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玩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玩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钥匙挂圈功能的小型移动式玩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具有钥匙挂圈功能的小型移动式玩具,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披露的小型移动式玩具,即在小型移动式玩具的端部以自由卡定/脱离的方式连接有钥匙挂圈的链状带端部。
专利文献1:实开昭58-28692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由于是单纯地将移动式玩具与钥匙挂圈以自由卡定/脱离的方式进行连接的构成,所以移动式玩具成为钥匙挂圈的装饰部件,没有反应出和连接环所连接的绳端上吊设有装饰部件的常见钥匙挂圈相比有何等变化,移动式玩具和连接环之间作为设计来说完全没有整体感,不能引起儿童等的兴趣。而且,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作为移动式玩具使用时,连接环成为移动的障碍(拖拽),结果是造成钥匙挂圈的部分脱离,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移动式玩具:移动式玩具本身可以直接吊挂在衣物上携带,或者移动式玩具本身作为可吊设各种钥匙或其他物品等的钥匙挂圈而发挥作用,并且用于此功能的结构不妨碍作为移动式玩具的使用。
在本发明的移动式玩具的主要特点是:环状的吊设用连接部包括:形成在包括行驶轮的玩具主体上的凹陷部;以及跨该凹陷部的端部之间而进行连接的卡挂部件。
通过该吊设用连接部的卡挂部件,上述移动式玩具可以吊设于衣服的环部等而携带,而且,可以在此吊设用连接部上吊设各种钥匙或装饰品等作为钥匙挂圈使用。
根据本发明,通过该吊设用连接部的卡挂部件可以将移动式玩具本身吊设于衣服的环部等进行携带,所以移动式玩具宛如专门设置在衣服上的特殊装饰品,对儿童等非常有吸引力,同时,如果将其从衣服上取下,还可以享受移动式玩具原有的行驶游戏。
而且,可以在上述吊设用连接部吊设有各种钥匙类、装饰品等,作为钥匙挂圈使用,并且可以更加引起儿童等的兴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式玩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示出的移动式玩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利用图3(A)、3(B)示出从玩具主体脱离的驱动轮的两个不同的旋转形态的说明图;以及
图4是表示驱动轮的不同使用形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式玩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示出的移动式玩具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利用图3(A)、3(B)示出从玩具主体脱离的驱动轮的两个不同的旋转形态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驱动轮的不同使用形态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式玩具在玩具主体10上设有一个可接地的前轮12,在玩具主体10的离开前轮12的位置上设有两个后轮13。后轮13可以在前轮12接地时接地,并且设置成可与前轮12沿相同方向旋转。另外,下面,将设有前轮12和后轮13的方向称为“下”、未设有前轮12和后轮13的方向称为“上”。而且,玩具主体10形成为在车宽方向(前轮12的旋转轴的方向)上是扁平状。如果将存在有前轮12的方向称为“前”、存在有后轮13的方向称为“后”,则玩具主体10的前部上壁以从后向前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为前低后高,玩具主体10的前端部成小于等于90°地锐角状。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式玩具构成为三轮型移动式玩具,该三轮型移动式玩具设置为前轮12在该玩具主体10的前端部从下边缘至少露出一部分、两个后轮13从玩具主体10的后部下边缘至少露出一部分。
该移动式玩具在上述玩具主体10的扁平状车体11的必要部位,例如本实施方式中在车体11的后边缘上形成凹陷部14。跨该凹陷部14的上下端部间连接有卡挂部件20,通过这些凹陷部14和卡挂部件20构成环状的吊设用连接部15,并且该卡挂部件20形成移动式玩具的车体后部的特征线。
上述卡挂部件20通过销16以可在上下方向上转动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凹陷部14的上侧的端部。而且,在上述卡挂部件20的下侧的自由端和凹陷部14下侧的端部上设有可相互卡定/脱离的钩部20a、14a。上述环状的吊设用连接部15构成为:通过卡定/脱离这些钩部20a、14a并在上下方向上转动该卡挂部件20,可以关闭、打开吊设用连接部15,并且形成所谓安全扣(カラビナ)状的吊设用连接部15。
上述玩具主体10的车体11使用铝合金等轻金属材料、ABS等合成树脂形成空腔,如图2所示,由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分被分开的车体元件11L和11R构成。这些车体元件11L和11R在车宽方向顶合、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被紧固固定。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将存在有车体元件11L的方向称为“左”、存在有车体元件11R的方向称为“右”。
成为上述卡挂部件20的转动支点的销16,与上述车体元件11L、11R中的一个,例如左侧车体元件11L一体地形成,并且通过将该销16贯穿到形成在卡挂部件20的上端的轴承部20b,然后将销16的贯穿的一端嵌入到形成于右侧车体元件11R的销插孔(销孔)17,从而将该卡挂部件20组装到车体11上。
上述两个后轮13、13的任何一个与车轴13a一体地形成,并通过将车轴13a贯穿到形成于车体11上的后轮轴承孔18中,将另一个后轮13通过螺钉13b紧固固定于车轴13a的贯穿的一端,从而将两个后轮13、13组装到车体11上。
上述前轮1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驱动轮,被设置在车体11内的后述的驱动装置30驱动。而且,该驱动轮12由必要质量的飞轮构成,并通过车轴12a以可脱离的方式被形成在左右的车体元件11L、11R的各前端部的车轴承部19所双支支承。
上述驱动轮12的车轴承部19由底(ロア)轴承槽22和滑动部件23构成,该底轴承槽22形成在左右车体元件11L、11R的各前端部并且上方开放,该滑动部件23设置在玩具主体10的车体11的前端部上侧并能够在闭塞该底轴承槽22的上方开放部从而保持驱动轮12的车轴12a的驱动轮保持位置、和从该上方开放部后退从而释放驱动轮12的车轴12a的驱动轮释放位置之间滑动。
设置有上述滑动部件23的车体11的前端部上侧被前低后高倾斜地形成,因此,滑动部件23沿着该车体11的前端部上侧的倾斜前低后高地倾斜,并可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而且,上述底轴承槽22形成为向倾斜前方倾斜,以便与上述车体11的前端部上侧的倾斜大致垂直地开槽。
上述滑动部件23也和车体11一样由铝合金等轻金属材料、ABS等合成树脂形成,并由在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部被分开的左右滑动部件元件23L、23R构成。
上述左右滑动部件元件23L、23R,夹着导轨部24而卡合并被组装在一起,该导轨部24一体地突出设置在上述车体元件中的一个、例如右侧车体元件11R的前端部上侧的倾斜面上。在导轨部24上在其前后方向(长度方向)上形成有长孔24a。另一方面,滑动部件元件23L、23R中的一个、例如右侧滑动部件元件23R形成为内包有上述导轨部24的L字形截面,前后一对的导销25一体地突出设置在另一个的左侧滑动部件元件23L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顶合面上。而且,将此导销25插入上述导轨部24的长孔24a中,如上所述,使左右滑动部件元件23L、23R夹着导轨部24顶合、并将上述导销25的端部嵌合固定于突出设置在右侧滑动部件元件23R的内侧的未图示的轮毂孔(ボス孔)中,从而将滑动部件23组装到车体11的前端部上侧。而且,上述滑动部件23与导轨部24之间内装有对该滑动部件23向前方进行施力的弹簧26、使滑动部件23在上述驱动轮保持位置保持姿势。
在上述玩具主体10的车体11的内部,设置有上述驱动轮12的驱动装置30。该驱动装置30包括:例如用于产生转动动力的牵引绳32、将产生的转动动力传导至驱动轮12的驱动传导机构33。
上述牵引绳32卷绕在固定于驱动轴34的绕线管35,其末端部贯穿玩具主体10的车体11的后部上壁并向外部伸出,该伸出端尾部上连接有把手32a。
上述驱动传导机构33由多个齿轮36、37、38、39、40的啮合列构成。齿轮36安装于上述驱动轴34上,齿轮(小齿轮)40固定设置于上述驱动轮12的车轴12a上。而且,这些齿轮36和小齿轮40之间上述齿轮37、38、39作为中间齿轮啮合排列。齿轮37、38一体地构成,小径齿轮37与齿轮36啮合,大径齿轮38与齿轮39啮合,该齿轮39与小齿轮40啮合。设置在车体11上的齿轮37、38的轴承孔11a朝向前斜上方倾斜地形成,在正常状态下由于齿轮37、38自身的重量其支轴37a位于轴承孔11a的下端,齿轮37保持与齿轮36的啮合状态,齿轮38与齿轮39脱离,如果通过上拉牵引绳32而产生的旋转动力,齿轮37、38沿图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支轴37a利用其分力向轴承孔11a的上端侧移动,齿轮38和齿轮39啮合。另一方面,上述齿轮36构成为单向离合器。该齿轮36可动地安装(遊装)在驱动轴34上,并在内周形成棘轮齿36a。然后,固定在上述驱动轴34上的棘轮36A与该棘轮齿36a卡合,构成单向离合器,发条31的卷绕起始端和卷绕末端与该棘轮36A和盖41连接,同轴配置在驱动轴34上。
该驱动装置30把持其把手32a并上拉上述牵引绳32,从而绕线管35与驱动轴34一体地沿图2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弹力蓄积在发条31中,同时通过棘轮36A旋转齿轮36,该旋转动力通过齿轮37、38、39传导至小齿轮40,使驱动轮12向前进方向旋转。如果解除牵引绳32的牵引,则棘轮36A通过发条31的弹力相对于齿轮36在图2的逆时针方向上空转,遮断向齿轮37、38、39的动力传导,齿轮37、38由于自身的重量立即向下运动,齿轮37保持与齿轮36的啮合状态,虽然齿轮38从齿轮39脱离,但是由于驱动轮12是由飞轮构成的,因此,由于惯性导致其继续在上述前进方向的旋转。如果在此状态下使驱动轮12接地并松手,玩具主体10则会自己行使。
这里,在从左右观察时,上述吊设用连接部15其内周形成圆形,将上述驱动轮12从其车轴承部19取下,可以嵌插保持在该吊设用连接部15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形成上述吊设用连接部15的大致后半部的卡挂部件20形成为半圆环状,并且通过该卡挂部件20使移动式玩具的车体后部的特征线从左右侧观察时形成半圆形。
而且,在构成此吊设用连接部15的一部分的上述凹陷部14的上边缘部上,设置有驱动轮弹出机构50,用于叩打嵌插保持于上述吊设用连接部15的驱动轮12的侧面的一侧,使得驱动轮12从该吊设用连接部15弹出。
该驱动轮弹出机构50包括:叩打柄52、以及锁定或解除锁定该叩打柄52的滑动柄53,该叩打柄52以水平方向(左右方向)可转动的方式通过支轴52a设置在棚部51中,其中,该棚部51与凹陷部14的上边缘部相连并凹陷形成。
叩打柄52被扭转线圈弹簧54施力,从而向一个方向、例如向左(图2的前侧)转动,该叩打柄52的上面一体地立设有卡定突起52b。
滑动柄53在上表面上设置有把手53a,在下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卡定突起53b,其中该卡定突起53b用于与上述叩打柄52的卡定突起52b的左侧缘(图2中的前侧的侧缘)卡定/脱离。通过将上述把手53a从下侧插入卡定在形成在车体11的后部上壁的导孔55中,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可滑动地设置该滑动柄53,通过线圈弹簧56向车体后方对该滑动柄53按压施力。
弯曲地形成上述叩打柄52的卡定突起52b和滑动柄53的卡定突起53b的后端面,以使该卡定突起52b可以顺利地通过卡定突起53b的后边缘。因此,如果与扭转线圈弹簧54的弹力相抵抗而向右侧(图2的箭头方向)转动叩打柄52,则卡定突起52b滑动接触于卡定突起53b的后端面,与线圈弹簧56的弹力相抵抗而向车体前方挤压移动滑动柄53。该卡定突起52b沿水平方向的右方穿过卡定突起53b,在卡定突起52b不按压卡定突起53b时,螺旋弹簧56的弹力使滑动柄53向后方复位。这样,卡定突起52b与卡定突起53b的右侧部抵接,并且突起52b、突起53b之间相互卡定,在扭转线圈弹簧54蓄势的状态下锁定叩打柄52。
基于此,在锁定了上述叩打柄52的状态下,如上所述,将驱动轮12从左侧(图2的前侧)嵌插保持于吊设用连接部15,在此状态下,如果通过其把手53a向车体前方滑动滑动柄53,解除卡定突起52b、53b之间的卡合(解除锁定),则叩打柄52利用扭转线圈弹簧54的蓄势力叩打驱动轮12的右侧面前部,从吊设用连接部15有力地弹出该驱动轮12,如图4所示,可以使该驱动轮12在其面方向上旋转。为了可靠地进行该驱动轮12的面方向的旋转,在与叩打柄52的设置位置相对的卡挂部件20的侧边缘突出设置有与驱动轮12的左侧面后部抵接并按压的爪片57。
根据包括以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式玩具,解除钩部20a、14a之间的卡合向上方向旋转上述卡挂部件20,将该卡挂部件20插入衣服的环部、例如穿过裤子的用于裤带穿过的环部或穿过上衣的胸部口袋的用于钮扣穿过的环部,然后向下旋转该卡挂部件20使钩部20a、14a之间卡合,从而可以利用其吊设用连接部15将该移动式玩具吊设于衣服上并进行携带。
而且,这样地,由于通过上述吊设用连接部15将移动式玩具吊设在衣服上,使移动式玩具宛如专门设置在衣服上的特殊装饰品,会对儿童等非常有吸引力。
而且,如果将该移动式玩具从衣服取下,可以享受移动式玩具原有的移动游戏。
而且,可以在上述吊设用连接部15吊设有各种钥匙类、或装饰品等,作为钥匙扣进行使用,可以更加引起儿童等的兴趣。
此处,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行驶轮是由一个前轮12和左右的后轮13构成的三轮型,前轮12作为被驱动装置30驱动的驱动轮,由飞轮构成并且相对于玩具主体10的车轴承部19可脱离地安装,所以,理所当然地可以利用驱动轮(前轮)12使其自由行驶,可以利用飞轮的惯性作用延长其自由行驶时间来进行玩耍,也可以在使驱动轮12旋转的状态下使驱动轮从上述车轴承部19脱离,从而使驱动轮12的单体向前方射出来进行玩耍。
而且,上述玩具主体10的车体11在车宽方向上形成为扁平状,且在其前端部形成有上述车轴承部19,所以可以容易地构成该车轴承部19的驱动轮脱离构造。特别是,该车轴承部19由上方开放的底轴承槽22和开闭该上方开放部的滑动部件23构成,所以向驱动轮释放位置滑动移动该滑动部件23,并开放上述底轴承槽22的上方,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驱动轮12的脱离操作。
而且,该滑动部件23在车体11的前端部上侧前低后高地倾斜并且设置为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所以儿童等利用单手拿着移动式玩具并可以利用单手操作来操作滑动部件23,所以即使手小的儿童也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上述驱动轮12的脱离操作,例如在移动式玩具的通常状态下,使驱动轮12从车轴承部19脱离,如图3(A)所示,可以将驱动轮以单体形式向前方射出,而且,在移动式玩具横着放倒的状态下,如果使驱动轮12脱离,则如图3(B)所示,可以使驱动轮12作为旋转陀螺来进行玩耍。
特别是,上述车体11的前端部的底轴承槽22在斜前方倾斜地形成,以便与前低后高的倾斜的车体11的前端部上侧的倾斜大致垂直地开槽,所以可以顺利地进行使驱动轮12向车体前方脱离,享受驱动轮12的旋转游戏。
另一方面,上述吊设用连接部15,其内周从左右侧观察时形成为圆形,将驱动轮12嵌插保持在此,并通过驱动轮弹出机构50弹出驱动轮12,从而如图4所示,可以使该驱动轮12在保持竖立状态下在面方向上旋转地玩耍,会对儿童等非常有吸引力。
而且,构成上述吊设用连接部15的大致后半部的卡挂部件20形成移动式玩具的车体后部的特征线,所以可以提高外观设计的效果。而且,如上所述,该卡挂部件20构成为:以其上端部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开闭,从而,可以呈现该卡挂部件20恰好是车体的后门的感觉,引发儿童等的兴趣。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前轮12作为由飞轮构成的驱动轮而构成的自由行驶型移动式玩具,当然也可以是单纯行驶轮的移动式玩具,或三轮型以外的四轮型移动式玩具。
而且,如上所述,在以前轮12为驱动轮而构成时,如本实施方式所详述,在齿轮机构(驱动传导机构33)的齿轮啮合列中,在不发生牵引绳32的上拉的旋转动力的常态下,齿轮37、38基于重力向下动作,如果是解除与后段的齿轮39的啮合的构成,也可以将前轮12作为单纯的行驶轮,利用手动旋转使其旋转行驶地进行玩耍。
符号说明
10玩具主体 11玩具主体的车体
12前轮(行驶轮、驱动轮)13后轮(行驶轮)
14凹陷部 15吊设用连接部
19前轮的车轴承部 20卡挂部件
22底轴承槽 23滑动部件
30驱动装置 50驱动轮弹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