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具盒.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7191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7191A21申请号201310128558322申请日20130415B25H3/0220060171申请人施江东地址中国台湾台中市72发明人施江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代理人刘祖芬54发明名称工具盒57摘要本发明工具盒包括有一个第一本体、一个第二本体与一个架体,该第二本体枢设于该第一本体并选择性地相对该第一本体滑移与定位,该架体枢设于该第二本体并选择性地相对该第二本体滑移与定位,令该工具盒能够于数个位置之间变换而改变使用型态以置放工具或是工具头,本发明携带方便,并且其内设。
2、的架体能够提供良好合适的置放区域,使得体积小的工具或是工具头都能置放不容易丢失。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7191ACN104097191A1/2页21一种工具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个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具有一个封闭部、一个开放部、一个底部、一个顶部、两个侧部与一个容室,该第一本体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封闭部相异两端,该第一本体的两个侧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封闭部相异两端,所述第一本体侧部的相异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本体的底部与顶部,该第一本体的容室。
3、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底部、该第一本体的顶部与该第一本体的两侧部之间并能够容置工具或是工具头,该第一本体包括两个勾部与两个导槽,所述勾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侧部的一个端面并邻近于该第一本体的底部,所述导槽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侧部;以及一个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具有一个封闭部、一个开放部、一个底部、一个顶部、两个侧部与一个容室,该第二本体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封闭部相异两端,该第二本体的两侧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封闭部相异两端,所述第二本体侧部的相异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本体的底部与顶部,该第二本体的容室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底部、该第二本体的顶部与该第二本体的两侧部之间并能够容置工具或是工具头。
4、,该第二本体包括两个枢接部与两个导轨,所述枢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本体侧部并选择性地卡掣于所述第一本体勾部,所述导轨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二本体侧部并选择性地卡掣于该第一本体的所述导槽;所述枢接部卡掣于所述勾部,使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能够互相枢转;所述枢接部脱离所述勾部后,使该第一本体的所述导槽卡掣于该第二本体的所述导轨,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能够互相滑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部包括一个开口与一个容槽,该开口与该容槽相连通,所述枢接部包括一个卡掣段,所述卡掣段选择性地卡掣于所述容槽并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脱离所述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侧部的端面分。
5、别形成数个第一定位沟,所述卡掣段能够卡掣于该第一本体所述侧部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沟,令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互相定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具有一个宽度,所述卡掣段具有一个第一长度与一个第二长度,该第一长度与该第二长度分别沿一个第一方向与一个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垂直,该第一长度大于该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小于该宽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具有一个宽度,所述卡掣段具有一个第一长度与一个第二长度,该第一长度与该第二长度分别沿一个第一方向与一个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垂直,该第一长度大于该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等于该宽。
6、度。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包括一个卡扣部,该卡扣部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顶部并朝向该第一本体的开放部延伸,该第二本体包括一个卡沟,该卡沟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顶部并选择性地与该卡扣部互相卡掣,令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互相定位。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具盒,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架体,该架体包括一个第一面、一个第二面、一个底部、一个顶部以及两个相对的侧部,该架体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的相异两端之间,该架体的两侧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一面权利要求书CN104097191A2/2页3与该第二面的相异两端之间,所述架体侧部的相异两端分别连接该架体的底部与顶部,。
7、该架体具有两个定位部与两个滑槽,所述定位部凸出形成于所述架体侧部并延伸于该架体的底部与顶部之间;该第二本体包括两个凸部与两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形成于所述第二本体侧部的内侧面;所述定位部能够卡掣于所述定位槽,所述滑槽延伸形成于所述定位部的相异两端之间,所述滑槽与所述凸部互相卡掣,令该架体枢设于该第二本体并能够相对该第二本体滑移。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具盒,其特征在于,该架体更包括一个能够卡掣工具的置放部与数个能够置放工具头的置放孔,该置放部形成于该第一面,所述置放孔由该第一面延伸至该第二面。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具盒,其特征在于,该架体更包括两个第二定位沟,所述第二定位沟形成于所述滑槽的内壁面并。
8、邻近于该架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定位沟能够与所述凸部互相卡掣,令该架体定位于该第二本体。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盒,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个卡扣件连接于该第一本体的封闭部并能够卡扣于使用者的衣物或配件。权利要求书CN104097191A1/6页4工具盒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主要揭示一种工具盒,尤指一种能够于数个位置之间变换而改变使用型态以置放工具或是工具头的工具盒。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工具盒包括有一个盒体与一个盖体,该盖体枢接于该盒体,该盒体包括有数个凹槽以容置工具或是一般现有的工具头。该盖体避免工具或是工具头于携带工具盒时脱离该凹槽。然而,当使用者站立于工作梯上或是使用者的双手没有空闲时,携。
9、带该工具盒可能成为使用者的负担。此外,体积小的工具或是工具头被任意地置放,导致使用者必须花费许多时间寻找。再者,由于现有的工具盒没有提供良好合适的置放区域,使得体积小的工具或是工具头相当容易于使用时遗失。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工具盒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携带现有的工具盒可能成为使用者的负担,以及现有的工具盒没有提供良好合适的置放区域,使得体积小的工具或是工具头相当容易于使用时遗失。0004本发明工具盒包括有一个第一本体、一个第二本体与一个架体,该第二本体枢设于该第一本体并选择性地相对该第一本体滑移与定位,该架体枢设于该第二本体并选择性地相对该第二本体滑移与定位。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
10、明所述的工具盒,包括一个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具有一个封闭部、一个开放部、一个底部、一个顶部、两个侧部与一个容室,该第一本体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封闭部相异两端,该第一本体的两个侧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封闭部相异两端,所述第一本体侧部的相异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本体的底部与顶部,该第一本体的容室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底部、该第一本体的顶部与该第一本体的两侧部之间并能够容置工具或是工具头,该第一本体包括两个勾部与两个导槽,所述勾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侧部的一个端面并邻近于该第一本体的底部,所述导槽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侧部;以及一个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具有一个封闭部、一个开放部、一个底部、一个。
11、顶部、两个侧部与一个容室,该第二本体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封闭部相异两端,该第二本体的两侧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封闭部相异两端,所述第二本体侧部的相异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本体的底部与顶部,该第二本体的容室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底部、该第二本体的顶部与该第二本体的两侧部之间并能够容置工具或是工具头,该第二本体包括两个枢接部与两个导轨,所述枢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本体侧部并选择性地卡掣于所述第一本体勾部,所述导轨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二本体侧部并选择性地卡掣于该第一本体的所述导槽;所述枢接部卡掣于所述勾部,使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能够互相枢转;所述枢接部脱离所述勾部后,使该第一本体的所述导槽卡掣于该。
12、第二本体的所述导说明书CN104097191A2/6页5轨,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能够互相滑移。0006其中,所述勾部包括一个开口与一个容槽,该开口与该容槽相连通,所述枢接部包括一个卡掣段,所述卡掣段卡掣于所述容槽并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脱离所述容槽。0007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侧部的端面分别形成数个相互对应的第一定位沟,所述卡掣段能够选择性地卡掣于该第一本体所述侧部的相对定位沟,令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互相定位。0008其中,所述开口具有一个宽度,所述卡掣段具有一个第一长度与一个第二长度,该第一长度与该第二长度分别沿一个第一方向与一个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垂直,该第一长度大于该第二。
13、长度,该第二长度小于该宽度。0009其中,所述开口具有一个宽度,所述卡掣段具有一个第一长度与一个第二长度,该第一长度与该第二长度分别沿一个第一方向与一个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垂直,该第一长度大于该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等于该宽度。0010其中,该第一本体包括一个卡扣部,该卡扣部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顶部并朝向该第一本体的开放部延伸,该第二本体包括一个卡沟,该卡沟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顶部并选择性地与该卡扣部互相卡掣,令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互相定位。0011其中,更包括一架体,该架体包括一个第一面、一个第二面、一个底部、一个顶部以及两个相对的侧部,该架体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一面与。
14、该第二面的相异两端之间,该架体的两侧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的相异两端之间,所述架体侧部的相异两端分别连接该架体的底部与顶部,该架体具有两个定位部与两个滑槽,所述定位部凸出形成于所述架体侧部并延伸于该架体的底部与顶部之间,所述定位部能够卡掣于所述定位槽,所述滑槽延伸形成于所述定位部的相异两端之间,所述滑槽与所述凸部互相卡掣,令该架体枢设于该第二本体并能够相对该第二本体滑移;该第二本体包括两个凸部与两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形成于所述第二本体侧部的内侧面。0012其中,该架体更包括一个能够卡掣工具的置放部与数个能够置放工具头的置放孔,该置放部形成于该第一面,所述置放孔由该第一面延伸至该第二面。。
15、0013其中,该架体更包括两个第二定位沟,所述第二定位沟形成于所述滑槽的内壁面并邻近于该架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定位沟能够与所述凸部互相卡掣,令该架体定位于该第二本体。0014其中,其更包括一个卡扣件连接于该第一本体的封闭部并能够卡扣于使用者的衣物或配件。0015本发明工具盒所达到的技术功效在于,其中该工具盒能够于收纳位置、第一使用位置以及第二使用位置之间变换。当该工具盒位于收纳位置,该第一本体的卡扣部与该第二本体的卡沟互相卡掣,该第一本体的容室与该第二本体的容室互相连通并容置该架体,该第一本体的容室与该第二本体的容室能够置放工具或工具头,该架体的置放部能够卡掣工具,该架体的数个置放孔能够置放工具。
16、头,该第二本体避免工具或工具头脱离该工具盒。当该工具盒位于第一使用位置,该卡扣件能够卡扣于使用者的衣物或配件,令该工具盒易于携带,该第二本体与该架体呈一个平行配置,该第二本体与该架体呈一个垂直配置,工具头能够置放于该架体的数个置放孔以及该第一本体的容室与该第二本体的封闭部之间形说明书CN104097191A3/6页6成的一个空间,以便于使用者拿取工具或工具头。当该工具盒位于第二使用位置,该工具盒的卡扣件能够置放于一个平面上,工具或工具头能够容置于该架体或是该第一本体的容室与该第二本体的容室,该第二本体能够相对该第一本体滑移或定位,该架体能够相对该第二本体滑移或定位。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发明的工具盒携带方便,并且其内设的架体能够提供良好合适的置放区域,使得体积小的工具或是工具头都能置放不容易丢失。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工具盒的立体外观图,表示该工具盒位于收纳位置。0018图2为本发明工具盒的立体分解图。0019图3为本发明工具盒由另一角度所取的立体分解图。0020图4为本发明工具盒的使用示意图,表示该工具盒位于收纳位置且卡扣于使用者的腰带。0021图5为图4的侧视图。0022图6为本发明工具盒的立体外观图,表示该工具盒位于第一使用位置。0023图7为本发明工具盒的剖面图,表示一个第二本体相对一个第一本体枢摆。0024图8为图7的延续,表示一个架体相对该第二本体沿一个。
18、第一枢摆方向枢摆。0025图9为图8的延续,表示该架体相对该第二本体沿一个相反于该第一枢摆方向的第二枢摆方向枢摆并定位于该第二本体。0026图10为图9的延续,表示该第二本体相对该第一本体滑移且该第二本体的枢接部卡掣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定位沟。0027图11为图10的延续,表示该第二本体的枢接部卡掣于该第一本体的另一第一定位沟。0028图12为本发明工具盒的立体外观图,表示该工具盒位于第二使用位置。0029图13为图12的剖面示意图,表示该第二本体相对该第一本体滑移。0030图14为本发明工具盒的另一立体外观图,表示该工具盒位于第二使用位置且该第二本体的枢接部卡掣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定位沟。003。
19、1图15为本发明工具盒的又一立体外观图,表示该工具盒位于第二使用位置且该第二本体的枢接部卡掣于该第一本体的另一第一定位沟。0032图16为沿图15中的1616割面线所取的剖面图。003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工具盒10第一本体101封闭部102开放部103底部104顶部105侧部106容室11勾部111开口112容槽12导槽13第一定位沟14卡扣部说明书CN104097191A4/6页720第二本体201封闭部202开放部203底部204顶部205侧部206容室21枢接部211卡掣段22导轨23凸部24定位槽25卡沟26延伸部27凸肋30架体301第一面302第二面303底部304顶部305侧。
20、部31定位部32滑槽33第二定位沟34置放部35置放孔40卡扣件2腰带3工具头W宽度D1第一长度D2第二长度。具体实施方式0034参照图1至图5,为本发明工具盒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以及使用示意图。本发明工具盒1包括有一个第一本体10、一个第二本体20与一个架体30,该第二本体20枢设于该第一本体10并选择性地相对该第一本体10滑移与定位,该架体30枢设于该第二本体20并选择性地相对该第二本体20滑移与定位。0035该第一本体10的横截面略呈矩形且包括一个封闭部101、一个开放部102、一个底部103、一个顶部104、两个相对的侧部105以及一个容室106。该底部103与该顶部104分别形成。
21、于该封闭部101的相异两端并且互相平行,该两侧部105分别形成于该封闭部101的相异两端并且互相平行,每一该侧部105的相异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底部103与该顶部104。该容室106形成于该底部103、该顶部104与该两侧部105之间并能够容置工具或是工具头(图中未示)。0036该第一本体10更包括两个勾部11、两个导槽12、数个第一定位沟13与一个卡扣部14。每一该勾部11凸出形成于每一该侧部105的一个端面并邻近于该底部103,该端面邻近于该开放部102。每一该勾部11包括一个开口111与一个容槽112,该开口111与该容槽112相连通。每一该导槽12延伸形成于每一该侧部105的一个内侧面,该。
22、内侧面相邻于该容室106。数个第一定位沟13分别形成于每一该侧部105的端面并呈等距排列。该卡扣部14形成于该顶部104并朝向该开放部102延伸。0037该第二本体20能够由透明的材料制成。该第二本体20的横截面略呈矩形且包括一个封闭部201、一个开放部202、一个底部203、一个顶部204、两个相对的侧部205以及一个容室206。该底部203与该顶部204分别形成于该封闭部201的相异两端并且互相平行,说明书CN104097191A5/6页8该两侧部205分别形成于该封闭部201的相异两端并且互相平行,每一该侧部205的相异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底部203与该顶部204。该容室206形成于该底部2。
23、03、该顶部204与该两侧部205之间并能够容置该架体30以及工具或是工具头(图中未示)。0038该第二本体20更包括两个枢接部21、两个导轨22、两个凸部23、两个定位槽24与一个卡沟25。每一该枢接部21凸出形成于每一该侧部205的一个外侧面并邻近于该底部203,每一该枢接部21包括一个卡掣段211选择性地卡掣于该第一本体10的每一该勾部11的容槽112,令该第二本体20能够相对该第一本体10枢摆,每一该枢接部21的卡掣段211能够经由每一该勾部11的开口111脱离该容槽112并选择性地卡掣于该第一本体10的每一该第一定位沟13,令该第二本体20定位于该第一本体10。每一该导轨22凸出形成。
24、于每一该侧部205的一个外侧面并选择性地卡掣于该第一本体10的每一该导槽12,令该第二本体20能够相对该第一本体10滑移,每一该侧部205的一端面延伸形成一个延伸部26,该两延伸部26互相平行,每一该凸部23形成于每一该延伸部26的一个内侧面并邻近于该开放部202。每一该定位槽24形成于每一该侧部25的两个凸肋27之间并选择性地与该架体30互相卡掣,该两个凸肋27分别形成于每一该侧部205的内侧面并邻近于该延伸部26,且该两个凸肋27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该卡沟25形成于该顶部204并选择性地与该第一本体10的卡扣部14互相卡掣,令该第二本体20定位于该第一本体10。0039该架体30的横截面能。
25、够为矩形且包括一个第一面301、一个第二面302、一个底部303、一个顶部304以及两个相对的侧部305。该底部303与该顶部304分别形成于该第一面301与该第二面302的相异两端之间并且互相平行,该两侧部305分别形成于该第一面301与该第二面302的相异两端之间并且互相平行,每一该侧部305的相异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底部303与该顶部304。0040该架体30更包括两个定位部31、两个滑槽32、两个第二定位沟33、一个置放部34与数个置放孔35。每一该定位部31凸出形成于每一该侧部305的一个外侧面并延伸于该底部303与该顶部304之间。每一该滑槽32延伸形成于每一该定位部31的相异两端之间。
26、,该架体30的每一该滑槽32与该第二本体20的每一该凸部23互相卡掣,令该架体30枢设于该第二本体20并能够相对该第二本体20滑移。每一该第二定位沟33形成于每一该滑槽32的内壁面并邻近于该顶部304并能够与该第二本体20的每一该凸部23互相卡掣,令该架体30定位于该第二本体20。该置放部34凸出形成于该第一面301并能够卡掣工具(图中未示)。该数个置放孔35由该第一面301延伸至该第二面302并能够置放工具头(图中未示)。0041一个卡扣件40连接于该第一本体10的封闭部101并选择性地卡扣于使用者的衣物或配件,令该工具盒1易于携带。于本实施例中,该工具盒1的卡扣件40卡扣于使用者配戴的腰带。
27、2。0042该工具盒1能够于收纳位置、第一使用位置以及第二使用位置之间变换。当该工具盒1位于收纳位置,该第一本体10的卡扣部14与该第二本体20的卡沟25互相卡掣,该第一本体10的容室106与该第二本体20的容室206互相连通并容置该架体30,该架体30的第一面301面对该第二本体20的容室206,该架体30的第二面302面对该第一本体10的容室106,该第一本体10的容室106与该第二本体20的容室206能够置放工具或工具头,该架体30的置放部34能够卡掣工具,该数个置放孔35能够置放工具头,该第二本体20说明书CN104097191A6/6页9避免工具或工具头脱离该工具盒1,令工具与工具头。
28、能够适当地收纳于该工具盒1内。0043请参照图6至图11,为本发明工具盒位于第一使用位置的示意图。每一该勾部11的开口111具有一个宽度W,每一该枢接部21的卡掣段211截面形状略呈半圆形并且具有一个第一长度D1与一个第二长度D2,该第一长度D1与该第二长度D2分别沿一个第一方向与一个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垂直。该第一长度D1大于该第二长度D2,该第二长度D2小于或等于该宽度W。0044该第二本体20的卡沟25脱离该第一本体10的卡扣部14,令该第二本体20能够相对该第一本体10枢摆,每一该枢接部21的卡掣段211的第一长度D1大于每一该勾部11的开口111的宽度W,因此该第。
29、二本体20相对该第一本体10枢摆时,每一该枢接部21的卡掣段211无法脱离每一该勾部11的容槽112,该第二本体20的封闭部201抵靠该第一本体10的底部103,该第一本体10与该第二本体20呈一个平行配置。0045该架体30能够相对该第二本体20沿一个第一枢摆方向枢摆,该架体30的第二面302抵靠该第二本体20的顶部204,该第二本体20与该架体30呈一个平行配置。该架体30能够相对该第二本体20沿一个相反于该第一枢摆方向的第二枢摆方向枢摆并朝向该第二本体20移动,且该架体30的每一该定位部31卡掣于该第一本体20的每一该定位槽24,该第二本体20的每一该凸部23卡掣于该架体30的每一该第二。
30、定位沟33,该第二本体20与该架体30呈一个垂直配置。0046该工具盒1由收纳位置变换至第一使用位置。工具头3能够置放于该架体30的数个置放孔35以及该第一本体10的容室106与该第二本体20的封闭部201之间形成的一个空间。每一该枢接部21的卡掣段211的第二长度D2小于或等于每一该勾部11的开口111的宽度W,当该第二本体20与该第一本体10呈一个平行配置时,该第二本体20的每一该枢接部21的卡掣段211能够由该第一本体10的每一该勾部11的开口111脱离每一该勾部11的容槽112,令该第二本体20能够相对该第一本体10滑移,该第二本体20的每一该导轨22卡掣并相对该第一本体10的每一该导。
31、槽12滑移。该第二本体20的每一该枢接部21的卡掣段211能够卡掣于该第一本体10的数个第一定位沟13其中之一,令该第二本体20定位于该第一本体10,进而改变该第一本体10的容室106与该第二本体20的封闭部201之间形成的空间大小。0047请同时参照图12至图16,为本发明工具盒位于第二使用位置的示意图。该工具盒1的卡扣件40能够置放于一个平面上,该第二本体20的卡沟25脱离该第一本体10的卡扣部14,该第二本体20相对该第一本体10枢摆,该第二本体20的封闭部201抵靠该第一本体10的底部103,该架体30相对该第二本体20沿该第一枢摆方向枢摆,该架体30的第二面302抵靠该第二本体20的。
32、顶部204,该工具盒1由收纳位置变换至第二使用位置。工具或工具头(图中未示)能够容置于该架体30或是该第一本体10的容室106与该第二本体20的容室206。该第二本体20的每一该导轨22卡掣于该第一本体10的每一该导槽12,令该第二本体20能够相对该第一本体10滑移,该第二本体20的每一该枢接部21的卡掣段211选择性地卡掣于该第一本体10的每一该第一定位沟13,令该第二本体20定位于该第一本体10。该第二本体20的每一该凸部23卡掣于该架体30的每一该滑槽32,令该架体30能够相对该第二本体20滑移。说明书CN104097191A1/14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102/1。
33、4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113/14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124/14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135/14页1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146/14页1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157/14页1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168/14页1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179/14页1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1810/14页1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1911/14页2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2012/14页21图12图13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2113/14页22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2214/14页23图16说明书附图CN104097191A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