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175527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4789.0

申请日:

2014.09.24

公开号:

CN104263714A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9/88申请日:20140924|||公开

IPC分类号:

C12N9/88; C12N15/60; C12N15/70; C12Q1/527; C12Q1/04

主分类号:

C12N9/88

申请人: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斌; 杨为华; 邓远德; 杨金环

地址:

233030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怀五路南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通过易错PCR的方法对野生型色氨酸酶基因进行改造,得到了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该色氨酸酶突变体的酶活力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了120倍。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功能的由SEQ ID NO.1衍生的氨基酸序列。

2.  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的基因。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  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的载体。

5.  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或权利要求4所述载体的宿主细胞。

6.  权利要求1所述色氨酸酶突变体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从E.coli JM109基因组DNA中,利用引物扩增色氨酸酶的编码基因;
(2)采用易错PCR技术,以色氨酸酶的编码基因为模板,扩增获得色氨酸酶突变体基因;
(3)将步骤(2)所得易错PCR产物及表达质粒pET28a+用Sac I和Not I双酶切后连接,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涂布至含卡那霉素的LB平板,将平板置37℃恒温培养箱培养,即得构建好的重组色氨酸酶基因突变库;
(4)LB平板上长出菌落,挑取其中的100个单克隆,转接到LB液体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待菌液OD600长至0.5时,加入终浓度为0.1mM的IPTG诱导,37℃摇床继续培养2h后,收集菌体,超声破碎,测定色氨酸酶突变体酶活,挑选酶活力最高的一株。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引物为:
正向引物:5’-GATCGAGCTCATGGAAAACTTTAAACATCTCC-3’;
反向引物:5’-GATCGCGGCCGCTTAAACTTCTTTAAGTTTTGC-3’。

8.  权利要求1所述色氨酸酶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引物PCR扩增色氨酸酶突变体基因;
(2)将步骤(1)所得PCR产物连接表达载体pET-28a(+);
(3)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获得表达产物。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用引物为:
正向引物:5’-GATCGAGCTCATGGAAAACTTTAAACATCTCC-3’;
反向引物:5’-GATCGCGGCCGCTTAAACTTCTTTAAGTTTTGC-3’。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
背景技术
L-色氨酸是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必需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其生产方法主要有蛋白水解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促转化法四种,其中酶促转化法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工业化方法。转化途径主要涉及色氨酸合成酶及色氨酸酶,二者均可催化L-丝氨酸和吲哚合成L-色氨酸。但吲哚对前者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色氨酸酶对吲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近年来人们更为关注色氨酸酶,并将其用于L-色氨酸的生物合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功能的由SEQ ID NO.1衍生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色氨酸酶突变体与野生型的色氨酸酶相比,具体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是:T60A(第60位苏氨酸变为丙氨酸),V188Y(第188位缬氨酸变为酪氨酸),A272S(第272位丙氨酸变为丝氨酸),I348P(第348位异亮氨酸变为脯氨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所述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的基因。
进一步地,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基因的载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基因或所述载体的宿主细胞。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E.coli JM109基因组DNA中,利用引物扩增色氨酸酶的编码基因;
(2)采用易错PCR技术,以色氨酸酶的编码基因为模板,扩增获得色氨酸酶突变体基因;
(3)将步骤(2)所得易错PCR产物及表达质粒pET28a+用Sac I和Not I双酶切后连接,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涂布至含卡那霉素的LB平板,将平板置37℃恒温培养箱培养,即得构建好的重组色氨酸酶基因突变库;
(4)LB平板上长出菌落,挑取其中的100个单克隆,转接到LB液体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待菌液OD600长至0.5时,加入终浓度为0.1mM的IPTG诱导,37℃摇床继续培养2h后,收集菌体,超声破碎,测定色氨酸酶突变体酶活,挑选酶活力最高的一株,并测定其基因序列,分别为SEQ ID NO.2所示的基因序列和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引物为:
正向引物:5’-GATCGAGCTCATGGAAAACTTTAAACATCTCC-3’;
反向引物:5’-GATCGCGGCCGCTTAAACTTCTTTAAGTTTTGC-3’。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色氨酸酶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引物PCR扩增色氨酸酶突变体基因;
(2)将步骤(1)所得PCR产物连接表达载体pET-28a(+);
(3)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获得表达产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用引物为:
正向引物:5’-GATCGAGCTCATGGAAAACTTTAAACATCTCC-3’;
反向引物:5’-GATCGCGGCCGCTTAAACTTCTTTAAGTTTTGC-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易错PCR的方法对野生型色氨酸酶基因进行改造,并且构建了高效表达载体,重组表达的色氨酸酶活力达到了原始出发菌株色氨酸酶活力的约120倍,从而为L-色氨酸的酶法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色氨酸酶基因的获得
以E.coli JM109基因组DNA为PCR反应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收录的E.coli K12的色氨酸酶基因序列(序列号:EU569042.1),设计正向引物为5′-GATCGAGCTCATGGAAAACTTTAAACATCTCC-3′,反向引物为5′-GATCGCGGCCGCTTAAACTTCTTTAAGTTTTGC-3′。其中斜体字母部分分别为酶切位点Sac I和Not I。PCR反应在50μl总体积中进行,反应条件为在94℃变性5min后开始循环,然后94℃变性50s,58℃退火1min,72℃延伸2min,共30个循环后,再于72℃延伸10min。取3μl PCR扩增产物做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取100μl PCR产物做琼脂糖凝胶电泳,按照胶回收试剂盒的步骤回收目的片段。
实施例2易错PCR扩增色氨酸酶基因
利用Taq DNA聚合酶不具有3′-5′校对功能的性质,在高镁离子浓度(5-9mmol/L)和不同浓度dNTP的浓度下(1.5-3.5mmol/L),来控制随机突变的频率,向目的基因中引入随机突变,构建突变库。实验中最优的突变率约为0.5%。
易错PCR反应体系(100μl):

PCR程序为:96℃预变性4min,94℃变性1min,56℃退火1min,75℃延伸2min,反应45个循环,最后75℃延伸15min。采用胶回收方法回收PCR产物。取5μl产物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20℃保存备用。
实施例3色氨酸酶突变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实施例2中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Sac I和Not I双酶切消化后,与用Sac I和Not I内切酶消化的pET-28a(+)质粒进行连接反应,构建的载体命名为pET-tnaAM,然后用连接产物pET-tnaAM混合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转化菌体突变库。
实施例4构建表达突变库及高产量突变体的筛选
提取转化菌体库的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获得转化子约100株,构建表达突变体库。挑取突变菌株至含100μlkan LB培养基的96孔板中,37℃培养,待OD值达0.4-0.6,加入IPTG(终浓度0.1mmol/L),继续培养2h,收集菌体。超声破碎菌体获得上清液,并进行色氨酸酶的酶活力测定。
色氨酸酶的酶活力检测:在10mL三角瓶中分别添加20μL0.2mg/mL的磷酸吡哆醛(PLP)溶液,10μL0.005M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溶液,270μL色氨酸酶液;上述0.3mL溶液用1mL甲苯覆盖,37℃保温5min后加入100μL5.0mg/mL的L-色氨酸溶液,置于37℃摇床轻缓振荡反应10min,然后添加3mL吲哚显色液中止反应,混匀,静置30min后于570nm测定吸光度。酶活力定义: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于37℃,10min催化形成0.001μmol吲哚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野生型蛋白的酶活力为36.5±3.2U/g,经计算突变体蛋白的最高酶活力为4520.5U/g,结果表明,通过易错PCR对色氨酸酶进行改造,获得了酶活力提高了约120倍的突变株。
筛选酶活性最高的突变菌株,挑选其克隆,并提取质粒进行测序。测定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其对应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37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N 104263714 A (21)申请号 201410494789.0 (22)申请日 2014.09.24 C12N 9/88(2006.01) C12N 15/60(2006.01) C12N 15/70(2006.01) C12Q 1/527(2006.01) C12Q 1/04(2006.01) (71)申请人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 司 地址 233030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怀五路南 侧 (72)发明人 徐斌 杨为华 邓远德 杨金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

2、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 (57) 摘要 本发明通过易错 PCR 的方法对野生型色氨酸 酶基因进行改造, 得到了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 突变体, 该色氨酸酶突变体的酶活力相对于出发 菌株提高了 120 倍。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序列表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序列表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3714 A CN 104263714 A 1/1 页 2 1.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 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3、 ID NO.1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 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功能的由 SEQ ID NO.1 衍生的氨基酸序列。 2. 编码权利要求 1 所述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的基因。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基因, 其特征在于, 其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2 所示。 4. 含有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基因的载体。 5. 含有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基因或权利要求 4 所述载体的宿主细胞。 6. 权利要求 1 所述色氨酸酶突变体的筛选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1) 从 E.coli JM109 基因组 DNA 中, 利用引物扩增色氨酸酶的编码基因 ; 。

4、(2) 采用易错 PCR 技术, 以色氨酸酶的编码基因为模板, 扩增获得色氨酸酶突变体基 因 ; (3) 将步骤 (2) 所得易错 PCR 产物及表达质粒 pET28a+ 用 Sac I 和 Not I 双酶切后连 接, 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 BL21 感受态细胞, 涂布至含卡那霉素的 LB 平板, 将平板置 37 恒温培养箱培养, 即得构建好的重组色氨酸酶基因突变库 ; (4)LB 平板上长出菌落, 挑取其中的 100 个单克隆, 转接到 LB 液体培养基中, 37摇床 培养, 待菌液OD600长至0.5时, 加入终浓度为0.1mM的IPTG诱导, 37摇床继续培养2h后, 收集菌体, 超声。

5、破碎, 测定色氨酸酶突变体酶活, 挑选酶活力最高的一株。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中的引物为 : 正向引物 : 5 -GATCGAGCTCATGGAAAACTTTAAACATCTCC-3 ; 反向引物 : 5 -GATCGCGGCCGCTTAAACTTCTTTAAGTTTTGC-3 。 8. 权利要求 1 所述色氨酸酶突变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利用引物 PCR 扩增色氨酸酶突变体基因 ; (2) 将步骤 (1) 所得 PCR 产物连接表达载体 pET-28a(+) ; (3) 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获得。

6、表达产物。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中所用引物为 : 正向引物 : 5 -GATCGAGCTCATGGAAAACTTTAAACATCTCC-3 ; 反向引物 : 5 -GATCGCGGCCGCTTAAACTTCTTTAAGTTTTGC-3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63714 A 2 1/4 页 3 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制药领域, 具体地, 涉及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及其 编码基因。 背景技术 0002 L- 色氨酸是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必需氨基酸, 在医药、 食品和饲料添。

7、加剂等方面 具有广泛的用途。 其生产方法主要有蛋白水解提取法、 化学合成法、 微生物发酵法和酶促转 化法四种, 其中酶促转化法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工业化方法。转化途径主要涉及色氨酸合成 酶及色氨酸酶, 二者均可催化 L- 丝氨酸和吲哚合成 L- 色氨酸。但吲哚对前者具有强烈的 抑制作用, 而色氨酸酶对吲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因此近年来人们更为关注色氨酸酶, 并将 其用于 L- 色氨酸的生物合成。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 体及其编码基因。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 其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1 所。

8、示或 该序列经替换、 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功能的由 SEQ ID NO.1 衍生的氨 基酸序列。 0005 所述色氨酸酶突变体与野生型的色氨酸酶相比, 具体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是 : T60A( 第 60 位苏氨酸变为丙氨酸 ), V188Y( 第 188 位缬氨酸变为酪氨酸 ), A272S( 第 272 位丙氨酸变为丝氨酸 ), I348P( 第 348 位异亮氨酸变为脯氨酸 )。 0006 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所述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的基因。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2 所示。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基因的载体。 0009。

9、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基因或所述载体的宿主细胞。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突变体的筛选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1 (1) 从 E.coli JM109 基因组 DNA 中, 利用引物扩增色氨酸酶的编码基因 ; 0012 (2) 采用易错 PCR 技术, 以色氨酸酶的编码基因为模板, 扩增获得色氨酸酶突变体 基因 ; 0013 (3) 将步骤 (2) 所得易错 PCR 产物及表达质粒 pET28a+ 用 Sac I 和 Not I 双酶切 后连接, 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 BL21 感受态细胞, 涂布至含卡那霉素的 LB 平板, 将平板置 37恒温培养箱培养, 即得构。

10、建好的重组色氨酸酶基因突变库 ; 0014 (4)LB 平板上长出菌落, 挑取其中的 100 个单克隆, 转接到 LB 液体培养基中, 37 摇床培养, 待菌液 OD600长至 0.5 时, 加入终浓度为 0.1mM 的 IPTG 诱导, 37摇床继续培养 2h 后, 收集菌体, 超声破碎, 测定色氨酸酶突变体酶活, 挑选酶活力最高的一株, 并测定其基 因序列, 分别为 SEQ ID NO.2 所示的基因序列和 SEQ ID NO.1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说 明 书 CN 104263714 A 3 2/4 页 4 0015 更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 (1) 中的引物为 : 0016 正向引物 。

11、: 5 -GATCGAGCTCATGGAAAACTTTAAACATCTCC-3 ; 0017 反向引物 : 5 -GATCGCGGCCGCTTAAACTTCTTTAAGTTTTGC-3 。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色氨酸酶突变体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9 (1) 利用引物 PCR 扩增色氨酸酶突变体基因 ; 0020 (2) 将步骤 (1) 所得 PCR 产物连接表达载体 pET-28a(+) ; 0021 (3) 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获得表达产物。 0022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 (1) 中所用引物为 : 0023 正向引物 : 5 -GATCGAGCTCAT。

12、GGAAAACTTTAAACATCTCC-3 ; 0024 反向引物 : 5 -GATCGCGGCCGCTTAAACTTCTTTAAGTTTTGC-3 。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0026 本发明通过易错 PCR 的方法对野生型色氨酸酶基因进行改造, 并且构建了高效表 达载体, 重组表达的色氨酸酶活力达到了原始出发菌株色氨酸酶活力的约 120 倍, 从而为 L- 色氨酸的酶法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 和实质的情况下, 对本发明方法、 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 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 。

13、未特别指明, 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8 实施例 1 色氨酸酶基因的获得 0029 以E.coli JM109基因组DNA为PCR反应模板, 根据NCBI数据库收录的E.coli K12 的色氨酸酶基因序列(序列号 : EU569042.1), 设计正向引物为5-GATCGAGCTCATGGAAAACT TTAAACATCTCC-3, 反向引物为 5 -GATCGCGGCCGCTTAAACTTCTTTAAGTTTTGC-3。其中斜 体字母部分分别为酶切位点 Sac I 和 Not I。PCR 反应在 50l 总体积中进行, 反应条件为 在 94变性 5m。

14、in 后开始循环, 然后 94变性 50s, 58退火 1min, 72延伸 2min, 共 30 个 循环后, 再于 72延伸 10min。取 3l PCR 扩增产物做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取 100l PCR 产物做琼脂糖凝胶电泳, 按照胶回收试剂盒的步骤回收目的片段。 0030 实施例 2 易错 PCR 扩增色氨酸酶基因 0031 利用Taq DNA聚合酶不具有3-5校对功能的性质, 在高镁离子浓度(5-9mmol/ L) 和不同浓度 dNTP 的浓度下 (1.5-3.5mmol/L), 来控制随机突变的频率, 向目的基因中引 入随机突变, 构建突变库。实验中最优的突变率约为 0.5。 0。

15、032 易错 PCR 反应体系 (100l) : 0033 说 明 书 CN 104263714 A 4 3/4 页 5 0034 PCR 程序为 : 96预变性 4min, 94变性 1min, 56退火 1min, 75延伸 2min, 反 应 45 个循环, 最后 75延伸 15min。采用胶回收方法回收 PCR 产物。取 5l 产物 1琼脂 糖凝胶电泳检验, -20保存备用。 0035 实施例 3 色氨酸酶突变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0036 实施例 2 中 PCR 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 Sac I 和 Not I 双酶切消化后, 与用 Sac I 和Not I内切酶消化的pET-28a(+)。

16、质粒进行连接反应, 构建的载体命名为pET-tnaAM, 然后 用连接产物 pET-tnaAM 混合物转化大肠杆菌 DH5-, 构建转化菌体突变库。 0037 实施例 4 构建表达突变库及高产量突变体的筛选 0038 提取转化菌体库的质粒, 分别转化大肠杆菌 BL21(DE3) 菌株, 获得转化子约 100 株, 构建表达突变体库。挑取突变菌株至含 100lkan LB 培养基的 96 孔板中, 37培养, 待 OD 值达 0.4-0.6, 加入 IPTG( 终浓度 0.1mmol/L), 继续培养 2h, 收集菌体。超声破碎菌体 获得上清液, 并进行色氨酸酶的酶活力测定。 0039 色氨酸酶。

17、的酶活力检测 : 在10mL三角瓶中分别添加20L0.2mg/mL的磷酸吡哆醛 (PLP) 溶液, 10L0.005M 的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溶液, 270L 色氨酸酶液 ; 上述 0.3mL 溶液用 1mL 甲苯覆盖, 37保温 5min 后加入 100L5.0mg/mL 的 L- 色氨酸溶液, 置于 37 摇床轻缓振荡反应 10min, 然后添加 3mL 吲哚显色液中止反应, 混匀, 静置 30min 后于 570nm 测定吸光度。酶活力定义 : 在上述反应条件下, 于 37, 10min 催化形成 0.001mol 吲哚所 需要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0040 野生型蛋白的酶活。

18、力为 36.53.2U/g, 经计算突变体蛋白的最高酶活力为 4520.5U/g, 结果表明, 通过易错PCR对色氨酸酶进行改造, 获得了酶活力提高了约120倍的 突变株。 0041 筛选酶活性最高的突变菌株, 挑选其克隆, 并提取质粒进行测序。 测定的基因序列 说 明 书 CN 104263714 A 5 4/4 页 6 为 SEQ ID NO.2 所示, 其对应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1 所示。 0042 虽然, 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 但在 本发明基础上, 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 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263714 A 6 1/4 页 7 0001 0002 序 列 表 CN 104263714 A 7 2/4 页 8 0003 序 列 表 CN 104263714 A 8 3/4 页 9 0004 序 列 表 CN 104263714 A 9 4/4 页 10 序 列 表 CN 104263714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