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产品及工艺,一种中间产品的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猪肉在我国动物性食品和肉类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辽宁省,猪肉产量始终占肉类总产量的60%以上,是千百万人民物质生活的重要生活资料,其安全性对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预混合饲料可视为饲料工业的中间性产品,主要包括了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提供微量养分和提供非营养性添加剂的原料,为饲料企业或养殖场生产浓缩饲料和全价配合饲料提供便利,提高饲料安全性。预混合饲料作为配合饲料的“核心组分”,其安全性对配合饲料整体安全性的意义十分突出。
目前,我国中小型养殖场的生产条件的可控性普遍较差,主要表现为生产环境相对恶劣,疫病相对较多、较广,散养数量多,药物使用难以控制。因此,生产场为追求高生产效率,由饲料安全性问题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提高配合饲料安全性,提高猪只免疫力,进而减少猪只生产过程用药,降低养殖污染,提高饲料效率,为生产安全、绿色的猪肉产品提供物质条件。
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以1%比例用于商品化配合饲料,组份含量重量比,以Kg/t计:其特征在于每吨原料组分分成四个部分,其中维生素预混合量50Kg、胆碱与磷酸氢钙预混合量60~150Kg、微量元素预混合量200Kg、氨基酸、药物、添加剂、载体600~690Kg;生产方法:执行国家生产标准,按照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计划控制原料接收、称量配制、产品投料和混合四个环节,设备采用立式的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步预混工艺步骤:(1)将原料组分分成四个部分,(2)用鼓式混合机分别预混合分成三组的维生素原料,将预混合各部分维生素包装于周转袋中,包装量按该品种配方添加量;(3)将氨基酸、药物、添加剂、载体直接投入主混合机,混合时间80s;(4)将磷酸氢钙、胆碱预混料投入主混合机,混合时间80s;(5)最后将维生素预混合部分按该品种配方添加量一次投入主混合机,混合时间90s。
本发明预混合饲料产品的功效:
①猪群生长旺盛,被毛光亮,皮肤红润,出栏率高。
②粪便细腻,残留量小,猪舍氨气浓度降低。
③有效缓解应激,减少腹泻发生,猪群免疫力高,成活率高。
④使用本系列产品,猪只健康状况提高,生产过程用药少。
⑤应用于目前普通商业配合饲料,在正常环境下饲养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体重达100kg日龄低于160天,料重比低于2.8。
本发明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的创新点在于:
①重视预混合饲料的安全性,不添加抗生素、不添加大量的金属元素。
②重视产品的提高免疫力性能。在不适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情况下,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免疫保健剂维系动物的免疫能力。
本发明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所用原料的采购标准如下列各表所示:
维生素类 表1
矿物质类 表2
氨基酸类 表3
益生素类
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包膜粉剂。灰色颗粒,活孢子含量2×1010个/g。
酶制剂类
植酸酶包膜颗粒含量50,000IU/g。符合GB/T 18634-2002的要求。
木聚糖酶包膜颗粒含量5000IUg。
载体 表4
【附图说明】
图1是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生产用设备垂直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
本发明的预混合饲料产品,是以1%比例加入普通商品配合饲料,根据猪只体重段分别制定的三种产品,分别适用三个猪只体重段15~30kg、30~60kg、60kg~出栏,见表5本发明预混合饲料的三种产品配方,按重量比kg/t计:
表5
本发明预混合饲料产品的质量标准:
①在严格控制其他大原料质量和生产工艺的前提下,本发明的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生产的配合饲料符合《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 5032-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0-2001)的要求。
②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2-2006)和《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的要求。
③与目前市场普通预混料相比,重视产品的提高动物免疫力性能,减少生产过程用药费用20%。
④从配方设计和产品生产工艺角度,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性。猪肉产品符合《无公害猪肉 猪肉》(NY 5029-2008)之要求。
⑤应用于目前普通商业配合饲料,在正常环境下饲养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体重达100kg日龄低于160天,料重比低于2.8。
二、本发明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的生产方法:
执行国家生产标准,按照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计划HACCP控制原料接收、称量配制、产品投料和混合四个环节,设备采用立式的排布结构,见图1,其特征在于分步预混工艺步骤:
(1)按上述预混合原料配方秤量组分并分成四个部分,具体如上述原料配方表中小计栏内所标示:分别为①维生素部分、②胆碱与磷酸氢钙部分、③微量元素部分、④其它部分(氨基酸、微生态制剂、酶制剂、添加剂等)。
(2)将原料中预混合维生素分组:第一组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B1、生物素和泛酸钙。第二组包括:维生素K3、维生素B2、烟酰胺、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第三组分为叶酸和维生素C。
用鼓式混合机,将维生素原料按分组次序依次投入\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复合维生素包装于周转袋中,周转袋的包装量按该品种配方添加量;(3)将第四部分其它原料的氨基酸、药物、添加剂、载体直接投入主混合机1中,混合时间80s;
(4)再将第二部分、胆碱和第三部分微量元素各原料投入主混合机1,混合时间80s;
(5)最后将第一部分原料复合维生素投入主混合机1,混合时间90s。
三、上述生产方法的作业条件保证
设备采用立式的排布结构:设备及连通管道立式设置在从一楼到三楼的三个层面间,稻壳粉碎机2设在一层,其上方有除尘器3,其出口由管路连接到三层送入载体人工投料口6,投料口6下方设分级筛7,合格物料进入二楼的计量秤5,不合格粗料由管路送至稻壳粉碎机2;二楼设主混合机1,上方有两接收口分别接纳计量秤5出料口和复合维生素人工投料口9的进料;二楼还单独设复合维生素鼓式预混机8,出料口连接投料口9;主混合机1下方在二层楼板下有成品缓冲仓4,成品出口至包装秤10。
设备当中无长的横向传输设备,无产品二次提升设备,减少物料残留的机会,并避免物料和产品分级。
由于大部分的维生素、酶制剂、氨基酸,部分微量元素对温湿度条件敏感,特别是在夏季,原材料的效价保持较难得到保证。为此,规定了生产预混合饲料的作业环境条件为:温度≤30℃,相对湿度≤65%。确保产品中原材料在生产过程当中的成分保持稳定水平。
四、生产中质量保证
①按照HACCP计划,共确定四个关键控制点,分别控制原料接收、称量配制、产品投料和混合过程,同时在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管理规定中也相应做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控制了原材料和生产过程当中的安全指标达标。
②在混合过程后加入喷吹和清洗工艺,将残留在设备当中的物料全部清理干净。在换料生产的环节也执行喷吹和清洗工艺。
③维生素与预混合饲料分开生产,对猪只安全预混合饲料当中的有效成分形成保护,减少有效成分的接触,进而达成保证有效成分效价稳定的生产目地。
五、生产工艺中精度保证
①为保证生产准确性,根据需求配备不同精度等级的电子秤。在每个工作日生产之前,对生产使用的秤具由专责人员检验、试验合格。
②在生产过程当中采取边配制、边复核的工作制度,保证产品配制后到投入设备生产整个过程的准确性达到100%。
③在每个生产工作日结束时,采用日盘点的工作制度,对当日生产使用的原材料、产品进行日清点,清点合格,当日生产情况填写日报,生产结束。如果出现差错时,则执行产品追溯机制,追溯当日生产的各个产品的情况。
④混合设备采用布勒混合技术,设备整体结构为:单轴,四个桨叶,大开门,整机不锈钢结构,实际生产测试变异系数CV%=1.2%~3.0%,混合时间120秒,符合预混合饲料生产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