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52103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2270.3

申请日:

2009.07.07

公开号:

CN101622979A

公开日:

2010.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89/033申请日:20090707|||公开

IPC分类号:

A01K89/033

主分类号:

A01K89/033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野

发明人:

武智邦生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8.7.8 JP 2008-178487; 2008.11.27 JP 2008-30198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严志军;杨 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在该拖拉机构中,即使将容纳空间形成易于密封的形状,也能够对摩擦盘进行止转。拖拉机构(6)具备摩擦盘(21)、罩部件(26)、制动盘(22)、拖拉调整机构。摩擦盘配置在线轮(4)的第1凸缘部(9b)的容纳空间内,在外周面上具有卡合凹部(21a)。罩部件(26)具有:圆筒部(26a),其嵌合在容纳空间的内周面上;卡合突起(26e),其设在圆筒部的前端面上且与卡合凹部卡合;以及突出部,其以能够与第1凸缘部的端面紧贴的方式设置。该罩部件固定在第1凸缘部上且从外侧覆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沿线轮轴向与安装在卷线器 本体上的线轮相对移动且制动所述线轮,其中,所述两轴承卷线器的 拖拉机构包括: 摩擦盘,其配置在形成于所述线轮的凸缘部上的圆筒状的容纳空 间内,在外周面上具有向内周侧凹陷的至少一个卡合凹部; 罩部件,其包括:圆筒部,所述圆筒部具有嵌合在所述容纳空间 的内周面上的外周面;至少一个卡合突起,所述卡合突起设在所述圆 筒部的前端面上且与所述卡合凹部卡合;以及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 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以圆板状地突出且以能够紧贴所述凸缘部的端 面而设置,该罩部件固定在所述凸缘部上且从轴向外侧覆盖所述容纳 空间; 制动盘,其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摩擦盘相对配置,不能沿放 线方向旋转;以及 移动机构,其使所述摩擦盘与所述线轮一起相对于所述制动盘沿 所述线轮轴向相对移动,并压接所述摩擦盘和所述制动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卡合突起在所述圆筒部的前端以圆弧状沿周向隔开间隔,向 所述凸缘部突出地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圆筒部具有当所述罩部件固定在所述凸缘部上时所述前端能 够接近所述摩擦盘的侧面的所述线轮轴向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卡合突起具有在与所述凸缘部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所 述线轮轴向的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具有: 筒状的安装部,其在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槽且安装在所述线轮轴 上; 盘部,其以能够一体旋转且不能沿远离所述摩擦盘的方向移动的 方式连接到所述安装部上;以及 具有弹性的环状的防脱部件,其安装在所述环状槽内,与所述盘 部的与所述摩擦盘相对的面接触且对所述盘部进行防脱, 远离所述盘部的一侧的所述环状槽的第1壁面由倾斜面构成,所 述倾斜面以外周侧比槽底侧更远离所述盘部的方式倾斜。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轴承卷线器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以内径为所述环状槽的所述槽底的外径以下的方式将具有弹性的金 属线材弯曲成C字状,从而形成所述防脱部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盘部连接到所述安装部上的状态下,所述盘部的与所述摩 擦盘相对的面配置在比所述第1壁面相对的所述环状槽的第2壁面更 靠近所述摩擦盘侧。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环状槽的外周侧沿着所述线轮轴向的槽宽度大于所述防脱部 件沿着所述线轮轴向的厚度。

说明书


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构,尤其涉及与安装在轴承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上的线轮一起沿线轮轴向相对移动且制动线轮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两轴承卷线器、尤其是杆拖拉式的两轴承卷线器上,设有使线轮在轴向上移动且制动线轮的拖拉机构。这样的拖拉机构由绕着线轮轴摇动的拖拉调整杆调整拖拉力。拖拉机构具备与线轮一体旋转的摩擦盘、对应拖拉调整杆的摇动而使摩擦盘沿线轮轴向与线轮一起移动的移动机构、以及能够与摩擦盘接触和脱离的制动盘。在这种拖拉机构中,迄今为止已知有将摩擦盘和制动盘配置于设在凸缘部上的容纳空间中并从外侧用罩部件覆盖该容纳空间的拖拉机构(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如果如此地将摩擦盘和制动盘配置在用罩部件覆盖的容纳空间中,则两个盘不易变湿,能够防止由变湿引起的拖拉力的变动。

    现有的拖拉机构具备摩擦盘、罩部件、移动机构以及制动盘。摩擦盘在配置于圆筒状的容纳空间中的外周面上具有向外周侧突出的4个卡合凸部,该容纳空间形成在线轮的凸缘部上。罩部件固定在凸缘部上并覆盖容纳空间。移动机构使摩擦盘与线轮一起沿线轮轴向移动。制动盘配置在容纳空间内,能够与摩擦盘接触。罩部件具有圆筒部,该圆筒部具有螺合在收纳空间的内周面上的外螺纹部。在收纳空间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螺合在外螺纹部上的内螺纹部以及卡合在卡合凸部上的4个卡合凹部。因此,摩擦盘相对于线轮而止转。另外,摩擦盘由圆筒部的前端部防脱。

    非专利文献1:由株式会社岛野在2008年4月9日发行的TLD2Speed Parts List(尤其是部件编号171、238、246)。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的拖拉机构中,在容纳空间内设置卡合凹部,在摩擦盘上设置卡合凸部,使摩擦盘相对于线轮止转。如果如此地在收纳空间中设置卡合凹部并对摩擦盘进行止转,则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增大设置卡合凹部的大小,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不易密封容纳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中,即使将容纳空间形成易于密封的形状,也能够对摩擦盘进行止转。

    第1发明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是沿线轮轴向与安装在两轴承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上的线轮相对移动且制动线轮的机构,其具备摩擦盘、罩部件、制动盘、移动机构。摩擦盘配置在形成于线轮的凸缘部上的圆筒状的容纳空间内,在外周面上具有向内周侧凹陷的至少一个卡合凹部。罩部件包括:圆筒部,其具有嵌合在容纳空间的内周面上的外周面;至少一个卡合突起,其设在圆筒部的前端面上且与卡合凹部卡合;以及突出部,其设置为从圆筒部的外周面圆板状地突出且能够紧贴凸缘部的端面。该罩部件固定在凸缘部上且从轴向外侧覆盖容纳空间。制动盘在容纳空间内与摩擦盘相对配置,不能在放线方向上旋转。移动机构使摩擦盘与线轮一起相对于制动盘沿线轮轴向相对移动,并压接摩擦盘和制动盘。

    当组装这样的拖拉机构时,在将线轮安装在线轮轴上之后,例如,在罩部件侧载置制动盘和摩擦盘。这时,将摩擦盘的卡合凹部和罩部件的卡合突起卡合。然后,插入线轮轴,使罩部件的突出部与凸缘部的端面紧贴。这时,在突出部不紧贴时,卡合突起不正确地与卡合凹部卡合,因而,再次使卡合突起和卡合凹部卡合。最后,将螺纹孔和螺纹通过孔的位置对准,由螺纹部件将罩部件固定在凸缘部上。因此,摩擦盘相对于线轮止转。此外,如果卡合突起不与卡合凹部卡合,则在突出部和凸缘部的端面之间产生间隙,因而能够通过目视来简单地把握卡合突起和卡合凹部是否卡合。在此,不是容纳空间,而是罩部件对摩擦盘进行止转。因此,能够将罩部件的圆筒部嵌合在容纳空间内,能够减小罩部件和容纳空间的间隙。而且,突出部与凸缘部地端面紧贴。所以,即使容纳空间形成为易于密封的形状,也能够对磨擦盘进行止转。

    第2发明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在第1发明所述的机构中,卡合突起在圆筒部的前端以圆弧状沿周向隔开间隔,向凸缘部突出形成。在该情况下,由于从圆筒部的前端部突出且形成多个卡合突起,因而能够通过多个卡合突起向摩擦盘传导线轮的转矩,能够分散传导转矩。

    第3发明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在在第2发明所述的机构中,圆筒部具有当罩部件固定在凸缘部上时,其前端能够接近摩擦盘的侧面的线轮轴向长度。在该情况下,即使制动盘远离摩擦盘,摩擦盘也不易晃动。

    第4发明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在第3发明所述的机构中,卡合突起具有在与凸缘部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线轮轴向的长度。在该情况下,即使突出部与凸缘部接触且将罩部件固定在凸缘部上,卡合突起不与凸缘部的外侧面接触,能够进一步减小罩部件和容纳空间的间隙。

    第5发明的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在第1至4发明中的任一个所述的机构中,制动盘具备筒状的安装部、盘部以及防脱部件。安装部在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槽且安装在线轮轴上。盘部以能够一体旋转且不能沿远离摩擦盘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连接到安装部上。防脱部件安装在环状槽内,与盘部的摩擦盘相对的面接触且对盘部进行防脱。远离盘部的一侧的环状槽的第1壁面由倾斜面构成,该倾斜面以外周侧比槽底侧更远离盘部的方式倾斜。

    在该制动盘中,如果将盘部安装在安装部上,则两者以能够一体旋转且不能沿远离摩擦盘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连接。在此,环状槽的第1壁面由逐渐接近盘部的倾斜面构成。因此,当安装防脱部件时,随着与第1壁面接触且移向槽底侧,防脱部件向盘部侧移动。在此,即使在盘部上产生因尺寸公差而引起的厚度的变动,防脱部件在安装时也沿着倾斜的第1壁面向盘部侧移动,因而在防脱部件和盘部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使盘部不易晃动。

    第6发明的两轴承卷线器的制动盘,在第5发明的盘中,以内径小于等于环状槽的槽底的外径的方式将具有弹性的金属线材弯曲成环状,从而形成防脱部件。在该情况下,如果将弯曲金属线材而形成的防脱部件安装在环状槽内,则防脱部件因弹性沿第1壁面向槽底移动。这时,由于第1壁面为锥面,因而沿第1壁面移动的防脱部件也在接近盘部的方向上移动。因此,防脱部件能够可靠地与盘部接触,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进一步使盘部不易晃动。

    第7发明的两轴承卷线器的制动盘,在第6发明所述的盘中,在盘部连接到安装部上的状态下,盘部的与摩擦盘相对的面比与第1壁面相对的环状槽的第2壁面配置在更靠近摩擦盘侧。

    在该情况下,盘部的与摩擦盘相对的面比环状槽的第2壁面更靠近摩擦盘侧,因而即使环状槽的宽度比防脱部件的厚度(轴向长度)更宽,防脱部件也能可靠地与盘部的相对面接触。

    第8发明的两轴承卷线器的制动盘,在第7发明所述的盘中,环状槽的外周侧沿着线轮轴向的槽宽度大于防脱部件沿着线轮轴向的厚度。在该情况下,防脱部件与第1壁面接触且易于向盘部移动。

    依照本发明,不是容纳空间,而是罩部件对摩擦盘进行止转。因此,能够将罩部件的圆筒部嵌合在容纳空间内,能够减小罩部件和容纳空间的间隙。而且,突出部与凸缘部的端面紧贴。所以,即使容纳空间形成为易于密封的形状,也能够对磨擦盘进行止转。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两轴承卷线器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两轴承卷线器的摇柄侧的侧面图。

    图3是上述两轴承卷线器的截面图。

    图4是拖拉调整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显示摇柄侧的各部的构成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显示包含拖拉机构的旋转传导系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制动盘的正面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的截面图。

    图9是线轮的周围的截面图的部分图。

    图10是凸轮部件的正面图。

    图11是凸轮部件的截面图。

    图12是直线地展开圆弧状的凸轮面的展开图。

    图13是线轮发音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另一个实施例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5是又一个实施例的相当于图5的图。

    部件列表

    1:卷线器本体;4:线轮;5:线轮轴;5a:止转销;5b:止动轮;5c:外螺纹部;6:拖拉机构;7:拖拉调整机构;8a:竿安装脚部;8b:杆夹;9:线轮本体;9a:线卷体部;9b:第1凸缘部;9c:第2凸缘部;9d:外周面;9e:外周面;9f:沉孔部;9g:底面;9h:固定部;9i:贯通孔;9j:螺纹孔;9k:端面;9m:外侧面;10:框架;11a:第1筒部;11b:第2筒部;12a:连接部;12c:连接部;13a:侧板;13b:侧板;13c:部;13d:槽;13e:第1排水孔;13f:第2排水孔;13g:长孔;13h:孔;13i:孔;14:圆筒部;15:膨胀部;15a:外壁面;15b:孔;16:突出筒;17:部件;17a:部;17b:通过孔;18:发音机构;19a:开口;19b:开口;19c:相对部;19d:相对部;19e:部;19f:部;19h:部;20a:轴承;20b:轴承;20c:轴承;20d:轴承;21:摩擦盘;21a:卡合凹部;21b:外侧面;22:制动盘;23:环形槽;23a:第1壁面;23b:第2壁面;23c:槽底;24:安装部;24a:卡合孔;24b:连接槽;24c:止转部;24d:限制面;24e:安装槽;25:盘部;25a:卡合孔;25b:相对面;26:罩部件;26a:圆筒部;26b:底部;26c:通过孔;26d:外周面;26e:卡合突起;26f:突出部;26g:螺纹通过孔;26h:前端;26i:前端部;27:防脱部件;28:螺纹部件;29:密封部件:29a:唇缘;31:摇柄轴;32:轴承;34:凸起部;34a:大径突出部;34b:小径突出部;34c:壁面;35:止动件;36:容纳空间;40:摇柄臂;41:摇柄把手;42:螺纹部件;43:凸轮机构;44:转动限制部;44a:限制突起;44b:顶点;44c:第1倾斜面;44d:第2倾斜面;45:杆发音机构;46a:径向衬套;46b:止推环;47:杆本体;47a:基端部分;47b:杆部分;47c:切口部;48:插入部件;48a:筒部;49:凸轮面;49a:第1平坦面;49b:第2平坦面;49c:第3倾斜面;49d:第4倾斜面;49e:第5倾斜面;49f:凹陷部;49g:限制壁;50:凸轮部件;50a:外筒部;50b:内筒部;50c:圆板部;50d:环状槽;50e:六角孔;50f:出音凹部;51a:容纳孔;52:凸轮支承部;52a:凸轮支承销;53:第1施力部件;54:第2施力部件;55:旋钮发音机构;55a:出音销;55b:弹性部件;56:O形环;57:转动轴;60:主齿轮;60a:卡止孔;61:小齿轮;61a:齿;61b:支撑部;61c:贯通孔;62:单向离合器;63:止转部件;63a:环部;63b:卡止部;64:单向离合器;65:固定螺栓;66:棘轮;66a:棘齿;66b:卡合突起;67:棘爪;67a:支撑孔;67b:转动支撑部;67c:爪部;67d:槽;68:弹性部件;68a:安装部;68b:臂部;68c:弯曲部;69:支撑板;69a:安装槽;69b:连接孔;70:发音部件;70a:锥形面;70b:凹凸部;70c:突起;71:打击部;72:安装部;72a:安装孔;73:出音销;74:弹性部件;75:发音部件;75a:安装部;75b:凹凸部;76:打击部件;76a:基端部;76b:打击部;76c:收缩部;77:旋钮部件;77a:轴部;77b:旋钮部;78:施力部件;78a:部;78b:安装部;78c:相对部分;78d:固定孔;78e:突起;79:弹性部件;80:密封部件;RD:钓竿;109:线轮本体;109b:第1凸缘部;109k:内螺纹部;121:摩擦盘;122:制动盘;125:盘部;126:罩部件;126a:圆筒部;126d:外周面;126f:突出部;126h:外螺纹部;171:部件编号;226:罩部件;226a:圆筒部;226d:外周面;226i:环状安装槽;A:基准位置;B:位置;C:限制位置;D:位置;E:位置;F:位置;Ga:间隙;W:槽宽度;X:轴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两轴承卷线器是能够绕着与钓竿不一致的轴而缠绕钓线的小型的杆拖拉型的两轴承卷线器。两轴承卷线器具备卷线器本体1、包含转动自如地配置在卷线器本体1的侧部的拖拉调整杆2的拖拉调整机构7、在拖拉调整杆2的下方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卷线器本体1上的摇柄3以及配置在卷线器本体1的内部的线轮4。另外,两轴承卷线器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撑线轮4的线轮轴5以及制动线轮的放线方向的旋转的拖拉机构6。

    <卷线器本体的构成>

    卷线器本体1是由例如铝合金等金属制的部件。卷线器本体1具有框架10以及覆盖框架10的两侧的第1侧板13a和第2侧板13b。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2侧板13b与框架10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作为另外的部件固定在框架上而构成。框架10具有摇柄3侧的第1筒部11a、沿线轮轴向与第1筒部11a隔开间隔配置且直径小于第1筒部11a的第2筒部11b、在前后和下部连接第1筒部11a和第2筒部11b的多个连接部12a~12c。例如,第1筒部11a的外径可以为第2筒部11b的外径的110%以上140%以下的范围,那么,在该实施例中,它是第2筒部11b的直径的110%~120%。多个连接部12a~12c与第1筒部11a和第2筒部11b一体成形,下侧的连接部12c,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有用于将卷线器安装在钓竿RD上的前后方向上长的金属制的竿安装脚部8a。在竿安装脚部8a上,夹着钓竿RD的杆夹8b相对配置。

    如图1~图3所示,第1侧板13a具有安装在第1筒部11a的侧方的圆筒部14以及向圆筒部14的轴向外侧(图2右侧)突出的膨胀部15。如图1和图3所示,第2侧板13b是一体形成在第2筒部11b的侧方的侧面大致为圆形的部件。圆筒部14及第2侧板13b分别是和第1筒部11a及第2筒部11b直径大致相同的侧面大致为圆形的部件,第1侧板13a的外径以直径大于第2侧板13b的外径的方式形成。例如,圆筒部14的外径可以为第2侧板13b的外径的110%以上140%以下的范围,那么,在本实施例中,它是第2侧板13b的外径的110%~120%。

    膨胀部15与圆筒部14一体成形,形成为向轴向外侧(图2右侧)突出,以在内部具有与圆筒部14连通的空间。膨胀部15是具有小圆弧部和大圆弧部的侧面为大致雨滴形状的部件,下部的大圆弧部形成为比圆筒部14更向下方突出。在膨胀部15上,以向外侧露出的方式安装有拖拉调整杆2和摇柄3。

    如图4和图5所示,在膨胀部15的拖拉调整杆2的安装部分上,用于转动自如地支撑拖拉调整杆2且支撑线轮轴5的凸起部34形成为比其他部分更向外侧阶梯状地突出。凸起部34是具有大径突出部34a和从大径突出部34a突出的小径突出部34b的部分,在大径突出部34a的内部容纳有后述的轴承20d(参照图5)。在凸起部34的内周侧上,具体而言,在小径突出部34b的内周侧上,固定有使后述的凸轮部件50(参照图5)不能旋转且轴向移动自如地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17。

    引导部件17在第1侧板13a的线轮轴5所贯通的小径突出部34b的内周侧上以贯通第1侧板13a的方式被铆接固定。在引导部件1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引导用的六角型的引导部17a,在内周面上形成有线轮轴5能够通过的通过孔17b。在膨胀部15的凸起部34的前方,固定有用于限制拖拉调整杆2的最大拖拉位置的止动件35。止动件35与拖拉调整杆2的后述的杆部分47b抵接,限制拖拉调整杆2沿图2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

    <旋转传导系的构成>

    在膨胀部15的拖拉调整杆2的下方,摇柄3安装用的突出筒16向外侧突出地形成。如图3和图5所示,在突出筒16的内部,配置有与作为线轮4的旋转轴的线轮轴5平行的筒状的摇柄轴31。摇柄轴31在突出筒16上旋转自如地由配置在突出筒16的两端上的两个轴承32和33所支撑,一个(图5左方)轴端比轴承32更向轴向内侧突出地配置。在摇柄轴31的轴承32侧的突出部分上,旋转自如地安装有主齿轮60。

    如图1至图3所示,摇柄3固定在摇柄轴31的另一个端部(前端)上。摇柄3具备固定在摇柄轴31的前端上的摇柄臂40和转动自如地在摇柄臂40的前端上被支撑的摇柄把手41。摇柄臂40以能够与摇柄轴31一体旋转的方式由螺纹部件42固定在摇柄轴31的前端上。为了易于用力握住,摇柄把手41形成为外形带有圆形的大致T字形状。

    如图5所示,主齿轮60由止转部件63止转且与摇柄轴31一体旋转。止转部件63可一体旋转地连接到摇柄轴31上,由拧入摇柄轴31的一个轴端中的固定螺栓65固定在摇柄轴31上。止转部件63具有可一体旋转地连接到摇柄轴31上的环部63a和从环部63a的外周部向径向两侧弯曲成L字状且卡止主齿轮60的1对卡止部63b。在主齿轮60上,形成有与卡止部63b卡止的一对卡止孔60a。主齿轮60与小齿轮61啮合。

    小齿轮61以能够相对于线轮轴5旋转的方式而安装在线轮轴5的外周侧上。小齿轮61旋转自如地由安装在第1侧板13a的凸起部34的大径突出部34a的内部的轴承20d支撑在卷线器本体1上。如图6所示,小齿轮61在外周面上具有与主齿轮60啮合的齿轮齿61a和大致形成为矩形的盘支撑部61b。在盘支撑部61b上,残留有形成齿轮齿61a时的齿轮切削工具的加工痕迹。另外,在内周面上,具有线轮轴5所贯通的贯通孔61c。在小齿轮61的盘支撑部61b上,可一体旋转地连接有构成拖拉机构6的后述的制动盘22的内周部。结果,来自摇柄3的旋转经由主齿轮60、小齿轮61、制动盘22而传导至后述的摩擦盘21,从摩擦盘21向线轮4传导,使线轮4旋转。另外,在盘支撑部61b上,也可一体旋转地安装有构成后述的第2单向离合器64的弹性支撑板69。

    <线轮轴及其周边构成>

    如图3所示,线轮轴5是能够轴向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地被支撑在卷线器本体1上的轴部件。在凸起部13c上,以轴向移动自如且不能旋转的方式支撑线轮轴5的图3左端,该凸起部13c在第2侧板13b的中心部上向内突出地形成。在线轮轴5的左端侧,用于止转线轮轴5的止转销5a以贯通线轮轴5的方式配置。止转销5a与形成在凸起部13c上的止转槽13d卡合。

    在线轮轴5的外周上,安装有用于旋转自如地安装线轮4的轴承20a、20b以及用于可旋转地支撑制动盘22的轴承20c。

    <单向离合器的构成>

    如图5所示,在轴承32、33之间,配置有滚筒(roller)型的第1单向离合器62。第1单向离合器62仅允许摇柄轴31的绕线方向的正转,并禁止放线方向的逆转。另外,在线轮轴5的外周侧,配置有爪式的第2单向离合器64。第2单向离合器64通过小齿轮61来禁止摇柄轴31的逆转。

    使用第1单向离合器62和第2单向离合器64主要是为了使拖拉机构6运转。如图6所示,第2单向离合器64具有可一体旋转地连接到制动盘22上的棘轮66、卡止棘轮66的棘爪67、对棘爪67施力的弹性部件68、用于安装弹性部件68的弹性支撑板69。

    棘轮66是在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棘爪67啮合的大致为锯齿形状的棘齿66a且在内周部上形成有与制动盘22卡合的卡合突起66b的板状的部件。卡合突起66b可一体旋转地连接到制动盘22的后述的安装部24的端面上。

    棘爪67由拧入第1侧板13a的内侧面中的转动轴57转动自如地支撑。棘爪67在基端部具有转动支撑部67b,在前端部具有与棘轮66的棘齿66a啮合的爪部67c,转动支撑部67b具有在转动轴57上被支撑的支撑孔67a。在中间部形成有弹性部件68所卡合的卡合槽67d。棘爪67通过弹性部件68的作用而在与棘轮66接触且禁止棘轮66的旋转的接触位置和自此远离且使棘轮的绕线方向的旋转静音化的远离位置之间转动。此外,设在第1侧板13a的内侧面上的图中未显示的限制部将棘爪67的远离位置限制在从棘轮66稍微远离的位置上。

    弹性部件68,在线轮4的绕线方向的旋转时使棘爪67远离棘轮66,谋求第2单向离合器64的静音化,并且,在放线方向的旋转时,向着棘轮66对棘爪67施力。弹性部件68是具有弹性的金属线材制的部件,根据线轮4的旋转方向而沿不同的方向对棘爪67施力。弹性部件68具有与弹性支撑板69的安装槽69a摩擦卡合的C字状的安装部68a、从安装部68a沿径向延伸的臂部68b、从臂部68b弯曲后弯曲成U字状且与卡合槽67d卡合的弯曲部68c。如果线轮4沿绕线方向旋转且制动盘22沿相同方向旋转,则弹性部件68沿远离棘轮66的方向对棘爪67施力。另外,如果线轮4沿放线方向旋转且制动盘22沿相同方向旋转,则其沿接近棘轮66的方向对棘爪67施力。由此,阻止制动盘22的放线方向的旋转。

    弹性支撑板69是圆板状的部件,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弹性部件68的安装部68a所摩擦卡合的安装槽69a。在内周部上,形成有可一体旋转地连接到小齿轮61的盘支撑部61b上的矩形的连接孔69b。

    <线轮的构成>

    如图9所示,线轮4具有线轮本体9以及固定在线轮本体9上的钓线卡止销30。线轮本体9具有线轮轴5的外周面与内周面隔开间隙配置且在外周面上能够缠绕钓线的圆筒状的线卷体部9a、形成于线卷体部9a的两侧且直径大于线卷体部9a的第1凸缘部9b和第2凸缘部9c。另外,线轮本体9具有形成在线卷体部9a的外周面上的沉孔部9f以及形成在沉孔部9f内的销固定部9h。

    线轮本体9由轴承20a、20b旋转自如地支撑在线轮轴5上。另外,在线轮4的摇柄3侧上,设有拖拉机构6。而且,在线轮4的第2侧板13b侧上,设有因线轮4的旋转而发音的线轮发音机构18。

    如图9的G部放大所示,沉孔部9f在线卷体部9a的轴向的中央部的外周面上凹陷形成为圆形。沉孔部9f的底面9g平坦,在底面9g的中心,形成有具有贯通孔9i的销固定部9h。贯通孔9i形成为从底面9g沿线卷体部9a的径向贯通至线卷体部9a的内周面。

    钓线卡止销30用于固定钓线的前端,被压入固定在线卷体部9a的轴向的中央部的贯通孔9i内。钓线卡止销30具有通过压入而被固定在贯通孔9i内的第1轴部30a、直径大于第1轴部30a且通过将钓线例如系在外周面上而能够卡止的第2轴部30b以及直径大于第2轴部30b的头部30c。

    这样,构成为在钓线卡止销30上形成第1轴部30a和直径大于第1轴部30a的第2轴部30b,将第1轴部30a压入贯通孔9i内,并且,在沉孔部9f内形成平坦的底面9g。因此,如果第1轴部30a和第2轴部30b的台阶部分与底面9g接触,则通过完成钓线卡止销30的压入,能够将钓线卡止销30的压入量维持在设定量。而且,由于台阶部分与平坦的底面9g接触,因而在台阶部分和底面9g之间不易产生间隙,钓线难以啮入台阶部分和底面9g之间。

    第1凸缘部9b的直径大于第2凸缘部9c,且外周面9d的轴向长度长于第2凸缘部9c的外周面9e的轴向长度。在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上,形成有能够容纳拖拉机构6的容纳空间36。

    第1凸缘部9b和第2凸缘部9c分别进入第1筒部11a和第2筒部11b。第1筒部11a具有第1凸缘部9b能够进入的圆形的第1开口19a。另外,第1筒部11a具有第1相对部19c和第1逃逸部19e,该第1相对部19c设在第1开口19a的开口端,能够在开口端相对于第1凸缘部9b的外周面形成微小的间隙(例如,0.2mm~0.7mm),并且第1相对部19c的长度短于第1凸缘部9b的外周面,该第1逃逸部19e比第1相对部19c形成在线轮轴更向外侧且直径大于第1相对部19c。而且,第1筒部11a具有形成在第1相对部19c的线轮轴向内侧且直径大于第1相对部19c的第3逃逸部19g。此外,在此,线轮轴向内侧是指朝向线轮本体9的轴向的中心部(具体而言,安装有上述钓线卡止销30的部分)的方向,线轮轴向外侧是指远离线轮本体9的中心部的方向。

    第2筒部11b具有线轮本体9的小径的第2凸缘部9c能够进入的圆形的第2开口19b。所以,第2开口19b的直径小于第1开口19a。另外,如图9所示,第2筒部11b具有第2相对部19d和第2逃逸部19f,该第2相对部设在第2开口19b的开口端,能够在开口端相对于第2凸缘部9c的外周面形成微小的间隙(例如,0.2mm~0.7mm),并且第2相对部的长度短于第2凸缘部9c的外周面,该第2逃逸部比第2相对部19d形成在线轮轴更向外侧且直径大于第2相对部19d。而且,第2筒部11b具有形成在第2相对部19d的线轮轴向内侧且直径大于第2相对部19d的第4逃逸部19h。

    这样,通常由于长度比第2凸缘部9c长的第1凸缘部9b和第1开口19a的相对部分的长度短,因而即使液体浸入其间隙,也易于流向间隙宽的第1逃逸部19e侧。因此,即使液体浸入第1开口19a和第1凸缘9b的间隙,也难以妨碍线轮4的自由旋转。

    此外,在形成有下侧的连接部12c的部分,在第1筒部11a和第2筒部11b的第1逃逸部19e和第2逃逸部19f的形成部分上,第1排水孔13e和第2排水孔13f贯通内外周面且沿径向形成。第1排水孔13e和第2排水孔13f用于排出从第1凸缘部9b和第2凸缘部9c与第1开口19a和第2开口19b之间分别进入的液体。

    <拖拉调整机构的构成>

    如图3至图5所示,拖拉调整机构7用于变更、调整为了使安装在线轮轴5上的线轮4向放线方向旋转而施加的力,作为移动拖拉机构6的移动机构而起作用。此外,在图3和图5中,线轮轴5的轴芯X的下侧表示最大拖拉时的线轮轴5的轴向位置,上侧表示拖拉解除时的轴向位置。

    拖拉调整机构7具备将拖拉调整杆2的转动变换为拖拉机构6向线轮轴向的移动的凸轮机构43、设在凸轮机构43上且限制拖拉调整杆2的转动的转动限制部44(参照图12)以及因拖拉调整杆2的转动而发音的杆发音机构45。

    <拖拉调整杆的构成>

    拖拉调整杆2如果沿图2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则拖拉力变强,如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拖拉力变弱。另外,比用实线表示的位置稍微顺时针旋转的位置是触发位置(strike position),用两点划线表示的位置是拖拉解除位置,用虚线表示的位置是最大拖拉位置。在此,触发位置是能够调整至这样牵引力的位置:即使鱼的撞击使得牵引突然变强,钓线也不断开,且能够牢固地将钓钩刺入鱼的口中;一般为钓线的断开强度的1/3左右的值。

    拖拉调整杆2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第1侧板13a的凸起部34的大径突出部34a和小径突出部34b的外周面上。拖拉调整杆2具有例如铝合金制的杆本体47以及压入杆本体47且由例如锌合金制的插入部件48。杆本体47具有配置在凸起部34的周围的筒状的基端部分47a以及从基端部分47a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杆部分47b。在基端部分47a的内周面上,在与杆部分47b的边界部分形成有被斜着切下的切口部47c,在此安装有杆发音机构45。在基端部分47a的内周面上,通过压入而固定有插入部件48。

    插入部件48是被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大径突出部34a和小径突出部34b上的具有台阶的筒状的部件,在小径侧的筒部48a的外周面上,例如,沿径向竖直设置有构成凸轮机构43的凸轮支承部52的两根凸轮支承销52a。如图4所示,在插入部件48的小径侧的筒部48a和凸起部34的小径突出部34b之间配置有用于沿转动方向支撑的径向衬套46a。另外,在插入部件48和凸起部34的壁面34c之间安装有用于沿轴向支撑的止推环46b。

    <杆发音机构的构成>

    杆发音机构45因拖拉调整杆2的转动操作而发音,并且定位拖拉调整杆2。如图4和图5所示,杆发音机构45具备安装在凸起部34的大径突出部34a的外周面上的筒状的发音部件70以及重复对发音部件70冲击的打击部71。

    发音部件70为例如聚缩醛等的较硬质且滑动性高的合成树脂制的环形部件。发音部件70具有锥形面70a以及沿周向形成在锥形面70a上的凹凸部70b,其中锥形面70a以越向线轮轴5的轴向外侧其直径越小的方式倾斜。凹凸部70b以圆弧状凹陷形成在锥形面70a上。发音部件70以不能旋转且向轴向内侧的移动被限制、向轴向外侧的移动自如的状态安装在大径突出部34a上。发音部件70由膨胀部15的凸起部34的形成部分的外壁面15a限制向轴向内侧的移动。在外壁面15a上,形成有用于止转的止转孔15b,在发音部件70上,形成有与止转孔15b卡合的止转突起70c。因此,限制发音部件70向轴向内侧的移动,并且,使发音部件70止转。但是,发音部件70向轴向外侧的移动不被限制。

    另外,杆发音机构45还具有安装部72,该安装部72具有沿实质上与锥形面70a正交的轴形成在拖拉调整杆2的切口部47c上的安装孔72a。打击部71具有向着锥形面70a可进退地安装在安装孔72a内的出音销73以及以向着凹凸部70b对出音销73施力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孔72a内的线圈弹簧形态的弹性部件74。出音销73是前端为球状的、为例如合成树脂制的销部件,基端部以直径小于前端部的方式形成。在该基端部的外周侧上配置有弹性部件74。

    在此,在发音部件70上形成锥形面70a,此锥形面70a以越向轴向外侧其直径越小的方式倾斜,在该锥形面70a上形成凹凸部70b,打击部71的出音销73弹性地与该凹凸部70b接触。因此,打击部71能够向轴向内侧对发音部件70施力,因而能够由打击部71对发音部件70进行防脱。因此,不设置防脱构造就能够将发音部件70安装在凸起部34上。

    另外,安装孔72a沿实质上与锥形面70a正交的轴形成。因此,被弹性部件74施力的出音销73能够向着轴向内侧对可自如地向轴向外侧移动的发音部件70施力。因此,被弹性部件74施力的出音销能够向轴向内侧对发音部件施力,因而打击部件能够对发音部件进行防脱。结果,能够发出更清晰的咔嗒声,并且,由出音销能够更可靠地对发音部件进行防脱。

    另外,由于安装孔72a斜着形成,因而,即使在靠近拖拉调整杆2的内侧面的位置形成安装孔72a,安装孔72a和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也渐渐变大。因此,即使形成安装孔72a,也不易在拖拉调整杆2上形成薄壁部分,能够抑制该部分的强度下降。

    并且,由于出音销73为不易腐蚀的合成树脂制,因而,一旦安装在安装孔72a内就不易取出的出音销73将不因腐蚀而粘在安装孔72a内,杆发音机构45的维护成为不必要的。

    <凸轮机构的构成>

    凸轮机构43具有凸轮部件50、拖拉调整旋钮51、凸轮支承部52、第1施力部件53。凸轮部件50具有凸轮面49。拖拉调整旋钮51是用于设定拖拉调整杆2的调整范围的旋钮。凸轮支承部52以能够与凸轮面49接触的方式设置且通过调整杆2沿图2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来使凸轮部件50向第1轴向(图5右方)移动。第1施力部件53是由作为施力部的线圈弹簧构成的部件,该施力部通过拖拉调整杆2沿图2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并经由拖拉调整旋钮51使凸轮部件50与凸轮支承部52接触并沿第2轴向移动。另外,拖拉调整机构7具有第2施力部件54,该第2施力部件由沿着远离线轮轴5的方向(图3右方)对线轮4施力的例如4片盘簧构成。

    <凸轮部件的构成>

    凸轮部件50为例如不锈钢合金制的筒状部件,如图10和图11所示,其具有外筒部50a、内筒部50b以及连接外筒部50a和内筒部50b的圆板部50c。在外筒部50a的前端,形成有凸轮面49。另外,在外筒部50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安装有O形环56的环状槽50d。在内筒部50b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引导部件17的六角形的引导部17a卡合的六角孔50e。另外,在圆板部50c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构成后述旋钮发音机构55的出音凹部50f。

    如图10和图12展开所示,凸轮面49由作为整体沿凸轮部件50的端面呈圆弧状突出且高度渐渐降低的倾斜面构成,以180度间隔形成同样形状的2个。在凸轮面49的途中的限制位置C的两侧形成有限制拖拉调整杆2的转动的转动限制部44。在此,限制位置C为例如从凸轮面49的基准位置A离开25度至30度左右的位置。

    转动限制部44具有向凸轮支承销52a突出的限制突起44a。限制突起44a具有位于限制位置C的顶点44b、从顶点44b朝向相当于拖拉解除位置的第1位置B的第1倾斜面44c以及从顶点44b朝向第1位置B的相反侧的第2倾斜面44d。第1倾斜面44c的倾斜角度α小于第2倾斜面44d的倾斜角度β。例如,在该实施例中,倾斜角度α为14度,优选超过10度且为18度以下的范围。第2倾斜面44d由与图12中两点划线所示的凸轮支承销52a的半径大致相同的半径的圆弧形成。在顶点44b相接的切线的倾斜角度β,例如在该实施例中为20度,优选超过18度且为25度以下的范围。在限制凸起44a处,顶点44b的线轮轴向的第1高度HI小于与最大拖拉位置相对应的第2位置E的第2高度H2的一半。例如,在该实施例中,顶点44b的第1高度H1为0.6mm~0.8mm,第2位置E的第2高度H2为1.7mm~2.0mm。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2位置E从基准位置A离开150度。

    在此,在夹着限制突起44a的顶点44b的第1倾斜面44c和第2倾斜面44d上,使拖拉解除位置侧的第1倾斜面44c的倾斜角度α小于第2倾斜面44d的倾斜角度β。因此,当拖拉调整杆2从最大拖拉位置侧转动至转动限制部44时,在即将超过限制突起44a之前,拖拉力增加,向拖拉解除位置的转动操作在其途中变得难以进行。另外,在从拖拉解除位置向转动限制部44的转动操作中,由于第1倾斜面44c的倾斜较缓和,因而拖拉力的变化变少,易于进行转动操作。

    另外,在限制突起44a处,顶点44b的线轮轴向的第1高度H1小于与最大拖拉位置相对应的第2位置的第2高度H2的一半。因此,顶点44b位于成为线轮轴5的最大移动量的一半以下的移动量的位置,因而能够在限制时使较小的拖拉力作用于线轮4上。

    凸轮面49包括第1平坦面49a、第2平坦面49b以及第3倾斜面49c。第1平坦面49a形成为从第1位置B至基准位置A且实质上与线轮轴正交配置。第2平坦面49b形成为从第2位置E至第4位置F,与第1平坦面49a平行配置,并比第1平坦面49a更向轴向突出。第3倾斜面49c连接第1平坦面49a和第2平坦面49b。限制突起44a在第1平坦面49a和第3倾斜面49c之间突出地形成。

    在该实施例中,第3倾斜面49c由在自基准位置A起100度的第3位置D上倾斜角度不同的第4倾斜面49d和第5倾斜面49e构成。第4倾斜面49d的倾斜角度γ超过3度且为4度以下,第5倾斜面49e的倾斜角度δ小于第4倾斜面49d,超过2度且为3度以下。在第3位置D处,形成有稍微(例如,0.05mm~0.2mm的范围)凹陷成圆弧状的用于报知触发位置(strike position)的凹陷部49f。该凹陷部49f也以与凸轮支承销52a大致相同的半径形成。如果越过触发位置,则倾斜角度变小,因而当通过触发位置时,拖拉力的增加比例变小。

    从基准位置A至第4位置F的角度为,例如,170度。在该第4位置F上,形成有与线轮轴平行的限制壁49g。以限制壁49g限制拖拉解除位置,拖拉调整杆2无法转动至其以上。但是,在最大拖拉位置侧,如果没有上述的止动件35,则能够转动超过限制壁49g。因此,利用止动件35来限制拖拉调整杆2无法转动至最大拖拉位置以上。此外,在限制壁49g上也形成有直径与凸轮支承销52a相同的圆弧面。

    <其他凸轮机构的构成>

    如图4和图5所示,拖拉调整旋钮51是与形成在线轮轴5的前端上的外螺纹部5c螺合的部件。拖拉调整旋钮51通过调整拧入量,能够调整触发位置的拖拉力及拖拉力的调整范围。在拖拉调整旋钮51上,设有在操作时发音的旋钮发音机构55。旋钮发音机构55具有形成在上述凸轮部件50上的出音凹部50f、向着出音凹部50f进退自如地安装在容纳孔51a内的出音销55a、向着出音凹部50f对出音销55a施力的弹性部件55b,其中,容纳孔51a沿着线轮轴5形成在拖拉调整旋钮51上。

    如上所述,凸轮支承部52具有竖直设置在拖拉调整杆2的插入部件48上的2根凸轮支承销52a。凸轮支承销52a为例如不锈钢合金制的棒状部件,通过例如压入或粘合等合适的固定装置而固定在插入部件48的小径侧的筒部48a的外周面上。该凸轮支承销52a与凸轮面49接触,使凸轮部件50移动。

    第1施力部件53在轴承20b和轴承20c之间,配置在线轮轴5的外周上。第1施力部件53在远离拖拉机构6的方向上对线轮4施力,使凸轮部件50与凸轮支承部52接触。第2施力部件54配置在轴承20a的轴向外侧(图3左侧)的线轮轴5的外周上。第2施力部件54相对于线轮轴5向着轴向内侧(图3右侧)对线轮4施力。第2施力部件54配置在安装于线轮轴5上的止动轮5b和轴承20a之间。第1施力部件53所施加的力比第2施力部件54弱。因此,如果在拖拉调整时线轮轴5向轴向右侧移动,则首先第1施力部件53被压缩,接着第2施力部件54被压缩。第2施力部件54是为了使拖拉力平滑地变化而设置的。

    <拖拉机构的构成>

    拖拉机构6沿线轮轴5的方向与线轮4相对移动,并制动线轮4的放线方向的旋转。如图5和图6所示,拖拉机构6容纳于形成在线轮4的第1凸缘部9b侧的圆形的容纳空间36内。拖拉机构6具有能够与线轮本体9一体旋转的摩擦盘21、与摩擦盘21相对配置的制动盘22、从线轮轴向外侧覆盖容纳空间36的罩部件26。

    摩擦盘21在容纳空间36内与线轮本体9的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接触配置。摩擦盘21是在外周面具有向内周侧凹陷的至少1个(例如4个)卡合凹部21a的圆板状部件。摩擦盘21通过罩部件26而可一体旋转地与线轮本体9连接。摩擦盘21是由例如将苯酚树脂等的耐热树脂浸渍于碳纤维的织布中的纤维强化树脂等的耐热合成树脂制成。

    罩部件26为具有圆筒部26a和底部26b的有底筒状的例如铝合金等金属制的部件,由多根螺纹部件(参照图5)28固定在第1凸缘部9b的端面上。罩部件26在底部26b的中心具有制动盘22的安装部24能够通过的通过孔26c。圆筒部26a具有嵌合在容纳空间36的内周面即第1凸缘部9b的内周面上的外周面26d。圆筒部26a具有当将罩部件26固定在第1凸缘部9b上时其前端26h能够接近摩擦盘21的侧面21b的线轮轴向的长度。这是为了使罩部件26不按压摩擦盘21。如果至前端26h为止的圆筒部26a的长度设定为与摩擦盘21的外侧面21b接触的长度,则当将罩部件26安装在第1凸缘部9b上时,由于加工时的公差,罩部件26将会按压摩擦盘21。

    在圆筒部26a的外周面26d上,形成有从外周面突出为圆形且能够与第1凸缘部9b的端面9k紧贴的突出部26f。突出部26f与第1凸缘部9b的端面9k相对配置,安装有螺纹部件28(图9)的多个螺纹通过孔26g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在第1凸缘部9b的端面9k上,形成有与螺纹部件28螺合的螺纹孔9j(图9)。

    另外,罩部件26设在圆筒部26a的前端面上,具有与卡合凹部21a卡合的至少一个卡合突起26e。卡合突起26e在圆筒部26a的前端26h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并向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9m突出,以圆弧状形成多个(例如4个)。卡合突起26e具有在前端部26i和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9m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Ga的线轮轴向的突出长度。其理由在于,如果没有间隙Ga,则当将罩部件26安装在第1凸缘部9b上时,卡合突起26e的前端部26i先碰到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9m,在突出部26f和第1凸缘部9b的端面9k之间可能空出间隙。如果空出间隙,则液体从此处浸入内部,拖拉机构6的制动力可能变化。

    <制动盘的构成>

    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制动盘22经由轴承20c而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线轮轴5上,与摩擦盘21接触,制动线轮4。制动盘22连接到第2单向离合器64上,禁止放线方向的旋转。制动盘22具有安装在线轮轴5上的安装部24、可一体旋转地连接到安装部24上的盘部25、对盘部25进行防脱的防脱部件27。

    安装部24是大致为筒状的例如铝合金制的部件。安装部24通过轴承20c而旋转自如且不能轴向移动地安装在线轮轴5上。在安装部24的小齿轮61侧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小齿轮61的盘支撑部61b可一体旋转地卡合的矩形的卡合孔24a(图8)。另外,在小齿轮61侧的轴端面上,沿直径方向形成有用于可一体旋转地连接第2单向离合器64的棘轮66的连接槽24b。通过棘轮66的卡合突起66b卡合在该连接槽24b上,棘轮66与小齿轮61和安装部24一体旋转。

    在安装部24的与小齿轮61相反的一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可一体旋转地连接盘部25的大致矩形的止转部24c。在该止转部24c上卡合有盘部的后述的卡合孔25a,安装部24和盘部25一体旋转。另外,在止转部24c上,形成有用于安装防脱部件27的环状槽23。而且,在止转部24c的图8右侧,形成有直径大于止转部24c的限制面24d。限制面24d限制远离盘部25的摩擦盘21的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8放大所示,环状槽23具有形成在远离盘部25的一侧的第1壁面23a、与第1壁面23a相对配置的第2壁面23b、连接第1壁面23a和第2壁面23b的槽底23c。第1壁面23a由锥面(倾斜面的一个示例)构成,该锥面以外周侧比槽底23c侧更远离盘部25的方式倾斜。第2壁面23b,形成于盘部25的与摩擦盘21相对的相对面25b配置在摩擦盘21侧时的位置上。另外,环状槽23的外周侧沿线轮轴向的槽宽度W大于防脱部件27沿线轮轴向的厚度(直径)。另外,槽底沿线轮轴向的长度实质上与防脱部件的厚度相同。

    以内径为环状槽23的槽底23c的外径以下的方式将具有弹性且截面为圆形的金属线材弯曲成C字状,从而形成防脱部件27。如果防脱部件27与环状槽23的第1壁面23a接触,则伴随着向径向内侧的移动,防脱部件27沿远离摩擦盘21的方向对盘部25施力,使盘部25可靠地与限制面24d接触。由此,不易产生盘部25和防脱部件27之间的间隙,盘部25不易晃动。

    如图6和图8所示,在止转部件24c和连接槽24b之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将罩部件26的内部密封的密封部件29的环状的安装槽24e。安装部24在内周面上与小齿轮61卡合,因而由卷线器本体1经由小齿轮61、轴承20d而限制了向轴向外侧(图6右侧)的移动。

    盘部25可压接地配置在摩擦盘21上,沿着远离磨擦盘21的方向不能移动地连接到安装部24上。盘部25由例如不锈钢等的耐热耐腐蚀金属制成。盘部25的直径稍稍小于摩擦盘21,由防脱部件27在安装部24上进行防脱。盘部25具有在中心可一体旋转地与安装部24的止转部24c卡合的矩形的卡合孔25a。

    密封部件29在外周部具有唇缘29a。唇缘29a构成为,在成为图5的线轮轴芯X的上侧所示的拖拉解除状态时,不与罩部件26接触,如果成为线轮轴芯X的下侧所示的最大拖拉状态时,则与罩部件26接触,密封内部。由此,能够减少在拖拉解除状态下自由旋转时的线轮4的旋转阻抗。

    <制动盘的组装顺序>

    当组装这样构成的制动盘22时,将盘部25的卡合孔25a嵌合在安装部24的止转部24c上,进行止转。然后,使盘部25的与相对面25b相反侧的面与限制面24d接触。这时,以相对面25b比环状槽23的第2壁面23b更位于摩擦盘21侧的方式设定盘部25的厚度。

    在该状态下,扩大防脱部件27的直径,从摩擦盘21侧的端部将其安装在环状槽23内,当将防脱部件27安装在环状槽23时,防脱部件由于自身的弹性沿第1壁面23a而缩小直径。于是,由于第1壁面23a由倾斜的面构成,因而防脱部件27向图8右侧逐渐移动,向着限制面按压盘部25。因此,即使在盘部25上产生因尺寸公差而导致的厚度变动,也不易在防脱部件27和盘部25之间产生间隙。因此,通过简单的构成就能够使盘部25不易晃动。

    另外,通过省略盘簧,能够简化制动盘22的构成,能够提高盘部25的安装精度。具体而言,盘簧有可能使得无法保证盘部25的两面的平行度,使面倾斜。当制动力大时,不太成为问题,当制动力小时,制动力因倾斜而变动,成为振动和异常噪声的原因。

    另外,由于盘部25的与摩擦盘相对的相对面25b比环状槽23的第2壁面23b更位于摩擦盘21侧,因而,即使环状槽23的宽度大于防脱部件27的厚度(轴向长度),防脱部件也可靠地与盘部25的相对面接触。

    而且,由于环状槽23的外周侧沿着线轮轴向的槽宽度W大于防脱部件27沿线轮轴向的厚度(金属线材的直径),因而防脱部件27与第1壁面23a接触,易于向盘部25移动。

    <拖拉机构的组装顺序>

    当组装这样构成的拖拉机构6时,在将线轮4安装在线轮轴5上之后,例如,在罩部件26侧载置制动盘22和摩擦盘21。这时,将摩擦盘21的卡合凹部21a和罩部件26的卡合突起26e卡合。然后,插入线轮轴5,使罩部件26的突出部26f紧贴在第1凸缘部9b的端面上。这时,当突出部26f不紧贴时,卡合突起26e不正确地与卡合凹部21a卡合,因而,再次使卡合突起26e和卡合凹部21a卡合。最后,将螺纹孔9j和螺纹通过孔26g的位置对准,由螺纹部件28将罩部件26固定在第1凸缘部9b上。因此,摩擦盘21相对于线轮4止转。此外,如上所述,如果卡合突起26e不与卡合凹部21a卡合,则在突出部26f和第1凸缘部9b的端面之间产生间隙,因而能够通过目视来简单地把握卡合突起26e和卡合凹部21a是否卡合。

    在此,不是容纳空间36,而是罩部件26对摩擦盘21进行止转。因此,能够将罩部件26的圆筒部26a嵌合在容纳空间36中,能够减小罩部件26和容纳空间36的间隙。而且,突出部26f紧贴在第1凸缘部9b的端面上。所以,即使容纳空间36是容易密封的形状,也能够对磨擦盘21进行止转。

    另外,圆筒部26a具有当将罩部件26固定在第1凸缘部9b上时前端能够接近摩擦盘21的侧面的线轮轴向长度,因而即使制动盘22远离摩擦盘21,摩擦盘21也不易晃动。

    而且,卡合突起26e具有在与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线轮轴向的长度。因此,即使将罩部件26固定在第1凸缘部9b上,卡合突起26e的前端部也不与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接触,能够进一步减小罩部件26和容纳空间36的间隙。

    <线轮发音机构的构成>

    如图10和图13所示,线轮发音机构18具有发音部件75、打击部件76、旋钮部件77以及施力部件78。发音部件75固定在线轮本体9的第2凸缘部9c的外侧面上。打击部件76安装在第2侧板13b上,且在与发音部件75接触的发音位置和远离发音部件75的无音位置上进退自如。旋钮部件77使打击部件76移动。施力部件78在中立位置对打击部件76施力。

    发音部件75是由例如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具有固定在线轮本体9上的圆板状的安装部75a、与安装部75a一体形成且在外周上形成有齿轮齿形状的多个凹凸的凹凸部75b。发音部件75与线轮4一起旋转。

    打击部件76是由例如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具有摇动自如地被支撑在旋钮部件77上的基端部76a、从基端部延伸且前端形成为渐缩状并与凹凸部75b重复进行冲突的打击部76b、在基端部76a和打击部76b之间形成的收缩部76c。打击部件76在退入无音位置时,配置在第2筒部11b的形成有第2逃逸部19f的部分。因此,比现有情况更能够将打击部件配置在径向外侧,能够谋求发音部件75的大径化。因此,凹凸部75b的凹凸数变多,能够发出更细微的咔嗒声。

    旋钮部件77是将打击部件76移动到发音位置和无音位置的部件。旋钮部件77是带有凸缘的轴部件,其具有轴部77a以及形成在轴部77a的基端部上且直径大于轴部77a的旋钮部77b。轴部77a被引导至形成在第2侧板13b的外侧面上且贯通至内侧面的长孔13g内。在轴部77a的前端,摇动自如地连接有打击部件76。

    施力部件78是由例如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具有C字筒状的弹性部78a以及板状地形成在弹性部78a的中间部分上的安装部78b,该弹性部78a具有将圆周的一部分切去的形状的相对部分78c。如果打击部件76在发音位置上进出,则弹性部78a能够在相对部分78c之间与打击部件76的收缩部76c接触。安装部78b具有螺纹部件79在中央部贯通的固定孔78d,在夹着固定孔78d的两侧具有定位用的一对定位突起78e、78f。固定孔78d能够与螺纹孔13h相对,该螺纹孔13h形成在第2侧板13b的内侧面上且与螺纹部件79螺合,定位突起78e、78f与形成在螺纹孔13h的两侧的定位孔13i、13j卡合。因此,定位精度上升,并且,能够用一根螺纹部件固定目前用两根螺纹部件固定的施力部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拖拉力的调整范围的设定操作>

    在如此构成的两轴承卷线器上设定拖拉机构6的拖拉力的调整范围时,使用拖拉调整旋钮51。如果逆时针转动拖拉调整旋钮51,则变化到向着图5下侧的轴向左侧稍微移动且拖拉力的调整范围稍微变弱的方向。另外,如果顺时针转动拖拉调整旋钮51,则变化到向着图5下侧的轴向右侧稍微移动且拖拉力的调整范围稍微变强的方向。具体而言,将设定质量的重物系在钓线的前端,在将拖拉调整杆2操作到触发位置上的状态下拉扯钓线,这时,调整拖拉调整范围,使拖拉起作用。

    在对拖拉机构6的拖拉力进行强弱调整时,转动拖拉调整杆2。当将拖拉调整杆2配置在图2中由二点划线所示的最面前侧的转动位置即拖拉解除位置时,如图12所示,凸轮支承销52a配置在拖拉解除位置即第1平坦面49a上。此后,当沿图2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操作拖拉调整杆2时,凸轮支承销52a沿着凸轮面49的限制突起44a的第1倾斜面44c移动,到达顶点44b。这时,施加的力较弱的第1施力部件53压缩,凸轮部件50向线轮轴向外侧(图3右侧)逐渐移动,使线轮轴5和线轮4逐渐向图3右侧移动。

    而且,在通常的拖拉调整范围的情况下,在顶点44b的用户面前侧,具体而言,在比弯曲的第2倾斜面44d的最低位置还要低的第1倾斜面44c的位置上,摩擦盘21与制动盘22接触,产生拖拉力。然后,以限制突起44a的顶点44b为分界,拖拉力逐渐上升,当越过顶点44b时,拖拉力暂时变弱。但是,当越过第2倾斜面44d的最低位置时,凸轮支承销52a与第3倾斜面49c接触,拖拉力逐渐上升。然后,当到达第2平坦面49b时,成为拖拉调整范围的最大拖拉力。在直到越过顶点44b的转动操作中,由于第1倾斜面44c的倾斜角度小于第2倾斜面44d(角度α<角度β),因而拖拉力的增加比例变小,易于进行转动操作。

    当在制动盘22与摩擦盘21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沿图2的顺时针方向操作拖拉调整杆2时,线轮轴5移动,并且,第2施力部件54的盘簧逐渐压缩。拖拉力与该压缩量成比例地变强。然后,当到达触发位置时,凸轮支承销52a配置在凹陷部49f上,操作者通过微小的咔嗒感就能够识别该情况。当操作至触发位置时,得到由拖拉调整旋钮51的操作来调整的设定的拖拉力。当从触发位置起进一步转动操作拖拉调整杆2时,增加的比例比以前变小。然后,当凸轮支承销52a到达第2平坦面49b时,拖拉力成为调整范围的最大。

    另一方面,当反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地转动操作拖拉调整杆2时,由4片盘簧构成的第2施力部件54以及由线圈弹簧构成的第1施力部件53向着图3左侧对线轮4和线轮轴5施力,拖拉力逐渐变弱。然后,如果第2施力部件54所施加的力弱于第1施力部件53所施加的力,则摩擦盘21远离制动盘22,成为制动解除状态。在转动操作时,如果凸轮支承销52a到达转动限制部44的限制突起44a,则拖拉力暂时增加,变得难以进行转动操作。因此,即使在拖拉解除位置侧操作拖拉调整杆2,在拖拉解除位置的用户面前侧也难以进行拖拉调整杆2的转动操作。

    <其他实施例>

    (a)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设置了4个卡合凹部21a和4个卡合突起26e,但这些设置至少一个即可。

    (b)在上述实施例中,以配置在摇柄3侧的拖拉机构为例说明了本发明,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配置在与摇柄3相反的一侧的拖拉机构上。

    (c)在上述实施例中,使圆筒部26a的前端接近摩擦盘21并由罩部件26对摩擦盘21进行防脱,但也可以由其它的部件进行防脱。

    (d)在上述实施例中,由螺纹部件28将罩部件26固定在第1凸缘部9b上,但也可以通过弹性卡止和螺纹结合等的其他固定方法来进行固定。例如,在图14中,在罩部件126的圆筒部126a的外周面126d上形成外螺纹部126h,在线轮本体109的第1凸缘部109b的内周面上设置与外螺纹部126h与螺合的内螺纹部109k。另外,突出部126f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能够与第1凸缘部109b的端面紧密结合。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1凸缘部109b的外周侧的筒状部分的壁厚能够变得比上述实施例更薄。因此,摩擦盘121和制动盘122的盘部125的直径能够变得比上述实施例更大。

    (e)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罩部件26和第1凸缘部9b之间未设置垫圈等的密封部件,但也可以设置密封部件。例如,在图15中,在罩部件226的圆筒部226a的外周面226d外周面上形成环状安装槽226i。在环状安装槽226i上,安装有例如O形环形态的密封部件80,以密封圆筒部226a的外周面226d和第1凸缘部9b的内周面的间隙。如果将这样的密封部件80安装在罩部件226和第1凸缘部9b之间,则液体更难以浸入容纳空间36内。

    此外,密封部件不限于O形环,并且,密封部件的安装位置不限于圆筒部226a的外周面和第1凸缘部9b的内周面之间。例如,可以在第1凸缘部的端面和罩部件的突出部的内侧面上安装环状的密封片。

    (f)在上述实施例中,由直线地倾斜的锥面形成第1壁面的倾斜面,但也可以为曲线的倾斜面。

    (g)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将金属线材弯曲而形成的部件作为防脱部件,但本发明的防脱部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合成橡胶制的环部件。

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在该拖拉机构中,即使将容纳空间形成易于密封的形状,也能够对摩擦盘进行止转。拖拉机构(6)具备摩擦盘(21)、罩部件(26)、制动盘(22)、拖拉调整机构。摩擦盘配置在线轮(4)的第1凸缘部(9b)的容纳空间内,在外周面上具有卡合凹部(21a)。罩部件(26)具有:圆筒部(26a),其嵌合在容纳空间的内周面上;卡合突起(26e),其设在圆筒部的前端面上且与卡合凹部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