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2101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6207.X

申请日:

2014.07.04

公开号:

CN104110571A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S 1/10申请日:20140704|||公开

IPC分类号:

F16S1/10; B23P15/00

主分类号:

F16S1/10

申请人:

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姜文新; 邹铠骏; 邓中应; 谭弘平

地址:

51612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义和云步村大龙圩组庙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赵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铝挤型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集空心型材,还涉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包括至少两块上下叠加的型材单体,所述的型材单体呈板状结构,上下两面设置有突起的咬合部,所述型材单体的每一面至少有两处相隔一段距离的咬合部。所述咬合部为至少两个齿状突起,以及两齿状突起之间形成的凹槽组成,相邻的两型材单体对应的咬合部通过齿状突起和凹槽经冲压紧密无缝啮合为一体。本发明只需要挤型出若干相同结构无空心结构的单体,咬合后再通过冲压铆合在一起,形成多个空心结构的产品,具有制作成本低、可靠性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上下叠加的型材单体(1),所述的型材单体(1)呈板状结构,上下两面设置有突起的咬合部(11),上下相邻两块型材单体(1)位置相对应的咬合部经冲压紧密无缝咬合为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单体(1)的每一面至少有两处相隔一段距离的咬合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分布在型材单体(1)每一面的左右两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为至少两个齿状突起(111),两齿状突起之间形成的凹槽(112),相邻的两型材单体对应的咬合部通过齿状突起(111)和凹槽(112)啮合为一体。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突起(111)的底部的宽度略窄于其它部位。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为铝型材。

7.
  一种密集空心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
(1)通过挤型工艺获得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材单体;
(2)通过咬合部咬合拼接好所需数量的型材单体;
(3)将咬合拼接好的型材单体放上冲压工作台,冲压设备对多个型材单体的组合件实施冲压作业,齿状突起顶部受压形变,挤入凹槽底部略宽的空间,使得型材单体之间相互咬合紧固在一起。

说明书

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挤型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集空心型材,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对比单一的挤型工艺,获得多个空心结构对铝挤模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业界一般技术获得一个空心较容易,多个空心结构对铝挤模来说有很大的技术限制,空心结构的尺寸限制,模具空间限制。且模具成本高,寿命短,易爆模。
相对比单一的冲压工艺,通过模具来获得折弯扣合的产品,有多个空心结构。但对模具的精度和技术要求较高,制作成本和维修成本高。还有就是冲压的材料片厚限制,较厚的材料对冲压的施加力很大,模具的整体尺寸很大,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集空心型材以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制作成本低、可靠性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包括至少两块上下叠加的型材单体,所述的型材单体呈板状结构,上下两面设置有突起的咬合部,上下相邻两块型材单体位置相对应的咬合部经冲压紧密无缝咬合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单体的每一面至少有两处相隔一段距离的咬合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咬合部分布在型材单体每一面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咬合部为至少两个齿状突起,两齿状突起之间形成凹槽,相邻的两型材单体对应的咬合部通过齿状突起和凹槽啮合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齿状突起的底部的宽度略窄于其它部位。
优选的,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为铝型材。
以上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
(1)通过挤型工艺获得以上所述的型材单体;
(2)通过咬合部咬合拼接好所需数量的型材单体;
(3)将咬合拼接好的型材单体放上冲压工作台,冲压设备对多个型材单体的组合件实施冲压作业,齿状突起顶部受压形变,挤入凹槽底部略宽的空间,使得型材单体之间相互咬合紧固在一起。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只需要挤型出若干相同结构无空心结构的单体,咬合后再通过冲压铆合在一起,形成多个空心结构的产品,具有制作成本低、可靠性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型材单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型材单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型材单体的咬合拼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型材单体的咬合拼接图。
图5为本发明的型材单体组合的冲压作业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密集空心型材成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密集空心型材,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为铝型材。包括至少两块上下叠加的型材单体1,所述的型材单体1呈板状结构,上下两面设置有突起的咬合部11,所述型材单体1的每一面至少有两处相隔一段距离的咬合部,咬合部分布在型材单体1每一面的左右两端,所述咬合部为至少两个齿状突起111,两齿状突起之间形成凹槽112,相邻的两型材单体通过对应的咬合部的齿状突起111和凹槽112经冲压使得上下相邻两块型材单体1无缝咬合为一体。所述齿状突起111的底部的宽度略窄于其它部位。
如上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的制备方法按步骤为:
首先:通过挤型工艺获得呈板状结构的型材单体1,所述的型材单体1,上下两面设置有突起的咬合部11,分布在型材单体1的左右两端,所述咬合部为至少两个齿状突起111以及两齿状突起之间形成的凹槽112组成,齿状突起111的底部的宽度略窄于其它部位,相邻的两型材单体通过对应的咬合部的齿状突起111和凹槽112使得上下相邻两块型材单体1咬合为一体;
然后:通过咬合部11的齿状突起111和凹槽112咬合拼接好所需数量的型材单体1;
紧接着:将咬合拼接好的型材单体1放上冲压工作台,冲压设备对多个型材单体1的组合件实施冲压作业,齿状突起111顶部受压形变,挤入凹槽112底部略宽于开口的空间,使得型材单体1之间相互咬合紧固在一起;
最后:将相互咬合紧固在一起的型材单体1外周进行平整处理。平整处理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常规的切割,打磨等手段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0571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10571A21申请号201410316207X22申请日20140704F16S1/10200601B23P15/0020060171申请人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地址516120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义和云步村大龙圩组庙坑72发明人姜文新邹铠骏邓中应谭弘平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代理人赵瑾54发明名称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铝挤型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集空心型材,还涉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包括至少两块上下叠加的型材单体,所述的型材单体呈板状结构,上下两。

2、面设置有突起的咬合部,所述型材单体的每一面至少有两处相隔一段距离的咬合部。所述咬合部为至少两个齿状突起,以及两齿状突起之间形成的凹槽组成,相邻的两型材单体对应的咬合部通过齿状突起和凹槽经冲压紧密无缝啮合为一体。本发明只需要挤型出若干相同结构无空心结构的单体,咬合后再通过冲压铆合在一起,形成多个空心结构的产品,具有制作成本低、可靠性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0571ACN104110571A1/1页21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

3、块上下叠加的型材单体(1),所述的型材单体(1)呈板状结构,上下两面设置有突起的咬合部(11),上下相邻两块型材单体(1)位置相对应的咬合部经冲压紧密无缝咬合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单体(1)的每一面至少有两处相隔一段距离的咬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分布在型材单体(1)每一面的左右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为至少两个齿状突起(111),两齿状突起之间形成的凹槽(112),相邻的两型材单体对应的咬合部通过齿状突起(111)和凹槽(112)啮合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

4、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突起(111)的底部的宽度略窄于其它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为铝型材。7一种密集空心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1)通过挤型工艺获得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材单体;(2)通过咬合部咬合拼接好所需数量的型材单体;(3)将咬合拼接好的型材单体放上冲压工作台,冲压设备对多个型材单体的组合件实施冲压作业,齿状突起顶部受压形变,挤入凹槽底部略宽的空间,使得型材单体之间相互咬合紧固在一起。权利要求书CN104110571A1/2页3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铝挤型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集空心型材。

5、,还涉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相对比单一的挤型工艺,获得多个空心结构对铝挤模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业界一般技术获得一个空心较容易,多个空心结构对铝挤模来说有很大的技术限制,空心结构的尺寸限制,模具空间限制。且模具成本高,寿命短,易爆模。0003相对比单一的冲压工艺,通过模具来获得折弯扣合的产品,有多个空心结构。但对模具的精度和技术要求较高,制作成本和维修成本高。还有就是冲压的材料片厚限制,较厚的材料对冲压的施加力很大,模具的整体尺寸很大,成本很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集空心型材以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制作成本低、可靠性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0005本发明所。

6、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密集空心型材,包括至少两块上下叠加的型材单体,所述的型材单体呈板状结构,上下两面设置有突起的咬合部,上下相邻两块型材单体位置相对应的咬合部经冲压紧密无缝咬合为一体。0006进一步的,所述型材单体的每一面至少有两处相隔一段距离的咬合部。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咬合部分布在型材单体每一面的左右两端。0008进一步的,所述咬合部为至少两个齿状突起,两齿状突起之间形成凹槽,相邻的两型材单体对应的咬合部通过齿状突起和凹槽啮合为一体。0009优选的,所述齿状突起的底部的宽度略窄于其它部位。0010优选的,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为铝型材。0011以上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

7、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1)通过挤型工艺获得以上所述的型材单体;(2)通过咬合部咬合拼接好所需数量的型材单体;(3)将咬合拼接好的型材单体放上冲压工作台,冲压设备对多个型材单体的组合件实施冲压作业,齿状突起顶部受压形变,挤入凹槽底部略宽的空间,使得型材单体之间相互咬合紧固在一起。0012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只需要挤型出若干相同结构无空心结构的单体,咬合后再通过冲压铆合在一起,形成多个空心结构的产品,具有制作成本低、可靠性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的型材单体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110571A2/2页40014图2为本发明的型材单体的截面示意图。0。

8、015图3为本发明的型材单体的咬合拼接示意图。0016图4为本发明的型材单体的咬合拼接图。0017图5为本发明的型材单体组合的冲压作业示意图。0018图6为本发明的密集空心型材成品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附图16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0020一种密集空心型材,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为铝型材。包括至少两块上下叠加的型材单体1,所述的型材单体1呈板状结构,上下两面设置有突起的咬合部11,所述型材单体1的每一面至少有两处相隔一段距离的咬合部,咬合部分布在型材单体1每一面的左右两端,所述咬合部为至少两个齿状突起111,两齿状突起之间形成凹槽112,相邻的两型材单体通过对应的咬合部的齿状突。

9、起111和凹槽112经冲压使得上下相邻两块型材单体1无缝咬合为一体。所述齿状突起111的底部的宽度略窄于其它部位。0021如上所述的密集空心型材的制备方法按步骤为首先通过挤型工艺获得呈板状结构的型材单体1,所述的型材单体1,上下两面设置有突起的咬合部11,分布在型材单体1的左右两端,所述咬合部为至少两个齿状突起111以及两齿状突起之间形成的凹槽112组成,齿状突起111的底部的宽度略窄于其它部位,相邻的两型材单体通过对应的咬合部的齿状突起111和凹槽112使得上下相邻两块型材单体1咬合为一体;然后通过咬合部11的齿状突起111和凹槽112咬合拼接好所需数量的型材单体1;紧接着将咬合拼接好的型材。

10、单体1放上冲压工作台,冲压设备对多个型材单体1的组合件实施冲压作业,齿状突起111顶部受压形变,挤入凹槽112底部略宽于开口的空间,使得型材单体1之间相互咬合紧固在一起;最后将相互咬合紧固在一起的型材单体1外周进行平整处理。平整处理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常规的切割,打磨等手段进行处理。002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10571A1/4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10571A2/4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10571A3/4页7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10571A4/4页8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1057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