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21312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3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46886.1

申请日:

2014.12.31

公开号:

CN104524468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公布日:201504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412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9/10; A61P9/12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黎细乐

发明人:

黎细乐; 刘敏仪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塘大围村七队2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代理人:

刘克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症药物中的新用途。针对目前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缺少全面有效的治疗,而同时化学治疗易复发,疗效不能持续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半夏12-24份、鸢尾14-27份,栀子11-23份、黄连20-30份,姜黄8-16份,丹参16-26份、黄芪10-20份、茵陈9-19份,白芍12-26份、麦冬14-28份、茯苓11-27份、五味子15-23份、甘草20-30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尤其是对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症药物中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半夏12-24份、鸢尾14-27份、栀子11-23份、黄连20-30份、姜黄8-16份、丹参16-26份、黄芪10-20份、茵陈9-19份、白芍12-26份、麦冬14-28份、茯苓11-27份、五味子15-23份、甘草20-30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半夏20份、鸢尾25份、栀子20份、黄连28份、姜黄14份、丹参24份、黄芪18份、茵陈13份、白芍22份、麦冬27份、茯苓24份、五味子18份、甘草25份。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其合剂、片剂或胶囊剂。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2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即得。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症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脂肪、血栓、结缔组织和碳酸钙在血管(主要是动脉,但也包括静脉)沉积所造成的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状态。其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由于在动脉内膜上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受累器官的病象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
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而动脉因粥样硬化所致的狭窄又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因此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影不离。
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大、中动脉,包括心脏的冠状动脉、头部的脑动脉等这些要塞通道。高血压致使血液冲击血管内膜,导致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管壁内膜受损后易为胆固醇、脂质沉积,加重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因此,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目前一般采用调整血脂、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溶血栓和抗凝、血管扩张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其治疗效果尚可,但均治疗费用昂贵,且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他汀类药物均存在着明显的横纹肌溶解问题,沙坦类降压药物,列酮类药物则存在导致膀胱癌的风险。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多靶向,整体调节,副作用小等优势,通过调节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中医药治疗能够延缓病程进展并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不同医家对于本病的病机观点个有侧重,但均认可本病的基本病机在于是脏腑功能亏损,痰瘀互结,虚实夹杂。治疗时根据病情调整脏腑功能,活血化痰,通常能起到良好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一些具有活血功和补气能的药物能够起到保护血管内膜,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如丹参,黄芪,女贞子,杜仲等。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的治疗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则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费用昂贵、副作用高的现有治疗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技术优势,且价格低廉,适合临床使用。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症药物中的新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半夏12-24份、鸢尾14-27份、栀子11-23份、黄连20-30份、姜黄8-16份、丹参16-26份、黄芪10-20份、茵陈9-19份、白芍12-26份、麦冬14-28份、茯苓11-27份、五味子15-23份、甘草20-30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中药组分均以其常用入药部位为来源。半夏、栀子、五味子和茵陈能够起到保肝利胆、化痰祛湿、保肝退黄、降压强心。白芍、丹参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活血祛瘀、破积通络;鸢尾和山楂能够消食健胃、消除脘腹胀满症状。白芍和丹参能够养血柔肝、养血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兼有茯苓和黄芪补气血相佐。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消导、活血化淤、化痰祛湿、降压强心之功效。
该组方是以泽泻、白术、黄芪、钩藤为君药,清热燥湿、利尿托毒、平肝息风;以川芎、草决明、桑寄生、罗布麻为臣药,活血行气、清热润肠、补肾强骨、降压强心;以菊花、山楂、夏枯草、五味子为佐药,散风清热、行气散瘀、清火消肿、补肾宁心;以地龙、薄荷、滑石为使药,通络利尿、散热透疹、通淋祛湿;以甘草调和诸药性,诸药协同配合、相互促进,可以达到清热燥湿、平肝息风、滋肝补肾、利尿托毒、祛痰化瘀等功效,对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症的治疗效果,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半夏20份、鸢尾25份、栀子20份、黄连28份、姜黄14份、丹参24份、黄芪18份、茵陈13份、白芍22份、麦冬27份、茯苓24份、五味子18份、甘草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2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即得。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制备成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制剂,优选为合剂、片剂、胶囊剂。
本发明通过考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血压复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见表1和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血压下降幅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中药3组的降压效果最为优异,中药3组治疗6周后的降压幅度与阳性对照药物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在降低最大内膜厚度和内膜/中模厚度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差异,尤其中药3组的对上述指标的降低效果最为优异,且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在降低最大内膜厚度和内膜/中模厚度方面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本发明还通过考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过氧化物系统的影响,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浆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和阳性对照组均能够提高模型大鼠血浆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本发明中药3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尤其是对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症患者取得了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这大大超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预料。
总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很好治疗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活性,并且可以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特别是对肝脏无毒性。本发明作为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使用时,药物作用全面,能够迅速使患者病情好转,并能从根本上缓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并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简单,基本无毒,原料易得,适于大众化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进行适当改进、替换功效相同的组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第一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合剂
处方:半夏1200g、鸢尾1400g、栀子1100g、黄连2000g、姜黄800g、丹参1600g、黄芪1000g、茵陈900g、白芍1200g、麦冬1400g、茯苓1100g、五味子1500g、甘草2000g。
制备方法: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2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加水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片剂
处方:半夏2400g、鸢尾2700g、栀子2300g、黄连3000g、姜黄1600g、丹参2600g、黄芪2000g、茵陈1900g、白芍2600g、麦冬2800g、茯苓2700g、五味子2300g、甘草3000g。
制备方法: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2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
处方:半夏20kg、鸢尾25kg、栀子20kg、黄连28kg、姜黄14kg、丹参24kg、黄芪18kg、茵陈13kg、白芍22kg、麦冬27kg、茯苓24kg、五味子18kg、甘草25kg。
制备方法: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2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装胶囊即得。
第二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药效学考察
实施例4 高血压复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治疗效果
1.实验动物及实验分组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50只,雄性,体重(300±20)g,购自第二军医大学新药安评中心,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
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
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天麻钩藤颗粒(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药量5mg/kg;
中药1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组合物,生药量5mg/kg;
中药2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生药量5mg/kg;
中药3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中药组合物,生药量5mg/kg;
各组均为灌胃给药,每天一次,共10周。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动物饮食、存活情况及行为活动,每日测量体重,根据体重调整药物用量。
2.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2.1高血压复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温度控制在18℃-22℃,温度45%-65%,室内自然光线。用BP-2006A智能无创血压计(北京软隆有限公司提供)测量大鼠清醒状态下尾动脉压。在给药后的第一周、第三周以及第六周分别测量血压,均在灌胃给药后2小时到5小时之间测量5次,取其均值作为该样本的血压。
表1高血压复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S,n=8)(mmHg)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由以上结果可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血压下降幅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中药3组的降压效果最为优异,中药3组治疗6周后的降压幅度与阳性对照药物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在降压方面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2.2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定
动物麻醉和固定后,经股动脉注入Even’s蓝染料(60mg/kg),30min后用0.9%生理盐水为灌注液,采用经心灌注法,灌注压力13.3kPa,至流出液清亮后,改用4%多聚甲醛生理盐水灌注10min,进行原位固定(压力同上)。取Even’s蓝着色颈动脉段,放入福尔马林液进一步固定后,取前、中、后三部分进行石蜡包埋,非连续切片8~10层,行HE染色,随机取3个血管断面输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计算机图像测量,计算最大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比值。
表2 高血压复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中膜厚度的影响(±S ,n=8)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在降低最大内膜厚度和内膜/中模厚度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差异,尤其中药3组的对上述指标的降低效果最为优异,且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在降低最大内膜厚度和内膜/中模厚度方面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实施例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过氧化物系统的影响
动物:清洁级wistar大鼠,50只,雄性,体重220-240g,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其中,空白对照组大鼠喂以SPF级实验鼠颗粒饲料、普通饮水饲养;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S) :以配方为3%胆固醇、0.5%胆酸钠、0.12%丙基硫氧嘧啶、5%白糖、10%猪油、81.38%基础饲料的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同时灌胃予以维生素D315万U/kg,造模期给予VD3周期为每周一次,分组给药后延长为每十天一次,以此建立大鼠AS模型。造模开始6周后随机抽取3只模型大鼠检验造模情况,检测发现血脂异常(TG、TC增高),主动脉内膜增厚、弹性下降、肉眼可见脂质斑块,提示造模成功。
给药: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下述药物给药,各组灌胃给药,每日一次,给药容积为10ml/kg。共8周。
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
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复方丹参片(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药量5mg/kg;
中药1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组合物,生药量5mg/kg;
中药2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生药量5mg/kg;
中药3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中药组合物,生药量5mg/kg;
检测:大鼠颈总动脉取血,加入抗凝管中(3.8%枸橼酸钠1∶9抗凝),静置后离心(3000rpm,10min)分离血浆。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中SOD含量,ASkawa法检测血浆中MDA含量。
3 实验结果:
表3 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浆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和阳性对照组均能够提高模型大鼠血浆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本发明中药3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过氧化物系统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症药物中的新用途。针对目前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缺少全面有效的治疗,而同时化学治疗易复发,疗效不能持续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半夏12-24份、鸢尾14-27份,栀子11-23份、黄连20-30份,姜黄8-16份,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