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散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51431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5950.7

申请日:

1994.09.06

公开号:

CN1110588A

公开日:

1995.10.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5.10.2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20; A61K9/16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20; A61K9/16

申请人:

包潘良; 包潘晓

发明人:

包潘良; 包潘晓

地址:

310011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墅北路2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张法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肝散及其生产方法。它是取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莲子115~230g,黄连160~350g,大枣230~460g,绿豆160~350g,以任意次序混匀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0.5~2小时,合并煎液,静止,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在20℃时为1.18~1.20的稠浸膏,加入80~100目生晒参粉230~460g和莲子粉115~230g及辅料制软材,烘干,粉碎成颗粒,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本发明的优点:中药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方法简单。临床表明HBsAg阴转率为31.7%,HBeAg阴转率为70%,抗HBc-IgM阴转率为80.4%,HBV-DNA阴转率为72.5%,抗HBs阴转率为10.9%。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乙肝散,其特征在于其成份包括: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生晒参230~460g,莲子230~46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一种乙肝散,其特征在于其成份包括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生晒参230~460g,莲子230~460g,黄连160~350g,大枣230~460g,绿豆160~350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乙肝散,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成份为龙胆草300~350g,制大黄200~250g,当归300~350g,生晒参300~350g,莲子400~450g,黄连300~350g,大枣350~400g,绿豆300~350g。 4、一种生产上述乙肝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莲子115~230g以任意次序混匀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0.5~2小时,合并煎液,静止,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在20℃时为
2: 18~1.20的稠浸膏,加入80~100目生晒参粉230~460g和莲子粉115~230g及辅料制软材,烘干,粉碎成颗粒,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一种生产上述乙肝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莲子115~230g,黄连160~350g,大枣230~460g,绿豆160~350g以任意次序混匀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0.5~2小时,合并煎液,静止,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在20℃时为1.18~1.20的稠浸膏,加入80~100目生晒参粉230~460g和莲子粉115~230g及辅料制软材,烘干,粉碎成颗粒,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6、根据权利要求书4或5所述的一种生产上述乙肝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龙胆草300~350g,制大黄200~250g,当归300~350g,莲子200~225g,黄连300~350g,大枣350~400g,绿豆300~350g以任意次序混匀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0.5~2小时,合并煎液,静止,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在20℃时为1.18~1.20的稠浸膏,加入80~100目生晒参粉300~450g和莲子粉200~225g及辅料制软材,烘干,粉碎成颗粒,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7、一种生产上述乙肝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莲子230~460g,生晒参230~460g混和粉碎,过80~100目筛混匀,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8、根据权利要求书7所述的一种生产上述乙肝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莲子230~460g,黄连160~350g,生晒参230~460g,绿豆160~350g混合粉碎成粗粉后,大枣230~460g去核加入一起烘干,粉碎过80~100目筛混匀,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9、根据权利要求书7或8所述的一种生产上述乙肝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龙胆草300~350g,制大黄200~250g,当归300~350g,莲子400~450g,黄连300~350g,生晒参300~350g,绿豆300~350g混合粉碎成粗粉后,大枣350~400g去核加入一起烘干,粉碎过80~100目筛,混匀,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10、根据权利要求书4或5所述的一种生产上述乙肝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药各自单独用沸水提取浓缩,再以任意次序混匀,同前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所说的辅料为淀粉,糊精,硬脂酸镁。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乙肝散及其生产方法。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传染病之一,据Sherlock估计,全世界约有2.7亿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其中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约1.68亿,占70%。我国HBV感染者占全国人口的10%左右,其中南方为13~15%,北方为4~5%。因此,如何防治乙肝已成为我国医学界最为迫切的问题。

    西医认为乙肝是由于机体免疫应答引起的损伤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所致,难以治愈。目前,国内外西医界主要采用抗病毒药及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药物为主的治疗手段。最新的疗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大剂量α-干扰素疗法;(2)阿昔洛韦疗法;(3)阿糖腺苷疗法;(4)白细胞介素卫疗法;(5)胸腺素疗法;(6)经白细胞介素Ⅱ激活自然杀伤细胞(LAK)回输疗法。以上几种药物的应用虽然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停药后易“反跳”且付作用较多,费用昂贵,在国内难以推广应用。

    中医药治疗乙肝虽然仍属探索阶段,但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综观近几年来各地发表的中医药治疗乙肝的治则,大多数学者认为乙肝是湿热疫毒蕴结不解,肝郁脾湿,气滞血瘀所致,故当今国内中医治疗乙肝原则均以清热解毒,补气健脾,祛湿,活血化瘀为主,均取得一定疗效。但有许多由于临床研究设计欠严谨,忽视了严格的随机对照观察,这就影响了药物疗效的正确评价,可信度较差,故在现代医学技术应用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热解毒,补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以及提高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的乙肝散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列措施:乙肝散的成份为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生晒参230~460g,莲子230~460g。

    其生产方法为:取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莲子115~230g以任意次序混匀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0.5~2小时,合并煎液,静止,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在20℃时为1.18~1.20的稠浸膏,加入80~100目生晒参粉230~460g和莲子粉115~230g及辅料制软材,烘干,粉碎成颗粒,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或者取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莲子230~460g,生晒参230~460g混和粉碎,过80~100目筛混匀,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本发明的优点:中药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方法简单,乙肝散有较强的清热解毒、补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以及提高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表明:HBsAg阴转率为31.7%,HBeAg阴转率为70%,抗HBc-IgM阴转率为80.4%,HBV-DNA阴转率为72.5%,抗HBs阴转率为10.9%,结果表明乙肝散有很强抑制病毒复制及清除病毒效果。

    乙肝散成份为: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生晒参230~460g,莲子230~460g,黄连160~350g,大枣230~460g,绿豆160~350g。

    或者为:龙胆草300~350g,制大黄200~250g,当归300~350g,生晒参300~350g,莲子400~450g,黄连300~350g,大枣350~400g,绿豆300~350g。

    乙肝散的生产方法为:取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莲子115~230g,黄连160~350g,大枣230~460g,~460g,绿豆160~350g以任意次序混匀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0.5~2小时,合并煎液,静止,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在20℃时为1.18~1.20的稠浸膏,加入80~100目生晒参粉230~460g和莲子粉115~230g及辅料制软材,烘干,粉碎成颗粒,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或者为:龙胆草300~350g,制大黄200~250g,当归300~350g,莲子200~225g,黄连300~350g,大枣350~400g,绿豆300~350g以任意次序混匀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0.5~2小时,合并煎液,静止,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在20℃时为1.18~1.20的稠浸膏,加入80~100目生晒参粉300~450g和莲子粉200~225g及辅料制软材,烘干,粉碎成颗粒,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上述生产方法中,中药各自单独用沸水提取浓缩,再以任意次序混匀,同前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所说的辅料为淀粉,糊精,硬脂酸镁。

    另一种生产方法为:取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莲子230~460g,黄连160~350g,生晒参230~460g,绿豆160~350g混合粉碎成粗粉后,大枣230~460g去核加入一起烘干,粉碎过80~100目筛混匀,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或者为:取龙胆草300~350g,制大黄200~250g,当归300~350g,莲子400~450g,黄连300~350g,生晒参300~350g,绿豆300~350g混合粉碎成粗粉后,大枣350~400g去核加入一起烘干,粉碎过80~100目筛,混匀,灌装0~1号硬胶囊,压片,包衣,凉干,分别制成散剂,胶囊或片剂。

    上述龙胆草、制大黄、当归、莲子、黄连、生晒参、绿豆、大枣,收载于199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肝炎病多表现为肝郁脾虚、湿热黄疸。肝郁脾虚为本,湿热黄疸为标。治疗应标本兼顾,祛邪与补虚并行方能达到效果。脾不健运则腹胀、便溏、泄泻,水湿潴留而成湿热黄疸;肝气郁结则胸胁胀满,并影响脾胃运化和胆汁排泄而加重上述症状。本方以疏肝健脾为主,兼顾清热利湿。湿热之邪急祛,故以龙胆草清泻肝胆之火,辅以大黄达到清利湿热效果,使用黄连加强龙胆草清热泻火作用;肝脾之虚当补,故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当归养血柔肝,脾气健运,肝气疏达则湿热之邪不易侵淫。当归、大黄兼有活血化瘀作用。莲子健脾利湿,固涩精气,以加强脾胃运化功能,绿豆清热解毒而不伤脾胃,共同扶作,以充分发挥清热解毒、疏肝健脾、利湿退黄之作用,而达到有效治愈肝炎之目的。

    应用实例:

    取龙胆草300g,制大黄250g,当归300g,莲子200g,黄连250g,大枣350g,绿豆350g以任意次序混匀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静止,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在20℃时为1.18~1.20的稠浸膏(浸膏收得率为15%),加入80目生晒参粉300g和莲子粉200g及适量淀粉,糊精,硬脂酸镁制软材,烘干,粉碎成颗粒,压片(片芯重0.35g),包衣,凉干,即可得。

    服用方法为:内服,每次4片,每日3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时忌茶、酒及油腻等物。

乙肝散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乙肝散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乙肝散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肝散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肝散及其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肝散及其生产方法。它是取龙胆草160350g,制大黄160460g,当归230460g,莲子115230g,黄连160350g,大枣230460g,绿豆160350g,以任意次序混匀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0.52小时,合并煎液,静止,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在20时为1.181.20的稠浸膏,加入80100目生晒参粉230460g和莲子粉115230g及辅料制软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