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21081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48525.3

申请日:

2014.12.10

公开号:

CN104524075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89申请日:2014121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89; A61P29/00; 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6/889

申请人:

任立杰

发明人:

任立杰

地址: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金水路746号15号楼2单元501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蒲葵5-15g,虎杖10-25g,甘草20-35g,瓦松10-15g,八月札10-20g,罗裙带10-15g,苦蘵10-20g,番木瓜10-20g,麻布七5-10g,红木香5-15g,山胡椒根10-15g,白冷草10-15g。本发明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诸药配伍共奏润肺化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有效缓解癌症疼痛,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制成外敷药膏,浸透性强,使药物直达病灶,弥补内服药的不足,增强肿瘤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限。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蒲葵5-15g, 虎杖10-25g,甘草20-35g,瓦松10-15g,八月札10-20g,罗裙带10-15g,苦蘵10-20g,番木 瓜10-20g,麻布七5-10g,红木香5-15g,山胡椒根10-15g,白冷草10-15g。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 组成:蒲葵10g,虎杖15g,甘草25g,瓦松15g,八月札10g,罗裙带15g,苦蘵15g,番木 瓜15g,麻布七10g,红木香10g,山胡椒根10g,白冷草10g。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中药原料粉碎过80目筛,混匀后加入香油调成膏状即可。

说明书

说明书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疼痛系指肿瘤压迫、侵犯有关组织神经所产生的疼痛,为癌症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在癌症早期,由于瘤体尚小,一般无转移,因而癌症疼痛的发生率较低;晚期,病灶较大, 不断向附近的组织器官进行浸润性生长,且往往有骨髓等远道转移。因此,癌症疼痛的发生 率大大提高。癌症性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并随之病灶增大而不断加剧。疼痛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为局部性,可定位;另一种则为弥漫型,疼痛部位不清。
中医学将癌症所致的疼痛称为癌瘤痛,是指瘤毒侵犯经络或瘤块阻滞经络气血而致机体 某部位的疼痛。癌瘤痛在中医文献中常出现于症、积、瘤、石、瘕、乳岩、石疽、反胃、脏 毒等及其所致的气血衰败诸病候中。《内经》中有“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胸中气满、喘息不 便、内痛引肩项”的描述,极似肺癌晚期疼痛。又有“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 其部”的记载,说明积块开始产生时即有固定部位,其疼痛位于积块处,且痛处不移。
中医认为癌症疼痛的发生主要为邪毒内蓄,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癌症疼痛其临床表现 可分为邪毒内盛型、血瘀型及气滞型。邪毒内盛型常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固定不移,触之 增剧;血瘀型常表现为部分固定的针剌样疼痛,舌质暗,舌有瘀斑;气滞型常表现为痛无定 处,攻窜胀痛。
现代医学治疗癌症疼痛的方法有局部治疗、镇痛药及阻断疼痛的传导途径等。局部症状 可将局部肿块予以放疗、化疗或用手术来控制局部肿瘤,解除对局部压迫引起的疼痛;半身 放疗对全身广泛骨转移引起疼痛疗效较好;切断颈髓前外侧束方法,可阻断神经传导,也能 取得止痛效果。目前止痛药有阿斯匹林、强痛定、安乃近、消炎痛等,但对癌症疼痛的疗效 欠佳,且常因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而不能长期应用。麻醉止痛剂有可待因、杜 冷丁,虽能暂时缓解癌性疼痛,但易引起成瘾性,且需求量愈来愈大,间隔时间愈来愈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纯中药原料制成的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 中药原料组成:蒲葵5-15g,虎杖10-25g,甘草20-35g,瓦松10-15g,八月札10-20g,罗裙 带10-15g,苦蘵10-20g,番木瓜10-20g,麻布七5-10g,红木香5-15g,山胡椒根10-15g,白 冷草10-15g。
优选的,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蒲葵10g,虎杖15g, 甘草25g,瓦松15g,八月札10g,罗裙带15g,苦蘵15g,番木瓜15g,麻布七10g,红木香 10g,山胡椒根10g,白冷草10g。
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粉碎过80目筛,混匀后加入香油调成膏状即可。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蒲葵,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叶、种子或根,抗癌。甘、涩,平,用于食道癌、绒毛膜上 皮癌,恶性葡萄胎,白血病。治疗各种疼痛。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祛风利湿,散瘀定痛, 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 痰多。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的根和根状茎,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 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瓦松,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或晚红瓦松等的全草,酸,苦,凉,归肝、肺经,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收湿剑疮。主吐血;鼻衄;便血;血痢;热淋;月经不调;疔疮痈肿;痔疮;湿 疹;烫伤;肺炎;肝炎;宫颈糜烂;乳糜尿。
八月札,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味微苦,性平,归肝、胃、膀 胱经,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主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 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
罗裙带,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叶,辛,苦,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主热疮肿毒; 淋巴结炎;咽喉炎;头痛;痹痛麻木;跌打瘀肿;骨折;毒蛇咬伤。
苦蘵,为茄科植物苦蘵的全草,味苦,酸,性寒,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主感冒; 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天疱疮;疔疮。
番木瓜,为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实,甘,平,主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乳汁稀少;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湿疹;烂疮;肠道寄生虫病。
麻布七,为毛茛科植物高乌头的根,苦,辛,温,归心、肝、肺、脾经,祛风除湿;理 气止痛;活血散瘀。主风湿腰腿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胃痛;胸腹胀满;急慢性菌痢; 急慢性肠炎;瘰疬;疮疖。
红木香,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理 气止痛;活血消肿。主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咽喉肿痛;痔 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伤。
山胡椒根,为樟科植物山胡椒的根,辛,温,苦,归肝、胃经,祛风通络;理气活血; 利湿消肿;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脘疼痛;脱力劳伤;支气管炎;水肿。
白冷草,为凤仙花科植物细柄凤仙花的根及根茎,辛,苦,微温,理气活血止痛。主风 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诸药配伍共奏润肺化痰、活血化 瘀、理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有效缓解癌症疼痛,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制成外敷药膏, 浸透性强,使药物直达病灶,弥补内服药的不足,增强肿瘤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内。
实施例1
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蒲葵5g,虎杖20g,甘草30g, 瓦松10g,八月札15g,罗裙带10g,苦蘵20g,番木瓜10g,麻布七8g,红木香15g,山胡 椒根12g,白冷草15g。
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粉碎过80目筛,混匀后加入香油调成膏状即可。
实施例2
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蒲葵10g,虎杖15g,甘草25g, 瓦松15g,八月札10g,罗裙带15g,苦蘵15g,番木瓜15g,麻布七10g,红木香10g,山胡 椒根10g,白冷草10g。
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粉碎过80目筛,混匀后加入香油调成膏状即可。
实施例3
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蒲葵15g,虎杖10g,甘草35g, 瓦松13g,八月札20g,罗裙带12g,苦蘵10g,番木瓜20g,麻布七5g,红木香5g,山胡椒 根14g,白冷草10g。
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粉碎过80目筛,混匀后加入香油调成膏状即可。
实施例4
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蒲葵10g,虎杖25g,甘草20g, 瓦松10g,八月札15g,罗裙带14g,苦蘵15g,番木瓜10g,麻布七10g,红木香15g,山胡 椒根15g,白冷草13g。
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粉碎过80目筛,混匀后加入香油调成膏状即可。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发明药物临床应用于150例癌症患者,男性83例,女性67例,年龄23-75 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肺癌35例,食道癌13例,胃癌28例,肠癌13例,肝癌22例, 胰腺癌9例,乳腺癌17例,淋巴癌13例。
治疗方法:本发明药物制成膏状后外敷于患处,每剂敷两天,五剂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缓解:治疗后完全无痛;
部分缓解:疼痛明显减轻,疼痛时间缩短,间隔时间延长;
轻度缓解:疼痛有一定程度减轻,疼痛时间和间隔时间无明显改变;
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无缓解。
治疗结果:150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48例,部分缓解91例,轻度缓解11例,治疗 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蒲葵5-15g,虎杖10-25g,甘草20-35g,瓦松10-15g,八月札10-20g,罗裙带10-15g,苦蘵10-20g,番木瓜10-20g,麻布七5-10g,红木香5-15g,山胡椒根10-15g,白冷草10-15g。本发明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诸药配伍共奏润肺化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有效缓解癌症疼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