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
复方半荷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
(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
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
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
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
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严
重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
位,游走性痛风是指全身关节轮换着疼痛的病症,间歇性全身各处疼痛,其中游走性痛风症
状中关节疼痛主要部位:膝痛、髓痛、肩痛、肘痛、腕与手部疼痛。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游走
性痛风的困扰。造成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年龄、性别、发作部位、症状特征,一般可以
归纳出软组织性、软骨性、骨性和炎症性等原因。任何原因导致的关节炎,一般都能得到缓
解和当时治愈,但是停药病情容易复发,易反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可以治疗
游走性痛风,疗效好,治愈率高,不易反复。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的制备方
法,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充分提取出各中药成分的有效成分,提高制剂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
方半荷风制剂,主要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半荷风80-120份、入山虎40-60份、小
肠风40-60份、下山虎40-60份、过山风40-60份和黄九牛40-6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还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
下原料制成:
鸡骨香8-10份、蝇子草8-10份、走马胎5-7份、小驳骨5-7份、七层楼4-6份、倒扣草
4-6份、丁葵草4-6份、清香藤4-6份、红丝线2-4份和括耙草2-4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
原料制成:半荷风100份、入山虎50份、小肠风50份、下山虎50份、过山风50份、黄九牛50份、
鸡骨香9份、蝇子草9份、走马胎6份、小驳骨6份、七层楼5份、倒扣草5份、丁葵草5份、清香藤5
份、红丝线3份和括耙草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半荷风80-120份、入山虎40-60份、小肠风40-60份、下山虎
40-60份、过山风40-60份和黄九牛40-60份得第一混合物,将其置于多能提取罐中,沸水提
取2次,每次2小时,2次提取的水加入量均为第一混合物重量的8-10倍,合并2次提取得到的
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得第一提取液,将浓缩后干燥得第一粉剂;
步骤二、将第一粉剂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制粒,得复方半荷风制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步
骤二中将第二粉剂与第一粉剂混匀后,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制粒,得复方半荷风
制剂;所述第二粉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A、按重量份称取鸡骨香8-10份、蝇子草8-10份、走马胎5-7份、小驳骨5-7份、
七层楼4-6份、倒扣草4-6份、丁葵草4-6份、清香藤4-6份、红丝线2-4份和括耙草2-4份,混合
得第二混合物,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水,先大火煮沸后文火煎煮3h,过滤得第三过滤液和第
一滤渣;
步骤B、将第一滤渣、红茶菌母液与蒸馏水按照重量比为25:1:400混合,置于发酵
搅拌罐中进行两步发酵,第一步发酵为密闭条件下发酵12h,搅拌速率为60r/min,第二步发
酵为非密闭发酵10h,搅拌速率为180r/min,发酵完成后,过滤后灭菌得第四过滤液;
步骤C、将第三过滤液和第四过滤液混合均匀,经干燥后得第二粉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红茶菌
母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红茶粉碎至100目得红茶粉,取10重量份红茶粉置于茶袋中,将茶
袋置于150-200重量份的沸水中浸泡20min,去除茶袋,加入红砂糖50-60重量份,搅拌至溶
解,灭菌后冷却至30℃,得待接种液体,接种红茶菌菌种后置于30℃下振荡培养发酵40-
48h,即得红茶菌母液;
其中,红茶菌菌种接种量为待接种液体体积的0.3%-0.5%,所述红茶菌菌种由酿
酒酵母:木醋杆菌:乳酸片球菌按2:1:2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的制备方法,上述干燥均
指喷雾干燥,其参数为:进风温度90-100℃,进料流速30-40r/min,风机频率20-50Hz。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半荷风、入山虎、小肠风、下山虎、过山风和黄九牛为主药,多种中草药
配伍,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祛风止痉、通经活络、祛风湿的功效,对于治疗游走性痛风
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其中半荷风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或风湿性关
节炎、骨疼、腰腿痛等病症;入山虎,又名两面针,有活血、散瘀、镇痛、消肿等功效,对坐骨神
经痛有一定疗效;小肠风,别名爬岩香,具有祛风除湿,强腰膝,消肿止痛之效;下山虎,抗炎
止痛有奇效;过山风,一种中药材,消炎、止血、止痛、清热解毒;黄九牛,又名定心藤,可祛风
活络,消肿,解毒,用于风湿性腰腿痛,手足麻痹,跌打损伤等症。
2)本发明以鸡骨香、蝇子草、走马胎、小驳骨、七层楼、倒扣草、丁葵草、清香藤、红
丝线和括耙草为辅药,对主药充分发挥协同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游走性痛风的疗效;
其中,鸡骨香,行气止痛,祛风消肿、舒筋,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痛,胃痛,腹痛,
疝痛,痛经,跌打肿痛;蝇子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痢疾,肠炎,扭挫伤,关节肌肉酸
痛;走马胎,祛风活血,强壮筋骨,散瘀消肿。用于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跌打肿痛;小驳骨,
祛风湿,散瘀血,续筋骨,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七层楼,祛风化痰,解毒散瘀,可治风
湿腰痛、跌打损伤、胃痛、哮喘等;倒扣草,清热、利水、强筋、散血、利小便、清血、消毒,可壮
筋骨、散血、止痛,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丁葵草,祛瘀消肿,调起利湿、清热解毒;清香
藤,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红丝线,清肺止咳,散瘀止血;括耙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本发明的制剂基于传统中药理论,药理明确,各原料相互协同,对治疗游走性痛风
具有良好的效果。与传统治疗痛风的中药相比,本发明的药剂疗效明确,制作容易,服用方
便。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红茶菌对辅料提取残渣再发酵提取,充分发挥了辅料
的药效,提升了主药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
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
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主要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
成:半荷风80g、入山虎40g、小肠风40g、下山虎40g、过山风40g和黄九牛4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主要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
成:半荷风100g、入山虎50g、小肠风50g、下山虎50g、过山风50g和黄九牛50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主要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
成:半荷风120g、入山虎60g、小肠风60g、下山虎60g、过山风60g和黄九牛60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半
荷风80g、入山虎40g、小肠风40g、下山虎40g、过山风40g、黄九牛40g、鸡骨香8g、蝇子草8g、
走马胎5g、小驳骨5g、七层楼4g、倒扣草4g、丁葵草4g、清香藤4g、红丝线2g和括耙草2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半
荷风100g、入山虎50g、小肠风50g、下山虎50g、过山风50g、黄九牛50g、鸡骨香9g、蝇子草9g、
走马胎6g、小驳骨6g、七层楼5g、倒扣草5g、丁葵草5g、清香藤5g、红丝线3g和括耙草3g。
实施例6:
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半
荷风120g、入山虎60g、小肠风60g、下山虎60g、过山风60g、黄九牛60g、鸡骨香10g、蝇子草
10g、走马胎7g、小驳骨7g、七层楼6g、倒扣草6g、丁葵草6g、清香藤6g、红丝线4g和括耙草4g。
实施例7:
在实施例2的配方基础上,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半荷风、入山虎、小肠风、下山虎、过山风和黄九牛得第一混
合物,将其置于多能提取罐中,沸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2次提取的水加入量均为第一混合
物重量的8-10倍,合并2次提取得到的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得第一提取液,将浓缩后干
燥得第一粉剂;
步骤二、将第一粉剂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制粒,共制粒100片,得复方半荷
风制剂。
实施例8:
在实施例5的配方基础上,一种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半荷风、入山虎、小肠风、下山虎、过山风和黄九牛得第一混
合物,将其置于多能提取罐中,沸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2次提取的水加入量均为第一混合
物重量的8-10倍,合并2次提取得到的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得第一提取液,将浓缩后干
燥得第一粉剂;
步骤二、将第一粉剂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制粒,共制粒100片,得复方半荷
风制剂;
还包括在步骤二中将第二粉剂与第一粉剂混匀后,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
制粒,得复方半荷风制剂;所述第二粉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A、按重量份称取鸡骨香、蝇子草、走马胎、小驳骨、七层楼、倒扣草、丁葵草、清
香藤、红丝线和括耙草,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水,先大火煮沸后文火煎
煮3h,过滤得第三过滤液和第一滤渣;
步骤B、将第一滤渣、红茶菌母液与蒸馏水按照重量比为25:1:400混合,置于发酵
搅拌罐中进行两步发酵,第一步发酵为密闭条件下发酵12h,搅拌速率为60r/min,第二步发
酵为非密闭发酵10h,搅拌速率为180r/min,发酵完成后,过滤后灭菌得第四过滤液;
步骤C、将第三过滤液和第四过滤液混合均匀,经干燥后得第二粉剂。
其中,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红茶菌母液的制备
方法如下:将红茶粉碎至100目得红茶粉,取10重量份红茶粉置于茶袋中,将茶袋置于150-
200重量份的沸水中浸泡20min,去除茶袋,加入红砂糖50-60重量份,搅拌至溶解,灭菌后冷
却至30℃,得待接种液体,接种红茶菌菌种后置于30℃下振荡培养发酵40-48h,即得红茶菌
母液;
其中,红茶菌菌种接种量为待接种液体体积的0.3%-0.5%,所述红茶菌菌种由酿
酒酵母:木醋杆菌:乳酸片球菌按2:1:2组成。
其中,治疗游走性痛风瑶药复方半荷风制剂的制备方法,上述干燥均指喷雾干燥,
其参数为:进风温度90-100℃,进料流速30-40r/min,风机频率20-50Hz。
对比例: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复方半荷风制剂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发明人将134例游走性
痛风病患者分成三组,其中,服用本发明的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药剂的病例各50例,其与34
例口服秋水仙碱与别嘌呤醇作为对照,具体结果如下:
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0.5mg/片),首次服用2片,然后每2h服用1片,直至出现恶
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症状缓解时,即停用。一般为4-8mg,症状缓解后改为每天1
片,共服用1周。口服别嘌呤醇,每次0.1g,每天3次。疗程4周。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的实施例7和实施例8制备的复方半荷风制剂每天2颗,分早、
晚温服。疗程4周。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
失,试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
好转或加重。
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组别
人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实施例7
50
33(66%)
12(24%)
5(10%)
90%
实施例8
50
38(76%)
10(20%)
2(4%)
96%
对照组
34
2(5.9%)
18(52.9%)
14(41.2%)
58.8%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复方半荷风制剂,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用药
的对照组,且本发明的药剂经临床验证后,痊愈者停药3个月后病情复发率低于4%,而传统
用药的痊愈者停药3个月后病情复发率高达100%。
具体病例:
李某,42岁,全身游走性疼痛5年病史,疼痛的主要部位在四肢关节处,疼痛时发病
部位红肿,往往呈从上到下游走,如在上肢先在肩部疼,慢慢就会下移,会到肘部,再到腕
部,直至手指关节;下肢也是这样,先如在膝部,几天后会下行到脚踝部,严重时连头皮和脚
底板都疼也很明显。起先服用秋水仙碱治疗,发作期痛风的疗效一般都很显著,在治疗后的
十二小时症状就开始缓解了,36~48小时内完全消失,但是一停药就反复,后期用药频率也
增加,效果变差。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8制备的复方半荷风制剂,早晚各一颗,一个月后,疼
痛消失,停药3个月,无复发。
蔡某,51岁,2年前,痛风急性发作,先是左膝关节疼,五天后转移到左踝关节,然后
又是左膝关节,然后右膝关节,右踝关节,现在又回到左膝关节,左手肘部也疼,右手中指有
一黄豆大痛风石,挂了三次点滴,过后药性过了就疼,一个月来靠英太青止痛。使用本发明
的实施例8制备的药剂1个月后,全身游走性疼痛消失,停药3个月,无复发。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