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51916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40253.0

申请日:

2009.06.09

公开号:

CN101622973A

公开日:

2010.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7/033公开日:2010011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7/033

主分类号:

A01K67/033

申请人:

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

李长玲; 罗 杰; 黄翔鹄

地址:

524025广东省湛江市霞山解放东路40号水产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庞爱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利用水泥池作为沙蚕的养殖池,海水的经暗沉淀、二级沙滤后用300目筛绢袋过滤使用,选择江蓠作为沙蚕的栖息环境,养殖池和江蓠经消毒后把江蓠均匀铺放于池底,加入过滤海水,投放体长2~3cm的幼沙蚕,密度为1500~2000条/m2,沙蚕养殖过程中投喂单胞藻和人工配合饲料、鱼肉糜,每天换水并定期清洗养殖池,控制光照在400~1000Lux范围之间,同时随着沙蚕的生长增加江蓠的数量,沙蚕经8~10个月养殖,收获时产量可达5~7kg/m2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方法步骤: (1)养殖设施和养殖用水 养殖沙蚕的水泥池底面积约30~40m 2 、池深
2: 2m、底部有排水孔,藻类培 养池底面积10m 2 ,深1.2m,并在各池底按1个气石/5~6m 2 安放,池内海水水温 18℃~30℃,pH7.8~8.6,盐度24~30,经暗沉淀、二级沙滤,具体处理路径 如下:海水→暗沉淀→一级沙滤→二级沙滤→300目筛绢袋→养殖池或藻类培养 池; (2)江蓠的选择 选择生长在较高海水盐度中的江蓠,清除附在江蓠上面的沙蚕敌害生物, 清洗干净后备用; (3)沙蚕苗放养 把已清洗干净的养殖池和江蓠彻底消毒,在养殖池底铺放江蓠,铺放数量 为4~5斤/m 2 ,加入经过砂滤的海水30cm深,之后投放体长2~3cm,即11刚节以 上的幼沙蚕,密度为1500~2000条/m 2 ; (4)日常管理 每天8:30、15:00、21:00各投饵一次,前二次以单胞藻为主,投喂量 为50000~70000个cell/mL.天,同时兼投一些人工配合饲料或经搅拌机打碎的 鱼肉糜,而后一次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肉糜,投喂量根据沙蚕的摄食情况而 定;每天上午换水一次,然后加水到原来的高度;每4~5天排干水彻底清洗养 殖池,冲洗掉附在江蓠上的脏物,在养殖过程中光照强度应保持在400~1000Lux 之间,随着沙蚕的生长,江蓠的数量增加到7~8斤/m 2 。 2、据权利要求1所述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藻类培养池内 培养单胞藻,加水80cm深,用强氯精消毒海水后注入池内,其营养盐配方为 NaNO 3 50ppm、KH 2 PO 4 5ppm、FeCl 3 0.5ppm,之后接上藻种,4~5天待单胞藻长起来 后就可以放养幼沙蚕。 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胞藻 为扁藻、湛江等鞭金藻和云尾藻; 4、据权利要求1所述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配合饵 料为虾片和BP粉。

说明书


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牧、渔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nlbe)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Polychaeta),沙蚕目(Nereidida),沙蚕科(Neteididae),沙蚕亚科(Neteidinae),富含蛋白质、二十碳五烯酸,经济价值极高。首先,肉肥体大,属上乘饵料,有“万能钓饵”之称,也是出口创汇的好品种,每吨1万美元左右;其次,它是鱼类和虾蟹类等的优质鲜活饵料,或作为水产配合饵料的添加剂和诱食剂,在虾池中能节省投饵量,澄清水质,减少虾病;第三,它栖息河口,其幼虫和成虫均可作为检测水域污染的良好生物指标。我国沿海有丰富的滩涂资源,沙蚕养殖潜力很大。

    目前沙蚕的养殖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苏、浙江一带沿海,南方的广东、广西等未见有养殖的报道。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养殖方式进行沙蚕养殖:一是滩涂粗放型增养殖,选择含泥量高、高潮位有植物分布的高、低潮滩涂进行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成本非常低,养殖技术要求不高,管理简单,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时好时坏。二是滩涂半人工育苗、养殖,在养殖滩涂上围上一定面积的低坝塘作为沙蚕的自然繁殖场,在繁殖季节先肥水,然后将异沙蚕体放入其中,就能获得一部分苗种,仅比粗放型养殖方式多用很少的成本,但能收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果,是目前滩涂沙蚕养殖最为理想的方式。三是粗放型池沼养殖,利用不适合鱼虾养殖的浅、老池塘或荒滩围塘,经过清塘、翻耕、肥水、放苗、投饵等的沙蚕养殖管理;或与鱼虾混养,改善鱼虾池的地质环境,从而减少鱼虾的发病率,同时也可以为鱼虾提供高营养的自然饵料,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投入相对较大,养殖技术要求高,属高密度精养,产量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四是工厂化人工养殖,利用利用培育鱼、虾、蟹、贝的水泥池,先在不铺沙的水泥池中人工育苗,待幼体快附着时投沙开始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投入大,产出也大,全部在人工控制下进行养殖。

    以上沙蚕养殖中,无论是在滩涂粗放式养殖、滩涂半人工养殖、粗放型池沼养殖或是工厂化人工养殖,提供给沙蚕的栖息环境均是泥沙,其摄食的残饵、日常生活的代谢产物全埋于泥沙中,清洗困难,造成养殖环境容易受污染,引起病害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在沙蚕养殖中的代谢产物全埋于泥沙中,清洗困难,造成养殖环境容易受污染,引起病害发生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大型海藻——江蓠代替泥沙作为沙蚕的生活环境的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如下:

    (1)养殖设施和养殖用水

    养殖沙蚕的水泥池底面积约30~40m2、池深1.2m、底部有排水孔,藻类培养池底面积10m2,深1.2m,并在各池底按1个气石/5~6m2安放,池内海水水温18℃~30℃,pH7.8~8.6,盐度24~30,经暗沉淀、二级沙滤,具体处理路径如下:海水→暗沉淀→一级沙滤→二级沙滤→300目筛绢袋→养殖池或藻类培养池;

    (2)江蓠的选择

    选择生长在较高海水盐度中的江蓠,清除附在江蓠上面的沙蚕敌害生物,清洗干净后备用;

    (3)沙蚕苗放养

    把已清洗干净的养殖池和江蓠彻底消毒,在养殖池底铺放江蓠,铺放数量为4~5斤/m2,加入经过砂滤的海水30cm深,之后投放体长2~3cm,即11刚节以上的幼沙蚕,密度为1500~2000条/m2;

    (4)日常管理

    每天8:30、15:00、21:00各投饵一次,前二次以单胞藻为主,投喂量为50000~70000个cell/mL.天,同时兼投一些人工配合饲料或经搅拌机打碎的鱼肉糜,而后一次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肉糜,投喂量根据沙蚕的摄食情况而定;每天上午换水一次,然后加水到原来的高度;每4~5天排干水彻底清洗养殖池,冲洗掉附在江蓠上的脏物,在养殖过程中光照强度应保持在400~1000Lux之间,随着沙蚕的生长,江蓠的数量增加到7~8斤/m2。

    在藻类培养池内培养单胞藻,加水80cm深,用强氯精消毒海水后注入池内,其营养盐配方为NaNO350ppm、KH2PO45ppm、FeCl30.5ppm,之后接上藻种,4~5天待单胞藻长起来后就可以放养幼沙蚕。

    所述单胞藻为扁藻、湛江等鞭金藻和云尾藻;

    所述人工配合饵料为虾片和BP粉。

    本发明的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是根据沙蚕的生活习性,由于传统养殖方式的栖息环境无法清洗而容易受污染,引发疾病的缺点,为了克服上述养殖技术的不足,用大型海藻——江蓠替代泥沙,可以优化沙蚕的养殖环境。因为江蓠作为沙蚕的栖息场所,不仅容易清洗,改善环境,而且江蓠的分枝繁多,有足够的空间供沙蚕栖息,同时江蓠能利用沙蚕的排泄物作为自身的营养物质净化环境,促进江蓠的生长和增加江蓠的产量,江蓠可以作为商品出售,提高经济效益。此项发明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沙蚕的栖息环境,减少污染和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沙蚕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增加产量,传统的沙蚕在水泥池养殖的产量一般是3~4.5kg/m2,而此发明的产量达到5~7kg/m2;同时可以减少对砂层的清洗次数而节省大量地人力,减轻劳动强度。

    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沙蚕的养殖池底面积为30~40m2、池深1.2m的水泥池(即原来培育鲍鱼苗或虾苗的培育池),如果水泥池太深,操作不方便,并按1个气石/5~6m2的数量进行铺设并把养殖池清洗干净。江蓠的选择:目前的江蓠有二种:一是在池塘人工养殖,二是在自然海区生长,池塘人工养殖的江蓠生活的海水盐度较低,而沙蚕养殖要求的海水盐度较高,在低盐度环境下生长的江蓠移到高盐度海水中,由于环境的突变容易造成江蓠死亡。因此,要选择在较高盐度中生长的江蓠作为沙蚕的栖息物。同时,江蓠上附有很多小贝类、纤毛类等其他生物,这些都是沙蚕的敌害,必须彻底清除,把江蓠清洗干净后备用。

    2、投喂给沙蚕作为饵料的藻类其培养池底面积约10m2、深1.2m,安放散气石6个,加水80cm深,用强氯精消毒海水后注入池内,海水的水温18℃~30℃,pH7.8~8.6,盐度24~30,经暗沉淀、二级沙滤,具体处理路径如下:海水→暗沉淀→一级沙滤→二级沙滤→300目筛绢袋→藻类培养池。

    培养单胞藻的营养盐配方为NaNO350ppm、KH2PO45ppm、FeCl30.5ppm,之后接上藻种(种类有扁藻、湛江等鞭金藻和云尾藻),4~5天待单胞藻长起来后就可以放养幼沙蚕。

    3、养殖池用漂白粉清洗,江蓠用甲醛彻底消毒,在养殖池底铺放江蓠,刚开始江蓠的铺放数量约为4~5斤/m2(干重)和加入经过砂滤的海水30cm深,养殖海水的水温18℃~30℃,pH7.8~8.6,盐度24~30,经暗沉淀、二级沙滤,具体处理路径如下:海水→暗沉淀→一级沙滤→二级沙滤→300目筛绢袋→养殖池。之后投放体长2~3cm(即11刚节以上)的幼沙蚕,密度为1500~2000条/m2。

    4、日常管理,每天8:30、15:00、21:00各投饵一次,前二次以单胞藻为主,投喂量为50000~70000个cell/mL.天,同时兼投一些人工配合饲料(虾片和BP粉)或经搅拌机打碎的鱼肉糜,投喂量根据沙蚕的大小和摄食量而定。而后一次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肉糜,单胞藻因为是活饵料,投喂量可以多些,而人工配合饲料和鱼肉糜容易引起水质恶化,投喂量根据沙蚕的摄食情况而定。每天上午8时左右换水一次,加水到原来的高度;每4~5天排干水彻底清洗养殖池,冲洗掉附在江蓠上的脏物。因为江蓠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在养殖过程中光照强度应保持在400~1000Lux之间。同时随着沙蚕的生长,其所需的活动空间逐渐增大,江蓠的数量也需不断增加,养殖的最后阶段达到8~10斤/m2。沙蚕经8~10个月养殖就可以收获,产量可达5~7kg/m2,比传统的养殖方法产量高40%。

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利用水泥池作为沙蚕的养殖池,海水的经暗沉淀、二级沙滤后用300目筛绢袋过滤使用,选择江蓠作为沙蚕的栖息环境,养殖池和江蓠经消毒后把江蓠均匀铺放于池底,加入过滤海水,投放体长23cm的幼沙蚕,密度为15002000条/m2,沙蚕养殖过程中投喂单胞藻和人工配合饲料、鱼肉糜,每天换水并定期清洗养殖池,控制光照在4001000Lux范围之间,同时随着沙蚕的生长增加江蓠的数量,沙蚕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