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动关闭出水口的水壶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壶,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自动关闭出水口的水壶。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人们外出旅行喜欢自己携带水壶,以便能随时在需要的时候喝到水。
现有的水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手动按压阀门才能将其关上。如果使用者忘记关上阀门,又
不小心倾倒,则会造成水壶中的水会流出来浪费掉,也会造成放置在一起的其他物品被打
湿,而且容易造成被烫伤的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为了避免使用者忘记关闭水壶而造成的洒水问题,本
发明提供一种能自动关闭出水口的水壶。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自动关闭出水口的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该壶体的上端设置有壶塞,所述壶塞
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槽口向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一个横向的出水口,
所述壶塞的上端设置有一个槽口向上的第二凹槽;还包括用于控制壶体内水从所述出水口
流出的延时控制机构,所述延时控制机构能在出水口打开后自动延迟回位而关闭出水口。
壶体内装的水在倾倒时通过壶塞上的出水口倒出,并通过在壶塞内设置延时控制
机构来实现在一段时间后自动对位于壶体上部的第一凹槽槽口进行关闭,防止壶体内的水
从出水口倒出。延时控制机构为多种,其设置在此处的目的在于,在使用者忘记关闭的情况
下, 该延时控制机构能够自动驱动相应的部件对第一凹槽的槽口进行关闭,防止壶体内的
水流出。
为了实现上述延时控制机构的功能,下面给出三种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
所述延时控制机构包括一个用于开闭所述第一凹槽下端口的出水阀盘和位于第一凹
槽中的工字盘,该工字盘和出水阀盘通过阀杆固定连接为一体,该工字盘包括上盘体和下
盘体并且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滑配。在上、下盘体之间设置有可在摩擦力作用下上下移
动的动环,所述动环的外围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接触。所述下盘体上设置有第一气孔和
第二气孔,所述上盘体上设置有第三气孔,上盘体上第三气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不小于下盘
体上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横截面积之和,当工字盘随阀杆上下移动时,所述动环也产生
位移,并且动环与下盘体抵触时能将第一气孔封堵。
所述出水阀盘用来打开或者封闭第一凹槽的槽口,所述工字盘能跟随阀杆在第一
凹槽中上下滑动,所述工字盘内设置有可在摩擦力作用下上下移动的动环,并且动环位于
第一气孔上方,可将第一气孔打开或关闭,当阀杆下移时,工字盘随着出水阀盘共同下移,
下移的过程中动环靠近上盘体将第一气孔打开,壶内的气体可通过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
再通过第三气孔进入工字盘上方,由于上盘体上第三气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不小于下盘体上
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横截面积之和,气流不会有任何阻滞,出水阀盘与第一凹槽的槽口
相分离,水可从出水口流出;当阀杆无外力作用时,会向上回位,工字盘随着阀杆一起向上
移动,上移的过程中动环抵触下盘体将第一气孔封闭,工字盘上方的空气进入工字盘后又
因仅能通过第二气孔进入到工字盘的下方,因而向下的气流受到阻滞,工字盘上行过程只
能缓慢进行,实现所述出水阀盘逐渐关闭,使得所述出水水阀能在按压打开后延时自动关
闭。
进一步地,为了使结构更加合理,延时关闭出水口更加可靠,所述第二气孔位于所
述第一气孔的内侧,所述第三气孔位于第二气孔的上方。
进一步地,为获得适当的延迟关闭出水口时间,所述第一气孔的横截面积之和大
于第二气孔的横截面积之和。
进一步地,为获得适当的延迟关闭出水口时间,所述第一气孔的横截面积之和是
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的横截面积之和的55%-85%。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按压块,所述阀杆向上延伸并穿过所
述第二凹槽的底部,且和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本改进给出了按压块通过阀杆和工字盘连
接成一体,并配合复位弹簧,使得使用者便于通过按压块来与工字盘和出水阀盘产生联动,
打开或关闭出水阀盘,复位弹簧用来使得按压块自动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块与所述第二凹槽槽底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阀杆过孔的第一密
封圈。本改进中的第一密封圈用来保证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水密性,防止漏水。
进一步地,为避免工字盘将出水口堵住,所述阀杆位于下限位置时,工字盘位于所
述出水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下盘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动环的环槽,本改进为了易
于定位动环,使其准确封堵第一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动环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圈。
优选方案二:
本方案与优选方案一的区别在于:本方案中的延时控制机构中的工字盘设置在所述壶
塞上端的第二凹槽中;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工字盘的下方;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工
字盘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之间。
优选方案三:
本方案与优选方案二的相同之处在于:本方案也是将所述工字盘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
中,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工字盘的下方,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工字盘与所述第二凹
槽的槽底之间。本方案与优选方案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案中的所述工字盘与所述按压
块为整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通过在
壶塞上设置一个延时控制机构来实现对水壶自动延时关闭出水口,能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由
于忘记关闭水阀而造成洒水、物品被打湿,人被烫伤等不良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透视图。
图3为图1取下壶盖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透视图。
图6为图1的轴平面剖视图。
图7为图3的轴平面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出水阀盘关闭时壶塞、壶塞内部的延时控制机构等部件的轴平面剖
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在图8的结构基础上向下打开出水阀盘时动环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在图9的结构基础上出水阀盘向上关闭过程中动环的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工字盘和动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取下动环后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出水阀盘关闭时壶塞、壶塞内部的延时控制机构等部
件的轴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出水阀盘关闭时壶塞、壶塞内部的延时控制机构等部
件的轴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能自动关闭出水口的水壶,具有一个壶体1、和壶盖b,该壶体1
的上端设置有壶塞2。壶塞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槽口向下的第一凹槽5,该第一凹槽5的槽壁
上设置有一个横向的出水口15,壶塞2的上端设置有一个槽口向上的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5
内设置有一个用于控制壶体1内水从出水口15流出的延时控制机构,延时控制机构能在出
水口打开后自动延迟回位而关闭出水口15。
如图6至图11所示,延时控制机构包括按压块3、阀杆4、工字盘8和出水阀盘10。出
水阀盘10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形盘,用于开闭所述第一凹槽5下端口。按压块3设置在第二凹
槽6的上端口,阀杆4的上端连接在按压块3下端面的中心位置。阀杆4依次穿过第二凹槽6和
第一凹槽5,且在按压块3与第二凹槽6槽底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工字盘8位于第一凹槽5中
并且位于出水阀盘10的上方,该工字盘8和出水阀盘10通过阀杆4固定连接为一体。该工字
盘8包括上盘体81和下盘体82并且与第一凹槽5的槽壁滑配,在上、下盘体81、82之间设置有
可在摩擦力作用下上下移动的动环9,动环9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圈,动环9的外围与第一
凹槽5的槽壁抵触。下盘体82上设置有第一气孔821和第二气孔822,所述上盘体81上设置有
第三气孔811,上盘体81上第三气孔811的横截面积之和不小于下盘体82上第一气孔821和
第二气孔822的横截面积之和,当工字盘8随阀杆4上下移动时,所述动环9也产生位移,并且
动环9与下盘体82抵触时能将第一气孔821封堵。
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二气孔822位于所述第一气孔821的内侧,所述第三气孔811
位于第二气孔822的上方,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第一气孔821的横截面积之和大于第
二气孔822的横截面积之和,并且第一气孔821的横截面积之和是第一气孔821与第二气孔
822的横截面积之和的70%左右。所述阀杆4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凹槽5与第二凹槽6之间
的阀杆过孔的第一密封圈11。阀杆4位于下限位置时,工字盘8位于所述出水口15的上方。如
图12所示,下盘体82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动环9的环槽14。
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工字盘8安装在第二凹槽
6中,复位弹簧7安装在工字盘8的下方,复位弹簧7位于工字盘8与第二凹槽6的槽底之间。
实施例三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工字盘8与按压块3为整
体结构。
本发明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实施例一中:在平常状态下,出水阀盘10与第一凹槽5的槽口抵触,呈关闭状态,壶体1
内的水无法倒出。当需要倒水时,使用者向下按压按压块3,由于出水阀盘10通过阀杆4与按
压块3连接成一体,所以出水阀盘10会向下移动,打开第一凹槽5的槽口,水可以通过第一凹
槽5和出水口15倒出。在按压的同时,工字盘8能跟随阀杆4在第一凹槽5中下行,下行的过程
中动环9在槽壁给动环9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下靠近上盘体81将第一气孔821打开,壶内的气
体可通过第一气孔821和第二气孔822,再通过第三气孔811进入工字盘8上方储气室51,由
于上盘体81上第三气孔811的横截面积之和不小于下盘体上第一气孔821和第二气孔822的
横截面积之和,气流不会有任何阻滞,出水阀盘10下行后与第一凹槽5的槽口相分离,水可
从出水口15流出;当使用者倒水完毕时,自然放松按压块3,由于复位弹簧7的作用,整个延
时机构都会向上移动,当阀杆4无外力作用时,会向上回位,工字盘8随着阀杆4一起向上移
动,上移的过程中动环9在槽壁的摩擦力作用下抵触下盘体82将第一气孔821封闭,工字盘8
上方的储气室51中的空气通过第三气孔811进入工字盘8后又因仅能通过第二气孔822进入
到工字盘8的下方,因而向下的气流受到阻滞,工字盘8上行过程只能缓慢进行,实现出水阀
盘10逐渐关闭,使得水阀能在按压打开后延时自动关闭。
在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由于工字盘8位于第二凹槽6中,工字盘8与第二凹槽6
的槽底之间的空间的功效等效于实施例一中的储气室51的功效。实施例二的使用方法与实
施例一的使用方法完全一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