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149187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77401.7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106359855A

公开日:

2017.02.0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23K10/18(2016.01)I; A23K20/142(2016.01)I; A23K20/174(2016.01)I; A23K20/189(2016.01)I

主分类号:

A23K10/18

申请人:

刘梨魁

发明人:

刘梨魁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产径全昌村聚美工业区E栋5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代理人:

肖婉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精氨酸、维生素、甘洛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淀粉酶、着色剂和水加热混合后,得到饲料添加剂;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饲料添加剂中的营养成分均匀,使用效果好,同时用于制备该添加剂的方法简单、原料易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精氨酸、维
生素、甘洛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淀粉酶、着色剂和水加热混合后,得到饲
料添加剂;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所述精氨酸的用量为2-8重量份,所述维生素的用量2-2.8重量
份,所述甘洛乳杆菌的用量为0.3-0.9重量份,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用量为0.2-0.5重量份,
所述酵母菌的用量为1-1.6重量份,所述乳酸菌的用量为0.8-1.2重量份,所述淀粉酶的用
量为0.05-0.09重量份,所述着色剂的用量为0.2-0.7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所述精氨酸的
用量为4-6重量份,所述维生素的用量2.3-2.6重量份,所述甘洛乳杆菌的用量为0.4-0.6重
量份,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用量为0.3-0.4重量份,所述酵母菌的用量为1.2-1.4重量份,所
述乳酸菌的用量为0.9-1.1重量份,所述淀粉酶的用量为0.06-0.08重量份,所述着色剂的
用量为0.3-0.6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为苜蓿粉、黄玉米粉和万
寿菊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温度为45-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时间为5-10min。
6.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由权利要求1-5中任意
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说明书

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特别涉及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补充畜禽营养,防止饲料品质下降,提高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
用率,保持并增进健康,促进生长等而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的营养或非营养
成分。饲料添加剂是配合饲料的核心,其质与量直接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普通的饲料添加
剂中的营养成分不均匀,使用效果差。

因此,提供一种营养成分均匀,使用效果好的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是
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
普通的饲料添加剂中的营养成分不均匀,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
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精氨酸、维生素、甘洛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
菌、淀粉酶、着色剂和水加热混合后,得到饲料添加剂;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所述精氨酸的用量为2-8重量份,所述维生素的用量2-2.8重量
份,所述甘洛乳杆菌的用量为0.3-0.9重量份,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用量为0.2-0.5重量份,
所述酵母菌的用量为1-1.6重量份,所述乳酸菌的用量为0.8-1.2重量份,所述淀粉酶的用
量为0.05-0.09重量份,所述着色剂的用量为0.2-0.7重量份。

优选的,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所述精氨酸的用量为4-6重量份,所述维生素的用
量2.3-2.6重量份,所述甘洛乳杆菌的用量为0.4-0.6重量份,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用量为
0.3-0.4重量份,所述酵母菌的用量为1.2-1.4重量份,所述乳酸菌的用量为0.9-1.1重量
份,所述淀粉酶的用量为0.06-0.08重量份,所述着色剂的用量为0.3-0.6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着色剂为苜蓿粉、黄玉米粉和万寿菊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加热温度为45-55℃。

优选的,所述加热时间为5-10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其中,所述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由上述的
制备方法制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
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精氨酸、维生素、甘洛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
菌、淀粉酶、着色剂和水加热混合后,得到饲料添加剂;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
得的饲料添加剂中的营养成分均匀,使用效果好,同时用于制备该添加剂的方法简单、原料
易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4g精氨酸、2.3g维生素、0.4g甘洛乳杆菌、0.3g地衣芽孢杆菌、1.2g酵母菌、0.9g乳酸
菌、0.06g淀粉酶、0.3g着色剂和100g水加热(加热温度为45℃,加热时间为5min)混合后,得
到饲料添加剂。


实施例2

将6g精氨酸、2.6g维生素、0.6g甘洛乳杆菌、0.4g地衣芽孢杆菌、1.4g酵母菌、1.1g乳酸
菌、0.08g淀粉酶、0.6g着色剂和100g水加热(加热温度为55℃,加热时间为10min)混合后,
得到饲料添加剂。


实施例3

将5g精氨酸、2.5g维生素、0.5g甘洛乳杆菌、0.35g地衣芽孢杆菌、1.3g酵母菌、1g乳酸
菌、0.07g淀粉酶、0.4g着色剂和100g水加热(加热温度为50℃,加热时间为8min)混合后,得
到饲料添加剂。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相对于100g的水,所述精氨酸的用量为2g,所
述维生素的用量2g,所述甘洛乳杆菌的用量为0.3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用量为0.2g,所述
酵母菌的用量为1g,所述乳酸菌的用量为0.8g,所述淀粉酶的用量为0.05g,所述着色剂的
用量为0.2g。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相对于100g的水,所述精氨酸的用量为8g,所
述维生素的用量2.8g,所述甘洛乳杆菌的用量为0.9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用量为0.5g,所
述酵母菌的用量为1.6g,所述乳酸菌的用量为1.2g,所述淀粉酶的用量为0.09g,所述着色
剂的用量为0.7g。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相对于100g的水,所述精氨酸的用量为1g,所
述维生素的用量1g,所述甘洛乳杆菌的用量为0.2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用量为0.1g,所述
酵母菌的用量为0.8g,所述乳酸菌的用量为0.6g,所述淀粉酶的用量为0.04g,所述着色剂
的用量为0.1g。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相对于100g的水,所述精氨酸的用量为10g,
所述维生素的用量3g,所述甘洛乳杆菌的用量为1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用量为0.7g,所述
酵母菌的用量为1.8g,所述乳酸菌的用量为1.6g,所述淀粉酶的用量为0.12g,所述着色剂
的用量为0.9g。


测试例1

将制得的添加剂加入测试饲料中,对家禽进行喂养,1个月后观察家禽的生长状况。

表1

实施例编号
家禽生长状况
实施例1
生长良好
实施例2
生长良好
实施例3
生长良好
实施例4
生长良好
实施例5
生长良好
对比例1
生长较差
对比例2
生长较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精氨
酸、维生素、甘洛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淀粉酶、着色剂和水加热混合后,
得到饲料添加剂;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饲料添加剂中的营养成分均匀,
使用效果好,同时用于制备该添加剂的方法简单、原料易得。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精氨酸、维生素、甘洛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淀粉酶、着色剂和水加热混合后,得到饲料添加剂;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饲料添加剂中的营养成分均匀,使用效果好,同时用于制备该添加剂的方法简单、原料易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