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贮发酵饲料的工厂化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养殖业的饲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植物秸秆或栽培过
食用菌的袋料(俗称“菌糠”)进行工厂化生产发酵饲料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或稻、麦等谷物收获后的秸秆,以及栽培过食用菌的袋料,均含有大量纤维
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乃至一些蛋白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经微生物发酵后,可转化为易被动
物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生产黄贮发酵饲料,在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
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畜、禽抗病力,从而增加了养殖业的综合效益。
以植物性基质为主要原料,接种微生物菌剂制备发酵饲料,已有不少先例。但在发
酵工艺上,多采用手工堆积发酵,用人多,机械化程度不高,当发酵温度达到60-65℃时,还
需要翻倒物料,发酵质量不稳定,不适合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虽有个别专利技术采用发酵
床发酵,并提高了机械化程度,但在工艺上与本发明仍有诸多实质性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营养成分转化
率高,减少染菌机会的黄贮发酵饲料的工厂化生产方法。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原料预处理:
(1)、主料选择未发霉、无污染、含水量在30%以下的植物秸秆,如玉米秸秆,在揉丝机内
揉搓成2-4mm的丝状形态;或选择自然干燥的无霉菌的食用菌袋料用粉碎机粉碎至50目;主
料占物料总重量的50-60%;
(2)、辅料选择玉米皮或/和玉米粉、豆粕、饲用糖蜜,玉米皮和豆粕在粉碎机内粉碎;玉
米皮或/和玉米粉占物料总重量的25-35%,豆粕占物料总重量的5-15%,饲用糖蜜占物料总
重量5-10%;玉米皮和玉米粉的比例不限,可为任意比例;
(3)、经过处理的主料用铲车加入主料配料斗,玉米皮或/和玉米粉、豆粕加入到辅料配
料斗,经过计量后将它们合并入储料斗;
(4)、储料斗中的物料经由传输机送进混合搅拌机,再加入占物料总重量5-10%的饲用
糖蜜,在搅拌机内混合均匀,同时用雾化喷水装置调节物料含水量至30-40%。
灭活与熟化:
经过预处理的原料由传输机送至蒸料机,通入125℃高温水蒸气,使料内温度≥85℃,
在杀灭原料中的杂菌及虫卵等生物的同时,使物料熟化。
经灭活和熟化处理的物料由传输机送至接种机,途中用多台风机使物料迅速冷却
至≤45℃,为接种做准备。
菌液配制:
商品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种在装有液态综合培养基的菌种瓶内30℃
静置活化72小时,再转入30℃的发酵罐中扩大培养72小时,制得饲料发酵剂;综合培养基组
成:所述原料占综合培养基总重量的百分比为:葡萄糖2%,可溶性淀粉1%,蛋白胨0.5%,磷酸
氢二钾0.2%,硫酸镁0.05%,氯化钠0.1%,硫酸亚铁10ppm,酵母膏0.3%,其余为水,PH自然。
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种的有效活菌总数之比为5∶3∶2;
将上述饲料发酵剂按1∶50-100的比例用清水稀释,静置活化24小时;另加入物料总重
量5-10%的糖蜜、0.5-1.0%的尿素、0.1-0.3%的磷酸二氢钾和0.05-0.25%的复合B族维生素,
以补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营养;该菌液计量后经管道输送至接种机。
接种:
菌液在接种机内通过雾化喷洒装置均匀喷洒到物料表面,每100公斤物料喷菌液5-10
公斤,同时在搅拌装置作用下快速与物料充分混合,完成接种操作;
打包(装袋):
秸秆原料接种后由传输机送至打包机打包密封;食用菌袋料接种后由传输机送至装袋
机,装袋后用封口机密封袋口;
发酵:
接种后的料包或料袋用小车或叉车送至恒温发酵室,料袋用机器码垛,室内温度保持
在30±2℃,发酵周期为10-20天。
发酵完成后,经过质量检验,合格产品入库或即时转入物流。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机械化程度高,用人少,效率高,适合工厂化、规模化生产;
2.各工序技术条件可控,精准,利于提高生产成功率和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
3.原料灭活与熟化工艺,使后续发酵过程少受杂菌及虫卵干扰,原料也较易发酵分解,
营养成分转化率高。
4.原料打包或装袋发酵省去了堆积发酵的物料翻倒操作,发酵成熟后也不再干
燥、粉碎、重新包装,既简化了工艺,又减少了染菌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产品中的有效菌数
和营养成分不受损失,且微生物的活性较高,进入动物肠道后可迅速发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原料预处理:
(1)、主料选择未发霉、无污染、含水量在30%以下的植物秸秆,如玉米秸秆,在揉丝机内
揉搓成2-4mm的丝状形态;或选择自然干燥的无霉菌的食用菌袋料用粉碎机粉碎至50目;主
料占物料总重量的50-60%;
(2)、辅料选择玉米皮或/和玉米粉、豆粕、饲用糖蜜,玉米皮和豆粕在粉碎机内粉碎;玉
米皮或/和玉米粉占物料总重量的25-35%,豆粕占物料总重量的5-15%,饲用糖蜜占物料总
重量5-10%;玉米皮和玉米粉的比例不限;
(3)、经过处理的主料用铲车加入主料配料斗,玉米皮或/和玉米粉、豆粕加入到辅料配
料斗,经过计量后将它们合并加入储料斗;
(4)、储料斗中的物料经由传输机送进混合搅拌机,再加入占物料总重量5-10%的饲用
糖蜜,在搅拌机内混合均匀,同时用雾化喷水装置调节物料含水量至30-40%。
灭活与熟化:
经过预处理的原料由传输机送至蒸料机,通入125℃高温水蒸气,使料内温度≥85℃,
在杀灭原料中的杂菌及虫卵等生物的同时,使物料熟化。
经灭活和熟化处理的物料由传输机送至接种机,途中用多台风机使物料迅速冷却
至≤45℃,为接种做准备。
菌液配制:
商品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种在装有液态综合培养基的菌种瓶内30℃
静置活化72小时,再转入30℃发酵罐扩大培养72小时,制得饲料发酵剂。综合培养基组成:
所述原料占培养基总重量的百分比为:葡萄糖2%,可溶性淀粉1%,蛋白胨0.5%,磷酸氢二钾
0.2%,硫酸镁0.05%,氯化钠0.1%,硫酸亚铁10ppm,酵母膏0.3%,其余为水,PH自然。
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种的有效活菌总数之比为5∶3∶2;
将上述饲料发酵剂按1∶50-100的比例用清水稀释,静置活化24小时;另加入物料总重
量5-10%的糖蜜、0.5-1.0%的尿素、0.1-0.3%的磷酸二氢钾和0.05-0.25%的复合B族维生素,
以补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营养。该菌液计量后经管道输送至接种机。
接种:
菌液在接种机内通过雾化喷洒装置均匀喷洒到物料表面,每100公斤物料喷菌液5-10
公斤,同时在搅拌装置作用下快速与物料充分混合,完成接种操作。
打包(装袋):
秸秆原料接种后由传输机送至打包机打包密封;食用菌袋料接种后由传输机送至装袋
机,装袋后用封口机密封袋口。
发酵:
接种后的料包或料袋用小车或叉车送至恒温发酵室,料袋用机器码垛,室内温度保持
在30±2℃,发酵周期为10-20天。
发酵完成后,经过质量检验,合格产品入库或即时转入物流。
实施例1,
原料预处理:
(1)、主料选择未发霉、无污染、含水量在30%以下的玉米秸秆,在揉丝机内揉搓成2mm的
丝状形态;玉米秸秆占物料总重量的50%,
(2)、辅料选择玉米皮、玉米粉、豆粕、饲用糖蜜,玉米皮和豆粕在粉碎机内粉碎;玉米皮
占物料总重量的15%,玉米皮占物料总重量的20%,豆粕占物料总重量的8%;饲用糖蜜占物料
总重量的7%;
(3)、经过处理的玉米秸秆、玉米皮、玉米粉、豆粕分别用铲车加入各自配料斗,经过计
量后合并入储料斗;
(4)、储料斗中的物料经由传输机送进混合搅拌机,再加入饲用糖蜜,在搅拌机内混合
均匀,同时用雾化喷水装置调节物料含水量至30%。
灭活与熟化:
经过预处理的原料由传输机送至蒸料机,通入125℃高温水蒸气,使料内温度≥85℃,
在杀灭原料中的杂菌及虫卵等生物的同时,使物料熟化。
经灭活和熟化处理的物料由传输机送至接种机,途中用多台风机使物料迅速冷却
至≤45℃,为接种做准备。
菌液配制:
商品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种在装有液态综合培养基的菌种瓶内30℃
静置活化72小时,再转入30℃发酵罐扩大培养72小时,制得饲料发酵剂。综合培养基组成:
所述原料占培养基总重量的百分比为:葡萄糖2%,可溶性淀粉1%,蛋白胨0.5%,磷酸氢二钾
0.2%,硫酸镁0.05%,氯化钠0.1%,硫酸亚铁10ppm,酵母膏0.3%,其余为水,PH自然。
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种的有效活菌总数之比为5∶3∶2;
将上述饲料发酵剂按1∶50的比例用清水稀释,静置活化24小时;另加入物料总重量5%
的糖蜜、0.5%的尿素、0.1%的磷酸二氢钾和0.05%的复合B族维生素,以补充发酵过程中微生
物生长繁殖所需营养。该菌液计量后经管道输送至接种机。
接种:
菌液在接种机内通过雾化喷洒装置均匀喷洒到物料表面,每100公斤物料喷菌液5公
斤,同时在搅拌装置作用下快速与物料充分混合,完成接种操作。
打包(装袋):
物料接种后由传输机送至打包机打包密封。
发酵:
接种后的料包用小车或叉车送至恒温发酵室,室内温度保持在30±2℃,发酵周期为
10-20天。
发酵完成后,经过质量检验,合格产品入库或即时转入物流。
实施例2,
原料预处理:
(1)、主料选择自然干燥的无霉菌的食用菌袋料用粉碎机粉碎至50目;
(2)、辅料选择玉米粉、豆粕、饲用糖蜜,豆粕在粉碎机内粉碎;
(3)、经过处理的食用菌袋料、玉米粉、豆粕分别用铲车加入各自配料斗,经过计量后合
并入储料斗,其中食用菌袋料占物料总重量的60%,玉米粉占物料总重量的25%,豆粕占物料
总重量的5%。
(4)、储料斗中的物料经由传输机送进混合搅拌机,再加入占物料总重量10%的饲
用糖蜜,在搅拌机内混合均匀,同时用雾化喷水装置调节物料含水量至35%。
灭活与熟化:
经过预处理的原料由传输机送至蒸料机,通入125℃高温水蒸气,使料内温度≥85℃,
在杀灭原料中的杂菌及虫卵等生物的同时,使物料熟化。
经灭活和熟化处理的物料由传输机送至接种机,途中用多台风机使物料迅速冷却
至≤45℃,为接种做准备。
菌液配制:
商品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种在装有液态综合培养基的菌种瓶内30℃
静置活化72小时,再转入30℃发酵罐扩大培养72小时,制得饲料发酵剂。综合培养基组成:
所述原料占培养基总重量的百分比为:葡萄糖2%,可溶性淀粉1%,蛋白胨0.5%,磷酸氢二钾
0.2%,硫酸镁0.05%,氯化钠0.1%,硫酸亚铁10ppm,酵母膏0.3%,其余为水,PH自然。
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种的有效活菌总数之比为5∶3∶2;
将上述饲料发酵剂按1∶75的比例用清水稀释,静置活化24小时;另加入物料总重量8%
的糖蜜、0.8%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和0.18%的复合B族维生素,以补充发酵过程中微生
物生长繁殖所需营养。该菌液计量后经管道输送至接种机。
接种:
菌液在接种机内通过雾化喷洒装置均匀喷洒到物料表面,每100公斤物料喷菌液8公
斤,同时在搅拌装置作用下快速与物料充分混合,完成接种操作。
打包(装袋):
食用菌袋料接种后由传输机送至装袋机,装袋后用封口机密封袋口。
发酵:
接种后的料袋用小车或叉车送至恒温发酵室,料袋用机器码垛,室内温度保持在30±2
℃,发酵周期为10-20天。
发酵完成后,经过质量检验,合格产品入库或即时转入物流。
实施例3,
原料预处理:
(1)、主料选择未发霉、无污染、含水量在30%以下的玉米秸秆,在揉丝机内揉搓成4mm的
丝状形态;
(2)、辅料选择玉米皮、豆粕、饲用糖蜜,玉米皮和豆粕在粉碎机内粉碎;
(3)、经过处理的玉米秸秆、玉米皮、豆粕分别用铲车加入各自配料斗,经过计量后合并
入储料斗,其中玉米秸秆占物料总重量的53%,玉米皮占物料总重量的27%,豆粕占物料总重
量的15%。
(4)、储料斗中的物料经由传输机送进混合搅拌机,再加入占物料总重量5%的饲用
糖蜜,在搅拌机内混合均匀,同时用雾化喷水装置调节物料含水量至40%。
灭活与熟化:
经过预处理的原料由传输机送至蒸料机,通入125℃高温水蒸气,使料内温度≥85℃,
在杀灭原料中的杂菌及虫卵等生物的同时,使物料熟化。
经灭活和熟化处理的物料由传输机送至接种机,途中用多台风机使物料迅速冷却
至≤45℃,为接种做准备。
菌液配制:
商品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种在装有液态综合培养基的菌种瓶内30℃
静置活化72小时,再转入30℃发酵罐扩大培养72小时,制得饲料发酵剂。综合培养基组成:
所述原料占培养基总重量的百分比为:葡萄糖2%,可溶性淀粉1%,蛋白胨0.5%,磷酸氢二钾
0.2%,硫酸镁0.05%,氯化钠0.1%,硫酸亚铁10ppm,酵母膏0.3%,其余为水,PH自然。
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种的有效活菌总数之比为5∶3∶2;
将上述饲料发酵剂按1∶100的比例用清水稀释,静置活化24小时;另加入物料总重量
10%的糖蜜、1.0%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和0.25%的复合B族维生素,以补充发酵过程中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营养。该菌液计量后经管道输送至接种机。
接种:
菌液在接种机内通过雾化喷洒装置均匀喷洒到物料表面,每100公斤物料喷菌液10公
斤,同时在搅拌装置作用下快速与物料充分混合,完成接种操作。
打包(装袋):
秸秆原料接种后由传输机送至打包机打包密封。
发酵:
接种后的料包用小车或叉车送至恒温发酵室,室内温度保持在30±2℃,发酵周期为
10-20天。
发酵完成后,经过质量检验,合格产品入库或即时转入物流。
本发明所属技术历经多年试验发展,其产品在养殖实践中得到广泛验证,取得了
畜、禽“肠净、血净、舍净”的“三净”生态养殖效果,节约了粮食,弃用了抗生素,改善了畜、禽
产品品质,获得了养殖企业、畜牧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赞誉,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