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及其安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及其安装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19657.7 (22)申请日 2015.01.15 A47B 57/06(2006.01) (71)申请人 福州大学 地址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大 学城学园路 2 号福州大学新区 (72)发明人 郑健 陈绍春 周华森 张志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及其安装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包括四 根分别竖直且并排固定于墙体上的第一导轨、 第 二导轨、 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 ; 一内层置物。
2、架和 设于所述内层置物架外侧的一外层置物架, 所述 内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二导轨相连, 另一端与第三 导轨相连 ; 所述外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一导轨相 连, 另一端与第四导轨相连 ; 所述内层置物架和 外层置物架分别经一第一传送机构和一第二传送 机构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三导轨和所述第一导 轨与第四导轨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不仅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而且通过对所述内层置 物架和外层置物架单独升降控制, 更好的满足用 户的需求, 提高整体置物架的实用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
3、公布号 CN 1044901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 CN 104490108 A 1/1 页 2 1. 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四根分别竖直且并排固定于墙体上的第 一导轨、 第二导轨、 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 ; 一内层置物架和设于所述内层置物架外侧的一外 层置物架, 所述内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二导轨相连, 另一端与第三导轨相连 ; 所述外层置物架 一端与第一导轨相连, 另一端与第四导轨相连 ; 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分别经一第 一传送机构和一第二传送机构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三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与第四导轨 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4、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 括一第一钢丝绳, 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两端穿绕于一第一转向轮且分别经第一双滑轮顶座和 第一单滑轮顶座与所述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相连 ;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一第二钢丝绳, 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两端穿绕于一第二转向轮且分别经第二双滑轮顶座和第二单滑轮顶座 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四导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一双向手摇器, 所述第一钢丝绳中部和第二钢丝绳中部分别经所述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与所述双向 手摇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其特征在于 :。
5、 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 述内层置物架倾斜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的第二 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与所述内层置物架中部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固定 于所述墙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两条助力弹簧, 所述两条助力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四导轨的下端, 另一端分别与所述 外侧置物架两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双向手摇器、 第一 转向轮、 第二转向轮、 第一双滑轮顶座、 第一单滑轮顶座、 第二双滑轮顶座和第二单滑轮顶 座分别固定于墙体上。。
6、 7.基于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的安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 步骤 : (1) 将所述双向手摇器、 第一转向轮、 第二转向轮、 第一双滑轮顶座、 第一单滑轮顶座、 第二双滑轮顶座和第二单滑轮顶座分别固定于墙体上 ; (2) 调整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的转向角度 ; (3) 将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两端和第二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 向轮后, 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双滑轮顶座后与所述第一导轨相连, 另一端 穿过所述第一双滑轮顶座后经第一单滑轮顶座与所述第四导轨相连 ; 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 端穿过所述第二双滑轮顶座后与所述第二导轨相连, 另一端穿过所。
7、述第二双滑轮顶座后经 第二单滑轮顶座与所述第三导轨相连 ; (4) 将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的中部经所述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拉伸至所述手 摇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且分别与所述双向手摇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连 ; (5) 通过对所述双向手摇器进行换挡, 可以切换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的控制, 从而 控制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的高低。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90108 A 2 1/3 页 3 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置物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社会, 随着房价的上涨, 住房面积也正在减小, 浴室。
8、的空间也自然而然的被压 缩了。 而浴室中很多必需品得摆放, 置物架在浴室中的作用也毋庸置疑。 但是, 在这极度有 限的空间内摆放形形色色的置物架又显得格外的碍眼。所以人们想方设法的在节省空间, 可以说, 现在浴室在人们双手能够触及的空间里面已经得到接近最大化的空间利用了。在 技术没有得到大的突破之前, 我们在想, 还有哪些空间可以利用的呢? 生活中, 为了更加方便以及节省空间, 往往在墙上一层层的增置物层, 用来摆放物品。 但是, 每个人身高不同, 而且随着置物层层数的增多, 摆放以及使用越来越不方便。现有的 置物架虽然有分层, 但是各层之间固定, 不可升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
9、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 提供了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实现双层独 立升降控制。 0004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包括四根分别竖直 且并排固定于墙体上的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 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 ; 一内层置物架和设于所 述内层置物架外侧的一外层置物架, 所述内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二导轨相连, 另一端与第三 导轨相连 ; 所述外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一导轨相连, 另一端与第四导轨相连 ; 所述内层置物 架和外层置物架分别经一第一传送机构和一第二传送机构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三导轨 和所述第一导轨与第四导轨上下移动。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一第一钢丝绳, 所。
10、述第一钢丝绳的两端穿绕于 一第一转向轮且分别经第一双滑轮顶座和第一单滑轮顶座与所述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相 连 ;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一第二钢丝绳, 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两端穿绕于一第二转向轮且 分别经第二双滑轮顶座和第二单滑轮顶座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四导轨相连。 0006 进一步的, 还包括一双向手摇器, 所述第一钢丝绳中部和第二钢丝绳中部分别经 所述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与所述双向手摇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连。 0007 进一步的, 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述内层置物架倾斜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第 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的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与所述内层置物 架中部相连, 所述。
11、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墙体上。 0008 进一步的, 还包括两条助力弹簧, 所述两条助力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 导轨和第四导轨的下端, 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外侧置物架两端连接。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手摇器、 第一转向轮、 第二转向轮、 第一双滑轮顶座、 第一单滑轮顶 座、 第二双滑轮顶座和第二单滑轮顶座分别固定于墙体上。 0010 基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的安装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4490108 A 3 2/3 页 4 (1) 将所述双向手摇器、 第一转向轮、 第二转向轮、 第一双滑轮顶座、 第一单滑轮顶座、 第二双滑轮顶座和第二单滑轮顶座分别。
12、固定于墙体上 ; (2) 调整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的转向角度 ; (3) 将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两端和第二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 向轮后, 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双滑轮顶座后与所述第一导轨相连, 另一端 穿过所述第一双滑轮顶座后经第一单滑轮顶座与所述第四导轨相连 ; 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 端穿过所述第二双滑轮顶座后与所述第二导轨相连, 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双滑轮顶座后经 第二单滑轮顶座与所述第三导轨相连 ; (4) 将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的中部经所述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拉伸至所述手 摇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且分别与所述双向手摇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连 ; (5) 。
13、通过对所述双向手摇器进行换挡, 可以切换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的控制, 从而 控制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的高低。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 采用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可更好 的对物品进行分类放置, 而且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相互独立, 可以通过所述的第 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分别控制所述外层置物架和内层置物架的高低。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 1- 第一导轨 ; 2- 第二导轨 ; 3- 第三导轨 ; 4- 第四导轨 ; 5- 内层置物。
14、架 ; 6- 外层置物架 ; 7- 第一转向轮 ; 8- 第一双滑轮顶座 ; 9- 第一单滑轮顶座 ; 10- 第二转向轮 ; 11- 第二双滑轮顶座 ; 12- 第二单滑轮顶座 ; 13- 手摇器 ; 14- 第一钢丝绳 ; 15- 第二钢丝绳 ; 16- 支撑架 ; 17- 助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6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包括四根分别竖直且并排 固定于墙体上的第一导轨 1、 第二导轨 2、 第三导轨 3 和第四导轨 4 ; 一内层置物架 5 和设于 所述内层置物架 5 外侧的一外层置物架 。
15、6, 所述内层置物架 5 一端与第二导轨 2 相连, 另一 端与第三导轨 3 相连 ; 所述外层置物架 6 一端与第一导轨 1 相连, 另一端与第四导轨 4 相 连 ; 所述内层置物架 5 和外层置物架 6 分别经一第一传送机构和一第二传送机构沿着所述 第二导轨 2 与第三导轨 3 和所述第一导轨 1 与第四导轨 4 上下移动。 0017 从上述可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采用内层置物架5和外层置物架6可更好的 对物品进行分类放置, 而且所述内层置物架5和外层置物架6相互独立, 可以通过所述的第 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分别控制所述内层置物架 5 和外层置物架 6 的高低。可以再内 层置。
16、物架 5 中放置体积较大的用品, 外层置物架 6 中放置毛巾, 两层通过单独控制, 提高整 体置物架的实用性。 0018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一第一钢丝绳 14, 所述第一钢丝绳 14 的两 端穿绕于一第一转向轮 7 且分别经第一双滑轮顶座 8 和第一单滑轮顶座 9 与所述第二导轨 说 明 书 CN 104490108 A 4 3/3 页 5 2 和第三导轨 3 相连 ;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一第二钢丝绳 15, 所述第二钢丝绳 15 的两端 穿绕于一第二转向轮 10 且分别经第二双滑轮顶座 11 和第二单滑轮顶座 12 与所述第一导 轨 1 和第四导轨 4 相连。 0019 。
17、在本实施例中, 还包括一双向手摇器13, 所述第一钢丝绳14中部和第二钢丝绳15 中部分别经所述第一转向轮 7 和第二转向轮 10 与所述双向手摇器 13 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 口相连。 0020 在本实施例中, 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述内层置物架 5 倾斜的支撑架 16, 所述支撑 架 16 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的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与 所述内层置物架 5 中部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墙体上。通过所述支撑架 16 保证内层置物架 5 在上升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1 在本实施例中, 还包括两条助力弹簧 17, 所述两条助力弹簧 17 的一端分别固定于。
18、 所述第一导轨 1 和第四导轨 4 的下端, 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外侧置物架两端连接。考虑到外 层物品质量较轻, 在下降过程中容易受导轨摩擦力作用而使得下降受阻, 通过增设所述助 力弹簧 17, 提供一个向下作用力, 辅助外层置物架 6 的下降, 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0022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双向手摇器 13、 第一转向轮 7、 第二转向轮 10、 第一双滑轮顶 座 8、 第一单滑轮顶座 9、 第二双滑轮顶座 11 和第二单滑轮顶座 12 分别固定于墙体上。通 过所述双向手摇器13、 第一转向轮7、 第二转向轮10、 第一双滑轮顶座8、 第一单滑轮顶座9、 第二双滑轮顶座 11 和第二单滑轮顶。
19、座 12 配套固定孔, 将其固定于墙体上。 0023 基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的安装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所述双向手摇器 13、 第一转向轮 7、 第二转向轮 10、 第一双滑轮顶座 8、 第一单滑 轮顶座 9、 第二双滑轮顶座 11 和第二单滑轮顶座 12 分别固定于墙体上 ; (2) 调整第一转向轮 7 和第二转向轮 10 的转向角度 ; (3) 将所述第一钢丝绳 14 的两端和第二钢丝绳 15 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转向轮 7 和第二转向轮 10 后, 所述第一钢丝绳 14 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双滑轮顶座 8 后与所述第一 导轨 1 相连, 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双滑轮。
20、顶座 8 后经第一单滑轮顶座 9 与所述第四导轨 4 相连 ; 所述第二钢丝绳1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双滑轮顶座11后与所述第二导轨2相连, 另 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双滑轮顶座 11 后经第二单滑轮顶座 12 与所述第三导轨 3 相连 ; (4) 将第一钢丝绳 14 和第二钢丝绳 15 的中部经所述第一转向轮 7 和第二转向轮 10 拉 伸至所述手摇器13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且分别与所述双向手摇器13的第一端口和第二 端口相连 ; (5) 通过对所述双向手摇器 13 进行换挡, 可以切换第一钢丝绳 14 和第二钢丝绳 15 的 控制, 从而控制所述内层置物架 5 和外层置物架 6 的高低。 0024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不仅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而且 通过对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单独升降控制, 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提高整体置 物架的实用性。 0025 本发明提供的上列较佳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 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490108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90108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