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20499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48891.7

申请日:

2015.05.16

公开号:

CN104800356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52申请日:201505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52; A61P33/02; A61K35/741(2015.01)N; A61K35/747(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752

申请人:

郭庆

发明人:

胡凯; 严平; 王大民; 郭庆; 朱伟; 阮武营; 段丽霞

地址:

235000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孟山路59号1栋5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是按以下步骤制备:取三颗针、十大功劳、博落回、苦楝皮、青黛、茵陈、青皮、冬瓜皮、黄芪、党参、甘草;将各中药超微粉碎加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冷却过滤,浓缩滤液,加入白糖煮沸,冷却降至常温后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及酵母菌,经96~118h发酵至长出白色菌块;三、将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80稀释,二次发酵18~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本发明中药微生态口服剂具有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群数量,提高免疫功能,增强鸡体抗病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降低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和提高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预防效果好,治愈率达到93%,且制备方法简单,活菌含量高,使用方便,绿色无残留。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制备:一、秤取以下重量份的中药:三颗针80~100、十大功劳80~100、博落回80~100、苦楝皮60~80、青黛60~80、茵陈60~80、青皮40~60、冬瓜皮40~60、黄芪30~40、党参30~40、甘草20~30;二、将各中药超微粉碎加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冷却,过滤,浓缩滤液,加入白糖煮沸,冷却降至常温后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及酵母菌,经96~118h发酵至长出白色菌块;三、将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80稀释,二次发酵18~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秤取重量份的中药,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6~8倍量的70%~80%的乙醇溶液,浸泡30~6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6倍量的40%~5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15~20Kg,并煮沸3~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0~25Kg,设定发酵温度35~38℃,静置发酵培养96~118h,至pH6.5~7.0长出白色菌块为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80兑入5%~10%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3~37℃,二次发酵18~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是在无菌发酵室内进行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的绿色天然环保禽用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组织滴虫病(Histomeniasis )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禽类盲肠和肝脏功能紊乱的一种急性寄生原虫病。该病原主要侵害病禽的盲肠和肝脏,故又名盲肠肝炎;又因为该病发展后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病禽头部颜色发紫,因而又称黑头病;鸡异刺线虫作为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家禽通过摄食被异刺线虫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也可因摄食带异刺线虫虫卵和幼虫的蚯蚓而发生感染,对养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鸡组织滴虫病的症状出现在感染后7~12天,症状明显期是在感染后第11d,人工感染时,在25℃条件下孵育到含感染幼虫的异刺线虫卵给宿主做口腔接种,7~9天后就出现症状,作泄殖腔接种时出现症状的时间提前2~3天,病死率为50%左右,5~6月龄以上的鸡和火鸡临床症状不明显。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后期粪便恶臭呈硫磺色样。急性病例粪便带血或完全是血便 ,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其主要病理变化在盲肠和肝脏,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有时盲肠穿孔、引起全身性腹膜炎,盲肠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并有特殊恶臭,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通常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坏死灶的大小不等,一般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也可能相互融合成大片的坏死区。
目前,治疗该病最常用的是各种抗菌药物和抗原虫药物,如甲硝唑、二甲硝咪唑等;由于这些药物的长期反复使用,致使该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降低了疗效,且药物残留在动物体内,其产品达不到无公害要求,在一些合同鸡和出口肉鸡禁用硝基咪唑类产品,影响了禽产品的出口和人们的健康。
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生产斗争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繁衍兴旺的保障。它是天然药物,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适应环境和抵御各种损害的相应的各种成分与能力,建立起自身的调节系统(BRM),而中药所含有的BRM物质又能加强或保护动物固有的抗药能力,且它药性温和,毒副作用小甚至无毒副作用,这些都是化学药物所不能比拟的。中兽医辩证论治理论认为该病是由虫毒内侵、肺胃热盛、血淤气滞引起,中药治疗时宜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祛湿药物为主。许多中药都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同时使用中药治疗疾病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毒或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一些中药还兼有调节机体功能和补充营养的功效。因此选用中药来治疗鸡组织滴虫病必将是养殖业防病治病的发展趋势。
因此,研发一种治疗家禽组织滴虫病且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的药物是该领域科研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新课题,而将中药和微生物在一起发酵制备成防治鸡组织滴虫病的微生态口服剂,现有技术中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解决目前组织滴虫病的耐药性和抗生素残留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环保、纯生态、无残留、活菌含量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制备:1、秤取以下重量份的中药:三颗针80~100、十大功劳80~100、博落回80~100、苦楝皮60~80、青黛60~80、茵陈60~80、青皮40~60、冬瓜皮40~60、黄芪30~40、党参30~40、甘草20~30;2、将各中药超微粉碎加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冷却过滤,浓缩滤液,加入白糖煮沸,冷却降至常温后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及酵母菌,经96~118h发酵至长出白色菌块;3、将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80稀释,二次发酵18~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所述的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秤取重量份的中药,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6~8倍量的70%~80%的乙醇溶液,浸泡30~6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6倍量的40%~5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所述的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15~20Kg,并煮沸3~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0~25Kg,设定发酵温度35~38℃,静置发酵培养96~118h,至pH6.5~7.0长出白色菌块为止。
所述的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80兑入5%~10%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3~37℃,二次发酵18~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所述的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是在无菌发酵室内进行的。
本发明中药微生态口服剂具有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群数量、提高免疫功能、增强鸡体抗病力等功效,且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无残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了鸡蛋中胆固醇,提高了必需氨基酸含量,经国家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胆固醇含量382mg/100g,比普通鸡蛋585mg/100g,降低了34.70%,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占总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1.77%、12.34%、10.71%,比普通鸡蛋中上述三种氨基酸提高了2-3倍。
表1 检验结果报告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对鸡组织滴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很好治愈率达到93%,活菌含量高经测定含量在8.2×108cfu/g。
本发明的中药微生态口服剂对人工感染鸡组织滴虫病的治疗试验:异刺线虫卵的采集与孵育:收集当地组织滴虫病疫区的鸡盲肠内容物,经50或70目铜网过筛后,将网内异刺线虫用乳钵轻磨后加0.5%~1%甲醛液洗下虫卵及虫体残渣,倾入直径10cm的平皿中,每平皿约为10ml,再置于27℃孵育14~18d。待大量虫卵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时,再稀释成5000~7000个虫卵/mL分装,置4℃冰箱保存备用。
实验鸡为皖北麻鸡300只饲养到22日龄,检查体况无异常现象后进行称重,将其随机分组,分为阴性对照组(不攻毒不给药),阳性对照组(攻毒不给药),抗生素对照组(左旋咪唑),1次发酵组,2次发酵组,每组各60只鸡,试验期为15天;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所有的鸡,于试验开始时每羽口服接种由疫区采集的异刺线虫卵悬浮液0.7ml,即口服3500~5000个虫卵。感染后第7d,1次发酵组、2次发酵组发酵液让其自由饮用,抗生素对照组用左旋咪唑可溶性粉水溶液浓度为0.2g/ml让其自由饮用,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各自由饮用冷开水,连用5天,连续观察5天,试验期间各组饲养管理条件均相同,观察各组鸡的临床症状,采食、饮水、精神、粪便等情况,疗效判定标准为:精神、饮食、排粪恢复正常,症状完全消失判为治愈;精神、饮食、排粪有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判为有效;症状无好转甚至死亡,剖检盲肠有明显的肥厚,内腔充满不洁的干酪样渗出物或坏疽灶,堵塞整个肠腔,肠管异常膨大,肝脏发生豆大或纽扣大的黄色或黄绿色的局限性圆形的,中间凹陷的溃疡灶等典型组织滴虫病变,判为无效。根据死亡鸡数计算死亡率,结果见表2。
表2中药微生态口服液对鸡人工感染组织滴虫病治疗效果 组别数量(只)死亡数(只)死亡率(%)存活数(只)治愈率(%)1次发酵组6035.05795.02次发酵组6046.75693.3抗生素对照组601016.75083.3阳性对照组604676.71423.3阴性对照组600060100
从表1中可以看出:1次发酵组和2次发酵的口服液防治鸡组织滴虫其治愈率与攻毒对照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药物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次发酵组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该中药口服液对鸡组织滴虫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以2次发酵的为最佳治疗量,即经济又科学。
本发明中药组方具有杀虫、抑菌、凉血止痢、祛湿等功能,现代药理表明:方中三颗针、十大功劳、博落回、苦楝皮等具有显著的抗滴虫作用,对血痢又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青黛、茵陈、青皮、冬瓜皮具有抗菌消炎之功效,可治疗细菌感染滴虫所致的组织损伤,并具有显著的保肝利胆祛湿,增加胆汁分泌的药理作用,黄芪、党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鸡体的抗病能力,甘草是使药,使诸药归经的作用。诸药合用不仅能促进组织滴虫及其毒素从体内排出,而且又抑制虫体在体内的生长繁殖,因此对鸡组织滴虫病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胆固醇标准品图谱。
图2本发明鸡蛋中胆固醇图谱。
图3市售鸡蛋中胆固醇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80、十大功劳80、博落回80、苦楝皮60、青黛60、茵陈60、青皮40、冬瓜皮40、黄芪30、党参30、甘草20,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6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3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倍量的4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15Kg,并煮沸3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0Kg,设定发酵温度35℃,静置发酵培养96h,至pH6.5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兑入5%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3℃,二次发酵18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7月份,淮北某鸡场黑爪肉鸡10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6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甲硝唑、氟哌酸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100只,剖检病理变化在盲肠和肝脏,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有的盲肠穿孔、引起全身性腹膜炎,盲肠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并有特殊恶臭,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坏死灶的大小不等,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692只,存活9208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2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80、十大功劳80、博落回80、苦楝皮60、青黛60、茵陈60、青皮40、冬瓜皮40、黄芪30、党参30、甘草20,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6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3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倍量的5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15Kg,并煮沸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0Kg,设定发酵温度36℃,静置发酵培养96h,至pH6.5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兑入5%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4℃,二次发酵18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7月份,濉溪某鸡场土鸡5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鸡痘、减蛋综合征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20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甲硝唑、氟哌酸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50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盲肠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346只,存活4604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3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80、十大功劳80、博落回80、苦楝皮60、青黛60、茵陈60、青皮40、冬瓜皮40、黄芪30、党参30、甘草20,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8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3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6倍量的4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20Kg,并煮沸3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5Kg,设定发酵温度37℃,静置发酵培养108h,至pH7.0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 80兑入10%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5℃,二次发酵18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7月份,烈山某鸡场肉鸡6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7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左旋咪唑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200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盲肠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大小不等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406只,存活5394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4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80、十大功劳80、博落回80、苦楝皮60、青黛60、茵陈60、青皮40、冬瓜皮40、黄芪30、党参30、甘草20, 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8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6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6倍量的5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20Kg,并煮沸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5Kg,设定发酵温度38℃,静置发酵培养118h,至pH7.0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 80兑入10%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7℃,二次发酵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7月份,宿州某鸡场蛋鸡10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鸡痘、减蛋综合征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18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丙硫咪唑、氧氟沙星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500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有的盲肠穿孔、引起全身性腹膜炎,盲肠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665只,存活8835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5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90、十大功劳90、博落回90、苦楝皮70、青黛70、茵陈70、青皮50、冬瓜皮50、黄芪35、党参35、甘草25; 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6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3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倍量的4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15Kg,并煮沸3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0Kg,设定发酵温度35℃,静置发酵培养96h,至pH6.5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兑入5%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7℃,二次发酵22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8月份,相山某鸡场土鸡2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散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10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甲硝唑、氟哌酸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100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有的盲肠穿孔、引起全身性腹膜炎,盲肠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133只,存活1767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6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90、十大功劳90、博落回90、苦楝皮70、青黛70、茵陈70、青皮50、冬瓜皮50、黄芪35、党参35、甘草25; 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6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6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倍量的5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15Kg,并煮沸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0Kg,设定发酵温度36℃,静置发酵培养108h,至pH6.5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兑入5%%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3℃,二次发酵18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8月份,栏杆某鸡场青年土鸡5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鸡痘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14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甲硝唑、丙硫咪唑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538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312只,存活4150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7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90、十大功劳90、博落回90、苦楝皮70、青黛70、茵陈70、青皮50、冬瓜皮50、黄芪35、党参35、甘草25; 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8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6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6倍量的4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20Kg,并煮沸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5Kg,设定发酵温度37℃,静置发酵培养118h,至pH7.0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兑入10%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4℃,二次发酵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8月份,濉溪某鸡场肉鸡10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7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甲硝唑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800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644只,存活8556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8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90、十大功劳90、博落回90、苦楝皮70、青黛70、茵陈70、青皮50、冬瓜皮50、黄芪35、党参35、甘草25;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8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6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6倍量的5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20Kg,并煮沸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5Kg,设定发酵温度38℃,静置发酵培养118h,至pH7.0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 80兑入10%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5℃,二次发酵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7月份,濉溪某鸡场土鸡8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鸡痘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和散养结合,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7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甲硝唑、诺氟沙星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700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510只,存活6790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9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100、十大功劳100、博落回100、苦楝皮80、青黛80、茵陈80、青皮60、冬瓜皮60、黄芪40、党参40、甘草30;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6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3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3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倍量的4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15Kg,并煮沸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0Kg,设定发酵温度35℃,静置发酵培养96h,至pH6.5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兑入5%%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6℃,二次发酵18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9月份,袁庄某鸡场土鸡6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鸡痘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7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甲硝唑、氟哌酸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545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381只,存活5074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10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100、十大功劳100、博落回100、苦楝皮80、青黛80、茵陈80、青皮60、冬瓜皮60、黄芪40、党参40、甘草30; 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6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6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倍量的5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20Kg,并煮沸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5Kg,设定发酵温度36℃,静置发酵培养118h,至pH7.0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兑入10%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7℃,二次发酵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8月份,吴山口某鸡场肉鸡5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5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甲硝唑、氟哌酸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682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302只,存活4016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11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100、十大功劳100、博落回100、苦楝皮80、青黛80、茵陈80、青皮60、冬瓜皮60、黄芪40、党参40、甘草30; 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8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6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6倍量的4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20Kg,并煮沸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5Kg,设定发酵温度37℃,静置发酵培养96h,至pH6.5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兑入5%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5℃,二次发酵22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8月份,马场某鸡场土鸡3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7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甲硝唑、氟哌酸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238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193只,存活2569只,治愈率为93%。
实施例12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以下重量份(kg)的中药:三颗针100、十大功劳100、博落回100、苦楝皮80、青黛80、茵陈80、青皮60、冬瓜皮60、黄芪40、党参40、甘草30; 超微粉碎,加入中药总重量8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60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6倍量的50%的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60min,冷却,十二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回收乙醇,用乙醇检测仪检测浓缩液中无乙醇时停止浓缩,向浓缩液中加水使每毫升水含1g生药。
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以100 Kg浓缩液为单位添加白糖20Kg,并煮沸5min,冷却至常温,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酵母菌(市售)制剂25Kg,设定发酵温度38℃,静置发酵培养118h,至pH7.0长出白色菌块为止;将出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 80兑入10%冷糖开水稀释,发酵温度36℃,二次发酵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
2014年7月份,土楼某鸡场青年鸡3000只,按常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鸡痘、禽流感等疫病免疫。鸡群采取地面平养,自配饲料,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饲养至7周龄时由于连续多天天气闷热加上垫料没有及时更换,部分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行动迟缓,羽毛松乱,下痢,呈零星死亡。病末期头部呈紫色或黑色。发病后,饲养员用甲硝唑原粉拌料均无明显效果,仍有不断死亡,共计死亡186只,剖检病理变化: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色渗出物,黄灰绿色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栓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为豆大或指头大绿褐色圆形或不规整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初步怀疑是鸡组织滴虫病感染。
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口服液,让鸡自由饮用,联用7天,观察鸡群状况,凡在用药期间,鸡经饮用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计算治愈率,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死亡196只,存活2618只,治愈率为9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防治鸡组织滴虫病中药微生态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是按以下步骤制备:取三颗针、十大功劳、博落回、苦楝皮、青黛、茵陈、青皮、冬瓜皮、黄芪、党参、甘草;将各中药超微粉碎加乙醇溶液武火煮沸,文火保温,冷却过滤,浓缩滤液,加入白糖煮沸,冷却降至常温后接种乳酸杆菌、红茶菌及酵母菌,经96118h发酵至长出白色菌块;三、将白色菌块和菌液,按1:5080稀释,二次发酵1824h后,即得微生态口服液。本发明中药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