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变螺距螺杆.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163802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8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43412.7

申请日:

2011.05.31

公开号:

CN102806651A

公开日:

2012.12.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9C 47/60申请公布日:20121205|||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7/60

主分类号:

B29C47/60

申请人:

米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泰州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学军

地址:

225526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梁徐镇第三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变螺距螺杆,它是螺距为100mm~140mm,牙高14mm~23mm的外螺纹直杆构件,从螺杆根部至端部依次分为输送段A、进料段B、压缩段C和挤出段D。所述输送段A设有5~7牙,进料段B设有2~3牙,进料段B每只牙的轴向截面积大于输送段A每只牙轴向截面积20%~30%。所述压缩段C设有2~3牙,每只牙轴向截面积比进料段B小20%~30%。所述挤出段D设有3~5牙,每只牙参数不同,即螺距顺序加大,牙高顺序减小,但仍保持每只牙轴向截面积相等,该截面积等于挤出段D每只牙轴向截面积。通过上述差别化结构设计的螺杆,使膏状BMC在挤出时产生搓揉作用,促进BMC均质,不反向溢料,内含的玻纤不被无故扯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它是螺距为 100mm ~ 140mm, 牙高 14mm ~ 23mm 的外螺纹直 杆构件, 螺杆对应挤出机内腔相应位置分段设置不同参数的螺纹, 从螺杆根部至端部依次 分为输送段 A、 进料段 B、 压缩段 C 和挤出段 D ; 其特征在于 : 输送段 A 设有 5 ~ 7 牙, 进料段 B 设有 2 ~ 3 牙, 进料段 B 每只牙的轴向截面积大于输送段 A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 20% ~ 30% ; 所述压缩段 C 设有 2 ~ 3 牙,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比进料段 B 小 20% ~ 30% ; 所述挤出段 D 设 有 3 ~ 5 牙, 每只牙轴参数不同, 即螺距顺序加大, 牙高顺序减小, 但仍保持每只牙轴向截面 积相等, 该截面积等于挤出段 D 的每只牙轴向截面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螺杆外螺纹为单头右 旋矩形螺纹。

说明书


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杆挤出机的螺杆, 具体地讲,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杆挤出机的分 段式变螺距螺杆。
     背景技术 塑料模压制品生产时通常先作原料熔炼, 然后再通过螺杆挤出机向模具内注入膏 状原料。BMC 是一种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 该品种塑料是当代新型工程塑料, 与普通塑料相比在物理性质上有较大区别, 特别是组分中含有玻纤有利于增加制品结构强 度。玻纤耐热度在 450℃~ 500℃, 熔炼 BMC 仅 230℃左右, 故所含的玻纤不被熔化。用市售 螺杆挤出机挤出 BMC 时, 因螺杆为定螺距结构, 挤出时易反溢料, 反溢料造成所含玻纤被扯 断, 受损的玻纤降低了原有的增强作用, 使后续模压制品强度指标下降。 若在组合中预留增 量玻纤, 可补偿被扯断的玻纤, 但增加了生产成本, 所以该方法应用很少。 除此之外, 市售螺 杆挤出机挤出 BMC 时还存在一大缺点, 就是定螺距螺杆在挤出时呈零压缩比, 构成挤出的 BMC 膏状料密度不够, 使后续模压制品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出一种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该螺杆结构简单, 进料容易, 挤出时不反溢料, 对内含玻纤损伤少, 并且通过增压挤出提高膏状料的致密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它是螺距为 100mm ~ 140mm, 牙高 14mm ~ 23mm 的外螺纹直杆 构件, 螺杆对应挤出机内腔相应位置分段设置不同参数的螺纹, 从螺杆根部至端部依次分 为输送段 A、 进料段 B、 压缩段 C 和挤出段 D。其改进之处在于 : 输送段 A 设有 5 ~ 7 牙, 进料 段 B 设有 2 ~ 3 牙, 进料段 B 每只牙的轴向截面积大于输送段 A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 20% ~ 30%。所述压缩段 C 设有 2 ~ 3 牙,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比进料段 B 小 20% ~ 30%。所述挤出 段 D 设有 3 ~ 5 牙, 每只牙轴参数不同, 即螺距顺序加大, 牙高顺序减小, 但仍保持每只牙轴 向截面积相等, 该截面积等于挤出段 D 的每只牙轴向截面积。
     上述结构中, 螺杆外螺纹为单头右旋矩形螺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 1、 分段式变螺距结构简单, 制造容易 ; 2、 进料段螺纹比输送段螺纹深, 使膏状料产生一定量的径向运动, 有利于进料, 从结构 上避免发生反溢料, 同时也避免内含的玻纤被扯断 ; 3、 螺杆采用变化的螺距和牙高结构, 使挤出的膏状料得到进一步揉合均匀, 并且得到 一定量的体积压缩, 促成挤出的膏状料组织致密, 有利于提高后续模压制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螺杆与挤出机内腔局部配合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 1 所示的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它是螺距为 100mm ~ 140mm, 牙高 14mm ~ 23mm 的 外螺纹直杆构件, 螺杆对应挤出机内腔相应位置分段设置不同参数的螺纹, 从螺杆根部至 端部依次分为输送段 A、 进料段 B、 压缩段 C 和挤出段 D。所述输送段 A 设有 5 ~ 7 牙, 进料 段 B 设有 2 ~ 3 牙, 进料段 B 每只牙的轴向截面积大于输送段 A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 20% ~ 30%。所述压缩段 C 设有 2 ~ 3 牙,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比进料段 B 小 20% ~ 30%。所述挤出 段 D 设有 3 ~ 5 牙, 每只牙轴参数不同, 即螺距顺序加大, 牙高顺序减小, 但仍保持每只牙轴 向截面积相等, 该截面积等于挤出段 D 的每只牙轴向截面积。
     本发明采用上述分段式差别结构设计的螺杆, 进一步优化了 BMC 的挤出过程。本 实施例为 MK-90BMC 螺杆挤出机, 输送段 A 螺纹设有 6 牙, 螺距为 100mm, 牙高为 20mm, 矩形 螺纹有利于膏状 BMC 轴向运动。进料段 B 段螺纹共 2 牙, 牙高为 23mm, 螺距为 100mm, 稍深 的螺纹促成输送段 A 传送的膏状 BMC 产生一个向内的径向运动, 有利于膏状 BMC 进入挤压 机内腔。压缩段 C 通过减小牙的轴向截面积将进料段 B 已产生径向运动而变松的膏状 BMC 压实, 压缩段 C 螺纹仅 2 牙, 螺距为 100mm, 牙高 20mm。挤出段 D 设有 4 牙螺纹, 每只牙顺序 增大螺距, 牙高相应减小。即第一牙螺距加大为 110mm, 牙高 18.2mm。第二只牙螺距加大至 120mm, 牙高 16.7mm。 第三只牙螺距加大至 130mm, 牙高 15.4mm。 第四只牙螺距加大至 140mm, 牙高 14.3mm。尽管螺纹参数有差别, 但每只牙的轴向截面积相同。挤出段 D 的每只牙轴向 截面积等于压缩段 C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通过上述差别化结构设计的螺杆, 使膏状 BMC 挤 出产生轻度搓揉作用, 促进 BMC 均质。本发明应用时还有一个显著的积极作用, 就是 BMC 在 挤出过程不反向溢料, 内含的玻纤不被无故扯断, 既提高挤出效率, 也不破坏膏状 BMC 原有 组分的物理性质。

分段式变螺距螺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段式变螺距螺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段式变螺距螺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段式变螺距螺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段式变螺距螺杆.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066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05 CN 102806651 A *CN102806651A* (21)申请号 201110143412.7 (22)申请日 2011.05.31 B29C 47/60(2006.01) (71)申请人 米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泰州有限责 任公司 地址 225526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梁徐镇第 三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王学军 (54) 发明名称 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它是 螺距为 100mm 140mm, 牙高 14mm 23mm 的外螺 纹直杆构件, 从螺杆。

2、根部至端部依次分为输送段 A、 进料段 B、 压缩段 C 和挤出段 D。所述输送段 A 设有 5 7 牙, 进料段 B 设有 2 3 牙, 进料段 B 每只牙的轴向截面积大于输送段 A 每只牙轴向截 面积 20% 30%。所述压缩段 C 设有 2 3 牙, 每 只牙轴向截面积比进料段B小20%30%。 所述挤 出段 D 设有 3 5 牙, 每只牙参数不同, 即螺距顺 序加大, 牙高顺序减小, 但仍保持每只牙轴向截面 积相等, 该截面积等于挤出段 D 每只牙轴向截面 积。通过上述差别化结构设计的螺杆, 使膏状 BMC 在挤出时产生搓揉作用, 促进 BMC 均质, 不反向溢 料, 内含的玻纤不被无。

3、故扯断。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它是螺距为 100mm 140mm, 牙高 14mm 23mm 的外螺纹直 杆构件, 螺杆对应挤出机内腔相应位置分段设置不同参数的螺纹, 从螺杆根部至端部依次 分为输送段 A、 进料段 B、 压缩段 C 和挤出段 D ; 其特征在于 : 输送段 A 设有 5 7 牙, 进料段 B设有23牙, 进料段B每只牙的轴向截面积大于输送段A每只牙轴向截面积20%30%。

4、 ; 所述压缩段 C 设有 2 3 牙,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比进料段 B 小 20% 30% ; 所述挤出段 D 设 有35牙, 每只牙轴参数不同, 即螺距顺序加大, 牙高顺序减小, 但仍保持每只牙轴向截面 积相等, 该截面积等于挤出段 D 的每只牙轴向截面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螺杆外螺纹为单头右 旋矩形螺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06651 A 2 1/2 页 3 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杆挤出机的螺杆, 具体地讲,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杆挤出机的分 段式变螺距螺杆。 背景技术 0002 塑料模压制品。

5、生产时通常先作原料熔炼, 然后再通过螺杆挤出机向模具内注入膏 状原料。BMC 是一种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 该品种塑料是当代新型工程塑料, 与普通塑料相比在物理性质上有较大区别, 特别是组分中含有玻纤有利于增加制品结构强 度。玻纤耐热度在 450 500, 熔炼 BMC 仅 230左右, 故所含的玻纤不被熔化。用市售 螺杆挤出机挤出 BMC 时, 因螺杆为定螺距结构, 挤出时易反溢料, 反溢料造成所含玻纤被扯 断, 受损的玻纤降低了原有的增强作用, 使后续模压制品强度指标下降。 若在组合中预留增 量玻纤, 可补偿被扯断的玻纤, 但增加了生产成本, 所以该方法应用很少。 除此之外, 市售。

6、螺 杆挤出机挤出 BMC 时还存在一大缺点, 就是定螺距螺杆在挤出时呈零压缩比, 构成挤出的 BMC 膏状料密度不够, 使后续模压制品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出一种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该螺杆结构简单, 进料容易, 挤出时不反溢料, 对内含玻纤损伤少, 并且通过增压挤出提高膏状料的致密度。 0004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0005 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它是螺距为 100mm 140mm, 牙高 14mm 23mm 的外螺纹直杆 构件, 螺杆对应挤出机内腔相应位置分段设置不同参数的螺纹, 从螺杆根部至端部依次分 为输送段 A。

7、、 进料段 B、 压缩段 C 和挤出段 D。其改进之处在于 : 输送段 A 设有 5 7 牙, 进料 段 B 设有 2 3 牙, 进料段 B 每只牙的轴向截面积大于输送段 A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 20% 30%。所述压缩段 C 设有 2 3 牙,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比进料段 B 小 20% 30%。所述挤出 段 D 设有 3 5 牙, 每只牙轴参数不同, 即螺距顺序加大, 牙高顺序减小, 但仍保持每只牙轴 向截面积相等, 该截面积等于挤出段 D 的每只牙轴向截面积。 0006 上述结构中, 螺杆外螺纹为单头右旋矩形螺纹。 000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 1、 分段式变螺距结。

8、构简单, 制造容易 ; 2、 进料段螺纹比输送段螺纹深, 使膏状料产生一定量的径向运动, 有利于进料, 从结构 上避免发生反溢料, 同时也避免内含的玻纤被扯断 ; 3、 螺杆采用变化的螺距和牙高结构, 使挤出的膏状料得到进一步揉合均匀, 并且得到 一定量的体积压缩, 促成挤出的膏状料组织致密, 有利于提高后续模压制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发明螺杆与挤出机内腔局部配合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2806651 A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0 图 1 所示的分段式变螺距螺杆, 它是螺距为。

9、 100mm 140mm, 牙高 14mm 23mm 的 外螺纹直杆构件, 螺杆对应挤出机内腔相应位置分段设置不同参数的螺纹, 从螺杆根部至 端部依次分为输送段 A、 进料段 B、 压缩段 C 和挤出段 D。所述输送段 A 设有 5 7 牙, 进料 段 B 设有 2 3 牙, 进料段 B 每只牙的轴向截面积大于输送段 A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 20% 30%。所述压缩段 C 设有 2 3 牙,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比进料段 B 小 20% 30%。所述挤出 段 D 设有 3 5 牙, 每只牙轴参数不同, 即螺距顺序加大, 牙高顺序减小, 但仍保持每只牙轴 向截面积相等, 该截面积等于挤出段 D 的每只。

10、牙轴向截面积。 0011 本发明采用上述分段式差别结构设计的螺杆, 进一步优化了 BMC 的挤出过程。本 实施例为 MK-90BMC 螺杆挤出机, 输送段 A 螺纹设有 6 牙, 螺距为 100mm, 牙高为 20mm, 矩形 螺纹有利于膏状 BMC 轴向运动。进料段 B 段螺纹共 2 牙, 牙高为 23mm, 螺距为 100mm, 稍深 的螺纹促成输送段 A 传送的膏状 BMC 产生一个向内的径向运动, 有利于膏状 BMC 进入挤压 机内腔。压缩段 C 通过减小牙的轴向截面积将进料段 B 已产生径向运动而变松的膏状 BMC 压实, 压缩段 C 螺纹仅 2 牙, 螺距为 100mm, 牙高 2。

11、0mm。挤出段 D 设有 4 牙螺纹, 每只牙顺序 增大螺距, 牙高相应减小。即第一牙螺距加大为 110mm, 牙高 18.2mm。第二只牙螺距加大至 120mm, 牙高16.7mm。 第三只牙螺距加大至130mm, 牙高15.4mm。 第四只牙螺距加大至140mm, 牙高 14.3mm。尽管螺纹参数有差别, 但每只牙的轴向截面积相同。挤出段 D 的每只牙轴向 截面积等于压缩段 C 每只牙轴向截面积。通过上述差别化结构设计的螺杆, 使膏状 BMC 挤 出产生轻度搓揉作用, 促进 BMC 均质。本发明应用时还有一个显著的积极作用, 就是 BMC 在 挤出过程不反向溢料, 内含的玻纤不被无故扯断, 既提高挤出效率, 也不破坏膏状 BMC 原有 组分的物理性质。 说 明 书 CN 102806651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06651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