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52885.0 (22)申请日 2014.12.10 A01B 69/06(2006.01) (71)申请人 重庆科业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401329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 村十二社 (72)发明人 文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50216 代理人 孙荣川 (54) 发明名称 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 机, 包括微耕机本体、 扶手架以及扶手, 所述扶手 架设置有底板与转向限位板, 在所述转向限位板 的中心垂直连。
2、接转轴, 在所述转轴上穿设有安装 板, 该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与扶手架转动连接的 水平轴安装座, 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装设有升降 定位销, 在所述扶手架上设置有调节板, 在该调节 板上开设有定位孔 ; 在所述转向限位板上开设有 多个限位孔, 在所述扶手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 孔相对应的转动定位销, 所述转动定位销安装座 与转动定位销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其显著效果 是 : 能够满足操作者身高不同而要求扶手高度不 同的要求 ; 能够使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 过的地面踏实。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
3、)申请公布号 CN 1044720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 CN 104472043 A 1/1 页 2 1.一种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 包括微耕机本体(1)以及扶手架(2), 所述扶手架 (2) 上设置有左、 右扶手 (2a),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扶手架 (2) 设置有一底板 (3), 该底板 (3) 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柱与微耕机本体 (1) 连接, 所述底板 (3) 的上表面通过方形支撑柱 (4) 连接有转向限位板(5), 在所述转向限位板(5)的中心垂直连接转轴(51), 在所述转轴(51) 上穿设有安装板 (6), 该安装板 (6) 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承板。
4、 (7), 该支承板 (7) 的上端连 接有用于与所述扶手架 (2) 转动连接的水平轴安装座 (8), 所述安装板 (6) 的另一侧通过 支撑柱 (9) 连接有升降定位销安装座 (10), 所述升降定位销安装座 (10) 内装设有升降定 位销, 所述升降定位销与升降定位销安装座 (10) 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升降定位销的 内端连接有第一拉索 (11), 该第一拉索 (11) 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把手 (12), 所述第 一调节把手 (12) 安装右侧的扶手 (2a) 下方, 在所述扶手架 (2) 上设置有与所述升降定位 销安装座 (10) 相对应的调节板 (13), 在该调节板 (13。
5、) 上开设有多个沿竖向分布的定位孔 (14) ; 在所述安装板 (6) 外侧的转向限位板 (5) 上开设有多个环向分布的限位孔 (15), 在所 述扶手架 (2) 上设置有向下的转动定位销安装座, 该转动定位销安装座内装设有与所述限 位孔 (15) 相对应的转动定位销 (16), 所述转动定位销安装座与转动定位销 (16) 之间设置 有复位弹簧, 在所述转动定位销(16)上连接有第二拉索(17), 所述第二拉索(17)的另一端 连接有第二调节把手 (18), 该第二调节把手 (18) 安装在左侧的扶手 (2a) 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 其特征在于 : 所。
6、述底板 (3) 与 转向限位板 (5) 平行设置, 所述支撑柱 (4) 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撑柱 (4) 与所述底板 (3) 的夹角为 36 度。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限位孔 (15) 的个数为十二个, 且均匀分布在以所述转轴 (51) 为圆心的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微耕机扶手升降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定位销安装座 (10) 与支撑柱 (9) 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19)。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微耕机扶手升降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承。
7、板 (7) 的截面 呈 “C” 字形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72043 A 2 1/3 页 3 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微耕机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是一种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有面积不小的山区农田, 即使是丘陵和平原地区, 也还有不少小块农田。 由于 田坎多, 田埂窄, 道路小, 大中型耕作机无法发挥作用。而微耕机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 发出来的一种新型耕作设备, 它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 广泛适用于平原、 山区、 丘 陵的旱地、 水田、 果园等。 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 发电、 喷药、 喷淋等作业, 。
8、还可牵引拖挂 车进行短途运输, 微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 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 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 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 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0003 目前我国生产的微耕机, 扶手多数是固定的焊接式结构, 装配后微耕机扶手不可 调节, 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 存在如下问题 : 由于微耕机扶手高低不能调节, 操作者操作微 耕机时, 扶手满足不了由于操作者身高不同而要求扶手高度不同的要求 ; 由于扶手左右不 能调节, 导致在某些地形使用不便, 而且操作者操作时只能沿着已耕过的地面行走, 不可避 免的要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
9、的是提供一种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 该 微耕机能够满足操作者身高不同而要求扶手高度不同的要求 ; 能够适应各种地形, 能够使 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表述一种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 包括微耕机本体 以及扶手架, 所述扶手架上设置有左、 右扶手, 其关键在于 : 所述扶手架设置有一底板, 该底 板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柱与微耕机本体连接,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方形支撑柱连接有转向 限位板, 在所述转向限位板的中心垂直连接转轴, 在所述转轴上穿设有安装板, 该安装板的 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承板, 该支承板的上端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扶手架转动连接的水平轴。
10、安装 座, 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柱连接有升降定位销安装座, 所述升降定位销安装座内 装设有升降定位销, 所述升降定位销与升降定位销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升降 定位销的内端连接有第一拉索, 该第一拉索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把手, 所述第一调节 把手安装右侧的扶手下方, 在所述扶手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升降定位销安装座相对应的调节 板, 在该调节板上开设有多个沿竖向分布的定位孔 ; 0006 在所述安装板外侧的转向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环向分布的限位孔, 在所述扶手架 上设置有向下的转动定位销安装座, 该转动定位销安装座内装设有与所述限位孔相对应的 转动定位销, 所述转动定位销安装座与转动定。
11、位销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在所述转动定位 销上连接有第二拉索, 所述第二拉索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把手, 该第二调节把手安装 在左侧的扶手下方。 0007 本微耕机在耕作时, 若需要调节扶手的高度, 则通过第一调节把手驱动第一拉索 说 明 书 CN 104472043 A 3 2/3 页 4 将升降定位销从定位孔中释放, 调节扶手至所需高度, 然后第一调节松开把手, 由于复位弹 簧的弹力作用, 升降定位销的外端向外伸入相应的定位孔中 ; 若需要调节扶手的角度, 则通 过第二调节把手驱动第二拉索将转动定位销从限位孔中释放, 调节扶手至所需角度, 然后 松开第二调节把手, 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
12、 转动定位销的下端向下伸入相应的限位中。 本微耕机调节简单方便, 能够满足操作者身高不同而要求扶手高度不同的要求 ; 能够适应 各种地形, 能够使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 ; 通过拉索驱动定位销, 操作 方便。 0008 更进一步的, 所述底板与转向限位板平行设置, 所述支撑柱倾斜设置。 0009 为了扶手具有适宜的高度, 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底板的夹角为 36 度。 0010 为了适应多个方向上的转向, 所述限位孔的个数为十二个, 且均匀分布在以所述 转轴为圆心的圆周上。 0011 为了保证连接强度, 在所述升降定位销安装座与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0012 为了对提供扶手架提供。
13、更稳定的支撑, 所述支承板的截面呈 “C” 字形结构。 0013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 : 本微耕机调节简单方便, 能够满足操作者身高不同而要求 扶手高度不同的要求 ; 能够适应各种地形, 能够使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过的地面 踏实 ; 通过拉索驱动定位销, 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是图 1 中 A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 0016 图 3 是转向限位板与转轴的装配示意图 ; 0017 图 4 是图 3 的俯视图 ; 0018 图 5 是水平轴与升降定位销安装座的安装示意图 ; 0019 图 6 是图 5 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
14、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如图 1- 图 6 所示, 一种扶手架可旋转升降的微耕机, 包括微耕机本体 1 以及扶手 架 2, 所述扶手架 2 上设置有左、 右扶手 2a, 所述扶手架 2 设置有一底板 3, 该底板 3 的下表 面通过连接柱与微耕机本体 1 连接, 所述底板 3 的上表面通过方形支撑柱 4 连接有转向限 位板 5, 在所述转向限位板 5 的中心垂直连接转轴 51, 在所述转轴 51 上穿设有安装板 6, 该 安装板6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承板7, 该支承板7的上端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扶手架2转动连 接的水平轴安装座 8, 所述安。
15、装板 6 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柱 9 连接有升降定位销安装座 10, 所 述升降定位销安装座 10 内装设有升降定位销, 所述升降定位销与升降定位销安装座 10 之 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升降定位销的内端连接有第一拉索 11, 该第一拉索 11 的另一端连 接有第一调节把手12, 所述第一调节把手12安装右侧的扶手2a下方, 在所述扶手架2上设 置有与所述升降定位销安装座 10 相对应的调节板 13, 在该调节板 13 上开设有多个沿竖向 分布的定位孔 14 ; 0022 在所述安装板 6 外侧的转向限位板 5 上开设有多个环向分布的限位孔 15, 在所述 说 明 书 CN 104472043 。
16、A 4 3/3 页 5 扶手架 2 上设置有向下的转动定位销安装座, 该转动定位销安装座内装设有与所述限位孔 15相对应的转动定位销16, 所述转动定位销安装座与转动定位销16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在所述转动定位销 16 上连接有第二拉索 17, 所述第二拉索 17 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把 手 18, 该第二调节把手 18 安装在左侧的扶手 2a 下方。 0023 参见附图 3, 所述底板 3 与转向限位板 5 平行设置, 所述支撑柱 4 倾斜设置。 0024 如图 3 所示, 所述支撑柱 4 与所述底板 3 的夹角为 36 度。 0025 参见附图 4, 所述限位孔 15 的个数为十二个,。
17、 且均匀分布在以所述转轴 51 为圆心 的圆周上。 0026 参见附图 5, 在所述升降定位销安装座 10 与支撑柱 9 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19。 0027 如图 6 所示, 所述支承板 7 的截面呈 “C” 字形结构。 0028 常规状态下, 升降定位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伸出, 其外端部分插入到相应 的定位孔 14 中, 即扶手架 2 的倾斜角度固定 ; 转动定位销 16 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下伸 出, 其下端部分插入到相应的限位孔 15 中, 即扶手架 2 与行进方向的角度固定。 0029 当需要进行扶手 2a 的高度调节时, 握住扶手 2a 与第一调节把手 12 后, 第一拉索 11。
18、 带动升降定位销从弧形调节板 13 上的定位孔 14 中收回, 解除对调节板 13 和扶手 2a 的 锁定。抬高或压低扶手 2a 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 调节板 13 随扶手 2a 一同绕水平轴转动, 调节过程中, 调节板 13 上的各定位孔 14 可依次正对上升降定位销。调节到位后, 松开调节 第一调节把手 12, 定位销复位, 插入到相应定位孔 14 中完成锁定 ; 0030 当需要进行扶手 2a 左右调节时, 握住扶手 2a 和第二调节把手 18( 类似于自行车 刹车操作 ), 第二调节把手 18 相对于扶手 2a 转动并同时拉动第二拉索 17, 拉索 8 的另一端 拉动转动定位销 16,。
19、 使转动定位销 16 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向定位销安装座内收缩, 转动定 位销 16 的下端从限位孔 15 内抽出, 扶手架 2 与转向限位板 5 之间的锁定被解除, 此时可操 作扶手 2a 绕转轴 51 进行水平方向的左右偏摆调节, 转动定位销 16 随同一起做圆周运动。 调节完成后, 松开第二调节把手 18, 转动定位销 16 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其下端 重新向下伸出, 并插入到新对应位置处的定位孔 15 内, 重新完成锁定。 说 明 书 CN 104472043 A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72043 A 6 2/4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72043 A 7 3/4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72043 A 8 4/4 页 9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72043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