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并流成胶生成晶体种氢氧化铝后,再PH摆动成胶制备γ-Al2O3的方法。
众所周知,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载体。制备氧化铝的方法很多,用铝酸盐或铝盐制备氧化铝的方法通常可分为:1.正加法:将碱性物料逐步加入到酸性物料中,在PH值不断升高的介质中沉淀出氧化铝凝胶;2.反加法:将酸性物料逐步加入到碱性物料中,在PH值不断降低的介质中沉淀出氧化铝凝胶;3.并流成胶:酸性和碱性物料以一定的流速比同时连续加入,在PH值不变的介质中沉淀出氧化铝凝胶。前两种方法是变PH值过程,氧化铝凝胶是在不断变化的PH值下生成,不利于单一晶型的生成,容易导致颗粒的不均匀。后一种方法是定PH值过程,氧化铝凝胶是在恒定的PH值下生成,有利于单一晶型的生成,减少细小颗粒的产生,但仍会伴有无定形氢氧化铝和细小颗粒的生成。所以,用这些方法难以制备结晶纯度高、大孔、孔分布集中的氧化铝。美国专利US4248852公开的氧化铝制备方法,是先将中和剂加入到铝化合物中,使PH值到6~10,生成晶种氢氧化铝,然后交替加入铝化合物和中和剂,使PH值在氧化铝凝胶的溶解范围和沉淀范围交替变化,即PH摆动法,制得孔分布集中,孔径、孔体积可按需要控制的氧化铝。但此制备方法复杂,老化浆液中固含量低,生产效率低。日本专利昭60-54917公开的氧化铝制备方法是:以PH摆动法制得的氧化铝凝胶作晶种,然后同时连续加入铝化合物作中和剂,进行并流成胶,得到大孔氧化铝。此方法在并流成胶时,容易伴有无定形氢氧化铝和细小颗粒的生成,影响产品的结晶纯度和孔分布。
本发明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化、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优良的氧化铝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
1.在成胶釜中加入底水,加热到60~100℃,同时连续加入铝化合物和酸性或碱性溶液,PH值控制在6~11范围内的某一恒定值,进行并流成胶,持续5~120分钟,搅拌5~30分钟,生成晶种氢氧化铝。
2.加入酸性或碱性溶液,调PH值到<4或>11,搅拌5~20分钟,溶解无定形氢氧化铝和细小颗粒。
3.加入酸性或碱性溶液,调PH值到6~11,搅拌5~20分钟,使溶解的铝离子和新加入的铝离子在晶种作用下再沉淀。
4.重复上述2、3步骤1~20次。
5.60~100℃温度下老化10~60分钟,过滤。
6.化学净水洗涤2~8次,100~140℃温度下干燥,得氢氧化铝干胶。
7.粉碎过筛后,挤条成型,450~700℃温度下焙烧1~8小时,得γ-Al2O3。
本发明所达到的效果:
1.采用先并流成胶,可制备优良的晶种氢氧化铝。众所周知,γ-Al2O3的前身物---拟薄水铝石(α-Al2O3·H2O)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拟薄水铝石有其最适宜的生成条件。并流成胶可选择最有利于拟薄水铝石生成的条件下进行,而且成胶条件恒定。因此生成的晶种氢氧化铝结晶纯度较高,颗粒度较大且较均匀,结晶纯度(拟薄水铝石/干胶粉重量百分比)在50~70wt%,晶粒度40A左右。这样生成的氢氧化铝是优良的晶种氢氧化铝,在随后的PH摆动过程中,可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简化了制备步骤,生产效率高。由于本方法所得晶种氧氧化铝结晶纯度较高,颗粒较大,在PH摆动过程中,可起到良好的晶种导向作用,颗粒生长到预期大小所需的PH摆动次数少,简化了制备步骤。本方法晶种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无定形或细小颗粒氧氧化铝较少,其再溶解后浆液中的铝离子减少。又由于晶种结晶纯度高,表明晶种数量多,再沉淀时浆液中的铝离子主要沉淀在晶种上,减少了新生的无定形或细小颗粒氢氧化铝的生成,使得最终老化浆液中的固含量可以增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3.产品结晶纯度高。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氢氧化铝干胶粉,拟薄水铝石含量在75~98wt%。
4.产品孔结构好。孔结构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寿命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氧化铝,可以满足不同催化剂对孔结构的要求,比表面积160~400平方米/克,孔体积0.4~1.1毫升/克,孔分布集中,孔径、孔体积可根据需要控制。如果通过改变制备条件,即可制得如下孔径范围的氧化铝:I.孔径范围在40~100A较小孔径的氧化铝;II.孔径范围在100~300A的中等孔径氧化铝;III.孔径范围在200~600A的较大孔径氧化铝。上述三种孔径范围的孔体积均占总孔体积的70%以上。
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氧化铝适用于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吸附剂、粘结剂、干燥剂等,特别适用于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尤其适用于加氢脱金属、加氢处理、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及重整、异构化催化剂的载体。
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比较例1
在成胶釜中加入20立升脱离子水,加热至90℃,将浓度为200克/立升(以Al2O3计)的偏铝酸钠溶液和浓度为50克/立升(以Al2O3计)的硫酸铝溶液,在不同的加料口,分别以3立升/小时和5立升/小时的流速同时连续加入,PH值控制在10±0.2,连续加料2小时。停止加料后继续搅拌,老化30分钟后过滤。虑饼用脱离子水洗涤4次,120℃干燥4小时,粉碎过筛,挤成φ1.2三叶草条,干燥后550℃焙烧4小时,制得γ-Al2O3产品R1。
比较例2
在成胶釜中加入20立升脱离子水和1立升浓度为40克/立升(以Al2O3计)的硝酸铝溶液,加热至90℃,充分搅拌下,加入浓度为70克/立升(以Al2O3计)的偏铝酸钠溶液至PH值=10,停止加料,得到乳白色浆液,作为氢氧化铝晶种。搅拌10分钟后,加入硝酸铝溶液到PH值=2.5~3.0,搅拌10分钟后,加入偏铝酸钠溶液至PH值=10,搅拌10分钟。如此重复上述操作4次,90℃搅拌老化20分钟。其它同比较例1,制得γ-A12O3产品R2。
比较例3
用比较例2相同的方法,PH值摆动4次制得的氢氧化铝浆液作为晶种氢氧化铝。搅拌下,在不同的加料口,分别以1.5立升/小时和1.0立升/小时的流速,同时连续加入硝酸铝和偏铝酸钠溶液,PH值控制在10±0.2,温度90℃,连续加料2小时。停止加料后,搅拌老化20分钟,其它通比较例1,制得γ-Al2O3产品R3。
实施例1
在成胶釜中加入20立升脱离子水,加热至90℃,充分搅拌下,在不同的加料口,分别以4立升/小时和2立升/小时的流速,加入浓度为17wt%硝酸溶液和浓度为180克/立升(以Al2O3计)的偏铝酸钠溶液,PH值控制在10.0±0.2,连续30分钟,停止加料,得到晶种氢氧化铝。搅拌10分钟后,加入硝酸溶液到PH值=2.5,搅拌5分钟后,加入偏铝酸钠溶液到PH=10,搅拌5分钟。重复上述操作2次。90℃温度下搅拌老化20分钟。其它同比较例1,制得γ-Al2O3产品A。
实施例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制得晶种氢氧化铝后,加入偏铝酸钠溶液至PH=11.5,搅拌5分钟后,加入硝酸溶液至PH=10,搅拌5分钟。如此重复操作4次,制得γ-Al2O3产品B。
实施例3
在成胶釜中加入20立升脱离子水,加热至95℃,充分搅拌下,在不同的加料口,分别以3.0立升/小时和2.0立升/小时的流速,加入浓度为40克/立升(以Al2O3计)的硝酸铝溶液和浓度为180克/立升(以Al2O3计)的偏铝酸钠溶液,PH值控制在10.0±0.2,持续20分钟,停止加料,得到晶种氢氧化铝。搅拌10分钟后,加入上述硝酸铝溶液到PH值=2.5,搅拌5分钟后,加入上述偏铝酸钠溶液到PH=10,搅拌5分钟。重复上述操作8次。95℃下老化20分钟。其它同实施例1,制得γ-Al2O3产品C。
上述6种氧化铝产品物化性质列于表1。
表1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A B C R1 R2 R3 结晶纯度wt% 83 81 88 60 82 79比表面积(m2/g) 265 210 170 270 260 210 孔体积(ml/g) 0.60 0.83 0.95 0.55 0.58 0.80 20~40A 4.8 1.6 1.5 10.4 5.1 1.7孔 40~100A 83.9 12.2 2.6 57.6 80.4 14.3体 100~200A 6.2 56.0 8.2 11.9 8.2 52.4积 200~300A 2.2 24.1 19.4 7.1 2.8 22.4 % 300~600A 2.5 5.2 64.2 9.4 3.4 6.2 >600A 0.4 0.9 4.1 3.6 0.4 3.0 孔径范围A 40~100 100~300200~600 40~100 40~100 100~300占总孔体积百分数% 83.9 80.1 83.6 57.6 80.4 74.8 老化浆液固含量 (g/l以Al2O3计) 43.2 45.5 40.3 49.5 11.9 15.5
由表1可见,采用本发明制得的氧化铝A、B、C结晶纯度在83~88wt%。不同的制备条件,可使孔体积在0.60~0.95ml/g。孔径分别集中在40~100A,100~300A,200~600A,而且均占总孔体积的80%以上,孔分布集中。老化浆液中的固含量在40.3~45.5克/升(以Al2O3计)。用并流成胶法制备的氧化铝R1,结晶纯度只有65wt%,孔分布不集中。采用PH摆动法制备的氧化铝R2,与相似孔结构的氧化铝A,PH摆动次数多两次,老化浆液中的固含量只有11.9克/升(以Al2O3计)。采用PH摆动再并流成胶的方法制备氧化铝R3,结晶纯度为79wt%,100~300A的孔占总积的74.8%,老化浆液中的固含量在15.5克/立升(以Al2O3计)。这说明用本发明制得的氧化铝产品性能优良,并简化了制备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