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降脂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药.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51280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8572.6

申请日:

1993.10.20

公开号:

CN1101846A

公开日:

1995.04.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王印坤;

发明人:

王印坤

地址:

100080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813楼6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抗凝降脂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中药配方。它具有改善血液粘稠度,预防治疗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总有效率高达85.7%,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总有效率为68.2%。它的适应症范围是,冠心病和由之引起的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脑血栓等各种脑血管疾病,还有脂肪肝、肾动脉硬化症等。同时,也适于单纯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此外,本发明没有毒副作用,且易于普及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抗凝降脂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药配方为: 蒲黄        6-30g            薏仁                10-30g        山楂        10-30g 泽泻        10-30g        决明子        10-30g

说明书


为方便患者起见,在临床试用期间,曾以简单代号“降脂Ⅰ号”代替本发明名称。该代号与本发明名称具有同等含义。

    本发明是关于心脑血管病内科学、中医学和中药学的。

    近年来,冠心病、心肌梗塞和由之引起的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动脉硬化症、脑缺血、脑溢血、脑血栓形成等各种脑血管疾病,还有脂肪肝、肾动脉硬化症等等,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这些严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脂质在血管壁及其它脏器内沉积,并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产生血液流变学改变等的后果有关。而这些疾病的现有治疗方法,又多偏重于治标,相对地,治本的疗法则比较薄弱。显然,若想更有效地治疗这些疾病,并解除它们的威胁,必须从根本上着眼于改善体内的脂质代谢状况。曾有人估计,如能使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25%,则冠心病的死亡率就可降低50%。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年龄结构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不但在医院就医的患者中,即使在正常人群的体检中,尤其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脂血症已经成为常见现象。这些人是可能发展成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庞大的后备人群。按照“预防为主”地原则,早期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与上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本疗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有的能够改善脂质代谢的心脑血管病治疗药物,多是单纯的降脂药物,且绝大多数是西药(如:安妥明衍生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树脂类、丙丁酚、烟酸、Pantosin、氧甲吡嗪等),它们或者需依赖国外进口,价格偏贵;或者在疗效、副作用(包括治疗反跃现象)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关于中医治疗,虽已证实有60余种中草药具有降脂作用,但单方治疗的疗效有限;而复方治疗在辩证论治和中西结合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从而也限制了配伍应用的疗效。因此,以上药物都远远不能满足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需求,而寄希望于新药或新配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治本的角度出发,通过改善脂质代谢,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和降低血脂,最后达到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它的适应症范围包括,冠心病和由之引起的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动脉硬化症、脑缺血、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还有脂肪肝、肾动脉硬化症等。同时,也适用于单纯的原发性高脂血症,即单纯的血清胆固醇(TC)或者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增加。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配方为:

    蒲黄6-30g        薏仁10-30g        山楂10-30g

    泽泻10-30g        决明子10-30g

    本发明是发明人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研究总结的结果。配方定型后,又历经两年多(1990-1992)110例患者的临床试验治疗和观察。

    接受临床试验和观察的患者,从试验前两周开始,停止服用一切中药和降脂西药以及阿斯匹林等药物。於停药两周末和试验开始之前,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同时,还检验肝功能、空腹血糖、血尿常规等指标。入选病例必须或者血清TC>200mg%,或者TG>160mg%,或者两项指标均升高。然后,开始本发明药物的水煎服治疗,每日一剂,每剂分2次服用,八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保持正常饮食。疗程结束时,复查测定上述同样指标。

    试验观察结果表明,110例治疗均获得良好的疗效。以下列举30例服用本发明药物患者(称为治疗组)的详细统计数据,以期对疗效、副作用等进行更严格地分析总结。此外,在上述110例之外,另选20个病例做为对照组,以便于比较分析。对照组除以服用Pantosin代替服用本发明药物外,其它各种条件和处置均与治疗组完全相同。

    1.降脂有效率的统计数据

    有效率的评定,采用上海市冠心病协作组拟定的“血脂疗效评定标准”,即治疗后的TC、TG值降为正常,或者下降20%以上者为显效,下降10-20%为有效,下降10%以下则为无效。

    由表1治疗组的有效率可见,本发明药物对降低血清胆固醇(TC)和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均有效,且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的作用更显著,总有效率高达85.7%;降低血清胆固醇(TC)的总有效率为68.2%。此外,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表1.降脂治疗的有效率

    指标        组别        总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2        11        4        7        68.2

    TC        对照组        16        4        2        10        37.5

    p值        >0.05

    治疗组        28        18        6        4        85.7

    TC        对照组        19        5        2        12        36.8

    p值        <0.01

    *去除TC或者TG单项未超出正常范围的病例。

    2.TC和TG均值的统计数据

    表2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胆固醇(TC)和血清甘油三酯(TG)均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特别是血清甘油三酯(TG)的下降尤为明显。同时,治疗组的下降又比对照组明显。治疗、对照两组间的均值差异,在治疗前不具统计显著性,而于治疗后则呈现统计显著性,这表明两组间疗效的差异,并未受病例选择的影响,而是治疗药物不同所致。

    表2.对TC、TG均值(标准差)的治疗影响

    指标        组别        例数        治疗前(mg%)        治疗后(mg%)        p值

    治疗组        30        223.74(41.75)        196.43(37.74)        <0.001

    TC        对照组        20        234.67(48.85)        224.62(42.08)        >0.05

    p值        >0.05        <0.05

    治疗组        30        230.39(75.74)        169.20(68.17)        <0.001

    TC        对照组        20        236.53(56.39)        243.25(96.20)        >0.05

    p值        >0.05        <0.01

    3.关于血液流变性改善的统计数据

    表3是治疗组的六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的统计结果,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性改变。从这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确定,本发明药物具有明显的改善血液粘稠度,并因此防治血栓的作用。这是一般常用降脂药物所不具备的特性。

    表3.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值(标准差)的治疗影响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全血粘度(高切)(mPa.s)        6.78(1.28)        6.45(1.24)        <0.001

    全血粘度(低切)(mPa.s)        11.11(3.53)        9.64(2.99)        <0.001

    血浆粘度(mPa.s)        1.85(0.15)        1.63(0.18)        <0.001

    红细胞压积(%)        47.10(4.29)        44.70(4.40)        <0.001

    红细胞聚集指数        1.66(0.24)        1.42(0.18)        <0.001

    红细胞电泳时间(S)        19.31(2.49)        17.01(2.71)        <0.001

    4.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糖、血尿常规等项检查,均无变化。临床观察也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和治疗反跃现象。

    上述各项统计数据充分表明,本发明能够在没有毒副作用的情况下,明确有效地改善脂质代谢,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改善血液粘稠度,同时降低血脂,因此,能从治本的角度,起到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比较分析还表明,其降脂疗效高,同时,又能够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这是本发明的两个突出特点。

    最后,本发明还具有组方的味数少、药源方便、成本低、制剂容易、患者易于接受、以及可普及等优点。

抗凝降脂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抗凝降脂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抗凝降脂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凝降脂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凝降脂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抗凝降脂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中药配方。它具有改善血液粘稠度,预防治疗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总有效率高达85.7,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总有效率为68.2。它的适应症范围是,冠心病和由之引起的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脑血栓等各种脑血管疾病,还有脂肪肝、肾动脉硬化症等。同时,也适于单纯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此外,本发明没有毒副作用,且易于普及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