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保健药品,特别是予防和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吸纳剂和吸纳剂器具。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制剂有片剂、胶囊剂、冲剂、口服液、注射剂。最近,有人发明了一种不吃药、不打针,闻药味能除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咳喘闻剂”(中国湖南省药政局批准(1992)24-006号),它是由麻黄、丁香、藿香等四十多味药物组成,系统中草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咳喘疾病效果好。但是,该药组分太多,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该闻剂是以香袋形式包装,香气不集中、易散发、有效利用率低,使用时间短。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各种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独特疗效,而且组分简单、药物香气集中、药效快、疗效高、有效期长、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的吸纳剂和吸纳剂器具。
本发明的吸纳剂是药物以气体分子形式,通过鼻孔吸入,直达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毛细血管网,药物接触面积大,药效快,能获得理想的疗效。大家熟知的碘,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能杀死细菌和芽胞,也能杀灭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虫。常配成酊剂、用于皮肤消毒;甘油制剂用于咽炎、滤泡性扁桃体炎、齿龈炎、冠周炎等;也可用于饮水消毒,杀死水中细菌及阿米巴原虫。口服小剂量碘,可以防治由于缺碘引起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剂量碘可阻碍甲状腺素释放入血,而发挥抗甲状腺作用,是《实用药物手册》第917页。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对儿童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有智力元素的美称,是湖南《文萃》93年4月8日报道。可见碘对人体的作用不小。碘是紫黑色具有光泽的固体、在常温常压亦易挥发、生成紫色蒸气(升华),并具有较大蒸气压。本发明的吸纳剂,其实质性的特点,就是以碘升华的碘蒸气为吸纳剂,或者以碘蒸气为主要成分,同时和与碘不起化学反应、并具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草药配制并用而成,在配制时,碘与中草药不能混和,使用时应分别置于不同容器中,其组分含量(重量克)如下:
固态碘:0.2-1
中草药:紫苏:2-4,荆芥:2-4,防风:2-4,薄荷:2-4,细辛:1-2。
最佳配方为:碘:1,紫苏:4,荆芥:4,防风:4,薄荷:4,细辛:2。
该吸纳剂挥发出来的具有特殊芳香性气体,它通过人们的呼吸道被吸入起局部作用、或经肺部吸收后起全身作用。人的呼吸器官由口、鼻、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组成。肺泡为主要吸收收部位。人体肺泡内毛细血管总表面积约达100m2,是《中成药学》第383页。这样大地呼吸表面,正是肺吸收性好的一个重要因素;肺的血液循环量也是最大的,自心脏输出的血液几乎全通过肺,因而构成了药物经肺部吸收速效性的特点。另外从药效对剂型的影响来看,不同给药途径、吸收速度的高低,一般可按下列顺序排列:静脉>吸入>肌内>皮下>直肠或舌下>口服>皮肤。见《中成药学》第38页。可见,通过从呼吸道吸入吸纳剂药物的最大特点,就是药效快、生物利用度高。
从上百例临床试验,其结果证明,直接以碘蒸气体为吸纳剂,定量或非定量吸入,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能发挥抗菌、消炎、抗病毒、镇咳、祛痰、解热作用,其效果显著,疗效可达95%以上。同时对人体无副作用,若在吸纳剂中配上具有与碘不起化学反应,而且均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五味中草药,即紫苏、荆芥、薄荷、防风、细辛。它不但使吸纳剂气味浓郁芳香,而且性味由辛温和辛凉搭配、效果更佳。它具有散风祛寒、发汗解表、散风热、理气宽胸之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风热、头痛发热,鼻塞、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慢性气管炎,以及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肺炎特别有效。
现结合附图对吸纳剂器具详细叙述如下:
附图:为吸纳剂器具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吸纳剂器具,它是由内瓶1,外瓶2、内塞3、外盖4、内罩5、密封垫6组成。内瓶1全封闭装在外瓶2之中。外瓶2的上部为锥形体,它的下部与内瓶1的下部紧密配装,它的上部与内瓶1之间形成一个腔体,这个腔体也可为锥体腔,在腔体中装有五味中草药为B药,在内瓶1中装有碘为A药。内瓶1的瓶口上设有一只内塞3。在外瓶2的口内部安装有一只内罩5,其瓶口外螺纹连接有一个外盖4。内外瓶(1、2)的瓶体还可以设计成圆柱体,或者扁平体,或者为六方体。内瓶1最好是玻璃瓶、外瓶2为塑料瓶,使用轻巧方便。
装配时,首先将A药装入内瓶1之中,同时塞上内塞3,然后把内瓶1装入外瓶2之中,让内外两瓶下部相吻合,再在两瓶上部锥腔之中装入B药,在外瓶2口部罩上内罩5、最后拧紧外盖4。当需要使使用时,首先拧开外盖4,取出内罩5,打开内塞3,再罩上内罩5,此时,人们即可通过内罩5顶部孔,定量或非定量地吸入吸纳剂的药物A和B的混合气体。用后必须注意好内塞3,塞紧内瓶1,罩上内罩5,拧紧外盖4。
本发明的吸纳剂器具,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药物倒不出,使用安全、是人们理想的吸纳剂器具。它广泛适用于医疗卫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家庭,出差旅游者,特别适用于缺医少药的边远山区和城乡居民,既经济又实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保健药品及其该药品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