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用针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灸用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对于针灸的研究从未间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针灸用针。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针灸用针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用针,包括针尖部分和针体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分上有至少一个凸起。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半圆形的。
优选地,所述半圆形的直径为0.2~0.5mm。
针灸部分上的凸起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形成,例如焊接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针灸用针在治疗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相对于现有地治疗方法,该针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通过焊接法将普通针灸用针的针尖部分上形成直径为0.3mm的半圆形凸起,共十个。另取同样的针作为对照。
骨质疏松组78例,男26例,女52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为67岁。X线检查或骨密度检查可见有明显骨质疏松。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
骨质疏松骨折的诊断标准:骨干骨折依据X线片的骨折线,椎体压缩骨折依据椎体候补高度与前部高度之差大于4mm;②骨折部及附近X线正存在骨量减少,不存在溶骨征象。
治疗方法:选内膝眼(屈膝时髌韧带内侧凹陷处)、犊鼻(屈膝时髌韧带外侧凹陷处)、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血海(屈膝时髌骨内上方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穴为主。局部以75%酒精涂擦后,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到15分钟再行针1次,并用艾条温和灸30分钟,取针后拔火罐,留罐5分钟,每日1次,共10日。
治疗标准:优:功能正常、活动多时偶有疼痛;良:功能基本正常,活动多时偶有疼痛,生活可自理,行走疼痛,跛行,生活基本能自理;差:疼痛,跛行,生活不能自理。
结果,治疗组的患者90%均达到优良的标准,对照组的患者75%达到优良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