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1932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15421.3

申请日:

2008.06.23

公开号:

CN101611678A

公开日:

2009.12.3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G 1/00公开日:20091230|||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C1/00; A01C1/08; A01G9/10; A01G13/02; A01M1/2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刀祥生; 朱飞锦; 唐寿贤; 左之文

地址:

412003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金钩山路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庆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大叶千斤拔种子先用冷水浸泡法选种、晾干,然后将种子置于80~98%浓硫酸中浸种10~100分钟,再将过滤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大叶千斤拔种子播入营养袋内的营养土中,进行培育;对幼苗用稀薄人粪尿浇施或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并用50~9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2000倍液喷雾预防病害;当苗高达到20~30厘米时,移栽到大田。本发明利用大叶千斤拔种子培育苗木,种子量大,采种方便,出圃率高,易获得大量苗木,当年育苗可当年出圃定植;成本低,便于获得大量苗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处理种子:大叶千斤拔种子先用冷水浸泡法选种、晾干,然后将种子置于80~98%浓硫酸中浸种10~100分钟,再将过滤出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2)准备营养袋:选择有底打孔农膜袋,袋内装入营养土,营养土配比按重量百分数为:本土70~90%,有机肥5~20%,血竭渣1~10%,钙镁磷1~10%;
3)培育幼苗:将大叶千斤拔种子播入营养袋内的营养土中,进行培育;对幼苗用稀薄人粪尿浇施或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并用50~9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2000倍液喷雾;当苗高达到20~30厘米时,移栽到大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处理种子:大叶千斤拔种子先用冷水浸泡法选种、晾干,然后将种子置于98%浓硫酸中浸种20~30分钟,再将过滤出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2)准备营养袋:选择有底打孔农膜袋,袋内装入营养土,营养土配比按重量百分数为:本土80~85%,有机肥5~10%,血竭渣3~8%,钙镁磷1~3%;
3)培育幼苗:将大叶千斤拔种子播入营养袋内的营养土中,进行培育;对幼苗用稀薄人粪尿浇施或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当苗高达到20~30厘米时,移栽到大田。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叶千斤拔种子先在苗床上进行育苗,然后再移植到营养袋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的育苗过程为:
先建立催芽苗床:苗床做成畦,畦内填充洁净的河砂或复合基质;
然后播种催芽:将种子均匀的撒铺在苗床内的基质上,并在种子上面盖上一层基质,以种子不外露为准,每平方米播种150~200克,播种后用多菌灵500~1000倍液药水浇灌一次;控制苗床温度在25~35℃之间;
再移苗:当幼苗高3~6厘米、具有1~2片真叶时,移植到营养袋内培育。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选择通风、地势平坦、浇水方便的地块。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菌灵为800倍液药水。

7、
  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苗床上搭建拱型棚控制温度,方法是:用竹片做成弓型,两头插入畦边,棚顶高120~150厘米,在拱架上面盖上农膜,用50~60%的遮阳网遮荫。

8.
  根据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上基质的厚度为0.5~1.0厘米。

9.
  根据权利要求4-8任意一项所述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幼苗移栽后及时浇水,用60~70%的遮阳网遮荫。

10.
  根据权利要求4-9任意一项所述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出圃前10天解除遮荫网。

说明书

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植物的培育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叶千斤拔的种子育苗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Willd.)Merr.],属于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千斤拔属(Flemingia)植物,别名假乌豆草、皱面树、夹眼皮果。植株直立半灌木,高2~3.5米、嫩枝密生黄色短柔毛。小叶3,顶生小叶宽披针形、长6~20cm,宽3~9cm,先端渐尖,具短尖,基部楔形,通常无毛,下面沿叶脉有黄色柔毛,基出脉3条;侧生小叶较小,偏斜,基出脉2条;叶柄有窄翅,有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多而密,序轴及花梗均密生淡黄色短柔毛;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最下面一齿较长,外面有毛;花冠紫红色,长约1cm;子房有丝毛。荚果椭圆形,长约1.5cm,褐色,有短柔毛;种子1~2粒,球形,黑色。花期7~9月,果期10~12月,边开花边结果。根常有分枝,根头部常呈结节状膨大,直径可达10cm,残留的茎基较粗,表面横向皮孔较明显,断面木质部黄白色或淡红色。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生于空旷草地或灌丛中。
大叶千斤拔根入药,是目前国内市场上蔓性千斤拔的替代品,具有祛风湿,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腰肌劳损等。大叶千斤拔可作为资源昆虫紫胶虫的优良寄主,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繁殖栽培容易、速生、耐旱、耐贫瘠、萌发力强、产胶性能好等综合优良特性,已在我国紫胶生产中推广应用。大叶千斤拔的叶、嫩枝富含粗蛋白,可作为家畜的饲料。其根系发达、速生,能利用根瘤菌固氮,可作为热区水土保持、恢复退化耕地的重要树种。
千斤拔因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根,采收时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经多年的开发利用,资源逐年递减,尤其是蔓性千斤拔,由于长期采挖,资源日益枯竭,在原来分布较多的产地现已很难采到该物种。大叶千斤拔作为蔓性千斤拔的替代品,同样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且市场销售量逐年增加,价格不断上涨。以千斤拔的根作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有妇科千金片、金鸡冲剂、壮腰健肾丸等。市场拥有很大的容量。
为了保护野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障企业的原料供给,必须发展人工种植。提供大量苗木是实现人工栽培的首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人工栽培大叶千斤拔的需要,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便于获得大量苗木的培育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处理种子:大叶千斤拔种子先用冷水浸泡法选种、晾干,然后将种子置于80~98%(优选为98%)浓硫酸中浸种10~100分钟,优选浸种20~30分钟,再将过滤出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2)准备营养袋:选择有底打孔农膜袋,袋内装入营养土,营养土配比按重量百分数为:本土70~90%,有机肥5~20%,血竭渣1~10%,钙镁磷1~10%;
3)培育幼苗:将大叶千斤拔种子播入营养袋内的营养土中,进行培育;对幼苗用稀薄人粪尿浇施或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并用50~90%(优选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2000倍(优选为1000倍)液喷雾;当苗高达到20~30厘米时,移栽到大田。
其中,本发明的大叶千斤拔种子需要选择干净的种子,将采摘后的种子晾晒3~5天,再播种或储藏。
营养土优选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数为:本土80~85%,有机肥5~10%,血竭渣3~8%,钙镁磷1~3%。
本发明的大叶千斤拔种子也可以先在苗床上进行育苗,然后在移植到营养袋中。苗床内的育苗过程具体为:
先建立催芽苗床:苗床做成畦,畦内填充洁净的河砂或复合基质;所述复合基质按重量百分数为:细纱80~90%,火烧土10~20%;
然后播种催芽:将种子均匀的撒铺在苗床内的基质上,并在种子上面盖上一层基质,以种子不外露为准(比如厚度为0.5~1.0厘米),每平方米播种150~200克,播种后用多菌灵500~1000倍(优选为800倍)液药水浇灌一次;控制苗床温度在25~35℃之间;
再移苗:当幼苗高3~6厘米、具有1~2片真叶时,移植到营养袋内培育。
所述苗床选择通风、地势平坦、浇水方便的地块为佳,当然设置于温室大棚内更佳。每平方米播种150~200克种子。
本发明可在苗床上搭建拱型棚,方法是:用竹片做成弓型,两头插入畦边,棚顶高120~150厘米,在拱架上面盖上农膜,用50~60%的遮阳网遮荫。通过遮盖和打开农膜,控制棚内温度在25~35℃之间。保持苗床基质湿润,发芽率可达到90%。
为了方便移苗,在移苗的前一天,应适当浇水湿润营养袋内的营养土。移苗时,借助小竹片等器具仔细从苗床基质中起苗,然后植于营养袋内。幼苗移栽后及时浇水,用60~70%的遮阳网遮荫。
在出圃前10天应解除遮荫网,让苗接受锻炼,出圃率可达95%。
本发明将种子进行浓硫酸处理,保证种子萌发整齐,发芽率较高。
本发明利用大叶千斤拔种子培育苗木,种子量大,采种方便,出圃率高,易获得大量苗木,当年育苗可当年出圃定植;成本低,便于获得大量苗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于每年的11~12月,植株大部分荚果由绿色转为褐色、荚果部分裂开时采收种子。用枝剪将荚果连同果穗剪下、放入麻袋内,运到空旷的水泥地板上暴晒3~5天,待种夹大部分开裂后,用木棍敲打,使种子从种夹中脱离出来,除去果壳等杂质后得到干净的种子,将种子再晾晒3~5天,备用。
然后用冷水浸泡法选种、晾干,再将种子置于98%浓硫酸中浸种20分钟,在浸种过程中,轻轻搅拌种子,使浸种均匀。浸种结束后,立即过滤出种子并反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播入基质为河砂的砂床中,深度0.8±0.2厘米,每平方米播种180±20克。播种后用多菌灵800倍液药水立即浇灌一次。用50%的遮阳网遮荫。
并搭建农膜拱型棚:用竹片做成弓型,两头插入畦边,棚顶高150厘米,相隔1米插一根,在拱架上面盖上农膜。通过遮盖和打开农膜,控制棚内温度在30±5℃之间。浇水保持苗床基质湿润,种子发芽率可达90%。
当幼苗高度达到3~6厘米、具有1~2片真叶时,借助小竹片等器具仔细从苗床基质中起苗,然后移植到事先装好营养土的营养袋内(营养土配方为:本土85%,有机肥9%,血竭渣5%,钙镁磷肥1%,有机肥、血竭渣和钙镁磷肥均可市售获得)培育。移栽后的小苗及时浇足水,用荫蔽蔽度为65±5%的遮阳网遮荫,待幼苗完全恢复生长后,用稀薄人粪尿浇施1~2次(每次浇施后应立即用清水浇灌植株),以后根据长势情况,结合除草,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每次株施0.6±0.1克。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预防病害。
当苗高达到20~30厘米左右时,解除遮阳网,让苗接受锻炼。解网后10天即可出圃大田种植。出圃率可达95%。
实施例2
基本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经80%硫酸浸种30分钟,处理后的大叶千斤拔种子播入复合基质中,复合基质按重量百分数为:细纱85%,过筛的火烧土(直径4mm的筛孔)15%,播种深度0.5厘米。播种后用多菌灵1000倍液药水立即浇灌一次。
营养袋中培养时,采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预防病害。
实施例3
基本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经70%硫酸浸种100分钟,处理后的大叶千斤拔种子直接播入营养袋内的营养土中,营养土配方为:本土80%,有机肥8%,血竭渣8%,钙镁磷肥3%,每袋播种3~4粒,深度以种子不外露为宜。待种子萌发后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间苗,除去弱苗,保留一株壮苗。
实施例4
基本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复合基质按重量百分数为:细纱90%,过筛的火烧土(直径4mm的筛孔)10%;播种后用多菌灵500倍液药水立即浇灌一次。
营养土配方为:本土90%,有机肥5%,血竭渣3%,钙镁磷肥2%。采用9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预防病害。
实施例5
基本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营养土配方为:本土70%,有机肥20%,血竭渣1%,钙镁磷肥9%。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叶千斤拔苗木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大叶千斤拔种子先用冷水浸泡法选种、晾干,然后将种子置于8098浓硫酸中浸种10100分钟,再将过滤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大叶千斤拔种子播入营养袋内的营养土中,进行培育;对幼苗用稀薄人粪尿浇施或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并用509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2000倍液喷雾预防病害;当苗高达到2030厘米时,移栽到大田。本发明利用大叶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