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816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8169A21申请号201410313252X22申请日20140702B32B15/08200601B32B27/08200601B32B27/32200601B32B27/36200601B32B33/00200601B65D65/4020060171申请人安徽双津实业有限公司地址242300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南极西路1号72发明人唐健王帮新张治国54发明名称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基膜采用三层共挤流延法生产,三层结构,分别为电晕层、中间层和热封层;。
2、镀铝层附着力检测结果均大于30N/15MM,是普通镀铝膜的5倍以上。所述的三层结构的层厚比例分别为电晕层530,中间层1085,热封层1030。本发明利用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材料的特性,来提高铝层和聚丙烯的粘结强度,而达到提高镀铝层的附着力的效果。此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与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熔混性,不会影响薄膜的物理性能。另外,此材料的极性与铝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从而增强镀铝层与电晕层聚丙烯的附着力。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8169ACN104118169A1/1页21一种高铝层。
3、附着力的VMCPP薄膜,其特征为基膜采用三层共挤流延法生产,三层结构,分别为电晕层、中间层和热封层;镀铝层附着力检测结果均大于30N/15MM,是普通镀铝膜的5倍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层结构的层厚比例分别为电晕层530,中间层1085,热封层103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晕层由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聚丙烯共混物组成,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优选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丙烯优选二元共聚聚丙烯;中间层,由等规均聚聚丙烯组成;热封层,由聚丙烯共聚物组成,共聚物的种类有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
4、聚物,丙烯辛烯共聚物,丙烯乙烯丁烯三聚物或丙烯乙烯辛烯三聚物;用于此层的防粘剂和滑爽剂可以防止膜与膜的粘连。4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其特征在于VMCPP薄膜采用真空镀铝法镀铝,适用于食品、药品及日化产品等包装。权利要求书CN104118169A1/3页3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用于印刷、复合、包装领域,具有高铝层附着力的真空镀铝VMCPP薄膜,适用于的食品、药品及日化产品等包装。背景技术0002由于真空镀铝薄膜对水蒸气和氧气具有优秀的阻隔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行业。但普通真空镀铝流延薄膜在同其他薄膜复合后,会出现铝层转移的现象或剥。
5、离力过小的情况,造成复合膜容易分层,严重影响产品的保质期。普通真空镀铝流延薄膜一般采用三层结构电晕层、中间层、热封层,电晕层使用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聚丙烯的共混物,中间层使用均聚聚丙烯,热封层使用共聚聚丙烯,采用多层共挤流延法生产基膜,成膜后在电晕层镀铝。但普通真空镀铝流延薄膜在电晕层镀铝后,铝层的附着力不是很高,这会对后面的复合效果产生影响。0003专利申请号2007101337879的专利中所述其电晕层,由等规均聚聚丙烯或共聚聚丙烯、与聚丙烯能熔混的聚烯烃弹性体、防粘剂共混组成,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将镀层附着力增至10牛顿吗,相对于普通真空镀铝流延薄膜镀铝层附着力06牛顿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不能。
6、满足人民的需求。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普通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薄膜的铝层附着力过小,导致复合后铝层转移的弊端而提供的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000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基膜采用三层共挤流延法生产,三层结构,分别为电晕层、中间层和热封层;镀铝层附着力检测结果均大于30N/15MM,是普通镀铝膜的5倍以上。0006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三层结构的层厚比例分别为电晕层530,中间层1085,热封层1030。0007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电晕层由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聚丙烯共混物组成,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优选乙烯甲基丙烯。
7、酸甲酯共聚物,聚丙烯优选二元共聚聚丙烯;中间层,由等规均聚聚丙烯组成;热封层,由聚丙烯共聚物组成,共聚物的种类有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聚物,丙烯辛烯共聚物,丙烯乙烯丁烯三聚物或丙烯乙烯辛烯三聚物;用于此层的防粘剂和滑爽剂可以防止膜与膜的粘连。0008作为优选方式,VMCPP薄膜采用真空镀铝法镀铝,适用于食品、药品及日化产品等包装。0009本发明利用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材料的特性,来提高铝层和聚丙烯的粘结强度,而达到提高镀铝层的附着力的效果。此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与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熔混性,不会影响薄膜的物理性能。另外,此材料的极性与铝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从而增强镀铝层与电晕说明书CN104118169。
8、A2/3页4层聚丙烯的附着力。0010本发明所生产的真空镀铝VMCPP薄膜,镀铝层附着力检测结果均大于30N/15MM,而普通真空镀铝流延薄膜镀铝层附着力检测结果最大只有06N/15MM。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基膜采用三层共挤流延法生产,本发明所提供对镀铝层有高附着力的三层共挤流延薄膜包括A)电晕层2,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聚丙烯共混物。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优选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丙烯优选二元共聚聚丙烯。0013B)中间层3,由等规均聚聚丙烯组成。只含抗氧。
9、剂和氯俘获剂的等规均聚聚丙烯特别好。0014C)热封层4,由聚丙烯共聚物组成。共聚物的种类有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聚物,丙烯辛烯共聚物,丙烯乙烯丁烯三聚物或丙烯乙烯辛烯三聚物。用于此层的防粘剂和滑爽剂可以防止膜与膜的粘连。0015本发明利用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材料的特性,来提高铝层和聚丙烯的粘结强度,而达到提高镀铝层的附着力的效果。此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与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熔混性,不会影响薄膜的物理性能。另外,此材料的极性与铝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从而增强镀铝层与电晕层聚丙烯的附着力。0016本发明所生产的真空镀铝VMCPP薄膜,镀铝层1附着力检测结果均大于30N/15MM,而普通真空镀铝流延薄膜镀铝层。
10、附着力检测结果最大只有06N/15MM。0017本发明选取的主要材料举例如下,相同材质的原料有多家厂商生产,但不限于此1中国,金山石化,FC801M,等规均聚聚丙烯含300PPM的抗粘剂。TM(MELTPOINT)162,MI802新加坡,TPC,FL7641L,聚丙烯三聚物TM(MELTPOINT)133,MI703新加坡,TPC,FL7540L,聚丙烯共聚物TM(MELTPOINT)138,MI704韩国,三星,HF429,等规均聚聚丙烯TM(MELTPOINT)162,MI805法国,阿科玛,4210,丙烯酸酯类聚合物TM(MELTPOINT)105,MI95,ACRYLICSESTER。
11、CONTENT656日本,三井化学,E500F,丙烯酸酯类聚合物TM(MELTPOINT)125,MI7,ACRYLICSESTERCONTENT187美国,陶氏,EG8200,聚烯烃弹性体说明书CN104118169A3/3页5TM(MELTPOINT)145,MI50本发明的最好实施方式为(薄膜结构为A/B/C)1、380520/4100/21002、370615715/1100/2100上述实施例的效果最好,但配方成本较高。为了降低成本,可选择其他原料来替代。3原料可以用1或4替代;5原料可以用6替代。例如,序号3实施例的配方成本最低。00183、180610710/1100/2100出于对薄膜镀铝层1附着力、润湿张力保持能力、热封性能、配方成本等综合质量的考虑,序号4实施例较好。00194、380610710/1100/2100。说明书CN104118169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1816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