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组合物及其用途.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2080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01606.X

申请日:

2008.01.21

公开号:

CN101594879A

公开日:

2009.1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A61K 38/4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天野酶株式会社变更后:天野酶制品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日本爱知县变更后:日本爱知县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城卓志 佐佐木诚人变更后:城卓志 佐佐木诚人|||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8/45; A23L1/305; A61P1/00; A61P29/00; C12N9/98

主分类号:

A61K38/45

申请人:

天野酶株式会社; 城卓志; 佐佐木诚人

发明人:

城卓志; 佐佐木诚人; 小池田聪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07.1.26 JP 016892/200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蒋 亭;苗 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以提供对于炎症性肠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有效的手段为课题。提供使用了具备在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能力的酶的、炎症性肠疾病的治疗或预防用的酶组合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炎症性肠疾病的治疗或预防用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具备在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能力的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在胃内发挥作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催化转糖基反应。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是从葡糖基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以及果聚糖蔗糖酶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酶。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从淀粉酶以及转化酶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酶。

6.
  含有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酶组合物的食品。

7.
  一种炎症性肠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罹患或有可能罹患炎症性肠疾病的对象,摄取酶组合物,所述酶组合物含有具备在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能力的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在胃内发挥作用。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催化转糖基反应。

10.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是从葡糖基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以及果聚糖蔗糖酶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酶。

11.
  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组合物在餐前、餐中或餐后摄取。

12.
  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组合物与食物同时摄取。

13.
  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组合物还含有从淀粉酶以及转化酶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酶。

14.
  具备在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能力的酶的使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炎症性肠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用的酶组合物。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在胃内发挥作用。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催化转糖基反应。

17.
  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是从葡糖基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以及果聚糖蔗糖酶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酶。

说明书

酶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组合物及其用途。详细而言,涉及在炎症性肠疾病的治疗或预防中利用的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治疗方法等。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疾病(IBD:Inflamatory Bowel Disease)是指原因不明的消化道(主要是小肠、大肠)的炎症性疾病,具体是指溃疡性大肠炎(UC:Ulcerative Colitis)和克隆氏病(CD:Crohn’s Disease)。UC局限于大肠,是在粘膜发生浅溃疡和炎症的疾病,自直肠到口侧有连续性的病变。作为症状,有腹泻、粘液血便、腹痛、发热等症状。另一方面,CD是以小肠、大肠为中心在整个消化道呈现伴随非连续性的鹅卵石样外观的深纵向溃疡和全层性的炎症,其特征是非干酪性肉芽肿。作为症状,伴随肠内炎症的腹痛、腹泻、发热、体重减轻等是主要症状。在日本,IBD患者数量与欧美相比少10~20%,但近年来患者数量每年约以10%持续增加,由此成为问题。认为其原因之一是,高脂肪饮食、低食物纤维、糖类的高摄取这样的饮食欧美化导致的。
目前,IBD治疗方法尚未确立,大量研究正在进行中。能够明确的是IBD的肠内炎症与肠内细菌有关,认为肠内细菌丛的状态与IBD的病情有密切关系。在对IBD的疾病模型动物给予乳酸菌等益生菌的几个试验报告中,认为IBD的症状得到改善。因此,肠内细菌丛中乳酸菌的增加有可能与IBD的症状改善有关。就肠内细菌丛的改善而言,除了经口服用乳酸菌的益生菌制剂之外,也考虑经口服用促进乳酸菌增殖的被称为益生元的成分的方法。与益生元有关的报告较少,但在使用了IBD模型动物的实验中,认为乳果糖有症状减轻效果(非专利文献1)。另外,对作为益生元被周知的寡糖对IBD的症状减轻作用的研究也较少,寡糖的经口服用对IBD的症状减轻是否有效尚不清楚。
不过,在经口服用益生菌制剂或益生元制剂的情况下,存在以下的问题。在是益生菌制剂的情况下,根据经口服用的菌的种类不同,在人肠内的存活率不同,有必要选择菌种。进而,对于在肠内存活的菌种,也存在个人差异,有必要选择与各种肠内环境相适应的菌种,但这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在是益生元制剂的情况下,对于肠内细菌丛的改善,有必要经口摄取大量(5~10g)的寡糖,可以预想到摄取时伴随着困难。另外,在一次摄取必要量的情况下,会伴有腹泻、饱胀感,认为也有使IBD的症状恶化的危险。
非专利文献1:K.L.Madsen et al:Lactobacillus species preventscolitis in interleukin 10-gene-deficient mice.Gastroenterology116:1107-1114,1999
专利文献1:特开2000-3250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炎症性肠疾病(IBD)的治疗或预防有效的手段。
鉴于以上的目的进行研究,本发明人等关注的方法是:利用寡糖生成酶使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方法、即通过寡糖生成酶的作用使所摄取的食物在体内生成寡糖并通过生成的寡糖活化原本在各人的肠内存活的乳酸菌的增殖的方法。此外,在该方法对于IBD的治疗或预防是有效的假定下,实施了使用了动物模型的实验。其结果是,对于寡糖生成酶摄取组,IBD的症状减轻具有统计学意义,该方法对于IBD的有效性得到确认。另外,关于利用寡糖生成酶以改善肠内细菌丛(以及用于其的酶组合物),在特开2000-32504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有详细记载,但无法由此完全预计寡糖生成酶对IBD的适用。
本发明根据以上的成果,提供以下列举的酶组合物、治疗方法等。
[1]炎症性肠疾病的治疗或预防用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具备在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能力的酶。
[2]关于[1]记载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酶在胃内发挥作用。
[3]关于[1]或[2]记载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酶催化转糖基反应。
[4]关于[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酶是从葡糖基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以及果聚糖蔗糖酶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酶。
[5]关于[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从淀粉酶以及转化酶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酶。
[6]含有[1]~[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酶组合物的食品。
[7]炎症性肠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罹患或有可能罹患炎症性肠疾病的对象,摄取含有具备在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能力的酶的酶组合物。
[8]关于[7]记载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酶在胃内发挥作用。
[9]关于[7]或[8]记载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酶催化转糖基反应。
[10]关于[7]~[9]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酶是从葡糖基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以及果聚糖蔗糖酶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酶。
[11]关于[7]~[10]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酶组合物在餐前、餐中或餐后摄取。
[12]关于[7]~[10]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酶组合物与食物同时摄取。
[13]关于[7]~[12]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酶组合物还含有从淀粉酶以及转化酶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酶。
[14]具备在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能力的酶的使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炎症性肠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用的酶组合物。
[15]关于[14]记载的使用,其特征在于,上述酶在胃内发挥作用。
[16]关于[14]或[15]记载的使用,其特征在于,上述酶催化转糖基反应。
[17]关于[14]~[16]中任意一项记载的使用,其特征在于,上述酶是从葡糖基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以及果聚糖蔗糖酶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酶。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了IBD动物模型的实验的方案。
【图2】是表示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和非给药组的体重的经时变化的曲线图。
【图3】是表示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和非给药组的活动性指标(疾病活动性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的经时变化的曲线图。
【图4】是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和非给药组的粪便1g中厌氧性细菌数以及乳酸菌数的比较(3%DSS给药第0日)。(a)比较了厌氧性细菌数的曲线图。(b)比较了乳酸菌(双歧杆菌)的曲线图。CFU=colony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
【图5】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和非给药组的粪便1g中厌氧性细菌数以及乳酸菌数的比较(3%DSS给药第5日)。(a)比较了厌氧性细菌数的曲线图。(b)比较了乳酸菌(双歧杆菌)的曲线图。
【图6】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和非给药组的大肠的组织学研究。左:正常组织、中央:非给药组(3%DSS给药第5日)、右: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3%DSS给药第5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方面,涉及炎症性肠疾病(IBD)的治疗或预防用的酶组合物。本发明的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具备在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能力的酶(以下也称为“寡糖生成酶”)。使用以所摄取的食物中的成分为基质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而生成寡糖的酶。只要是具备这样的性质的酶,就对所使用的酶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对酶的来源也没有限定,可以使用源自细菌、真菌、酵母、放线菌、担子菌、植物、或动物的酶。但是,本发明的酶组合物是在生物体内发挥效果,所以采用在生物体内的环境发挥作用的酶。特别优选使用即便在胃内也稳定且发挥良好作用的酶(也就是说,即便是低p H也会充分作用的酶)。
对通过本发明的酶组合物的作用而生成的寡糖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例示果糖寡糖(1~3分子的果糖在C2和C1的位置与蔗糖的果糖残基β结合而成的物质)、分支寡糖(具有α-1,6键的寡糖)、半乳糖寡糖(蜜三糖、水苏糖等)、龙胆寡糖(具有β-1,6-糖苷键的寡糖)等。更具体而言,可以例示4-α-葡糖基-木糖、3-α-葡糖基-山梨糖、4-α-葡糖基-蔗糖、4-α-葡糖基-甘露糖、4-α-葡糖基-葡糖胺、4-α-葡糖基-N-乙酰基-葡糖胺、3-,6-α-葡糖基-甘露糖、3-,4-α-葡糖基-木糖、1-,3-,4-α-葡糖基-果糖、α-葡糖基-甘油、核黄素-α-葡糖苷、6-α-半乳糖基-果糖、6-α-半乳糖基-半乳糖、α-半乳糖基-甘油、3-,4-,6-β-半乳糖基-乳糖、β-半乳糖基-甘油、4-β-半乳糖基-葡萄糖、4-β-半乳糖基-甘露糖、β-半乳糖基-甘油、木糖基-果糖苷、半乳糖基-果糖苷、异麦芽糖基-果糖苷、乳糖基-果糖苷、1-酮糖、蔗果四糖(果糖寡糖)、新蔗果三糖、菊粉二糖、二呋喃果糖基1,2′:2,1′:2,3′:2,6′:2′,6-二酐、低聚乳果糖等。
这些杂寡糖以利用通过转糖基酶的葡糖基转移反应、半乳糖基转移反应、果糖基转移反应等生成。葡糖基转移反应可以利用葡糖基转移酶、环糊精合成酶、麦芽糖转葡糖基酶、α-葡糖苷酶、β-葡糖苷酶等,半乳糖基转移反应可以利用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α-半乳聚糖酶等,果糖基转移反应可以利用果糖基转移酶、果聚糖蔗糖酶、β-呋喃果糖苷酶、环状2糖合成酶等。
优选使用葡糖基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以及果聚糖蔗糖酶中任意一种或从这些中选择的2种以上的酶来构成本发明的酶组合物。葡糖基转移酶是具有转移葡萄糖而生成异麦芽糖、潘糖、其它寡糖的作用的酶。已知有源自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曲霉菌属、短梗霉菌属、克氏杆菌属等微生物或源自洋葱的葡糖基转移酶,可以将例如源自黑曲霉菌(Aspergillusniger)的葡糖基转移酶(商品名:转葡糖苷酶(Transglucosidase)L“Amano”、α葡糖苷酶“Amano”天野酶制)用于本发明的酶组合物。
果糖基转移酶主要作用于蔗糖,是具有在切断果糖和葡萄糖的α-1、β-2键之后,使其果糖转移至蔗糖而生成寡糖的作用的酶。已知有源自芽孢杆菌属、节杆菌属、曲霉菌属、镰刀菌属、盘长孢霉属、酵母菌属、红酵母菌属、毕赤酵母菌属、汉逊酵母菌属、白色念珠菌属等微生物或源自芦笋、洋姜的果糖基转移酶,可以将例如源自纳豆菌(杆菌、纳豆)的果糖基转移酶(淀粉化学、38卷、2号、217-222(1991))用于本发明的酶组合物。
果聚糖蔗糖酶是转移蔗糖的果糖而生成各种寡糖、高分子多糖果聚糖等的酶。可以将例如源自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IFO-13756的果聚糖蔗糖酶(Journal of Fermentation and Bioengineering,79卷,4号,367-369(1995))、源自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CM-1683的果聚糖蔗糖酶等用于本发明的酶组合物。
为了增加可以作为酶组合物整体发挥作用的基质的种类,提高来自食物的寡糖的生成率,优选组合使用基质特异性不同的多种酶。作为这样的优选的酶组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含有葡糖基转移酶和果糖基转移酶的酶组合物、含有葡糖基转移酶和果聚糖蔗糖酶的酶组合物、含有果糖基转移酶和果聚糖蔗糖酶的酶组合物、以及含有葡糖基转移酶和果糖基转移酶和果聚糖蔗糖酶的酶组合物。
然而,根据所摄取的食物的种类,也有未含有足够量的本发明的酶组合物所含的寡糖生成酶的基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希望由所摄取的食物中的成分生成寡糖生成酶的基质。因此,本发明的酶组合物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于,除了寡糖生成酶之外,还含有作用于所摄取的食物而生成寡糖生成酶的基质的酶,如淀粉酶、转化酶等。在这里,淀粉酶是作用于淀粉生成成为转糖基酶的基质的2糖、3糖、寡糖的酶。例如可以使用源自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的淀粉酶(商品名:生物淀粉酶(ビォヂァスタ一ゼ)2000、天野酶制)。另一方面,转化酶是将蔗糖转化成果糖和葡萄糖的酶。可以使用例如源自酿酒酵母菌(S.cerevisiae)的转化酶。
在考虑了配合禁忌的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的酶组合物中含有其它任意成分(例如、抗酸剂、H2阻断剂等消化道作用药)。
本发明的酶组合物的制剂化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在制剂化的情况下,可以含有在制剂上允许的其它成分(例如载体、赋形剂、崩解剂、缓冲剂、乳化剂、悬浮剂、稳定剂、保存剂、防腐剂、生理盐水等)。作为赋形剂,可以使用乳糖、淀粉、山梨糖醇、D-甘露醇、白糖等。作为崩解剂,可以使用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碳酸钙等。作为缓冲剂,可以使用磷酸盐、柠檬酸盐、乙酸盐等。作为乳化剂,可以使用阿拉伯胶、藻酸钠、胺黄树胶等。作为悬浮剂,可以使用单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铝、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月桂基硫酸钠等。作为稳定剂,可以使用丙二醇、二乙撑亚硫酸盐(ジェチリン亜硫酸塩)、抗坏血酸等。作为保存剂,可以使用苯酚、苯扎氯铵、苄醇、氯丁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等。作为防腐剂,可以使用苯扎氯铵、对羟基苯甲酸、氯丁醇等。
对制剂化时的剂型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片剂、粉剂、微粒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等剂型。
本发明的酶组合物可以在餐前、餐中或餐后服用或与食物同时摄取。形成酶组合物所含的酶和食物中的基质成分在生物体内共存的状态是必要且是重要的,因此优选餐前、餐后、或与食物同时摄取本发明的酶组合物。
为了由所摄取的食物高效生成寡糖,希望本发明的酶组合物对处于消化的初期阶段的食物发挥作用。根据该观点,可以说优选使用具有在胃内的酸性环境下充分发挥作用的性质的酶来构成本发明的酶组合物。上述源自黑曲霉菌的葡糖基转移酶(商品名:转葡糖苷酶L“Amano”、α葡糖苷酶:“Amano”天野酶制)、源自运动发酵单胞菌IFO-13756的果聚糖蔗糖酶、源自米曲霉菌的淀粉酶(商品名:生物淀粉酶2000、天野酶制)等,即便在酸性环境下也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优选的成分。
对应用本发明的酶组合物的“对象(患者)”没有特别限定,包括人以及人以外的哺乳动物(宠物、家畜、实验动物。具体例如是小鼠、大鼠、豚鼠、仓鼠、猴、牛、猪、山羊、羊、狗、猫、鸡、鹌鹑等)。在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酶组合物对人应用。
酶组合物的摄取量(给药量)可以以发挥在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作用为条件任意设定。可以考虑所使用的酶的性质、纯度、或对象(患者)的症状、年龄、性别、以及体重等设定适当的摄取量。只要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就可以考虑这些事项设定适当的给药量。例如,在是上述含有葡糖基转移酶的酶组合物的情况下,按照葡糖基转移酶的量成为10000~5000000单位/次的方式设定酶组合物的摄取量。同样地,如果是果聚糖蔗糖酶,按照成为2~50000单位/次的方式设定酶组合物的摄取量,如果是淀粉酶,按照成为10~5000单位/次的方式设定酶组合物的摄取量。
作为给药方案,可以采用例如1日1次~5次、2日1次、或3日1次等。
本发明进而提供含有上述的酶组合物的食品。作为本发明的“食品”的例子,可以举出普通食品(谷类、蔬菜、肉类、各种加工食品、点心类、清凉饮料水、酒精饮料等)、营养补充品(补充品)。在营养补充食品的情况下,可以以粉末、颗粒、片剂、糊剂、液体等形状提供。含有成为酶组合物的基质的成分的食品、或与该成分同时被摄取的食品如谷物或香松(furikake)等,是本发明中食品的优选例。
另外,只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明确记载,酶活性的计算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
<葡糖基转移酶活性>
以α-甲基-D-葡糖苷为基质,在40℃、pH 5.0的条件下,使酶溶液发挥作用,将60分钟生成1μg的葡萄糖的酶量作为1单位。
<果聚糖蔗糖酶活性>
使用F试剂盒(D-Glucose/D-Fructose)(Boehringer-Mannheim公司制)进行测定。将以蔗糖为基质而在反应液中生成1mg/ml的葡萄糖的酶量作为1单位。
<淀粉酶活性>
按照在日本药局方(一般试验法)中收载的消化力试验法的淀粉糖化力试验法进行测定(37℃、pH5)。将1分钟内增加与1mg的葡萄糖相当的还原力的酶量作为1单位。
【实施例】
1.葡糖基转移酶的获得
使用源自黑曲霉的葡糖基转移酶(α葡糖苷酶“Amano”、天野酶)。使用的酶的葡糖基转移酶活性为3,000u/mg。
2.对IBD动物模型的葡糖基转移酶的给药
作为IBD动物模型,使用DSS肠炎模型小鼠(Sasaki M,et al.JPharmacol Exp Ther.2003;305(1);78-85)。该小鼠因DSS(葡聚糖硫酸钠)的给药而大肠出现炎症,呈现IBD样的症状,所以被用作IBD模型。
实验如下所示进行。驯化8周龄的8只雄C57BL/6小鼠(购自中部科学资产株式会社(名古屋)),条件是24℃、自由摄食状态下,7天,且每12小时更换室内的明暗。驯化后,将小鼠分成两组,每组4只,使其中一组经口摄取葡糖基转移酶和饵食,用量是900mg(2,700,000u)/60kg/day,使另一组仅经口摄取饵食。作为饵食,使用的是在实验动物用MF(东方酵母工业(Oriental Yeast))中混合了10%(wt/wt)的淀粉(和光纯药工业)得到的物质。酶经口摄取开始后第2天,向两组持续给含有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MW:44kDa,TdB Consultancy AB,Uppsala,Sweden)3%(wt/vol)的水,进而饲育5天(图1)。
3.由IBD发病引起的体重减少抑制效果的验证
在给3%DSS水之后,于第0、3、5天调查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和非给药组的体重并进行比较。在非给药组中,可见IBD导致小鼠的体重减少。另一方面,在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中,可见体重减少的抑制效果,在3%DSS水给药第5天,在体重减少抑制方面有显著差异(图2)。如此,通过葡糖基转移酶的摄取,对由IBD引起的体重减少具有抑制效果。
4.基于活动性指标的IBD发病预防效果的验证
在给3%DSS水,于第0、3、5天计算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和非给药组的活动性指标(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并进行比较。DAI是以体重减少、粪便的状态、出血状态为基础算出的(Sasaki M,et al.J PharmacolExp Ther.2003;305(1);78-85)值。如果在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和非给药组之间比较DAI,则在给3%DSS水后第5天,DAI有显著差异(图3),可以清楚地知道在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中,DAI的减少即IBD的症状减轻。
5.肠内细菌丛的改善效果
在给3%DSS水之后第0天和第5天,回收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和非给药组的粪便,培养粪便中的微生物,调查粪便1g中的厌氧性细菌、作为乳酸菌的双歧杆菌的活菌数。在第0天,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的单位粪便的厌氧性细菌数与非给药组相比显著增多(图4(a))。关于作为乳酸菌的双歧杆菌,尽管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中,单位重量粪便的双歧杆菌数多(图4(b))。
即便在第5天,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的单位粪便的厌氧性细菌数与非给药组相比虽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多(图5(a))。关于作为乳酸菌的双歧杆菌,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中,单位重量粪便的双歧杆菌数显著多(图5(b))。这些结果表明,在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中厌氧性细菌、双歧杆菌等乳酸菌增加的结果显示IBD的症状减轻。
6.由解剖学所见看到的IBD改善效果的验证
在给3%DSS水后第5天,摘出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和非给药组的大肠,进行组织学研究。其结果是,在非给药组观察到由炎症引起的组织受损(图6中央),在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观察到组织的受损被抑制(图6右)。观察到葡糖基转移酶给药组的大肠内皮组织的由炎症引起的受损得到抑制,由此示出由于葡糖基转移酶给药而使IBD发病得到抑制,且症状减轻。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酶组合物,通过改善肠内菌丛来发挥针对IBD的治疗或预防效果。通过本发明的酶组合物,没有必要像益生菌那样考虑乳酸菌的存活性,另外,与益生元的情况相比,容易摄取必要的量,且也不用担心由寡糖的过剩摄取引起的副反应的出现。如此,本发明的酶组合物与以往的技术相比,具有相当多的优异特征,期待在IBD的治疗或预防方面有更大的贡献。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的说明。在不脱离技术方案的范围的记载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容易想到的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变形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本说明书中明示的论文、公开专利公报、以及专利公报等的内容,通过援引而引用了其全部内容。

酶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酶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酶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酶组合物及其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组合物及其用途.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以提供对于炎症性肠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有效的手段为课题。提供使用了具备在生物体内生成寡糖的能力的酶的、炎症性肠疾病的治疗或预防用的酶组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