯酸钠、聚维酮和甘油的添加量分别为稠膏重量的0.1-0.5%、1-5%和10-30%。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哮喘病的药物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哮喘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是影响着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在很多患者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反复咳嗽、喘息)或其它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病史。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或特应性皮炎,或者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等。哮喘具有胸闷、气急、哮喘及咳痰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造成死亡。
目前,治疗哮喘病的药物主要分为二大类,即西药和中药。西药主要是支气管舒张药及激素等化学药品暂时缓解发作期的症状,但是,停药后,往往一遇到外因刺激又会复发,而长期服药有可能导致垂体功能下降等系列毒副作用。中药通过对全身(主要是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机体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减少哮喘病的发作甚至达到长期缓解的目的;现有的治疗哮喘病的中药,治疗时间长,效果不够明显,见效比较迟缓,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大多数中药为汤剂,需先煎药后服用,煎药用时长,不方便携带;这种口服用药,需通过肠胃循环,对肠胃刺激大,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副作用大、疗程长和易复发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其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中药为贴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备而成:白芨80-120份、天冬100-200份、百部80-120份、苦杏仁100-140份、远志30-100份、红花50-80份。
白芨:性味,辛,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止血、保护胃粘膜、抗菌、抗真菌、抗癌及防癌的功效;主治肺结核,百日咳,支气管扩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肾经;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主治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
百部:性味,甘、苦,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的功效;主治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阴虚劳嗽。
苦杏仁:味苦、微温、有小毒;归肝、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善于降肺气平喘,治肺实的喘咳。
远志:性温、味苦、辛;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经闭、痛经、产后血晕、瘀滞腹痛、恶露不行、胸痹心痛、关节疼痛、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备而成:白芨90份、天冬100份、百部90份、苦杏仁120份、远志50份、红花60份。
本发明的中药贴剂由白芨、天冬、百部、苦杏仁、远志和红花六种中草药经过科学合理的配伍而制成贴剂,直接贴敷使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贴敷于人体的涌泉穴、大椎穴、天突穴或膻中穴处,通过刺激穴位,将药物透皮吸收、刺激和激活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兴奋性,打通内部经络,直达病灶深处,具有祛风散邪、宣肺行气、化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哮喘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疗程好,疗程短,见效快,对皮肤无刺激,贴敷牢固,不易脱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1)取白芨、天冬、百部、苦杏仁、远志和红花,去杂,干燥,混合,粉碎,得混合药粉;2)在步骤1)所得混合药粉中,添加重量为混合药粉重量3-5倍的蒸馏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h,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备用;3)在步骤2)所得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为75-95%的乙醇,回流提取1-3次,过滤,浓缩,得浸膏,所述乙醇用量为所述混合药粉重量的3-5倍;4)将步骤3)所得浸膏与步骤2)所得滤液,混合,搅拌,浓缩,使其相对密度为1.20-1.30,得稠膏;5)在步骤4)所得稠膏中,添加聚丙烯酸钠、聚维酮和甘油,于50-70℃下混合均匀,并将其涂抹于无妨纱布上,盖衬,切片,得成品。
本发明的中药贴剂,其原料选药少,药源广,价格低廉,经过煎煮、提取、浓缩,并涂抹而成,该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流程短,方便控制,对环境无污染,对设备和环境没有特殊的要求,易于实现产业化。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5)中,成品的中药层厚度为1-2mm,贴剂的长度为5-10cm,贴剂的宽度为3-5cm。合理厚度的中药层,使其药效稳定的发挥,通过穴位的刺激,直达机体内部,从而持久的发挥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5)中,聚丙烯酸钠、聚维酮和甘油的添加量分别为稠膏重量的0.1-0.5%、1-5%和10-30%。控制聚丙烯酸钠、聚维酮和甘油的添加量,可以方便涂抹操作,更有利于形成均一厚度的贴剂。
用法与用量:每天晚上睡觉前,将本发明的贴剂贴于双脚的涌泉穴处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早晨起床取下;严重者,加贴天突穴或膻中穴;7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贴剂,原料选药少,配伍科学合理,直接贴敷使用,贴敷于人体双足的涌泉穴和后背上的大椎穴以及的天突穴或膻中穴,通过刺激穴位,将药物透皮吸收、刺激和激活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兴奋性,打通内部经络,直达病灶深处,具有祛风散邪、宣肺行气、化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哮喘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好,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对皮肤无刺激,无副作用,贴敷牢固,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制作治疗哮喘病的中药的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所述中药为贴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备而成:白芨80-120份、天冬100-200份、百部80-120份、苦杏仁100-140份、远志30-100份、红花50-80份。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备而成:白芨90份、天冬100份、百部90份、苦杏仁120份、远志50份、红花60份。
参阅附图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白芨、天冬、百部、苦杏仁、远志和红花,去杂,干燥,混合,粉碎,得混合药粉;2)在步骤1)所得混合药粉中,添加重量为混合药粉重量3-5倍的蒸馏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h,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备用;3)在步骤2)所得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为75-95%的乙醇,回流提取1-3次,过滤,浓缩,得浸膏,所述乙醇用量为所述混合药粉重量的3-5倍;4)将步骤3)所得浸膏与步骤2)所得滤液,混合,搅拌,浓缩,使其相对密度为1.20-1.30,得稠膏;5)在步骤4)所得稠膏中,添加聚丙烯酸钠、聚维酮和甘油,于50-70℃下混合均匀,并将其涂抹于无妨纱布上,盖衬,切片,得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成品的中药层厚度为1-2mm,贴剂的长度为5-10cm,贴剂的宽度为3-5cm。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聚丙烯酸钠、聚维酮和甘油的添加量分别为稠膏重量的0.1-0.5%、1-5%和10-30%。
实施例一
取白芨80g、天冬120g、百部80g、苦杏仁120g、远志50g和红花80g,去杂,干燥,混合,粉碎,得混合药粉;在上述混合药粉中,添加蒸馏水1590g,即蒸馏水的重量为混合药粉重量的3倍,煎煮3次,每次煎煮1h,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备用;在上述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2120g,回流提取3次,过滤,浓缩,得浸膏,此时,乙醇用量为混合药粉重量的4倍;将上述浸膏与上述滤液,混合,搅拌,浓缩,至其相对密度为1.20,得稠膏;在上述稠膏中,依次添加聚丙烯酸钠、聚维酮和甘油,于70℃下混合均匀,并将其涂抹于无妨纱布上,盖衬,切片,得成品。
所得成品为贴剂,由80重量份的白芨、120重量份的天冬、80重量份的百部、120重量份的苦杏仁、50重量份的远志和80重量份的红花六种中草药原料组成,该贴剂中,中药层的厚度为1mm,整个贴剂的长度为10cm,整个贴剂的宽度为5cm;每天晚上贴敷于双脚的涌泉穴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早晨起床的时候取下;该贴剂通过刺激穴位,打通内部经络,直达病灶,具有祛风散邪、宣肺行气、化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哮喘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好,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对皮肤无刺激,无副作用,贴敷牢固,不易脱落。
实施例二
取白芨120g、天冬100g、百部120g、苦杏仁100g、远志30g和红花50g,去杂,干燥,混合,粉碎,得混合药粉;在上述混合药粉中,添加蒸馏水2080g,即蒸馏水的重量为混合药粉重量的5倍,煎煮1次,煎煮3h,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备用;在上述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1560g,回流提取2次,过滤,浓缩,得浸膏,此时,乙醇用量为混合药粉重量的3倍;将上述浸膏与上述滤液,混合,搅拌,浓缩,至其相对密度为1.30,得稠膏;在上述稠膏中,添加重量分别为稠膏重量的0.5%的聚丙烯酸钠、5%的聚维酮和30%的甘油,于60℃下混合均匀,并将其涂抹于无妨纱布上,盖衬,切片,得成品。
所得成品为贴剂,由120重量份的白芨、100重量份的天冬、120重量份的百部、100重量份的苦杏仁、30重量份的远志和50重量份的红花组成,该贴剂中,中药层的厚度为1.5mm,整个贴剂的长度为7cm,整个贴剂的宽度为4cm;每天晚上贴敷于双脚的涌泉穴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早晨起床的时候取下,严重者,加贴于天突穴或或膻中穴处;该贴剂通过刺激穴位,打通内部经络,直达病灶,具有祛风散邪、宣肺行气、化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哮喘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好,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对皮肤无刺激,无副作用,贴敷牢固,不易脱落。
实施例三
取白芨90g、天冬100g、百部90g、苦杏仁120g、远志50g和红花60g,去杂,干燥,混合,粉碎,得混合药粉;在上述混合药粉中,添加蒸馏水2550g,即蒸馏水的重量为混合药粉重量的4倍,煎煮2次,每次煎煮2h,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备用;在上述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2040g,回流提取1次,过滤,浓缩,得浸膏,此时,乙醇用量为混合药粉重量的5倍;将上述浸膏与上述滤液,混合,搅拌,浓缩,至其相对密度为1.30,得稠膏;在上述稠膏中,添加聚丙烯酸钠、聚维酮和甘油,其重量分别为稠膏重量的0.1%、4%和10%,于50℃下混合均匀,并将其涂抹于无妨纱布上,盖衬,切片,得成品。
所得成品为贴剂,由90重量份的白芨、100重量份的天冬、90重量份的百部、120重量份的苦杏仁、50重量份的远志和60重量份的红花六种中草药原料组成,该贴剂中,中药层的厚度为2mm,整个贴剂的长度为5cm,整个贴剂的宽度为3cm;每天晚上贴敷于双脚的涌泉穴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早晨起床的时候取下,严重者,加贴于天突穴或或膻中穴处;该贴剂通过刺激穴位,打通内部经络,直达病灶,具有祛风散邪、宣肺行气、化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哮喘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好,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对皮肤无刺激,无副作用,贴敷牢固,不易脱落。
实施例四
取白芨120g、天冬200g、百部120g、苦杏仁140g、远志100g和红花70g,去杂,干燥,混合,粉碎,得混合药粉;在上述混合药粉中,添加蒸馏水2250g,即蒸馏水的重量为混合药粉重量的3倍,煎煮3次,每次煎煮2h,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备用;在上述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2250g,回流提取3次,过滤,浓缩,得浸膏,此时,乙醇用量为混合药粉重量的3倍;将上述浸膏与上述滤液,混合,搅拌,浓缩,至其相对密度为1.25,得稠膏;在上述稠膏中,添加重量为稠膏重量的0.4%的聚丙烯酸钠、1%的聚维酮和20%的甘油,于50℃下混合均匀,并将其涂抹于无妨纱布上,盖衬,切片,得成品。
所得成品为贴剂,由120重量份的白芨、200重量份的天冬、120重量份的百部、140重量份的苦杏仁、100重量份的远志和70重量份的红花六种中草药原料组成,该贴剂,每天晚上贴敷于双脚的涌泉穴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早晨起床的时候取下,严重者,加贴于天突穴或或膻中穴处;该贴剂通过刺激穴位,打通内部经络,直达病灶,具有祛风散邪、宣肺行气、化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哮喘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好,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对皮肤无刺激,无副作用,贴敷牢固,不易脱落。
实施例五
取白芨90g、天冬150g、百部110g、苦杏仁120g、远志70g和红花50g,去杂,干燥,混合,粉碎,得混合药粉;在上述混合药粉中,添加蒸馏水2950g,即蒸馏水的重量为混合药粉重量的5倍,煎煮1次,煎煮1h,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备用;在上述滤渣中,添加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2360g,回流提取1次,过滤,浓缩,得浸膏,此时,乙醇用量为混合药粉重量的4倍;将上述浸膏与上述滤液,混合,搅拌,浓缩,至其相对密度为1.25,得稠膏;在上述稠膏中,添加重量为稠膏重量的0.2%的聚丙烯酸钠、2%的聚维酮和15%的甘油,于55℃下混合均匀,并将其涂抹于无妨纱布上,盖衬,切片,得成品。
所得成品为贴剂,由90重量份的白芨、150重量份的天冬、110重量份的百部、120重量份的苦杏仁、70重量份的远志和50重量份的红花六种中草药原料组成,该贴剂,中药层的厚度为2mm,整个贴剂的长度为10cm,整个贴剂的宽度为5cm;每天晚上贴敷于双脚的涌泉穴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早晨起床的时候取下,严重者,加贴于天突穴或或膻中穴处;该贴剂通过刺激穴位,打通内部经络,直达病灶,具有祛风散邪、宣肺行气、化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哮喘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好,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对皮肤无刺激,无副作用,贴敷牢固,不易脱落。
下面结合具体临床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其中,包括本发明中药丸剂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观察试验:
动物毒性试验
选用健康成年的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试验开始前,剪去动物躯干背部拟染毒区域的被毛,去毛是应非常小心,不能损失皮肤以免影响皮肤的通透性;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10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剂量试验组;将本发明的中药贴剂,贴在动物背部脱毛区,超剂量试验组贴敷24h,正常剂量试验组贴敷12h,然后,取出受试物,观察其受试侧皮肤反应;连续贴敷7天,第7天后称重一次,并将正常剂量试验组的动物处死并观察其大体病理改变。
试验结果表明,超剂量试验组和正常剂量试验组的动物,贴敷期间,该贴剂均未脱落,取下贴剂的时候均比较轻松,未对受试侧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且受试侧皮肤均未出现红斑、水肿等异常,观察期内动物均无死亡。10只正常剂量试验组的动物均未出现中毒体征,大体病理解剖学检查未见异常;因此,本发明的中药贴剂,贴敷牢固,对皮肤无刺激,对受试者无毒,移除也容易,不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临床观察试验
患者资料
患者200例,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龄最小的15岁,年龄最大的75岁,以45岁以上者居多,按照男女比例和年龄比例均衡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7例,治疗组123例,这两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他们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胸闷、气急、哮喘及咳痰等症状,遇到花粉、粉尘或烟雾,症状加剧,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常因为呼吸困难而憋醒。接受本次治疗之前,均都曾采用过其它的西药、中药等治疗方法,但是,效果不显著,易复发,不能除根。
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贴敷某市售的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外敷贴膏,晚上睡觉之前,贴敷在双足的涌泉穴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严重者,加贴天突穴或膻中穴;10天为一个疗程,贴敷3个疗程;
治疗组:患者贴敷本发明的中药贴剂,晚上睡觉之前,贴于双足的涌泉穴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早晨起床取下;严重者,加贴天突穴或膻中穴;7天为一个疗程,贴敷3个疗程。
每日随访一次,贴敷药前和贴敷药后分别做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治疗3个疗程,治疗完毕之后,继续随访6个月,治疗前、复诊及随访时填写病例报告表。
所有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均不得合并使用任何其它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和可能影响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的药品。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恢复正常者;
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
有效:贴敷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者;
无效:贴敷药后72h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者。
治疗效果
对照组:77例患者中,痊愈40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
治疗组:123例患者中,痊愈87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
临床观察结果
上述临床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贴剂对治疗哮喘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优势非常明显,痊愈率达71%,显效率达20%,总有效率达99%,其见效快,疗程短,使用方便,对皮肤无刺激,无毒副作用。
典型病例
病例1:田某,女,18岁,患有哮喘3年,伴随有咳嗽、气急、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多在凌晨或夜间出现;贴敷本发明的中药贴剂,每天晚上睡觉前,贴于双脚的涌泉穴处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早晨起床取下;贴敷一个疗程后,胸闷减轻、气短有所缓解;贴敷3个疗程后,所有症状消失,凌晨或夜间也不会出现胸闷和气短而影响睡眠的情况;继续随访1年,未见复发。
病例2:李某,男,70岁,患有哮喘20年,经常咳嗽、痰多,遇到粉尘、烟雾症状加重,发作时,胸闷和气短,严重时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家中常年备有各种西药,咳嗽严重时,吃西药缓解一下症状;也曾经看过中医,服用过中草药汤剂,疗效不明显,还伤了肠胃;贴敷本发明的中药贴剂,每天晚上睡觉前,贴于双脚的涌泉穴处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有时加贴于天突穴或膻中穴处,早晨起床取下;贴敷一个疗程后,胸闷减轻、气短有所缓解,咳嗽程度有所缓解;贴敷3个疗程后,所有症状消失,呼吸正常;继续随访2年,未见复发。
病例3:刘某,女,55岁,患有哮喘15年,伴随有咳嗽、痰多、胸闷、气短,遇到粉尘、烟雾症状加重;多在凌晨或夜间发作时,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家中常年备有各种西药、中药喷剂,咳嗽严重时,吃西药或中药喷剂缓解一下症状;但是,这些药物疗效不明显,易复发,不能除根;贴敷本发明的中药贴剂,每天晚上睡觉前,贴于双脚的涌泉穴处和后背上的大椎穴处,有时加贴于天突穴或膻中穴处,早晨起床取下;贴敷一个疗程后,胸闷减轻、气短和咳嗽程度有所缓解;贴敷3个疗程后,所有症状消失,呼吸正常;继续随访2年,未见复发。
因此,本发明的中药丸剂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贴剂,原料选药少,配伍科学合理,直接贴敷使用,贴敷于人体双足的涌泉穴和后背上的大椎穴以及的天突穴或膻中穴,通过刺激穴位,将药物透皮吸收、刺激和激活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兴奋性,打通内部经络,直达病灶深处,具有祛风散邪、宣肺行气、化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哮喘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好,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对皮肤无刺激,无副作用,贴敷牢固,不易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治疗哮喘病的药物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副作用大、疗程长和易复发的问题;该治疗哮喘病的中药为贴剂,由80-120重量份的白芨、100-200重量份的天冬、80-120重量份的百部、100-140重量份的苦杏仁、30-100重量份的远志和50-80重量份的红花,经过粉碎、煎熬、提取、浓缩,涂抹于无妨纱布上,而制成贴剂;本发明的中药贴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