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132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N 103931323 A (21)申请号 201410148776.8 (22)申请日 2014.04.15 A01C 23/04(2006.01) (71)申请人 杨龙 地址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珠江路三 段 50 号 申请人 刘利恒 张勇 张国增 (72)发明人 杨龙 刘利恒 张勇 张国增 (54) 发明名称 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节水保水 供肥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抗旱 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 该系统目前具有节水省 肥的优点, 可将水、 可。
2、溶性肥料通过注水管输送到 储水箱, 经由插入储水箱中的苗木侧根为苗木供 给水分和养分。鉴于常规滴灌投入大, 成本高, 不 适宜在困难立地应用。本系统投资小, 操作简便, 节省水肥, 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1323 A CN 103931323 A 1/1 页 2 1. 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 其特征由注水管和储水 箱两部分组成。 2. 储水箱上有一个。
3、或多个供水口 (根据需要) , 通过将苗木须根插入供水口, 实现给苗 木供给水分和养分。 3. 注水管下部连接储水箱, 上口开于地面之上, 用于为储水箱加注水肥。 4.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 原材料为塑料材质或可降解材料, 也包括利用废弃的塑料制品做为储水箱, 如 : 矿泉水瓶等做为储水箱的类似方式。 5.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生态林 (防护林和 特种用途林) 和商品林 (用材林, 经济林和薪炭林) 的造林领域。 6. 包括小区绿化, 公路及高速公路绿化。 7.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 用于园林树木及盆。
4、栽花木的栽培领 域。 8.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 用于果树栽培领域。 9.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 可应用于沙漠地区地被植物的营造 领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31323 A 2 1/1 页 3 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 属于抗旱节 水、 保水造林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辽阔, 空间广大, 由于气候干旱, 地表水贫乏, 河流欠发 育, 流水作用微弱, 水土侵蚀强烈, 造林种草成活率低, 保存率更难以保证。
5、。多年来, 政府采 取了风沙源治理工程、 防护林工程、 防沙治沙工程、 退耕还林 (草) 工程、 荒山造林种草工程 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生态工程。 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抗旱节水保水造林关键技术, 使 “植 树造林” 演变成了 “植数造零” 。对于土壤贫瘠, 极度缺水的困难立地, 常规的造林措施难以 保证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迫切需要确保造林成活率和提高保存率的关键技术。 0003 本发明是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 该系统目前 具有节水省肥的优点, 可将水、 可溶性肥料通过注水管输送到储水箱, 经由插入储水箱中的 苗木侧根为苗木供给水分和养分。 0004 鉴于常规滴灌投。
6、入大, 成本高, 不适宜在困难立地应用。 本系统投资小, 操作简便, 节省水肥, 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由注水管和储水箱两部分组成。水肥通过注水管输送到储水箱, 实现苗木 缺水时供给水分和养分。达到节省水肥, 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6 附图为干旱半干旱困难立地抗旱造林节水保水供肥系统剖视截面图, 图中 1、 注水 管, 2、 栽植坑 (穴) , 3、 供水口, 4、 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在造林时, 将该系统随苗木一起放入栽植坑 (穴) 2 内的苗根旁侧 (供水口 3 向上) , 选择一条比较粗壮的侧根直接放入供水口3内。
7、, 然后正常添土, 通过注水管1地面上的开口 注水供肥, 使水肥直达苗木根部。注水管 1 和储水箱 4 采用塑料材质或可降解材料制成 (一 般降解时间为 3 年, 苗木成活后, 注水管 1 和储水箱 4 自然降解, 无任何污染) 。 0008 以上的描述和显示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 该了解,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 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103931323 A 3 1/1 页 4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1323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