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禽类中药口服液,尤其涉及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的雏鸭,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对本病的防治主要采用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高免血清和高免卵黄抗体都存在不易保存的缺点,有时出现多次反复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均难控制病情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养禽业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采取纯中药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无药残、无任何毒副作用地特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下列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计
板蓝根1~5份、大青叶1~5份、紫草1~3份、葛根1~4份、茵陈1~5份、黄连1~2份、黄芩1~5份。
上述中兽药口服液的优选组分是:板蓝根5份、大青叶5份、紫草3份、葛根3份、茵陈5份、黄连1份、黄芩1份。
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按重量份数取板蓝根1~5份、大青叶1~5份、紫草1~3份、葛根1~4份、茵陈1~5份、黄连1~2份、黄芩1~5份原料;
(2)将以上7味,加药材4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夜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加乙醇至含醇量60%,放置,滤过,回收乙醇,加水至相对密度为1.10~1.15,滤过,灌封,100℃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所述中药均符合《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二部标准。
本发明的组方原理是:根据中兽医辩证论治原则,此病乃为感受疫疠之毒而发生的急性热性病,证属瘟病范围。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熄风。方中板蓝根、大青叶味苦性寒,入肝胃之经,凉血热、化血毒、辟瘟解毒为主药;紫草凉血解毒;葛根清热生津;茵陈苦、辛、微寒。入脾、胃、肝、胆经,具清热、利湿、退黄,为治疗各种肝炎的要药;黄连泻心火之热毒;黄芩泻肝火。主要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无药残、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由下列药物组成,每份按10g计,
板蓝根50g、大青叶50g、紫草30g、葛根30g、茵陈50g、黄连10g、黄芩10g。
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按重量取板蓝根50g、大青叶50g、紫草30g、葛根30g、茵陈50g、黄连10g、黄芩10g为原料;
(2)将以上7味,加药材4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夜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加乙醇至含醇量60%,放置,滤过,回收乙醇,加水至相对密度为1.10,滤过,灌封,100℃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实施例2
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由下列药物组成,每份按10g计,
板蓝根10g、大青叶30g、紫草10g、葛根、20g、茵陈10g、黄连20g、黄芩30g。
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重量取板蓝根10g、大青叶30g、紫草10g、葛根、20g、茵陈10g、黄连20g、黄芩30g为原料;
(2)将以上7味,加药材4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夜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加乙醇至含醇量60%,放置,滤过,回收乙醇,加水至相对密度为1.15,滤过,灌封,100℃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实施例3
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由下列药物组成,每份按10g计,
板蓝根30g、大青叶10g、紫草20g、葛根10g、茵陈30g、黄连15g、黄芩50g。
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重量取板蓝根30g、大青叶10g、紫草20g、葛根10g、茵陈30g、黄连15g、黄芩50g为原料;
(2)将以上7味,加药材4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夜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加乙醇至含醇量60%,放置,滤过,回收乙醇,加水至相对密度为1.15,滤过,灌封,100℃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实施例4
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由下列药物组成,每份按10g计,
板蓝根40g、大青叶20g、紫草10g、葛根40g、茵陈20g、黄连10g、黄芩25g。
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重量取板蓝根40g、大青叶20g、紫草10g、葛根40g、茵陈20g、黄连10g、黄芩25g为原料;
(2)将以上7味,加药材4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夜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加乙醇至含醇量60%,放置,滤过,回收乙醇,加水至相对密度为1.10,滤过,灌封,100℃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临床试验:
将本发明药物按0.5%的比例混匀于饮水中,让鸭自由饮用,连用3~5天。口服后通过胃肠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2007年4月,山东曹县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3000只14日龄的蛋鸭发病,临床症状: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有的头向后仰、两腿抽搐、死亡率已达0.3%。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随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用药1天后,病情得到控制,继用药3天,全部康复,未再出现死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