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茶机械加工生产技术.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669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81993.1

申请日:

2008.11.26

公开号:

CN101731375A

公开日:

2010.06.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F 3/06公开日:20100616|||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06; A23F3/34; A23L1/29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吴大春; 清涧县天虹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吴大春

地址:

725100 陕西省汉阴县城关镇北城街1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依据茶叶制造原理,采用机械加工技术,对苦菜进行机械加工制造的一项新型技术。苦菜叶经精选、清洗、脱水、摊放、杀青、揉捻、解块、切碎、烘干、炒制等加工步骤,制成苦菜成品茶。具有绿茶“三绿一高”的特点。条索紧结细直,美观秀丽,色泽翠绿,汤色碧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其饮用效果和保健功能俱佳。本发明原料属纯天然野生,无农药化肥残留,无工业污染。原料来源广泛,加工技术科技含量高,为人们日常保健和休闲娱乐提供了一种新兴的、特殊的保健效果极佳的天然饮品。

权利要求书

1: 本发明机械加工制造苦菜茶的工艺流程为:苦菜精选——清洗——脱水——摊晾——杀青——摊晾——揉捻——解块——切碎——烘干——摊晾——炒干。关键技术措施为温度的控制和投叶量的控制。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的原料精选是对所有的苦菜叶原料,要求鲜活匀称完整,以嫩叶单片为主,无茎梗,无尘土杂质。老叶不要,病虫叶不要,腐烂霉变及干枯叶不要。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内容本发明的摊晾工序是苦菜叶经清洗脱水以后,要经过充分摊晾使其内部水分大量蒸发,以保证杀青质量。一般有专门的摊晾车间,地面要求清洁干燥,摊晾厚度不能超过4cm,摊晾时间以5-6小时,苦菜叶失重率为25-30%,叶质变软为宜。要求摊晾厚薄均匀,每小时翻动一次。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的杀青工序是用60型,8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采用“高温杀青”原则,以充分破坏苦菜叶中氧化酶的活性,防止苦菜叶红变,温度300-350℃。杀青标准适度为:叶软如绵、茎梗折而不断,手捏无水分有弹性,无红梗红叶,无焦边焦叶。苦菜叶中的清香气充分溢出。 本发明的关键技术为杀青工序,有关专利资料表明,杀青温度110-140℃,经笔者反复生产试验,苦菜杀青温度低于280℃,很难杀熟、杀透、杀匀,红梗红叶多,影响苦菜色泽香味,造成滋味苦涩,品质低劣,且生产效率极低,无推广利用价值,更难以在生产中利用。本发明充分克服上述缺陷,采用“高温杀青”原则,在300-350℃温度范围,以投叶量控制杀青适度,温度高时原料多投,温度低时少投,嫩叶多投,老叶少投,保证苦菜叶水分充分散发,确保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的良好品质。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的揉捻工序是以55型揉捻机进行揉捻。因苦菜叶片含水量重,虽经摊晾,杀青充分散发了一部分水分,含水率仍达50-55%左右,因此只能采取“轻压短揉”的原则,揉捻时间20-25分钟。一般嫩叶揉捻时间短,加压稍轻,老叶揉捻时间略长,其加压也稍重。揉捻方法:先理条5分钟,轻压10分钟,再松压理条5分钟,待茶条形成,茶汁充分揉出,即可下机。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的切碎是将揉好的苦菜切成8-10mm茶条,要求匀整一致,以确保干茶外形紧结细直的特征。
7: 按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的干燥工序分两步: a:烘二青:将切碎好的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中烘干,温度110-140℃,时间40-50分钟,待手捏成团,松手即散,茶条有刺手感(六成干)时下机,摊晾30分钟,让茶条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 b:炒三青:烘好的二青苦菜叶经充分摊晾后,放入100型茶叶瓶式炒干机炒干。温度80-100℃,先低后高。投叶量为每锅60斤左右二青叶。长炒60-70分钟,手捏茶叶成末,加温至110℃提香2分钟,待茶叶香气四溢时出锅摊晾。

说明书


苦菜茶机械加工生产技术

    苦菜茶及其制造技术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饮用茶类,所不同的是利用茶学原理,用天然野生苦菜叶机械加工而成。

    二、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已不满足绿茶所具备的饮用和保健功效,而更注重于追求时尚、新颖和保健治病兼备的名、特、优、新产品。从而非传统意义的茶品进一步开发。这类茶品,内含成分丰富,经特殊加工,具备茶叶外形特征,其色、香、味风味独特,保健功能更臻完善,备受消费者青睐和推崇。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是引用绿茶生产机械加工技术,并予创新,制造成苦菜茶。改变过去苦菜茶制备的传统加工方法,提高生产加工能力,提高苦菜茶品质,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解决手工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效果:一是为饮用茶类增加新品种,滋味纯正,清香四溢,无苦涩味;二是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化建设,为当地老百姓寻找新的致富途经;三是为人们的娱乐保健提供新兴的保健产品。

    苦菜是一种天然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又称苦马茶,《植物实考名录》,苣荬菜,为菊科植物属山苦荬(Ixeris chine-hiss【Thuhb】nadai)的全草。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叶互生,叶片内有白乳汁,味苦、性寒、无毒。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独特的防治疾病的医疗功能。其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可治痢疾、黄疸、痔瘘。中国古代多晾晒烘干入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苦菜茶具有清暑败火,解毒凉血的作用,具有抗癌、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脑功能、强身健体、明目美容等功效。同时可以清除尼古丁对人体的损害。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提供苦菜茶机械加工生产技术,以实现大规模化生产,达到规模化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苦菜叶精细拣剔机械加工成苦菜成品茶。其品质特征为:干茶色泽翠绿油润,条索紧洁细直,外观秀丽,汤色清绿明亮,滋味纯正回甘,香气鲜爽持久,具备绿茶“三绿一高”特征。其质量级别以苦菜叶老嫩度而异,苦菜叶越嫩,其成品茶质量越高,苦菜叶粗大,质量次之。

    本发明机械加工制造苦菜茶的工艺流程为:

    苦菜精选——清洗——脱水——摊晾——杀青——摊晾——揉捻——解块——切碎——烘干——摊晾——炒干。其关键技术措施为温度的控制和投叶量的控制。

    1、原料精选:对所有的苦菜叶原料,要求鲜活匀称完整,以嫩叶单片为主,无茎硬,无尘土杂质。老叶不要,病虫叶不要,腐烂霉变及干枯叶不要。精选时,根据苦菜叶老嫩大小不同,进行分级,分别摊放和加工,以确保苦菜成品茶品质。

    2、鲜叶清洗:精选收购的苦菜鲜叶,含有杂质泥土,要用清水漂洗3-4次,达到干净整洁。

    3、脱水:清洗干净的鲜叶,在90型脱水机内脱水2-3分钟,除去叶片表面水分后摊晾。

    4、摊晾:苦菜叶片含水量达90%以上,要经过充分摊晾使其内部水分大量蒸发,以保证杀青质量。一般有专门的摊晾车间,地面要求清洁干燥,摊晾厚度不能超过4cm,摊晾时间以5-6小时,苦菜叶失重率为25-30%,叶质变软为宜。要求摊晾厚薄均匀,每小时翻动一次。

    5、杀青:用60型,8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采用“高温杀青”原则,以充分破坏苦菜叶中氧化酶的活性,防止苦菜叶红变,温度300-350℃。杀青标准适度为:叶软如绵、茎梗折而不断,手捏无水分有弹性,无红梗红叶,无焦边焦叶。苦菜叶中的清香气充分溢出。

    6、揉捻:以55型揉捻机进行揉捻。因苦菜叶片含水量重,虽经摊晾、杀青充分散发了一部分水分,含水率仍达50-55%左右,因此只能采取“轻压短揉”的原则,揉捻时间20-25分钟。一般嫩叶揉捻时间短,加压稍轻,老叶揉捻时间略长,其加压也稍重。揉捻方法:先理条5分钟,轻压10分钟,再松压理务5分钟,待茶条形成,茶汁充分揉出,即可下机。

    7、解块:揉捻好的苦菜,有较大较紧的茶团,要对其充分解块抖散,有利于切茶工序的茶务均匀,整齐。

    8、切碎:将揉好的苦菜切成8-10mm茶条,要求匀整一致,以确保干茶外形紧结细直的特征。

    9、干燥:

    a:烘二青:将切碎好的茶条放入自动烘干机中烘干,温度110-140℃,时间40-50分钟,待手捏成团,松手即散,茶条有刺手感(六成干)时下机,摊晾30分钟,让茶条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

    b:炒三青:烘好的二青苦菜叶经充分摊晾后,放入100型茶叶瓶式炒干机炒干。温度80-100℃,先低后高。投叶量为每锅60斤左右二青叶。长炒60-70分钟,手捏茶叶成末,加温至110℃提香2分钟,待茶叶香气四溢时出锅摊晾。

    10、精选分级:干燥的成品茶,通过分选,簸去茶片,筛去茶未,再进行人工精选,拣去茶梗,黄片,确定特一、二级,一般匀称、完整、细小的为特级,略大且匀整的为一级,茶务不规则不匀整的为二级。茶片、茶末通过粉碎可制成袋泡茶、茶饮料。

    1、包装:在进行包装前,首先进行产品出厂检验,要求苦菜茶水分不超过6%,产量质量合格,才能进行包装。不合格产品不能出厂。二是包装材料要符合国家质量卫生安全标准,要求封口整齐、无漏气、外观美观大方。

    经机械加工的成品苦菜茶,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省农科院农业部检测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检测中心检测化验主要内含成分有:氨基酸17.1%,维生素e76.99mg/kg,维生素c0.03%,蛋白质18.91%,胡萝卜素73.45mg/100g,茶多酚4.5%,含锌127mg/kg,镁1.28%,钙1.6%,铜8.63mg/kg,水分≤6%,总灰分≤8%,粗纤维≤16%,水浸出物36.6%。

    本发明的优点:

    1、采用现代化制茶机械,依据苦菜生物学特性,利用茶叶制造原理,设计科学合理的苦菜茶生产工艺流程,去除了苦菜内有害成分,保留了有益成分和营养成分,使苦菜茶在解渴的基础上,更注重保健治病功能,口感清香,滋味纯正,无苦涩,适宜大众消费。

    2、机械化生产,利于产品形成规模,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商品优势,推动地域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地方财力增长。

    3、基于上述特点,本发明为现代化机械生产,国内尚无先例;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发明制成品同相关发明资料相比,1公斤成品干茶所用苦菜原料同比减少2.5-3.5公斤,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实施例一:

    将精选清洗好的苦菜,未经摊放进行杀青,温度320℃-350℃每小时可出杀青叶30-50公斤,揉捻25分钟,烘二青锅温110-140℃,时间50分钟,炒三青锅温80-110℃,时间80分钟,使苦菜炒干后色泽为暗褐色,味清香时出锅,生产全过程需3.5-4个小时,7.5-8公斤新鲜苦菜叶可制成1公斤成品苦菜茶。

    实施例二:

    将采集,精选好的嫩苦菜叶,经摊放4-5小时,叶质变软时在60型杀青机内杀青,温度300-320℃,每小时可杀青摊放苦菜叶50-80公斤,揉捻20分钟后切碎在自动烘干机上烘二青,锅温110-140℃,时间40-45分钟,待茶条烘至有刺手感(六成干)时出锅摊晾30分钟,待茶条冷却水分均匀分布后,投入100型瓶式炒干机内炒三青,锅温80-110℃,先低后高长炒80分钟,使苦菜炒干,颜色为翠绿色,香味充分散发时出锅,生产全过程3个小时左右。待降其自然温度后,每6.5-7.5公斤苦菜叶可制成1公斤优质成品苦菜茶。

    本发明所用生产机械同茶叶生产机械相同。本发明的用量和饮用方法,保存方法与茶叶相同。用高档茶具冲泡饮用更佳。

苦菜茶机械加工生产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苦菜茶机械加工生产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苦菜茶机械加工生产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苦菜茶机械加工生产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苦菜茶机械加工生产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依据茶叶制造原理,采用机械加工技术,对苦菜进行机械加工制造的一项新型技术。苦菜叶经精选、清洗、脱水、摊放、杀青、揉捻、解块、切碎、烘干、炒制等加工步骤,制成苦菜成品茶。具有绿茶“三绿一高”的特点。条索紧结细直,美观秀丽,色泽翠绿,汤色碧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其饮用效果和保健功能俱佳。本发明原料属纯天然野生,无农药化肥残留,无工业污染。原料来源广泛,加工技术科技含量高,为人们日常保健和休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