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1741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44216.7

申请日:

2009.08.26

公开号:

CN101653164A

公开日:

2010.02.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B 4/20申请日:20090826|||公开

IPC分类号:

A23B4/20; A23B4/22; A23L1/221

主分类号:

A23B4/20

申请人: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 杨品红

发明人:

杨品红

地址:

415000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洞庭大道西段3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章祖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去腥剂10~20份、食用油10~20份、保鲜剂0.35~0.5份、酸脂类5~10份、水50~75份。其制备方法为:将去腥剂、食用油、保鲜剂、酸酯类和水混合,搅拌下加热至60~70℃,待原料充分乳化后均质,均质压力为25-35MPa,最后得到稳定的乳状液体。克服了现有淡水鱼类冷鲜技术不成熟,淡水冷鲜鱼的加工处于初步阶段,还没有除腥保鲜剂面市的缺陷。本发明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特别是除腥、保鲜、保水效果好。其中保鲜时间可延长20%以上。

权利要求书

1: 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去 腥剂10~20份、食用油10~20份、保鲜剂0.35~0.5份、酸脂类5~10份、 水50~7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脂 类为卵磷脂、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中的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两 种以上混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 油为米糠油或玉米油中的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腥 剂为姜汁或葱汁中的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 剂为溶菌酶、壳聚糖、鱼精蛋白、乳酸链球菌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混 合。
6: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去腥剂、食用油、保鲜剂、酸酯类、水混合,搅拌下加热至60~70℃,待原 料充分乳化后均质,均质压力为25~35Mpa,最后得到稳定的乳状液体。

说明书


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食品保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淡水冷鲜鱼又称淡水分割鲜鱼,是用大宗水产品,如鲢、鳙、青、草、鲤、鲫、鳊、鲌等鱼类,严格按照原料检疫、采用科学的剖杀工艺,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分割加工,使胴体或分割鱼深层中心温度在12h内迅速降至0~4℃,并在随后的冷藏、运输、展销环节中始终保持连续的降至0~4℃冷藏鲢的一种预冷加工鱼。鱼的水分含量高,在这个过程中鱼肉表面的水分不断散失,一方面导致分割鲜鱼表面发干,降低了其外观品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生产厂家的一定经济损失。同时,淡水鱼固有的泥腥味随分割后更加显现,目前淡水冷鲜鱼的加工处于初步阶段,除腥保鲜剂之类的开发还未提上议事日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地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实用、除腥、保鲜、保水效果好的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去腥剂10~20份、食用油10~20份、保鲜剂0.35~0.5份、酸脂类5~10份、水50~75份。

    所述酸脂类为卵磷脂、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中的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所述食用油为米糠油或玉米油中的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米糠油具有抗氧化稳定性强、玉米油具有自身稳定性强的特点。

    所述去腥剂为姜汁或葱汁中的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

    所述保鲜剂为溶菌酶、壳聚糖(脱乙酰甲壳质)、鱼精蛋白、乳酸链球菌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混合。其中壳聚糖即为脱乙酰甲壳质。

    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将去腥剂、食用油、保鲜剂、酸酯类、水混合,搅拌下加热至60~70℃,待原料充分乳化后均质,均质压力为25~35Mpa,最后得到稳定的乳状液体。

    使用方法:按乳液∶水=1∶8~10的比例进行稀释,把稀释液均与喷涂在刚分割的鱼段、鱼块上,每公斤乳液稀释后可喷涂1000~2500kg鱼段、鱼块。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冷鲜鱼除腥保鲜剂选用了去腥剂、酸酯类、食用油、保鲜剂作为冷鲜鱼保鲜的添加剂。其中去腥剂:姜汁、葱汁具有良好的去除鱼土腥味的作用,同时又发出一种诱人的特殊清香。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类物质,其疏水性强,通过酸酯类的乳化作用把食用油进行乳化形成水包油体系,然后经均质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体,加水稀释后均匀喷涂在鱼肉表面,在鱼肉表面形成了一层很薄的阻水油膜,起到了阻止冷鲜鱼表面水分散失的作用。另外,保鲜剂能够防止乳液被微生物污染,同时能够分散到油膜当中,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冷鲜鱼表面防腐保鲜的作用。由于制成了乳剂,可以使用管道运送到车间,使用时只需打开阀门直接将乳剂喷涂在冷鲜鱼上,非常方便,而且乳剂能使冷鲜鱼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膜,起到了去腥保鲜保水的良好作用。其中保鲜时间可延长20%以上。

    本发明有利于加工厂规模化生产,同时使用便利,解决了涂抹不均匀的不足,有利于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保水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叙述:

    实施1

    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保水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姜汁18份、米糠油13份、壳聚糖0.4份、卵磷脂6份、水62.6份。

    制备方法:将姜汁、米糠油、壳聚糖、卵磷脂、水混合,搅拌下加热至60℃,待原料充分乳化后均质,均质压力为25Mpa,最后得到稳定的乳状液体。

    使用方法:按乳液∶水=1∶8.5的比例进行稀释,把稀释液均与喷涂在刚分割的鱼段、鱼块上,每公斤乳液稀释后可喷涂1500kg鱼段、鱼块。

    实施2

    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保水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葱汁15份、玉米油15份、乳酸链球菌素0.45份、山梨醇酐脂肪酸酯8份、水61.55份。

    制备方法:将葱汁、玉米油、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醇酐脂肪酸酯、水混合,搅拌下加热至65℃,待原料充分乳化后均质,均质压力为30Mpa,最后得到稳定的乳状液体。

    使用方法:按乳液∶水=1∶9的比例进行稀释,把稀释液均与喷涂在刚分割的鱼段、鱼块上,每公斤乳液稀释后可喷涂2000kg鱼段、鱼块。

    实施3

    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保水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姜汁8份、葱汁10份、玉米油10份、米糠油8份、溶菌酶0.1份、壳聚糖0.2份、鱼精蛋白0.13份、乳酸链球菌素0.05份、卵磷脂2.5份、山梨醇酐脂肪酸酯2.5份、丙二醇脂肪酸酯5份、水49.52份。

    制备方法:将姜汁、葱汁、玉米油、米糠油、溶菌酶、壳聚糖、鱼精蛋白、乳酸链球菌素、卵磷脂、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水混合,搅拌下加热至70℃,待原料充分乳化后均质,均质压力为35Mpa,最后得到稳定的乳状液体。

    使用方法:按乳液∶水=1∶9.5的比例进行稀释,把稀释液均与喷涂在刚分割的鱼段、鱼块上,每公斤乳液稀释后可喷涂2400kg鱼段、鱼块。

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淡水冷鲜鱼除腥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去腥剂1020份、食用油1020份、保鲜剂0.350.5份、酸脂类510份、水5075份。其制备方法为:将去腥剂、食用油、保鲜剂、酸酯类和水混合,搅拌下加热至6070,待原料充分乳化后均质,均质压力为25-35MPa,最后得到稳定的乳状液体。克服了现有淡水鱼类冷鲜技术不成熟,淡水冷鲜鱼的加工处于初步阶段,还没有除腥保鲜剂面市的缺陷。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