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20811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50427.7

申请日:

2014.06.09

公开号:

CN104435522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36/8945申请日:2014060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45; A61P1/04; A61K35/618(2015.01)N; A61K35/64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45

申请人:

臧西国

发明人:

臧西国

地址:

276002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解放路211号(临沂市中医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草血竭12-25份,甘薯10-20份,瓦楞子15-25份,大百解暑10-20份,黄芪10-20份,枳实15-25份,猴头菌18-30份,胡萝卜3-9份,肉苁蓉9-16份,蜂蜜1-5份,白术8-20份,地榆12-20份。本发明复方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减少溃疡愈合修复中胃酸的刺激,使组织再生修复得以很好的进行;经临床证明本发明临床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经济、安全,患者顺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草血竭12-25份,甘薯10-20份,瓦楞子15-25份,大百解暑10-20份,黄芪10-20份,枳实15-25份,猴头菌18-30份,胡萝卜3-9份,肉苁蓉9-16份,蜂蜜1-5份,白术8-20份,地榆12-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草血竭18-23份,甘薯13-18份,瓦楞子18-23份,大百解暑13-18份,黄芪13-18份,枳实18-23份、猴头菌22-26份,胡萝卜5-7份,肉苁蓉12-14份,蜂蜜2-4份,白术14-16份,地榆14-1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草血竭21份,甘薯15份,瓦楞子20份,大百解暑15份,黄芪15份,枳实20份,猴头菌24份,胡萝卜6份,肉苁蓉13份,蜂蜜3份,白术15份,地榆16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煅至酥脆,取出放凉,用研钵研成细末,过80-120目筛;
(2)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加30-40℃的温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20-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3)将草血竭、甘薯、大百解暑、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过70-90目筛;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浸泡10-30分钟,加热至沸腾,持续30分钟后过滤,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浓缩液;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充分搅拌成稠膏;
(6)将蜂蜜加入步骤(5)所得稠膏中,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20-40目筛,制成湿颗粒,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50-8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过90-110目筛(优选过100目筛)。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加33-38℃的温水浸泡30分钟(优选加35℃的温水浸泡30分钟)。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量的4-9倍(优选5-8倍,更佳优选6倍)。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过75-85目筛(优选80目筛)。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浸泡15-25分钟(优选20分钟)。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干燥的温度为60-70℃(优选干燥的温度为65℃)。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十二指肠溃疡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层和肌层的缺损。在临床表现方面虽与胃溃疡相似,但在发病情况,年龄、性别、发病机制等方面却有明显不同。
病因:1.遗传基因: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依据是:①患者家族的高发病率;②遗传基因标致(血型及血型分泌物质,HLA抗原,高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同胞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6倍;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指肠溃疡在单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为50%,在双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也增高。2.胃酸分泌过多: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机制并不是单一明确的过程,而是复合,相互作用的因素形成;由于损害因素和防御间的平衡失常造成的。3.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十二指肠通过特异性pH敏感的受体,酸化反应,反馈性延缓胃的排空,保持十二指肠内pH接近中性,且十二指肠黏膜能吸收腔内氢离子和不受胆盐的损伤,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这种反馈延缓胃排空和抑制胃酸的作用减弱,而胃排空加速,使十二指肠球部腔内酸负荷量加大,造成黏膜损害可形成溃疡。4.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胃酸分泌增多时,十二指肠球部被过度酸化,使十二指肠球部内出现胃上皮化生灶,为幽门螺旋杆菌从胃窦黏膜移植十二指肠球部创造条件,幽门螺旋杆菌在球部生存繁殖而发生急性十二指肠炎,在其他致溃疡因素的诱导下发生溃疡,但这一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机制,仍待进一步证实。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授权公告号CN102824445B(申请号201210350173.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山马兰40-70份、变叶榕30-50份、小衫藻30-50份、番泻叶30-50份、元胡20-40份、油渣果20-40份、黄芪20-40份、灰树花10-30份、虎尾轮10-30份、陈皮10-30份、八月札10-30份、蒲公英10-20份。授权公告号CN102416158B(申请号201110413874.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预防或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黄芪8-12份、积壳12-16份、白术12-16份、香附15-20份、槟榔12-16份、甘草8-12份、干姜8-12份、苦参8-12份、桃仁15-20份。
总之,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改善十二指 肠溃疡所带来的痛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服用方便、便于携带、易久服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草血竭12-25份,甘薯10-20份,瓦楞子15-25份,大百解暑10-20份,黄芪10-20份,枳实15-25份,猴头菌18-30份,胡萝卜3-9份,肉苁蓉9-16份,蜂蜜1-5份,白术8-20份,地榆12-20份。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优选的方案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草血竭18-23份,甘薯13-18份,瓦楞子18-23份,大百解暑13-18份,黄芪13-18份,枳实18-23份、猴头菌22-26份,胡萝卜5-7份,肉苁蓉12-14份,蜂蜜2-4份,白术14-16份,地榆14-18份。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更佳优选的方案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草血竭21份,甘薯15份,瓦楞子20份,大百解暑15份,黄芪15份,枳实20份,猴头菌24份,胡萝卜6份,肉苁蓉13份,蜂蜜3份,白术15份,地榆16份。
根据前面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煅至酥脆,取出放凉,用研钵研成细末,过80-120目筛;
(2)将猴头菌至于砂锅中,加30-40℃的温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20-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3)将草血竭、甘薯、大百解暑、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过70-90目筛;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浸泡10-30分钟,加热至沸腾,持续30分钟后过滤,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浓缩液;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充分搅拌成稠膏;
(6)将蜂蜜加入步骤(5)所得稠膏中,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20-40目筛,制成湿颗粒,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50-8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
剂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1)过90-110目筛(优选过100目筛)。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加33-38℃的温水浸泡30分钟(优选加35℃的温水浸泡30分钟)。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量的4-9倍(优选5-8倍,更佳优选6倍)。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3)过75-85目筛(优选80目筛)。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浸泡15-25分钟(优选20分钟)。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6)干燥的温度为60-70℃(优选干燥的 温度为65℃)。
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于三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次3-5克,温开水冲服,5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草血竭:基原:为蓼科蓼属植物草血竭的根茎。成分:草血竭根茎含混合性鞣质。药性:苦、辛、寒。功用主治:散瘀止血,下气消积,解毒,利湿。主治癞瘕积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吐血,咯血,衄血,经闭,崩漏,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停滞,痢疾,肠炎,水肿,疮毒,蛇咬伤,烫火伤。
甘薯:别名朱薯、山芋、红山药、金薯、红苕、地瓜。性味功效甘,平,无毒。入脾、肾经。功能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泄泻等,外用可治痈疮肿毒等。
瓦楞子:又名蚶壳、瓦屋子、血蛤皮、瓦垄蛤皮,为蚶科蚶属动物毛蚶、魁蚶及泥蚶属动物泥蚶的贝壳。药性:质坚,味甘、咸,性平。成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还含有少量磷酸钙及镁、铁、硅酸盐。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用于顽痰久咳,胃痛吐酸,外伤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大百解暑:基原: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广西马兜铃的块根。成分:根含尿囊素,马兜铃酸A,β-谷甾醇,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甲醇和6-甲氧基马兜铃酸A甲酯,木兰花碱等生物碱。药性:苦,寒。归心、胃、大肠经。功用主治:理气止痛,清热解毒,止血。主治痉挛性胃痛、腹痛、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跌打损伤,疮痈肿毒,蛇咬伤,骨结核,外伤出血。
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枳实:性味:苦、辛、酸,温。归经:归脾、胃经。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主治: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猴头菌:基原:为齿菌科猴头菌属真菌猴头菌、珊瑚状猴头菌的子实体。成分:猴头菌子实体中含猴头菌酮A、B、C、D、E、F、G、H,猴头菌碱等。干燥子实体含蛋白质,脂质,纤维及葡聚糖。还含甾醇类:麦角甾醇等。菌丝体培养物含有猴头菌吡喃酮A、B等。药性:《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平。”功用主治:健脾养胃,安神,抗癌。主治体虚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
胡萝卜:根茎类蔬菜,十字花科萝卜属植物。根据营养学家分析,白萝卜生命力指数为5.5555,防病指数为2.7903。至今种植有千年历史,在饮食和中医食疗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编修的《如皋县志》载:“萝卜,一名莱菔,有红白二种,四时皆可栽,唯末伏初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坚而辣。”其色白,属金,入肺,性甘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热、便秘、吐血、气胀、食滞、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 畅等,白萝卜很适合用水煮熟后,喝萝卜水,放点白糖,可以当做饮料饮用,对消化和养胃有很好的作用。
肉苁蓉:性味:甘、咸,温。归经:归肾、大肠经。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蜂蜜:别名:石蜜、石饴、蜂蜜、蜜糖、沙蜜。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之功效。
白术:白术,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拉丁文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结节状。茎直立,通常自中下部长分枝,全部光滑无毛。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地榆:性味:苦、酸、涩,微寒。归经: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主治: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本发明提供的复方制剂组方科学,剂型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产品服用方便、便于携带。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所选材料皆为传统中药材料,无任何毒副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减少溃疡愈合修复中胃酸的刺激,使组织再生修复得以很好的进行;
2、本组方完全符合中医药原则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身心特点,在总原则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人群有不同组方,功能不同。
3、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按下述重量份备料(每份取10g):草血竭12份,甘薯10份,瓦楞子15份,大百解暑10份,黄芪10份,枳实15份,猴头菌18份,胡萝卜3份,肉苁蓉9份,蜂蜜1份,白术8份,地榆12份。
上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1)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煅至酥脆,取出放凉,用研钵研成细末,过80目筛;
(2)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加30℃的温水浸泡30分钟,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量的4,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3)将草血竭、甘薯、大百解暑、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过70目筛;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浸泡10分钟,加热至沸腾,持续30分钟后过滤,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浓缩液;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充分搅拌成稠膏;
(6)将蜂蜜加入步骤(5)所得稠膏中,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20目筛,制成湿颗粒,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5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
典型案例一:李XX,男45岁,山东济南人士,在职干部。经常在外面喝酒,吃饭不规律,在一年前患者因饮食不节感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腹部膨隆,上腹部疼痛,患者以为自己是喝酒喝的出现上述症状,就没有去医院做检查,半个月后胀痛加剧,在吃完饭后腹部偶有剧痛感,遂去医院做检查,医生通过去患者的询问和结合其饮食问题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给予服用本发明做的复方制剂。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 所得复方制剂,1个疗程后患者感觉在疼痛感不那么剧烈了,也没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了,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基本不适症状消失,病情基本稳定,继续服用1个疗程做巩固,停药后无复发。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按下述重量份备料(每份取15g):草血竭25份,甘薯20份,瓦楞子25份,大百解暑20份,黄芪20份,枳实25份,猴头菌30份,胡萝卜9份,肉苁蓉16份,蜂蜜5份,白术20份,地榆20份。
上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煅至酥脆,取出放凉,用研钵研成细末,过120目筛;
(2)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加40℃的温水浸泡30分钟,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量的9倍,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3)将草血竭、甘薯、大百解暑、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过90目筛;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浸泡30分钟,加热至沸腾,持续30分钟后过滤,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浓缩液;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充分搅拌成稠膏;
(6)将蜂蜜加入步骤(5)所得稠膏中,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40目筛,制成湿颗粒,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8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
典型案例二:孙XX,男38岁。济南济阳人士,某大学教师,2个月前早餐后3小时后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痛、腹胀,起初以为是自己吃坏了东西,自行买了健胃消食片服用,一开始服用时有效,停药后越发严重,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做检查,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由于西药副作用大,患者请求医生给开了本发明复方制剂。
给予口服本发明实施例2得复方制剂,1疗程后,患者自感腹胀、上腹痛的症状有所减轻,继续服用完3个疗程后,食欲正常,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又继续服用1个疗程,完全治愈,至今1年多未发作。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按下述重量份备料(每份取20g):草血竭18份,甘薯13份,瓦楞子18份,大百解暑13份,黄芪13份,枳实18份、猴头菌22份,胡萝卜5份,肉苁蓉12份,蜂蜜2份,白术14份,地榆14份。
上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煅至酥脆,取出放凉,用研钵研成细末,过90目筛;
(2)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加33℃的温水浸泡30分钟,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量的5,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3)将草血竭、甘薯、大百解暑、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过75目筛;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浸泡15分钟,加热至沸腾,持续30分钟后过滤,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浓缩液;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充分搅拌成稠膏;
(6)将蜂蜜加入步骤(5)所得稠膏中,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25目筛,制成湿颗粒,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6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
典型案例三:王XX,女,65岁,青岛胶州人士,农民。食后2~4小时腹部疼痛,疼的严重的时候必须要须要通过进餐来才能缓解。不仅如此患者每到午夜疼痛感增强,几乎每晚都会痛醒,这种疼痛已经持续几周了,儿女见患者病情加重,便去医院做了检查,经过检查发现患者有心肌炎,又因为年龄较大,医生建议用X线钡餐检查,经过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由于患者经济困难,所以医生建议服用本发明复方制剂。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复方制剂,1个疗程后,患者自述,腹胀的症状减轻了,进餐后疼痛感减轻,2天晚上睡觉没有被疼醒,又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无复发。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按下述重量份备料(每份取25g):草血竭23份,甘薯18份,瓦楞子23份,大百解暑18份,黄芪18份,枳实23份、猴头菌26份,胡萝卜7份,肉苁蓉14份,蜂蜜4份,白术16份,地榆18份。
上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煅至酥脆,取出放凉,用研钵研成细末,过110目筛;
(2)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加38℃的温水浸泡30分钟,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量的8倍,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3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3)将草血竭、甘薯、大百解暑、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过85目筛;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浸泡25分钟,加热至沸腾,持续30分钟后过滤,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浓缩液;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充分搅拌成稠膏;
(6)将蜂蜜加入步骤(5)所得稠膏中,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35目筛,制成湿颗粒,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7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按下述重量份备料(每份取30g):草血竭21份,甘薯15份,瓦楞子20份,大百解暑15份,黄芪15份,枳实20份,猴头菌24份,胡萝卜6份,肉苁蓉13份,蜂蜜3份,白术15份,地榆16份。
上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煅至酥脆,取出放凉,用研钵研成细末,过100目筛;
(2)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加35℃的温水浸泡30分钟,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量的6倍,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3)将草血竭、甘薯、大百解暑、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过80目筛;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浸泡20分钟,加热至沸腾,持续30分钟后过滤,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浓缩液;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充分搅拌成稠膏;
(6)将蜂蜜加入步骤(5)所得稠膏中,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30目筛,制成湿颗粒,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65℃,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
试验例1  实施例5所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10所医院筛选300例患者,其中女性150例,男性150例,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5岁。试验之前1周,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实验组200人,对照组100人,实验组服用实施例5所得产品,对照组服用其它药品(痢特灵、丽珠得乐、兰索拉唑胶囊、克拉霉素片等常规药品)。使用方法为:于三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次3-5克,温开水冲服,5为一个疗程。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服用本品后,不适症状有明显改善,疼痛感消失;有效:服用本品后,不适症状有所改善,腹胀、腹痛有所减轻;无效:服用本品后,不适症状无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服用本品20-70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实验组治愈190例(治愈率95%),总有效率99%,比对照组治愈率高出30%,总有效率高出19%,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服用期间自感症状及其体力精神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服用5天,67%以上的感到有所好转,不适症状改善,疼痛感有所减轻;服用10天,75%以上的感到有所好转,不适症状改善或消失,腹胀的症状明显改善;服用20天,97%以上的感到有所好转,不适症状改善或消失,部分患者自感痊愈。实验组中服用20天以上,有效率可达98%,而对照组仅为78%。本发明具有健脾温中、行气降逆、消肿止痛、逐瘀通经的功效,可以增加胃肠蠕动、改善肠道血液循环,经临床证明本发明临床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经济、安全,患者顺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250427.7 (22)申请日 2014.06.09 A61K 36/8945(2006.01) A61P 1/04(2006.01) A61K 35/618(2015.01) A61K 35/644(2015.01) (71)申请人 臧西国 地址 276002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解放路 211 号 ( 临沂市中医医院 ) (72)发明人 臧西国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 方法 (57) 摘要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由下述 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 草血竭 12-25 份, 。

2、甘 薯10-20份, 瓦楞子15-25份, 大百解暑10-20份, 黄芪 10-20 份, 枳实 15-25 份, 猴头菌 18-30 份, 胡萝卜 3-9 份, 肉苁蓉 9-16 份, 蜂蜜 1-5 份, 白术 8-20 份, 地榆 12-20 份。本发明复方制剂能抑制 胃酸分泌, 减少溃疡愈合修复中胃酸的刺激, 使组 织再生修复得以很好的进行 ; 经临床证明本发明 临床疗效显著, 使用方便、 经济、 安全, 患者顺从性 高, 值得临床推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35。

3、5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35522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 而成 : 草血竭 12-25 份, 甘薯 10-20 份, 瓦楞子 15-25 份, 大百解暑 10-20 份, 黄芪 10-20 份, 枳实 15-25 份, 猴头菌 18-30 份, 胡萝卜 3-9 份, 肉苁蓉 9-16 份, 蜂蜜 1-5 份, 白术 8-20 份, 地榆 12-2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下述重量配 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

4、 草血竭 18-23 份, 甘薯 13-18 份, 瓦楞子 18-23 份, 大百解暑 13-18 份, 黄芪 13-18 份, 枳实 18-23 份、 猴头菌 22-26 份, 胡萝卜 5-7 份, 肉苁蓉 12-14 份, 蜂蜜 2-4 份, 白术 14-16 份, 地榆 14-18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下述重量配 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 草血竭21份, 甘薯15份, 瓦楞子20份, 大百解暑15份, 黄芪15份, 枳实 20 份, 猴头菌 24 份, 胡萝卜 6 份, 肉苁蓉 13 份, 蜂蜜 3 份, 白术 15 份, 。

5、地榆 16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步骤如下 : (1) 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 置适宜容器内, 于无烟的炉火中, 煅至酥脆, 取出 放凉, 用研钵研成细末, 过 80-120 目筛 ; (2) 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 加 30-40的温水浸泡 30 分钟, 武火煎开, 转文火煎煮 20-40 分钟, 过滤, 滤液备用 ; (3) 将草血竭、 甘薯、 大百解暑、 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 过 70-90 目筛 ; (4) 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 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 (2) 所得滤液中, 浸泡 10-30 分。

6、 钟, 加热至沸腾, 持续 30 分钟后过滤, 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 1/2, 得浓缩液 ;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 充分 搅拌成稠膏 ; (6) 将蜂蜜加入步骤 (5) 所得稠膏中, 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 软材 过 20-40 目筛, 制成湿颗粒, 湿颗粒烘干干燥, 干燥的温度为 50-80, 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 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1)过90-110目筛(优选过100 目筛 )。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2) 加 33-38。

7、的温水浸泡 30 分钟 ( 优选加 35的温水浸泡 30 分钟 )。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2) 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量 的 4-9 倍 ( 优选 5-8 倍, 更佳优选 6 倍 )。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3) 过 75-85 目筛 ( 优选 80 目 筛 )。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4) 浸泡 15-25 分钟 ( 优选 20 分钟 )。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6)干燥的温度为60-70(优 选干燥的温度为 65 )。 权。

8、 利 要 求 书 CN 104435522 A 2 1/8 页 3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十二指肠溃疡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层和肌层的缺损。 在临床表现方 面虽与胃溃疡相似, 但在发病情况, 年龄、 性别、 发病机制等方面却有明显不同。 0003 病因 : 1. 遗传基因 : 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依据是 : 患者家族的高发病率 ; 遗传基因标致 ( 血型及血型分泌物质, HLA 抗原, 高胃蛋白酶 原 ) 的相关性。

9、,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同胞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 2.6 倍 ; 更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指肠溃疡在单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为 50, 在双合子双胎同胞发 病的一致性也增高。2. 胃酸分泌过多 : 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机制并不是单一明确的过程, 而 是复合, 相互作用的因素形成 ; 由于损害因素和防御间的平衡失常造成的。3. 十二指肠黏 膜防御机制减弱 : 十二指肠通过特异性 pH 敏感的受体, 酸化反应, 反馈性延缓胃的排空, 保 持十二指肠内 pH 接近中性, 且十二指肠黏膜能吸收腔内氢离子和不受胆盐的损伤, 十二指 肠溃疡患者中, 这种反馈延缓胃排空和抑制胃酸的作用减弱, 而胃排空加。

10、速, 使十二指肠球 部腔内酸负荷量加大, 造成黏膜损害可形成溃疡。4. 幽门螺杆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 胃酸分泌增多时, 十二指肠球部被过度酸化, 使十二指肠球部 内出现胃上皮化生灶, 为幽门螺旋杆菌从胃窦黏膜移植十二指肠球部创造条件, 幽门螺旋 杆菌在球部生存繁殖而发生急性十二指肠炎, 在其他致溃疡因素的诱导下发生溃疡, 但这 一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机制, 仍待进一步证实。 0004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可为钝痛、 灼痛、 胀痛或剧痛, 也可 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 可被制酸剂或 进食缓解。临床上。

11、约有 2/3 的疼痛呈节律性 : 早餐后 1 3 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 如不服药 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 2 4 小时又痛, 也须进餐来缓解。约半数患者有 午夜痛, 病人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 随着缓解数月, 可反复发生。 0005 授权公告号 CN102824445B( 申请号 201210350173.7) 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 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 山马兰 40-70 份、 变叶榕 30-50 份、 小衫藻 30-50 份、 番泻叶 30-50 份、 元胡 20-40 份、 油渣果 20-40 份、 黄芪 20-4。

12、0 份、 灰树花 10-30 份、 虎尾轮 10-30 份、 陈皮 10-30 份、 八月札 10-30 份、 蒲公英 10-20 份。授权公告号 CN102416158B( 申请号 201110413874.6) 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预 防或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 黄芪 8-12 份、 积 壳 12-16 份、 白术 12-16 份、 香附 15-20 份、 槟榔 12-16 份、 甘草 8-12 份、 干姜 8-12 份、 苦参 8-12 份、 桃仁 15-20 份。 0006 总之, 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

13、: 对改善十二 指肠溃疡所带来的痛苦有待提高。 说 明 书 CN 104435522 A 3 2/8 页 4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 服用方便、 便于携带、 易久服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0009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 草血 竭 12-25 份, 甘薯 10-20 份, 瓦楞子 15-25 份, 大百解暑 10-20 份, 黄芪 10-20 份, 枳实 15-25 份, 猴头菌 18-30 份, 胡萝卜 3-9 份, 肉苁蓉 9-16 份, 蜂蜜 1-。

14、5 份, 白术 8-20 份, 地榆 12-20 份。 0010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优选的方案是,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 制备而成 : 草血竭18-23份, 甘薯13-18份, 瓦楞子18-23份, 大百解暑13-18份, 黄芪13-18 份, 枳实18-23份、 猴头菌22-26份, 胡萝卜5-7份, 肉苁蓉12-14份, 蜂蜜2-4份, 白术14-16 份, 地榆 14-18 份。 0011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更佳优选的方案是,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 原料制备而成 : 草血竭 21 份, 甘薯 15 份, 瓦楞子 20 份, 大百解暑 15 份, 黄芪 。

15、15 份, 枳实 20 份, 猴头菌 24 份, 胡萝卜 6 份, 肉苁蓉 13 份, 蜂蜜 3 份, 白术 15 份, 地榆 16 份。 0012 根据前面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 0013 (1) 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 置适宜容器内, 于无烟的炉火中, 煅至酥脆, 取出放凉, 用研钵研成细末, 过 80-120 目筛 ; 0014 (2) 将猴头菌至于砂锅中, 加 30-40的温水浸泡 30 分钟, 武火煎开, 转文火煎煮 20-40 分钟, 过滤, 滤液备用 ; 0015 (3) 将草血竭、 甘薯、 大百解暑、 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 过 70-。

16、90 目筛 ; 0016 (4) 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 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 (2) 所得滤液中, 浸泡 10-30 分钟, 加热至沸腾, 持续 30 分钟后过滤, 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 1/2, 得浓缩 液 ; 0017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 充分搅拌成稠膏 ; 0018 (6) 将蜂蜜加入步骤 (5) 所得稠膏中, 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 软材过 20-40 目筛, 制成湿颗粒, 湿颗粒烘干干燥, 干燥的温度为 50-80, 冷却后即得该中 药颗粒。 0019 剂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 步。

17、骤 (1) 过 90-110 目筛 ( 优选过 100 目 筛 )。 0020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 步骤(2)加33-38的温水浸泡30分钟(优 选加 35的温水浸泡 30 分钟 )。 0021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 步骤(2)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量的4-9倍 ( 优选 5-8 倍, 更佳优选 6 倍 )。 0022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 步骤 (3) 过 75-85 目筛 ( 优选 80 目筛 )。 0023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 步骤 (4) 浸泡 15-25 分钟 ( 优选 20 分钟 )。 0024 前面所述的制。

18、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 步骤 (6) 干燥的温度为 60-70 ( 优选干燥 说 明 书 CN 104435522 A 4 3/8 页 5 的温度为 65 )。 0025 使用方法 : 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于三餐后半小时服用, 每次 3-5 克, 温 开水冲服, 5 为一个疗程。 0026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 0027 草血竭 : 基原 : 为蓼科蓼属植物草血竭的根茎。成分 : 草血竭根茎含混合性鞣质。 药性 : 苦、 辛、 寒。功用主治 : 散瘀止血, 下气消积, 解毒, 利湿。主治癞瘕积聚, 跌打损伤, 外 伤出血, 吐血, 咯血, 衄血, 经闭, 崩漏, 。

19、慢性胃炎, 胃、 十二指肠溃疡, 食积停滞, 痢疾, 肠炎, 水肿, 疮毒, 蛇咬伤, 烫火伤。 0028 甘薯 : 别名朱薯、 山芋、 红山药、 金薯、 红苕、 地瓜。性味功效甘, 平, 无毒。入脾、 肾 经。功能补中和血, 益气生津, 宽肠胃, 通便秘。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泄泻等, 外用可治痈疮肿毒等。 0029 瓦楞子 : 又名蚶壳、 瓦屋子、 血蛤皮、 瓦垄蛤皮, 为蚶科蚶属动物毛蚶、 魁蚶及泥蚶 属动物泥蚶的贝壳。 药性 : 质坚, 味甘、 咸, 性平。 成分 :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还含有少量磷酸 钙及镁、 铁、 硅酸盐。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该药具有消痰化瘀、 软坚。

20、散结、 制酸止痛的功 效, 用于顽痰久咳, 胃痛吐酸, 外伤出血,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0030 大百解暑 : 基原 : 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广西马兜铃的块根。成分 : 根含尿囊 素, 马兜铃酸 A, - 谷甾醇, 6- 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甲醇和 6- 甲氧基马兜铃酸 A 甲酯, 木兰花碱等生物碱。药性 : 苦, 寒。归心、 胃、 大肠经。功用主治 : 理气止痛, 清热解毒, 止 血。主治痉挛性胃痛、 腹痛、 急性胃肠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痢疾, 跌打损伤, 疮痈肿毒, 蛇 咬伤, 骨结核, 外伤出血。 0031 黄芪 : 有益气固表、 敛汗固脱、 托疮生肌、 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

21、气虚乏力, 中 气下陷, 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 痈疽难溃, 久溃不敛, 血虚萎黄, 内热消渴, 慢性肾 炎, 蛋白尿, 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 生用固表托疮。 0032 枳实 : 性味 : 苦、 辛、 酸, 温。归经 : 归脾、 胃经。功效 : 破气消积, 化痰散痞。主治 : 用于积滞内停, 痞满胀痛, 泻痢后重, 大便不通, 痰滞气阻胸痹, 结胸 ; 胃下垂 . 脱肛, 子宫脱 垂。 0033 猴头菌 : 基原 : 为齿菌科猴头菌属真菌猴头菌、 珊瑚状猴头菌的子实体。成分 : 猴 头菌子实体中含猴头菌酮 A、 B、 C、 D、 E、 F、 G、 H, 猴头菌碱等。干燥子实体。

22、含蛋白质, 脂质, 纤 维及葡聚糖。还含甾醇类 : 麦角甾醇等。菌丝体培养物含有猴头菌吡喃酮 A、 B 等。药性 :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 平。 ” 功用主治 : 健脾养胃, 安神, 抗癌。主治体虚乏力, 消化不良, 失眠,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胃炎, 消化道肿瘤。 0034 胡萝卜 : 根茎类蔬菜, 十字花科萝卜属植物。根据营养学家分析, 白萝卜生命力指 数为 5.5555, 防病指数为 2.7903。至今种植有千年历史, 在饮食和中医食疗领域都有广泛 应用。清乾隆庚午年 ( 公元 1750 年 ) 编修的 如皋县志 载 :“萝卜, 一名莱菔, 有红白二种, 四时皆可栽, 唯末伏初为。

23、善, 破甲即可供食, 生沙壤者甘而脆, 生瘠土者坚而辣。 ” 其色白, 属 金, 入肺, 性甘平辛, 归肺脾经, 具有下气、 消食、 除疾润肺、 解毒生津, 利尿通便的功效。 主治 肺痿、 肺热、 便秘、 吐血、 气胀、 食滞、 消化不良、 痰多、 大小便不通畅等, 白萝卜很适合用水煮 熟后, 喝萝卜水, 放点白糖, 可以当做饮料饮用, 对消化和养胃有很好的作用。 0035 肉苁蓉 : 性味 : 甘、 咸, 温。归经 : 归肾、 大肠经。功效 : 补肾阳, 益精血, 润肠通便。 说 明 书 CN 104435522 A 5 4/8 页 6 主治 : 用于阳痿, 不孕, 腰膝酸软, 筋骨无力, 。

24、肠燥便秘。 0036 蜂蜜 : 别名 : 石蜜、 石饴、 蜂蜜、 蜜糖、 沙蜜。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 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 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 铁、 钙、 铜、 锰、 钾、 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以及果糖、 葡萄糖、 淀粉酶、 氧 化酶、 还原酶等, 具有滋养、 润燥、 解毒、 美白养颜、 润肠通便之功效。 0037 白术 : 白术, 别名 : 桴蓟, 于术, 冬白术, 淅术, 杨桴, 吴术, 片术、 苍术等, 拉丁文名 :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属于菊科、 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25、, 根状茎结节状。茎 直立, 通常自中下部长分枝, 全部光滑无毛。喜凉爽气候, 以根茎入药, 具有多项药用功能。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的功效, 用于脾虚食少, 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 水 肿, 自汗, 胎动不安。 医学启源 记载 :“除湿益燥, 和中益气, 温中, 去脾胃中湿, 除胃热, 强 脾胃, 进饮食, 安胎。 ” 0038 地榆 : 性味 : 苦、 酸、 涩, 微寒。归经 : 归肝、 大肠经。功效 : 凉血止血, 解毒敛疮。主 治 : 用于便血, 痔血, 血痢, 崩漏, 水火烫伤, 痈肿疮毒。 0039 本发明提供的复方制剂组方科学, 剂型的制备方法简单, 所得。

26、产品服用方便、 便于 携带。除此之外, 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 0040 1、 所选材料皆为传统中药材料, 无任何毒副作用, 能抑制胃酸分泌, 减少溃疡愈合 修复中胃酸的刺激, 使组织再生修复得以很好的进行 ; 0041 2、 本组方完全符合中医药原则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身心特点, 在总原则的前提 下, 可根据不同人群有不同组方, 功能不同。 0042 3、 药源易得, 药材成本低廉, 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44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按下述重量份备料 ( 每份取 1。

27、0g) : 草血竭 12 份, 甘薯 10 份, 瓦楞子 15 份, 大百解暑 10 份, 黄芪 10 份, 枳实 15 份, 猴头菌 18 份, 胡萝卜 3 份, 肉苁蓉 9 份, 蜂蜜 1 份, 白术 8 份, 地榆 12 份。 0045 上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 0046 (1) 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 置适宜容器内, 于无烟的炉火中, 煅至酥脆, 取出放凉, 用研钵研成细末, 过 80 目筛 ; 0047 (2) 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 加 30的温水浸泡 30 分钟, 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 量的 4, 武火煎开, 转文火煎煮 20 分钟, 过滤, 滤液备用。

28、 ; 0048 (3) 将草血竭、 甘薯、 大百解暑、 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 过 70 目筛 ; 0049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 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 浸泡10分 钟, 加热至沸腾, 持续 30 分钟后过滤, 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 1/2, 得浓缩液 ; 0050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 充分搅拌成稠膏 ; 0051 (6) 将蜂蜜加入步骤 (5) 所得稠膏中, 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 软材过 20 目筛, 制成湿颗粒, 湿颗粒烘干干燥, 干燥的温度为 50, 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 粒。。

29、 说 明 书 CN 104435522 A 6 5/8 页 7 0052 典型案例一 : 李 XX, 男 45 岁, 山东济南人士, 在职干部。经常在外面喝酒, 吃饭不 规律, 在一年前患者因饮食不节感阵发性腹痛, 恶心呕吐, 腹部膨隆, 上腹部疼痛, 患者以为 自己是喝酒喝的出现上述症状, 就没有去医院做检查, 半个月后胀痛加剧, 在吃完饭后腹部 偶有剧痛感, 遂去医院做检查, 医生通过去患者的询问和结合其饮食问题确诊为十二指肠 溃疡, 给予服用本发明做的复方制剂。 0053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 1 所得复方制剂, 1 个疗程后患者感觉在疼痛感不那么剧烈了, 也没有恶心、 呕吐等症状了, 继续。

30、服用 2 个疗程后, 基本不适症状消失, 病情基本稳定, 继续 服用 1 个疗程做巩固, 停药后无复发。 0054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按下述重量份备料 ( 每份取 15g) : 草血竭 25 份, 甘薯 20 份, 瓦楞子 25 份, 大百解暑 20 份, 黄芪 20 份, 枳实 25 份, 猴头菌 30 份, 胡萝卜 9 份, 肉苁蓉 16 份, 蜂蜜 5 份, 白术 20 份, 地榆 20 份。 0055 上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 0056 (1) 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 置适宜容器内, 于无烟的炉火中, 煅至酥脆, 取出放凉, 用。

31、研钵研成细末, 过 120 目筛 ; 0057 (2) 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 加 40的温水浸泡 30 分钟, 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 量的 9 倍, 武火煎开, 转文火煎煮 40 分钟, 过滤, 滤液备用 ; 0058 (3) 将草血竭、 甘薯、 大百解暑、 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 过 90 目筛 ; 0059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 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 浸泡30分 钟, 加热至沸腾, 持续 30 分钟后过滤, 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 1/2, 得浓缩液 ; 0060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 充分搅拌成。

32、稠膏 ; 0061 (6) 将蜂蜜加入步骤 (5) 所得稠膏中, 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 软材过 40 目筛, 制成湿颗粒, 湿颗粒烘干干燥, 干燥的温度为 80, 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 粒。 0062 典型案例二 : 孙 XX, 男 38 岁。济南济阳人士, 某大学教师, 2 个月前早餐后 3 小时 后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痛、 腹胀, 起初以为是自己吃坏了东西, 自行买了健胃消食片服 用, 一开始服用时有效, 停药后越发严重, 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做检查, 通过胃镜检查确 诊为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西药副作用大, 患者请求医生给开了本发明复方制剂。 0063 给予口服本发明实施。

33、例 2 得复方制剂, 1 疗程后, 患者自感腹胀、 上腹痛的症状有 所减轻, 继续服用完 3 个疗程后, 食欲正常, 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又继续服用 1 个疗程, 完全 治愈, 至今 1 年多未发作。 0064 实施例 3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按下述重量份备料 ( 每份取 20g) : 草血竭 18 份, 甘薯 13 份, 瓦楞子 18 份, 大百解暑 13 份, 黄芪 13 份, 枳实 18 份、 猴头菌 22 份, 胡萝卜 5 份, 肉苁蓉 12 份, 蜂蜜 2 份, 白术 14 份, 地榆 14 份。 0065 上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 0066 (1。

34、) 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 置适宜容器内, 于无烟的炉火中, 煅至酥脆, 取出放凉, 用研钵研成细末, 过 90 目筛 ; 0067 (2) 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 加 33的温水浸泡 30 分钟, 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 量的 5, 武火煎开, 转文火煎煮 25 分钟, 过滤, 滤液备用 ; 说 明 书 CN 104435522 A 7 6/8 页 8 0068 (3) 将草血竭、 甘薯、 大百解暑、 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 过 75 目筛 ; 0069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 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 浸泡15分 钟, 加热至沸腾, 持续 30 分钟后过滤, 将。

35、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 1/2, 得浓缩液 ; 0070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 充分搅拌成稠膏 ; 0071 (6) 将蜂蜜加入步骤 (5) 所得稠膏中, 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 软材过 25 目筛, 制成湿颗粒, 湿颗粒烘干干燥, 干燥的温度为 60, 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 粒。 0072 典型案例三 : 王 XX, 女, 65 岁, 青岛胶州人士, 农民。食后 2 4 小时腹部疼痛, 疼 的严重的时候必须要须要通过进餐来才能缓解。不仅如此患者每到午夜疼痛感增强, 几乎 每晚都会痛醒, 这种疼痛已经持续几周了, 儿女。

36、见患者病情加重, 便去医院做了检查, 经过 检查发现患者有心肌炎, 又因为年龄较大, 医生建议用 X 线钡餐检查, 经过 X 线钡餐检查确 诊为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患者经济困难, 所以医生建议服用本发明复方制剂。 0073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 3 所得复方制剂, 1 个疗程后, 患者自述, 腹胀的症状减轻了, 进 餐后疼痛感减轻, 2 天晚上睡觉没有被疼醒, 又继续服用 3 个疗程后, 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停 药后无复发。 0074 实施例 4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按下述重量份备料 ( 每份取 25g) : 草血竭 23 份, 甘薯 18 份, 瓦楞子 23 份, 大百解暑 18 。

37、份, 黄芪 18 份, 枳实 23 份、 猴头菌 26 份, 胡萝卜 7 份, 肉苁蓉 14 份, 蜂蜜 4 份, 白术 16 份, 地榆 18 份。 0075 上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 0076 (1) 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 置适宜容器内, 于无烟的炉火中, 煅至酥脆, 取出放凉, 用研钵研成细末, 过 110 目筛 ; 0077 (2) 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 加 38的温水浸泡 30 分钟, 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 量的 8 倍, 武火煎开, 转文火煎煮 35 分钟, 过滤, 滤液备用 ; 0078 (3) 将草血竭、 甘薯、 大百解暑、 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

38、末, 过 85 目筛 ; 0079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 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 浸泡25分 钟, 加热至沸腾, 持续 30 分钟后过滤, 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 1/2, 得浓缩液 ; 0080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 充分搅拌成稠膏 ; 0081 (6) 将蜂蜜加入步骤 (5) 所得稠膏中, 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 软材过 35 目筛, 制成湿颗粒, 湿颗粒烘干干燥, 干燥的温度为 70, 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 粒。 0082 实施例 5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 按下述重量份备料。

39、 ( 每份取 30g) : 草血竭 21 份, 甘薯 15 份, 瓦楞子 20 份, 大百解暑 15 份, 黄芪 15 份, 枳实 20 份, 猴头菌 24 份, 胡萝卜 6 份, 肉苁蓉 13 份, 蜂蜜 3 份, 白术 15 份, 地榆 16 份。 0083 上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 0084 (1) 将瓦楞子打成指甲盖般大小的块, 置适宜容器内, 于无烟的炉火中, 煅至酥脆, 取出放凉, 用研钵研成细末, 过 100 目筛 ; 0085 (2) 将猴头菌至于砂锅内中, 加 35的温水浸泡 30 分钟, 温水的用量是猴头菌用 说 明 书 CN 104435522 A 。

40、8 7/8 页 9 量的 6 倍, 武火煎开, 转文火煎煮 30 分钟, 过滤, 滤液备用 ; 0086 (3) 将草血竭、 甘薯、 大百解暑、 黄芪和白术共研为细末, 过 80 目筛 ; 0087 (4)将胡萝卜切块与枳实、 肉苁蓉和地榆一同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 浸泡20分 钟, 加热至沸腾, 持续 30 分钟后过滤, 将所得滤液经浓缩至原体积的 1/2, 得浓缩液 ; 0088 (5)将步骤(1)中所得细末和步骤(3)中所得细末倒入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里, 充分搅拌成稠膏 ; 0089 (6) 将蜂蜜加入步骤 (5) 所得稠膏中, 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 软材过 3。

41、0 目筛, 制成湿颗粒, 湿颗粒烘干干燥, 干燥的温度为 65, 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 粒。 0090 试验例 1 实施例 5 所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 : 2010 年 6 月 -2013 年 6 月, 在 10 所医院筛选 300 例患者, 其中女性 150 例, 男性 150 例, 年龄最大的 70 岁, 最小年龄 20 岁, 平均年龄 45 岁。试验之前 1 周, 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 记录症状 及变化, 实验组 200 人, 对照组 100 人, 实验组服用实施例 5 所得产品, 对照组服用其它药品 ( 痢特灵、 丽珠得乐、 兰索拉唑胶囊、 克拉霉素片等常规药品 )。。

42、使用方法为 : 于三餐后半小 时服用, 每次 3-5 克, 温开水冲服, 5 为一个疗程。疗效情况判定标准 : 治愈 : 服用本品后, 不 适症状有明显改善, 疼痛感消失 ; 有效 : 服用本品后, 不适症状有所改善, 腹胀、 腹痛有所减 轻 ; 无效 : 服用本品后, 不适症状无变化。结果如表 1 所示。 0091 表 1 : 服用本品 20-70 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结果 0092 0093 0094 治疗效果 : 实验组治愈 190 例 ( 治愈率 95 ), 总有效率 99, 比对照组治愈率高 出 30, 总有效率高出 19, 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0095 服用期间自感症状及其体力。

43、精神变化如表 2 所示。 0096 表 2 : 说 明 书 CN 104435522 A 9 8/8 页 10 0097 0098 服用5天, 67以上的感到有所好转, 不适症状改善, 疼痛感有所减轻 ; 服用10天, 75以上的感到有所好转, 不适症状改善或消失, 腹胀的症状明显改善 ; 服用 20 天, 97以 上的感到有所好转, 不适症状改善或消失, 部分患者自感痊愈。实验组中服用 20 天以上, 有 效率可达 98, 而对照组仅为 78。本发明具有健脾温中、 行气降逆、 消肿止痛、 逐瘀通经 的功效, 可以增加胃肠蠕动、 改善肠道血液循环, 经临床证明本发明临床疗效显著, 使用方 便、 经济、 安全, 患者顺从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 说 明 书 CN 104435522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