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21140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3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27233.5

申请日:

2015.01.20

公开号:

CN104623195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8945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刘保和变更后:刘保和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北园大街57号变更后:54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莲花山路34号1号楼1单元1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45申请日:2015012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45; A61P15/14; A61P31/06; A61K35/32(2015.01)N; A61K35/6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45

申请人:

刘保和

发明人:

刘保和

地址:

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北园大街5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茯神10-15,柴胡10-15,鸭嘴癀6-9,黄药子5-8,甘草10-15,红花10-15,蒲公英15-20,稻槎菜5-10,楤根6-9,露蜂房6-9,当归10-15,鹿角霜10-15,川芎10-15,青皮8-12,荷叶蒂8-10。本发明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无副作用,不会产生耐药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茯神10-15,柴胡10-15,鸭嘴癀6-9,黄药子5-8,甘草10-15,红花10-15,蒲公英15-20,稻槎菜5-10,楤根6-9,露蜂房6-9,当归10-15,鹿角霜10-15,川芎10-15,青皮8-12,荷叶蒂8-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茯神11-13,柴胡12-14,鸭嘴癀7-8.5,黄药子6-7.5,甘草12-14,红花11-13,蒲公英16-18,稻槎菜6-8,楤根6.5-8.5,露蜂房7-8.5,当归12-14,鹿角霜12-14,川芎11-13,青皮9-11,荷叶蒂8.5-9.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茯神12,柴胡13,鸭嘴癀8,黄药子7,甘草13,红花12,蒲公英17,稻槎菜7,楤根7,露蜂房7.5,当归13,鹿角霜13,川芎12,青皮10,荷叶蒂9。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糠皮放入锅中炒热后,加入黄药子,用文火拌炒20-35分钟,取出,筛去糠皮,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2)将除黄药子外的其余原料药分别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3)取蜂蜜置于锅中,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4-2.2倍,用文火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熬至105-115℃后,转文火继续熬7-15分钟,加入凡士林,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6-2/5,搅拌,待融化后,备用;
(4)将骤(1)和步骤(2)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充分搅拌均匀,调成粘稠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用文火拌炒23-30分钟(优选用文火拌炒27分钟)。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6-2倍(优选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8倍)。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再置锅中熬至108-112℃(优选再置锅中熬至110℃)。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转文火继续熬9-13分钟(优选转文火继续熬11分钟)。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5-1/3(优选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4)。

说明书

说明书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痨是发生乳房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病变后期常有虚痨表现而名。其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又名乳痰。相当于西医的乳房结核。其临床特点是起病缓慢,初起乳房内有一个或数个结块,状如梅李,边界不清,皮核相亲,日久破溃,脓液清稀且杂有败絮样物,常伴有阴虚内热之证。乳痨病名首见于《外科理例》。病因病机:体质素虚,肺肾阴亏,阴虚则火旺,虚火灼津为痰,痰火凝结成核;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耗损阴液,更助火势;或肝气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乳络而成。或因肺痨、瘰疬等病所继发。
治法:1.内治法(1)气滞痰凝:①证候:多见于初起阶段。乳房肿块,形如梅李,推之不移动,硬而不坚,不红不热,不痛或微痛,以后逐渐与皮肤粘连;伴心情不畅,胸闷胁胀:舌淡红,苔薄腻,脉弦。②辨证分析:体质素虚,肺肾阴虚,阴虚则火旺,火灼津为痰,痰火凝结,更兼肝气郁结,气滞痰凝,阻于乳络,而致乳房肿块质硬;肝气郁结,故心情不畅,胸闷胁胀;苔腻、脉滑为气郁痰凝之象。③治则疏肝理气,化痰散结。(2)正虚邪恋:①证候:多见于成脓或溃后。乳房肿块增大变软,皮色微红微肿,压痛或隐隐作痛,久则可有乳头溢脓溢血;舌红,苔黄,脉数。②辨证分析:发病后失于治疗或治疗不当,正气渐虚,痰热之邪未能清除,故乳房肿块增大;热盛肉腐,肉腐为脓,故肿块变软,皮色微红微肿;病变蔓延至乳络,故乳头溢血溢脓;舌红、苔黄、脉数为有热之象。③治则扶正托里透脓。(3)阴虚火旺:①证候:多见于后期。溃后脓出稀薄,有败絮状物,疮口日久难敛,形成慢性溃疡或窦道;伴潮热盗汗,颧红形瘦,食欲减退;舌红,少苔,脉细数。②辨证分析:病程日久,以致耗伤气血,阴虚更甚,皮肉不得气血之濡养,故疮口日久难愈,脓水清稀;阴虚而虚火上炎,故见潮热盗汗、颧红、形瘦等症;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③治则养阴清热。2.外治法:(1)初起用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或黑退消敷贴。(2)成脓波动明显者宜切开排脓。(3)溃后用七三丹、八二丹药线引流,红油膏盖贴;腐脱肉鲜,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形成瘘管,用白降丹或红升丹药捻条插入,脓尽后改用生肌散。3.其他疗法:抗结核药:常选异烟肼、利福平联合用药。中成药:小盒丹。手术治疗:除抗结核治疗以外,对于病灶比较局限者,可直接切除病灶,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如果病变累及整个乳房的,则需行全乳单纯切除术,并将病变的淋巴结一起切除。对长期溃疡和窦道形成者,在其感染控制后也应行全乳单纯切除。支持疗法:可静脉注射白蛋白、脂肪乳等营养性液体。营养休息:对于结核病而言,营养休息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充足的营养及休息,可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配合药物及其他疗法治愈乳房结核。
公开号CN 101239169A(申请号200810084113.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开郁散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以白芍、当归、白芥子、柴胡、炙甘草、全蝎、白术、茯苓、郁金、香附、天葵草的混合提取物(包括水提取物或挥发油,浸膏和干粉)为原料,与作为基质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按常规工艺制备而成。申请公布号 CN 102008543 A(申请号 201010539897.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乳房结核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全瓜蒌15份、当归15份、皂角刺12份、没药12份、乳香12份、甘草6份、三七粉3份。申请公布号 CN 102145098 A(申请号 201010106425.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活血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成分以以下重量比组成:丹参5~20,制香附5~20,炒山栀5~20,吴茱萸1~9,防风5~20,当归5~20,甘草3~10。
现代医学多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但是手术后容易反复发作,不得不进行多次手术。手术治疗是一种治标的方法。使用抗结核药物会产生副作用以及耐药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无副作用,不会产生耐药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茯神10-15,柴胡10-15,鸭嘴癀6-9,黄药子5-8,甘草10-15,红花10-15,蒲公英15-20,稻槎菜5-10,楤根6-9,露蜂房6-9,当归10-15,鹿角霜10-15,川芎10-15,青皮8-12,荷叶蒂8-10。
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茯神11-13,柴胡12-14,鸭嘴癀7-8.5,黄药子6-7.5,甘草12-14,红花11-13,蒲公英16-18,稻槎菜6-8,楤根6.5-8.5,露蜂房7-8.5,当归12-14,鹿角霜12-14,川芎11-13,青皮9-11,荷叶蒂8.5-9.5。
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更加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茯神12,柴胡13,鸭嘴癀8,黄药子7,甘草13,红花12,蒲公英17,稻槎菜7,楤根7,露蜂房7.5,当归13,鹿角霜13,川芎12,青皮10,荷叶蒂9。
上述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糠皮放入锅中炒热后,加入黄药子,用文火拌炒20-35分钟,取出,筛去糠皮,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2)将除黄药子外的其余原料药分别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3)取蜂蜜置于锅中,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4-2.2倍,用文火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熬至105-115℃后,转文火继续熬7-15分钟,加入凡士林,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6-2/5,搅拌,待融化后,备用;
(4)将骤(1)和步骤(2)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充分搅拌均匀,调成粘稠状。
优选在于步骤(1)中,用文火拌炒23-30分钟。
优选在于步骤(3)中,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6-2倍。
优选在于步骤(3)中,再置锅中熬至108-112℃。
优选在于步骤(3)中,转文火继续熬9-13分钟。
优选在于步骤(3)中,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5-1/3。
更加优选的,步骤(1)中用文火拌炒27分钟。
更加优选的,步骤(3)中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8倍。
更加优选的,步骤(3)中再置锅中熬至110℃。
更加优选的,步骤(3)中转文火继续熬11分钟。
更加优选的,步骤(3)中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4。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选用纯中草药为主要原料,配伍科学合理。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
2、标本兼治、不易复发;
3、制备方法简单;
4、不会产生耐药性;
4、具有疏肝破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痰止咳、消痈散结、发表透疹、消积化滞、补血活血等功效,对于治疗“乳痨”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取下述重量配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80g):茯神10份,柴胡10份,鸭嘴癀6份,黄药子5份,甘草10份,红花10份,蒲公英15份,稻槎菜5份,楤根6份,露蜂房6份,当归10份,鹿角霜10份,川芎10份,青皮8份,荷叶蒂8份。
上述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糠皮放入锅中炒热后,加入黄药子,用文火拌炒20分钟,取出,筛去糠皮,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2)将除黄药子外的其余原料药分别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3)取蜂蜜置于锅中,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4倍,用文火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熬至105℃后,转文火继续熬7分钟,加入凡士林,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6,搅拌,待融化后,备用;
(4)将骤(1)和步骤(2)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充分搅拌均匀,调成粘稠状。
本发明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使用方法是:敷于患部,外用纱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
实施例2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取下述重量配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80g):茯神15份,柴胡15份,鸭嘴癀9份,黄药子8份,甘草15份,红花15份,蒲公英20份,稻槎菜10份,楤根9份,露蜂房9份,当归15份,鹿角霜15份,川芎15份,青皮12份,荷叶蒂10份。
上述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糠皮放入锅中炒热后,加入黄药子,用文火拌炒35分钟,取出,筛去糠皮,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2)将除黄药子外的其余原料药分别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3)取蜂蜜置于锅中,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2.2倍,用文火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熬至115℃后,转文火继续熬15分钟,加入凡士林,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2/5,搅拌,待融化后,备用;
(4)将骤(1)和步骤(2)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充分搅拌均匀,调成粘稠状。
典型病例一:沈XX,女,28岁。主诉:乳房疼痛伴肿块半年余。肿块均位于乳晕下方,位于双侧乳房,直径约6cm。肿块推之不移动,硬而不坚,肤色如常,肿块无压痛。伴有心情不畅,胸闷胁胀,舌淡红,苔薄腻,脉弦。诊断为乳痨。使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敷于患部,外用纱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使用一周疼痛消失,肿块缩小。继续使用两周,诸症悉消,痊愈。随访无复发。
实施例3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取下述重量配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80g):茯神11份,柴胡12份,鸭嘴癀7份,黄药子6份,甘草12份,红花11份,蒲公英16份,稻槎菜6份,楤根6.5份,露蜂房7份,当归12份,鹿角霜12份,川芎11份,青皮9份,荷叶蒂8.5份。
上述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糠皮放入锅中炒热后,加入黄药子,用文火拌炒23分钟,取出,筛去糠皮,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2)将除黄药子外的其余原料药分别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3)取蜂蜜置于锅中,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6倍,用文火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熬至108℃后,转文火继续熬9分钟,加入凡士林,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5,搅拌,待融化后,备用;
(4)将骤(1)和步骤(2)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充分搅拌均匀,调成粘稠状。
典型病例二:徐XX,女,35岁。主诉:左侧乳房疼痛1年余,伴有乳房肿块且呈逐渐增大趋势。患者低热,左侧乳房轻微增大,皮色微红。左侧乳房偏上方有个 2-3cm 大的肿块,质软,不可移动。无皮肤皱缩和乳头溢液。腋窝下和颈部未触及淋巴结。伴有盗汗,食欲不振。诊断为乳腺结核(乳痨)。曾接受抗痨药物治疗,包括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未见好转。使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敷于患部,外用纱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使用2周,盗汗,低热症状消失,食欲增加,肿块明显缩小。继续使用1周,肿块消失,诸症悉消。随访观察未出现复发症状。
实施例4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取下述重量配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80g):茯神13份,柴胡14份,鸭嘴癀8.5份,黄药子7.5份,甘草14份,红花13份,蒲公英18份,稻槎菜8份,楤根8.5份,露蜂房8.5份,当归14份,鹿角霜4份,川芎13份,青皮11份,荷叶蒂9.5份。
上述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糠皮放入锅中炒热后,加入黄药子,用文火拌炒30分钟,取出,筛去糠皮,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2)将除黄药子外的其余原料药分别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3)取蜂蜜置于锅中,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2倍,用文火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熬至112℃后,转文火继续熬13分钟,加入凡士林,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3,搅拌,待融化后,备用;
(4)将骤(1)和步骤(2)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充分搅拌均匀,调成粘稠状。
典型病例三:陈XX,女,30岁。主诉:乳房疼痛伴肿块九月余。诊见患者乳头内陷,皮肤呈桔皮样变,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块位于右侧乳房部偏上方。推之不动,压痛。伴有潮热盗汗,形体消瘦,食欲减退,神疲乏力。诊断为乳痨。使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敷于患部,外用纱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使用10天,疼痛消失,肿块缩小。继续使用两周,上述症状悉消,痊愈。随访无复发。
实施例5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取下述重量配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80g):茯神12份,柴胡13份,鸭嘴癀8份,黄药子7份,甘草13份,红花12份,蒲公英17份,稻槎菜7份,楤根7份,露蜂房7.5份,当归13份,鹿角霜13份,川芎12份,青皮10份,荷叶蒂9份。
上述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糠皮放入锅中炒热后,加入黄药子,用文火拌炒27分钟,取出,筛去糠皮,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2)将除黄药子外的其余原料药分别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3)取蜂蜜置于锅中,蜂蜜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8倍,用文火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熬至110℃后,转文火继续熬11分钟,加入凡士林,凡士林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4,搅拌,待融化后,备用;
(4)将骤(1)和步骤(2)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充分搅拌均匀,调成粘稠状。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茯神:基原: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药性:甘、淡,平。归心、脾经。功用主治:宁心,安神,利水。主惊悸,健忘,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柴胡:基原: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药性:苦,微寒。归肝、胆经。功用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鸭嘴癀:基原:为玄参科植物旱田草的全草。药性:味甘,微苦,性凉。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风热咳嗽,扁桃体炎,肠炎,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闭经,白带,目赤肿痛,牙痛,痈疽,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黄药子:基原: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药性:苦,寒,小毒。归肺、肝经。功用主治: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瘿瘤,喉痹,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肿瘤,吐血,衄血,咯血,百日咳,肺热咳喘。
甘草: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用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院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红花:基原: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药性:辛,温。归心、肝经。功用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打损伤,疮疡肿痛。
蒲公英:基原: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异苞蒲公英、亚洲蒲公英、红梗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药性: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胆吓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
稻槎菜:基原:为菊科稻槎菜属植物稻槎菜的全草。药性:苦,平。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发表透疹。主咽喉肿痛,痢疾,疮疡肿毒,蛇咬伤,麻疹透发不畅。
楤根:基原:为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的根及根皮。药性:辛、苦,平。归脾、肾经。功用主治:祛风湿,利小便,散瘀血,消肿毒。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浊,血崩,跌打损伤,瘰疬,痈肿。
露蜂房:基原:为胡蜂科昆虫黄星长脚黄蜂或多种近缘昆虫的巢。化学成份:大黄蜂巢含露房油,蜂蜡,树脂,多种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药性:微甘,平,小毒。归肝、胃、肾经。功用主治:祛风止痛、攻毒消肿、杀虫止痒。主风温痹痛、风虫牙痛、痈疽恶疮、瘰疬、喉舌肿痛、痔漏、风疹瘙痒、皮肤顽癣。
当归:基原: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用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鹿角霜:基原: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药性:味咸、涩、性温。归肾、肝经。功用主治:补肾助阳,收敛止血。主肾阳不足,脾胃虚寒,食少便溏,阳痿遗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愈合。
川芎:基原:为伞形科植物川穹的干燥根茎。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用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青皮: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药性:苦、辛,温。归肝、胆、脾、肺、心经。功用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症瘕积聚,久疟癖块。
荷叶蒂:基原: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基部。药性:苦、涩,平。归脾、肝、大肠经。功用主治:解暑去湿;祛瘀止血,安胎。主暑湿泄泻,血痢,崩漏下血,妊娠胎动不安。
试验例1 本发明所得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2008年5月-2011年7月,在6所医院筛选268例妇女“乳痨”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人)。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所得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使用方法:敷于患部,外用纱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妇女“乳痨”的药品(利福平、乙胺丁醇、雷米封、小金丸等)。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乳房肿块消失,溃疡及窦道愈合,未复发者;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乳腺肿块显著缩小,或溃疡、窦道接近愈合者;无效:自觉症状虽有好转,而乳腺肿块无明显变化,或溃疡、窦道无愈合倾向者均为无效。总有效包括治愈和好转。治疗20天后,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所得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效果验证

治疗效果:治愈116例(86.57%),好转15例(11.19%),无效3例(2.24%),总有效率97.76%。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发明以茯神、柴胡、鸭嘴癀和黄药子等纯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科学配伍,制成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方中茯神宁心,安神,利水。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鸭嘴癀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黄药子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稻槎菜清热解毒,发表透疹。楤根祛风湿,利小便,散瘀血,消肿毒。露蜂房祛风止痛、攻毒消肿、杀虫止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鹿角霜补肾助阳,收敛止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荷叶蒂解暑去湿,祛瘀止血,安胎。诸药合用,具有疏肝破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痰止咳、消痈散结、发表透疹、消积化滞、补血活血等功效,对于治疗“乳痨”效果显著。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痨”的外敷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茯神10-15,柴胡10-15,鸭嘴癀6-9,黄药子5-8,甘草10-15,红花10-15,蒲公英15-20,稻槎菜5-10,楤根6-9,露蜂房6-9,当归10-15,鹿角霜10-15,川芎10-15,青皮8-12,荷叶蒂8-10。本发明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无副作用,不会产生耐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