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稻田去除自生麦苗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直播稻田去除自生麦苗的生
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稻麦连作地区,特别是像湖北、浙江、江苏等省,越来越多的反应当地水稻直播
田,特备是旱直播稻田中自生麦苗发生非常严重,甚至已经成为稻田危害最重最难防治的
杂草。通常小麦收割后,若用大型的收割机,洒落田间的麦种有80斤以上;若用小型收割机,
洒落的麦种有10-20斤,这些麦种将自生出麦苗影响水稻产收。一般建议稻田上水,并保水2
~3天,可以淹死大部分的自生麦苗,但对于旱直播稻田,这通常是很难实现的。也有一部分
建议高温,自生麦苗即会自然死亡。但事实上田间的事实是很多地方“自生麦苗”无法防除,
一直伴随水稻生长到收获,但小麦全部是瘪的,不结实,水稻产量也因此会有明显的下降。
在水稻苗后早期使用异恶草松或恶唑酰草胺对自生麦苗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这些制
剂虽然除草效果显著,容易对稻苗造成药害,并且对后茬作物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且单
独使用一种除草剂存在杀草谱窄、综合防效不理想,用药剂量偏高,杂草较容易产生抗性等
问题。
现有的植物源生物除草剂发挥效果慢,除草不彻底,且大部分仍有草甘膦等传统
药物的添加,给生态环境及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磺酰脲类除草制剂是目前世界上使用
量最大的一类除草制剂,该除草剂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后茬作物的长残留药害问题,由于其
迁移淋溶性较弱,当其残留达到一定剂量后就会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一些长期使用长残
效除草制剂的田块还出现了除草制剂残留量累积的情况,严重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形成
了“癌症田”的现象。其残留的有害物质也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长远的观点来看,除
草制剂的大量使用所造成的残毒药害,甚至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
微生物除草剂因此应运而生,利用微生物防除杂草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以往只有
利用植食性动物、病原微生物等天敌在自然状态下,通过生态学途径,将杂草种群控制在经
济上、生态上与美学上可以接受的水平。随着人们对植物病原菌认识的深入,上世纪中叶开
始了微生物除草剂的开发研究。由于寄主杂草分离得到的植物病原菌对寄主植物一般具有
种间特异性,选择性高,所以对栽培植物安全性高,危害小。对人、畜、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安
全,可缓解生防和化防的矛盾,而且对环境压力相对较小。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效、环保、无害的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和经济价值。
然而现有的微生物除草剂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从而限制了现代微生物除草剂的发
展。限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被控制杂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生物除草剂的高度专一性、其
对温度、湿度和土壤等环境条件近于苛刻的需求、工业化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不配套、配方研
究技术的落后等等。
目前为了提高除草制剂的效率,人们通常采用多种菌株进行复配,复配使用不仅
可以发挥化学药剂杀菌抑菌速度快、防治效果稳定的优势,同时还具有保持生防微生物在
植物根、叶周围的定殖和分泌抗生素等特点。如何选用合适的菌株进行了复配,并且达到优
势互补、用量减少、防效增强的目的,是复配除草制剂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直播稻田去除自生麦苗的生
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直播稻田去除自生麦苗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生物制剂其由微生物菌剂、植物
提取物、助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除草剂,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微生物菌剂12份、植物提取物20份、凹凸棒土5份、草木灰11份、木质素磺酸盐5份、聚乙
烯醇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丙二醇2份、水80份。
所述植物提取物由苍耳、凤尾草、大蓟、紫苏、车前草醇提制备。
所述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取苍耳20份、凤尾草20份、大蓟18份、紫苏15份、
车前草10份干燥后粉碎并混匀获得植物粉末备用;
添加植物粉末3倍重量的95%乙醇(体积分数),浸提1-3d后,过滤获得提取液,将提取液
减压浓缩,至不再有溶剂流出,获得浓缩提取物;取0.5g浓缩提取物,添加0.5ml三乙醇胺,
再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超声波振动10min,使其充分溶解,获得植物
提取物。
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淡紫色链霉菌、新月弯孢霉菌、假丝酵母菌、狭卵链格孢菌制
备;
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淡紫色链霉菌、新月弯孢霉菌、假丝酵母菌、狭卵链
格孢菌分别培养至浓度为1×106个/ml的菌液,然后按照3:3:5:4的体积比混合,即得;
所述淡紫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为CGMCC NO.1368(CN1928068);
所述新月弯孢霉菌(Curvularia Lunata)为CGMCC NO.2928(CN101812407);
所述假丝酵母菌为(Candida utilis)ATCC No.22023;
狭卵链格孢菌株为Alternariaaugustiovoidea菌株AAEC05-3(参见狭卵链格孢菌株
AAEC05-3及其毒素对稗草的致病性,植物保护学报,2007)
所述环保复合除草剂的制备方法为:
(1)制备植物提取物;
(2)制备微生物菌剂;
(3)将凹凸棒土、草木灰、木质素磺酸盐、聚乙烯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二醇混合均
匀,加入水,1200转/分的转速搅拌30分钟,得到悬浊液;
(4)在步骤(3)制备的悬浊液以800转/分转速进行搅拌、同时缓慢加入微生物菌剂、植
物提取物,全部添加完后继续搅拌10分钟即得。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从植物化学物质中开发天然除草剂可以减少对环境、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同时降低
杂草种群对除草剂的抗药性,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常
常产生一些化合物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种现象称之为化感作用,即各种植物(包括高
等植物和微生物)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引起的生化相生及相克作用,也称之为异株克生或相
克相生,其产生的化学物质称为化感物质,利用 植 物 间 异 株 克 生 作 用控 制 杂
草从植物中发现除草剂先导化合物是新型除草剂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天然产物为先导
化合物进行除草剂研制是除草剂开发的重要方向,本发明采用单因子及多因子优化试验确
认苍耳、凤尾草、大蓟、紫苏、车前草按照一定配比组合能够取得最优的稻田除麦苗以及其
他杂草效果。
微生物除草制剂的寄主专化性既是它的一个优点,同时也是其主要缺陷。单一微
生物除草制剂对杂草防除的专化性特性,使其很难对农田杂草进行有效防除,从而就限制
微生物除草制剂推广应用。一些研究表明,利用多个生防菌株混合开发出复合微生物除草
制剂是解决微生物除草制剂防杂草过于单一缺陷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表明,利用菌株淡紫
色链霉菌、新月弯孢霉菌、假丝酵母菌、狭卵链格孢菌之间的复配可以较好的防除自生麦
苗、千金子、稗草、反枝苋等,为今后开展生防菌应用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本发明除草制剂不含有磺酰脲类、酰胺类等化学除草制剂,避免了除草制剂残留
量累积保护了土壤及环境,与特定的表面活性剂、增效剂、分散剂、润湿剂等组合制成的微
生物除草制剂具有适应性强、稳定性好、不易老化等特点的菌种,并合理利用微生物间的协
同作用,不仅对杂草的作用效果好,且无毒无害,生态环保,显著降低了用药量、施药次数以
及用药成本,且该除草制剂配制方便,保存时间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直播稻田去除自生麦苗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
备:
微生物菌剂12份、植物提取物20份、凹凸棒土5份、草木灰11份、木质素磺酸盐5份、聚乙
烯醇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丙二醇2份、水80份。
所述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取苍耳20份、凤尾草20份、大蓟18份、紫苏15份、
车前草10份干燥后粉碎并混匀获得植物粉末备用;
添加植物粉末3倍重量的95%乙醇(体积分数),浸提1-3d后,过滤获得提取液,将提取液
减压浓缩,至不再有溶剂流出,获得浓缩提取物;取0.5g浓缩提取物,添加0.5ml三乙醇胺,
再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超声波振动10min,使其充分溶解,获得植物
提取物。
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淡紫色链霉菌、新月弯孢霉菌、假丝酵母菌、狭
卵链格孢菌分别培养至浓度为1×106个/ml的菌液,然后按照3:3:5:4的体积比混合,即得;
所述淡紫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为CGMCC NO.1368;
所述新月弯孢霉菌(Curvularia Lunata)为CGMCC NO.2928;
所述假丝酵母菌为(Candida utilis)ATCC No.22023;
狭卵链格孢菌株为Alternariaaugustiovoidea菌株AAEC05-3(参见狭卵链格孢菌株
AAEC05-3及其毒素对稗草的致病性,植物保护学报,2007)
所述环保复合除草剂的制备方法为:
(1)制备植物提取物;
(2)制备微生物菌剂;
(3)将凹凸棒土、草木灰、木质素磺酸盐、聚乙烯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二醇混合均
匀,加入水,1200转/分的转速搅拌30分钟,得到悬浊液;
(4)在步骤(3)制备的悬浊液以800转/分转速进行搅拌、同时缓慢加入微生物菌剂、植
物提取物,全部添加完后继续搅拌10分钟即得。
本发明除草制剂施用量为5ml/m2施加。
实施例2
采用温室盆栽法,对各杂草靶标进行植株处理,使用前搅拌均匀,每个处理重复三次,
另设空白对照。喷雾装置为POTTER型自动喷雾塔,雾滴直径30微米、有效附着率>99%。处
理后置于温室中生长,定时观察植株反应症状,并分别于药后10、20天按照0-100%分级法
目测评价综合除草活性,评价标准见表1。
实验组:喷施实施例1制备的生物制剂;
对照1组:喷施实施例1制备的植物提取物,助剂适量调整;
对照2组:喷施实施例1制备的微生物制剂,助剂适量调整;
以上各组,喷施量均以5ml/m2施加。
表1 评价标准
除草活性(%)
除草活性综合评语(对植株茎或根抑制、畸形、白化、烂等影响程度)
0
同对照,无活性
10-30
活性低,稍有影响
40-50
活性低,对生长有明显影响
60-70
有活性,能抑制生长
80-90
活性好,严重抑制生长
100
植株死亡
喷施10天后,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喷施10天
种类
自生麦苗
稗草
马唐
千金子
拉拉藤
反枝苋
实施例1组
90
90
91
92
92
91
对照1组
53
67
45
58
70
66
对照2组
68
63
60
55
62
67
喷施20天后,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喷施20天
种类
自生麦苗
稗草
马唐
千金子
拉拉藤
反枝苋
实施例1组
98
98
97
98
97
96
对照1组
60
69
51
60
71
70
对照2组
71
65
64
59
68
72
实施例3
实验场地选浙江省某水稻田,试验地为典型的稻、麦轮作田,肥力中等。土壤类型为砂
壤土,pH 值为 7.1,有机质含量 2.3%。按直播稻方法进行田间管理。该田前茬是小麦,水稻
播后没用过除草剂,杂草主要为自生麦苗、稗草、马唐、千金子、拉拉藤、反枝苋等。
实验组:取实施例1制备的环保复合除草剂,除草剂施用量为5ml/m2施加;
空白对照组:不施用任何除草剂;
化学除草剂对照组:10%恶唑酰草胺乳油;
共设3次重复。
结果:安全性:施药后20天,水稻长势、株高、叶色同空白对照区的水稻一致,无任
何药害现象发生。
防治效果:
施药30天后调查杂草防效,按照杂草种类进行统计,针对自生麦苗、稗草、马唐、千金
子、拉拉藤、反枝苋的除草率分别为:99%、98%、98%、98%、97%、96%。
而化学除草剂对照组对自生麦苗、稗草、马唐、千金子、拉拉藤、反枝苋的除草率分
别为:65%、70%、82%、83%、79%、78%。
亩产量:空白对照组为:527kg/亩,化学除草剂对照组为:594 kg/亩,而实验组产
量为661kg/亩。由上可知,本发明生物制剂除杂草及自生麦苗效果好,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且不会带来化学残留等问题,环保无污染,应用前景广阔。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
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
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改进或范围的扩大,均属于本发明要求
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